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

2009-07-30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領袖特質 ─ 委身篇(10)
資源、智慧和願意委身的人
經文
哈巴穀書三17-19

17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

18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

19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

 

先知高聲宣告委身,來結束這卷書。他委身於神,委身於神的異象和國家的命運。無論發生甚麼事,在他參與的過程中他都信靠神。

這就是令領袖"成功"的態度。我們一旦作出這種委身,所有的資源、智慧和群眾都會隨之而來。領袖一旦如此委身,追隨者即使面對不利的環境也能從容應付。哈巴穀教導我們委身的步驟:

1.祈求:到神面前尋求智慧和祂的旨意。
2.倚靠:信靠神掌管,倚靠祂的能力和供應。
3.接受:等候聆聽祂的指示,對改變持開放的態度。
4.回應:順服祂的任何命令。
5.喜樂:在任何景況下都可以敬拜。

 
承蒙《漢語聖經協會》授權使用  

雙向道

粵語 國語

第30天


讀經:   羅馬書十五章25至33節
我們都知道甚麼是「單程路」,即所有開上此路的汽車都要向著同一方向前進。這種單向式的車流,對整體的交通運作當然有一定的作用。

大部份的宣教工作都屬於類似的「單向道」。差派宣教士到外地傳福音的母堂,至少在一開始的時候,會負責供應一切的人力和物力。然而,保羅在這裡卻反其道而行。他希望發動他在海外建立的「植堂」去籌募捐項,用以幫助耶路撒冷的母堂,因為耶路撒冷出現大飢荒。

他希望在希臘以北的馬其頓教會,以及在希臘以南的亞該亞教會明白自己是欠了母堂的債(27節)。

試想,當保羅和他的同工把捐項交到耶路撒冷教會的猶太人基督徒手中,對他們說:「這是外邦的弟兄姊妹集合而來的款項,希望幫助你們解決燃眉之急。」對耶路撒冷教會的信徒來說是何等意義重大呢!

我們要在這裡認識的另一個原則,是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同屬一家。倘若某一地方的信徒受苦,我們就當與他們一同受苦;反之,當他們喜樂,我們就當與他們一同喜樂,我們在基督裡已經合而為一。

此外,禱告是另一條「雙向道」。保羅經常為羅馬的信徒禱告(見一9、10);但如今,他卻促請他們為他代禱(30、32節)。他們需要他的代禱;同樣地,他也需要他們的禱告。

保羅在第31和32節提出三項明確的代禱要求。許多時候,我們的禱告太過籠統。我們沒有花時間去深入禱告。我們只會簡單地禱告一句:「主啊,求你祝福某某宣教士」;可是,他們究竟有甚麼需要?他們有甚麼家人?他們在怎麼樣的環境中工作?我們該為他們怎樣代禱?宣教士也要為到差派他們的母堂禱告。所以,我們要記住,禱告是一條「雙向道」。

~~~~~~~~~~~~~~~~~~~~~~~~~~~~~~~~~~~~~~~~~~~~~~~~
TWO WAY STREETS
Day 30


Bible Reading:   Romans 15:25-33
We are all familiar with one-way streets or roads where all the traffic only flows in one direction. They serve a definite purpose in the overall traffic pattern.

Most missionary effort is a one-way street. Personnel and resources all come from the home countries at least in the beginning. But here Paul turned things around. He wanted to organize financial help for the "sending" churches. The Jerusalem Christians had a very great need brought on by a prolonged famine.

Paul asked the Macedonian churches in northern Greece and the churches in Achaia in southern Greece to recognize their indebtedness to the original "sending" church. In verse 27 Paul said, "They owed it to them."

Imagine what it meant to the Jewish Christians in Jerusalem as Paul and others laid the bags of money on the table and said, "Your Gentile brothers and sisters want to help you."

The other principle here for us is to recognize the world-wide (and local) fellowship of believers. If one group suffers, we need to share with them. If another group is rejoicing, then we are to rejoice with them. We are all one in Christ.

Another two-way street is the avenue of prayer. Paul had prayed often for the Roman church (see 1:9, 10). He was asking that they should pray for him (vv.30,32). They had needed his prayers. Here he needed theirs.

Paul had three specific requests in verses 31, 32. So often our prayers are too general. We don't take time to go into details. "Lord, bless the missionaries" is still often heard. But what are their needs? What family do they have? What are the conditions in the place where they are working? How should we pray for them? Missionaries pray for their home churches. Don't forget prayer on the human level is a two-way street.


智慧的誡命(二)
祈禱:  父神啊,我要留心領受你的訓誨,側耳聽從你知識的言語!

箴言23:1-35

接續昨天的主題,本段經文列出了第六至第十八條智慧的誡命。

第六至第十五條誡命,基本上是與自我節制有關的:1)誡命六.不要因美食而落入圈套(1-3):若有大人物請我們吃飯,我們不可只把眼目放在美食上,而應要留心邀請者的動機,以免因為貪食而中了對方故意設下的圈套,誠然,只重視眼前的利益而無視潛伏的危險,是極為不智的;2)誡命七.不要費盡心力,榨取錢財(4-5):錢財是虛無的,人不論賺得多少世間財,但它們總有溜走的一天,因此我們實在不值得為追求財富而耗盡心神;3)誡命八.不要貪圖吝嗇人的筵席(6-8):吝嗇人天性刻薄、易嫉妒,他們請客時,表面上假裝大方,其實心中一直計算你所吃的,並在日後找機會向你討回;4)誡命九.不要跟愚昧人講道理(9):愚昧人剛愎自用,藐視真理,不聽勸告,跟他們講道理是浪費氣力的事;5)誡命十.不可欺詐孤寡(10-11):因為這是一件惡毒的事,神必審問;6)誡命十一.聽從師長訓悔(12);7)誡命十二.好好管教兒女(13-14):為人父母者若不忍心責打兒女,雖然表面上會令兒女好過一點,但長遠而言,兒女會因得不到正確的教導而招致失敗,甚至喪掉生命;8)誡命十三.心存智慧,說話正直(15-16):這樣必會叫長者和神都感到歡樂;9)誡命十四.不要羨慕罪人,只要敬畏真神(17-18):因為伸冤在神,神必報應;10)誡命十五.遠離好吃懶做的人(19-21):否則我們可能會受到他們的感染,招致悲慘的結局。

至於第十六至第十八條誡命,則主要與追求智慧有關:1誡命十六.聽從和尊重父母(22-25):這樣做的人可讓父母快樂,事實上,世上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掌握智慧的真諦,以致活出美好人生;2諴命十七.專注於神,遠離淫婦(26-28):只有神是賜人智慧的,淫婦只會叫人墮落;3誡命十八.不可醉酒(29-35):沉迷杯中物的人讓自己恣意放縱,最終只會落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親愛的主,感謝你把一系列智慧的誡命告訴我,求你叫我好好咀嚼每一條誡命,讓我懂得在日常生活中,有自我節制的心,又能竭力實踐智慧。誠心所願。

一年速讀  約伯記24-26章  路加福音21章



本文內容出自〔每日讀經釋義〕,蒙香港讀經會核准使用

傳道書九至十二章


重點: 義人與惡人的遭遇;智慧比勇力更勝一籌;智與愚之比;記念造物主。

鑰節: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十二8)

內容: 

作者在結語時重複開首語,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作者指出人生在世,起落無常,生老病死不斷輪轉,人若活過而不認識人生之鑰,那人的一生就真是最大的虛空。

人生之鑰是甚麼?「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13節)

人生不是沒有意義的,死後也不是如煙消沒,「人所作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14節)「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九27)

舊約時代的傳道者已經懂得,敬畏神的人的人生不會虛空,也經得起神的審問。對我們有基督生命及聖靈內住的新約基督徒來說,人生更是豐富的,有內容的,有使命的,有見證的。

我們不是等候死亡,聖經說:「基督既然一次被獻,擔當了多人的罪,將來要向那等候祂的人第二次顯現。」(來九28)我們是非常快樂地等候新郎的婚宴,盼望身體復活或改變。感謝主!我們的人生是榮耀的!地上一切的困難都不能奪取我們在基督裡的喜樂和盼望。


默想: 當記念、敬畏造我們的主。
本文資料由福音團契書局提供,謹此致謝。

《讀經日引》每季一本,免費贈閱。請電郵biblepathway@yahoo.com.hk索取。

意見交通,請電郵:biblepathway@yahoo.com.hk


經文: 撒母耳記上 廿六1-12

1西弗人到基比亞見掃羅,說:大衛不是在曠野前的哈基拉山藏著麼?2掃羅就起身,帶領以色列人中挑選的三千精兵下到西弗的曠野,要在那裡尋索大衛。3掃羅在曠野前的哈基拉山,在道路上安營。大衛住在曠野,聽說掃羅到曠野來追尋他,4就打發人去探聽,便知道掃羅果然來到。5大衛起來,到掃羅安營的地方,看見掃羅和他的元帥尼珥的兒子押尼珥睡臥之處;掃羅睡在輜重營裡,百姓安營在他周圍。

6大衛對赫人亞希米勒和洗魯雅的兒子約押的兄弟亞比篩說:誰同我下到掃羅營裡去?亞比篩說:我同你下去。7於是大衛和亞比篩夜間到了百姓那裡,見掃羅睡在輜重營裡;他的槍在頭旁,插在地上。押尼珥和百姓睡在他周圍。8亞比篩對大衛說:現在神將你的仇敵交在你手裡,求你容我拿槍將他刺透在地,一刺就成,不用再刺。9大衛對亞比篩說:不可害死他。有誰伸手害耶和華的受膏者而無罪呢?10大衛又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他或被耶和華擊打,或是死期到了,或是出戰陣亡;11我在耶和華面前,萬不敢伸手害耶和華的受膏者。現在你可以將他頭旁的槍和水瓶拿來,我們就走。12大衛從掃羅的頭旁拿了槍和水瓶,二人就走了,沒有人看見,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醒起,都睡著了,因為耶和華使他們沉沉地睡了。

 

  1. 掃羅有什麼行動?為什麼?大衛如何因應?我繼續嫉妒,容忍罪惡嗎?

    A:掃羅挑選三千精兵,尋索大衛。因為西弗人通風報信。大衛派人確認這事。

  2. 亞比篩有什麼建議?大衛怎樣回應?帶走什麼東西?為什麼沒有人醒來?我敬畏神,按照神的心意行事嗎?

    A:亞比篩建議拿槍將掃羅刺透在地上。大衛以掃羅為耶和華的受膏者,不肯害掃羅,帶走掃羅頭旁的槍和水瓶。沒人醒來,因耶和華使他們沉沉地睡了。
內容由《台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各長老同工提供。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