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

2009-07-29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領袖特質 ─ 委身篇(9)
領袖有決心,就有辦法解決問題
經文
但以理書三1-18

三.尼布甲尼撒王製金像命全國敬拜
1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個金像,高六十肘,寬六肘,立在巴比倫省杜拉平原。
2尼布甲尼撒王差人將總督、欽差、巡撫、臬司、藩司、謀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員都召了來,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開光之禮。
3於是總督、欽差、巡撫、臬司、藩司、謀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員都聚集了來,要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開光之禮,就站在尼布甲尼撒所立的像前。
4那時,傳令的大聲呼叫說:"各方、各國、各族的人哪(註:"族"原文作"舌"。下同),有令傳與你們:
5你們一聽見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樣樂器的聲音,就當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
6凡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
7因此各方、各國、各族的人民一聽見角、笛、琵琶、琴、瑟和各樣樂器的聲音,就都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

迦勒底人控告但以理三朋友不拜像
8那時,有幾個迦勒底人進前來控告猶大人。
9他們對尼布甲尼撒王說:"願王萬歲!
10王啊,你曾降旨說,凡聽見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樣樂器聲音的都當俯伏敬拜金像;
11凡不俯伏敬拜的,必扔在烈火的窯中。
12現在有幾個猶大人,就是王所派管理巴比倫省事務的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王啊,這些人不理你,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13當時,尼布甲尼撒沖沖大怒,吩咐人把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帶過來,他們就把那些人帶到王面前。
14尼布甲尼撒問他們說:"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你們不事奉我的神,也不敬拜我所立的金像,是故意的嗎?
15你們再聽見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樣樂器的聲音,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卻還可以;若不敬拜,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

三人誓死不拜金像
16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對王說:"尼布甲尼撒啊,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
17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
18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但以理的三個夥伴拒絕敬拜尼布甲尼撒所造的金像,他們向王宣告,他們相信自己的神會拯救他們,緊接著,他們又勇敢地發出委身的宣言:"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18節)這個宣言,絲毫沒有減弱前面的宣告,反而更加表明他們的決心。

我們一旦投入和委身,辦法就會隨之出現,不過,這些辦法通常在我們宣告委身之後出現。從這段經文,我們學到如何委身:

1.委身的開始,往往是一連串的掙紮。
2.委身很少牽涉到能力或恩賜。
3.委身是抉擇的結果,不是條件使然。
4.委身是一貫的取向,而非危機出現時的抉擇。
5.深深信靠神,會推動委身。
6.我們專心一意,就能持久委身。

 
承蒙《漢語聖經協會》授權使用  

別人怎麼樣呢?

粵語 國語

第29天


讀經:   羅馬書十五章8至12節
保羅特別蒙神揀選,要向外邦人(即所有非猶太人)傳福音。但他碰到的一個最大難題,是如何讓猶太人接受一個事實,就是外邦人也可以像他們一樣,藉著相信基督而得著救恩。

保羅在這裡引用了四節舊約經文,來證明神的計劃一直接納外邦人進入祂的家。但即使神已明言祂的心意,猶太人仍始終覺得難以接受。

這幾節經文勾畫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就是猶太人和外邦人一同頌讚神、一同歡樂和一同承認基督是他們的王,因基督已拆毀他們中間隔斷的牆。

猶太人認為自己是神的選民,因而排斥其他人。但感謝神,在初期教會的時代,就有猶太人的信徒甘願冒著性命的危險,將基督的福音傳給所有人。基督教福音一個最顯要的特色,就是任何國籍、種族和社會階層的人,都可以藉著信從基督而得救。

但與此同時,每個接受福音的人,都有責任將福音傳開。新約的書信經常稱信徒是管家,基督已將傳揚福音的責任託付我們。

我們批評第一世紀的猶太人偏狹之前,必須先檢視自己的心態。我們如何對待其他人呢?我們是否只管坐在我們精致、舒適的教堂裡,忘記神的心意,是要讓其他人同樣聽到這改變生命的福音?求主今天就激動我們的心,使我們關心他人。

牢記經文:「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羅十五20)

~~~~~~~~~~~~~~~~~~~~~~~~~~~~~~~~~~~~~~~~~~~~~~~~
WHAT ABOUT OTHERS?
Day 29


Bible Reading:   Romans 15: 8-12
Paul was distinctly the missionary to the Gentiles, the non-Jews of his days. But one of his greatest problems was to bring the Jews to accept that Gentiles could be saved in the same way as Jews were through Christ.

Here Paul picked out four quotations from the Old Testament to prove that God had always planned to include the non-Jews in His family. But it was very difficult for the Jewish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accept that was what God had wanted.

In these verses there is a beautiful picture of Jews and Gentiles praising God together, rejoicing together, and recognizing Christ together. In Christ the middle wall of partition had been broken down.

The Jews thought of themselves as God's own chosen people, to the exclusion of all others. Thank God however that there were those who were willing to preach the Gospel of Christ to all men at the risk of their own lives. One of the greatest features of the Christian Gospel is the fact that no matter who that person may be, what nationality or race, and what social standing, he can come to Christ and be saved.

At the same time, those who have accepted the Gospel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of sharing it. Believers are often called stewards in the epistles. The Gospel has been entrusted to us so that we might share it with others.

Before we criticize the first century Jews, let's take a look at our own attitudes. What about others? Are we prepared to sit in our nice and comfortable church buildings and forget that God wants others to hear the wonderful life-changing Gospel, too? Let's ask God to stir our hearts today for others.

A VERSE FOR TODAY: "My ambition is to preach the Gospel where Christ is not known." (Romans 15:20)


智慧的誡命(一)
祈禱:  主啊,求你指教我,叫我專心倚靠你、聽從你、愛你。

箴言22:17-29

22:17-24:22是一個新的段落,當中記述了三十段由一位不知名的「智慧人」所提出的「言語」和「知識」(17),一些解經家把這段內容稱為「智慧的誡命」。智慧人在提出這些誡命之前,先以一段引子(17-21)說明它們的重要性,及聽從這些訓言的好處,從而呼籲讀者好好領受,並把它們實踐出來。

1. 誡命一.不可欺壓貧窮人(22-23):智慧人在這裡作出了一個嚴重的警告,指出神會懲罰所有仗勢欺壓窮人和佔弱者便宜的人,甚至要他們以命償命。聖經清晰地表明,神是愛眷弱勢社群的,而作為神的跟隨者,我們也應該效法神,體恤弱者的需要,不加重他們的負擔。

2. 誡命二.遠離壞脾氣的人(24-25):容易生氣又或是脾氣暴躁的人,都難以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若我們與他們有過分密切的交往,很可能會「近墨者黑」,受到他們影響,以致沾染了他們的壞脾氣,到時想改正過來便難了。

3. 誡命三.不冒失作保(26-27):除了所羅門(參17:16,20:16等),智慧人亦有提出為人作擔保的問題,他強調胡亂為人作擔保的人,必招致損失,因為借貸者或會在得知有人肯作擔保後,便不再還款,最終要作擔保者無故地承受責任,這是十分不智的。

4. 誡命四.不可挪移先祖的地界(28):以色列各支派在進入迦南地之後,得到了神所定的地界為業,他們需要珍惜神所賜的,並且不可為了增加自己的利益而隨意出賣或侵佔土地。今天,我們也要作一個忠心的管家,好好對待神賜給我們的產業,同時又不可欺詐別人所有的以肥己。

5. 誡命五.殷勤不懶散(29):正如在上位者會欣賞殷勤和盡責的人,並願意重用他們,同樣地,若我們竭力殷勤事奉,神也必會看重我們,領我們到祂自己面前,享受平安。

在生活中,我會為孩子們設定一些規矩,要求他們遵守,但同時,我絕不會要他們盲目地接受,而是會向他們悉心解釋,設立這些規矩是要培養他們良好的品格。通常孩子們在聽過我的解釋後,都會樂意遵守。親愛的讀者,神要我們遵行祂智慧的誡命,其實目的也是要我們有良好的品性,作合乎祂心意的人。你會怎樣回應神的要求呢?

一年速讀  約伯記22-23章  詩篇85篇



本文內容出自〔每日讀經釋義〕,蒙香港讀經會核准使用

傳道書五至八章 


重點: 切忌發言急躁,金銀亦屬虛空,智慧和義行的重要,尊敬在位者。

鑰節: 加增虛浮的事既多,這與人有甚麼益處呢?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就如影兒經過,誰知道甚麼與他有益呢?(六11-12)

內容: 

人人渴慕昌盛、順景,繁榮、安定。基督徒可能較外邦人可取,曉得求神賜「他資財、豐富、尊榮,以致他心裡所願的一樣都不缺」(2節),這一切表面上的幸福,是否正確的代表我們的實況,對我們有益呢?若沒有蒙神賜下享受豐盛的能力,那麼,有美餚卻不能吃;有長壽卻無人記念,那有何益?

因心裡不知足,努力為自己計劃、安排,所增加的一切,也是虛浮的。不斷升值的物業成為負資產、暴升的股票變成廢紙,豈不歷歷在目嗎?

在這金融海嘯下,人在慨歎過去那些為人羨慕的精英、專才所設計的完美財技,原來不過是泡沫而已;那些昔日被視為沒拼搏精神、不思進取的,反沒有甚麼損失。到底所作的計劃和決定,以及所遭遇的一切,得與失、悲或喜,誰知道甚麼與他有益呢?

聖經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八28)父神知道甚麼有益於我們,祂為建立我們的生命而安排一切,所以不論順或逆、甜或苦,都信靠神,感謝祂,接受祂的安排。


默想: 「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雅四15)
本文資料由福音團契書局提供,謹此致謝。

《讀經日引》每季一本,免費贈閱。請電郵biblepathway@yahoo.com.hk索取。

意見交通,請電郵:biblepathway@yahoo.com.hk


經文: 撒母耳記上 廿五32-44

32大衛對亞比該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為他今日使你來迎接我。33你和你的見識也當稱讚;因為你今日攔阻我親手報仇、流人的血。34我指著阻止我加害於你的耶和華─以色列永生的神起誓,你若不速速地來迎接我,到明日早晨,凡屬拿八的男丁必定不留一個。35大衛受了亞比該送來的禮物,就對他說:我聽了你的話,准了你的情面,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家罷!36亞比該到拿八那裡,見他在家裡設擺筵席,如同王的筵席;拿八快樂大醉。亞比該無論大小事都沒有告訴他,就等到次日早晨。37到了早晨,拿八醒了酒,他的妻將這些事都告訴他,他就魂不附體,身僵如石頭一般。38過了十天,耶和華擊打拿八,他就死了。

39大衛聽見拿八死了,就說:應當稱頌耶和華,因他伸了拿八羞辱我的冤,又阻止僕人行惡;也使拿八的惡歸到拿八的頭上。於是大衛打發人去,與亞比該說,要娶他為妻。40大衛的僕人到了迦密見亞比該,對他說:大衛打發我們來見你,想要娶你為妻。41亞比該就起來,俯伏在地,說:我情願作婢女,洗我主僕人的腳。42亞比該立刻起身,騎上驢,帶著五個使女,跟從大衛的使者去了,就作了大衛的妻。

43大衛先娶了耶斯列人亞希暖,他們二人都作了他的妻。44掃羅已將他的女兒米甲,就是大衛的妻,給了迦琳人拉億的兒子帕提為妻。

 

  1. 大衛先提到誰?怎樣回應亞比該的請求?我接受勸告,打消怒氣嗎?

    A:大衛先稱頌耶和華,再稱讚亞比該的見識,接受禮物,不再報復。

  2. v36拿八在家裡作什麼?亞比告訴拿八什麼事?拿八有什麼反應?v38結果如何?我相信神是公義的,必有公義的審判嗎?羅十二19~21。

    A:拿八在家裡設擺筵席如同王的筵席,快樂大醉。第二天,亞比該把這些事都告訴他,他就魂不附體,身僵如石。過了十天,耶和華擊打他,他就死了。
內容由《台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各長老同工提供。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