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2011-11-20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約書亞──為異象一生爭戰
錯誤的結盟
人物介紹及操練建議(按此)

 
經文:

約書亞記九3-15

3基遍的居民聽見約書亞向耶利哥和艾城所行的事,

4就設詭計,假充使者,拿舊口袋和破裂縫補的舊皮酒袋馱在驢上,

5將補過的舊鞋穿在腳上,把舊衣服穿在身上;他們所帶的餅都是乾的,長了霉了。

6他們到吉甲營中見約書亞,對他和以色列人說:我們是從遠方來的,現在求你與我們立約。

7以色列人對這些希未人說:只怕你們是住在我們中間的;若是這樣,怎能和你們立約呢?

8他們對約書亞說:我們是你的僕人。約書亞問他們說:你們是甚麼人?是從那裡來的?

9他們回答說:僕人從極遠之地而來,是因聽見耶和華你神的名聲和他在埃及所行的一切事,

10並他向約但河東的兩個亞摩利王,就是希實本王西宏和在亞斯他錄的巴珊王噩一切所行的事。

11我們的長老和我們那地的一切居民對我們說:你們手裡要帶著路上用的食物去迎接以色列人,對他們說:我們是你們的僕人;現在求你們與我們立約。

12我們出來要往你們這裡來的日子,從家裡帶出來的這餅還是熱的;看哪,現在都乾了,長了霉了。

13這皮酒袋,我們盛酒的時候還是新的;看哪,現在已經破裂。我們這衣服和鞋,因為道路甚遠,也都穿舊了。

14以色列人受了他們些食物,並沒有求問耶和華。

15於是約書亞與他們講和,與他們立約,容他們活著;會眾的首領也向他們起誓。

 
經文默想:
在與基遍人的結盟上,約書亞及以色列人有那些失誤之處?    
 
錯誤的結盟

  在爭戰的歷程裡,總有一些敵人會為安全而化裝求和,等候將來伺機反抗;同樣地,撒但和舊我也會將罪惡粉飾,以求保存暗裡的影響力,伺機再侵蝕信徒的生命!怪不得耶穌基督叮囑我們要特別小心那披著羊皮的狼。

  在是次事件裡,若說約書亞和以色列人敗在基遍人的聰明詭計裡,倒不如說他們戰敗在自己妄自行事、擅作主張的愚昧裡。「沒有求問耶和華」正表明了他們失誤的主因。他們不能分辨真偽,乃在於他們沒有求問祭司,沒有讓神用土明和烏陵揭露其中的邪惡真相。他們太姑息曾經生出疑問的疑點,沒有窮追下去,反叫同情心氾濫起來,接納了那裝成光明的天使,與他們結了議和的盟約。

  約書亞是次的錯誤,該叫我們有更大的警覺。事實上我們四周必有許多基遍人,用巧言令色進入我們的生命和感情中;潛入我們的家庭、工作或各事的價值觀裡,叫我們不知不覺地與他們認同。所以要謹慎小心!當我們要進入任何一個盟約前,就如婚姻的盟約、爭戰的和約或合作做生意的聯盟等,都應先求問神才可簽定。因任何的盟約都有牽制的力量,對我們的生命造成很大的影響。

 
人生應用:
信徒的一生可說是爭戰的人生,我可怎樣防避撒但的喑箭與詭計呢?
 
靈性格言:
屬靈爭戰
今天我們須要害怕的是,製造世界趨勢的靈將會侵入基督大能的軍隊中,說服我們逃避攻擊,採取一種妥協共存的屬世態度,因此,我們的結局就像世界一樣,隨波逐流。  ~麥亞瑟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從天上賜下的復興

第324天

感染四周的熱潮

 
「這代要對那代頌讚你的作為……」(4節)
 

經文

詩篇一四五1-13

1(大衛的讚美詩。)我的神我的王啊,我要尊崇你!我要永永遠遠稱頌你的名!

2我要天天稱頌你,也要永永遠遠讚美你的名!

3耶和華本為大,該受大讚美;其大無法測度。

4這代要對那代頌讚你的作為,也要傳揚你的大能。

5我要默念你威嚴的尊榮和你奇妙的作為。

6人要傳說你可畏之事的能力;我也要傳揚你的大德。

7他們記念你的大恩就要傳出來,並要歌唱你的公義。

8耶和華有恩惠,有憐憫,不輕易發怒,大有慈愛。

9耶和華善待萬民;他的慈悲覆庇他一切所造的。

10耶和華啊,你一切所造的都要稱謝你;你的聖民也要稱頌你,

11傳說你國的榮耀,談論你的大能,

12好叫世人知道你大能的作為,並你國度威嚴的榮耀。

13你的國是永遠的國!你執掌的權柄存到萬代!

 

信息分享

不知你有沒有每天都使用《與耶穌同行》來靈修,我們正在研討的問題是:復興是不是群眾的一種歇斯底里的行為?我們知道雖然表面上看來,在復興降臨時,那些聚會所描述的情景和今天流行的搖滾音樂會的狂熱和興奮沒有多大的區別,但是它們的背後卻隱藏著相當巨大的差異。

讓我們只來思想一個差別──最後的成果。一群聚集參加流行音樂會的人,在經歷了極度刺激和興奮的感官後會有甚麼結果?我有一位不是基督徒的家人在參加過流行音樂會後對我說:「沒錯那地方令人感到極度興奮,但當曲終人散後,那種興奮也就蕩然無存。」若把這種感受與五旬節所帶來的興奮和狂熱相比較的話,我們看到五旬節的興奮和狂熱是能夠流傳到其他地方去。

一位美國舊約聖經學者肯特(Charles Foster Kent)說:「在五旬節那天,那種抑制的感覺被釋放出來,形成不可抗拒的屬靈熱潮,標誌著全球基督教宣教運動的開始。」我對他這句話有一點補充:「那種抑制的感覺被釋放出來,形成不可抗拒的屬靈熱潮」,這股熱情的產生,不是來自環境,而是來自聖靈的澆灌。不過他說:「標誌著全球基督教宣教運動的開始」倒是正確的。當神激發起復興的力量時,那狂熱和興奮湧向四面八方,不僅僅是感染和影響現在,也要影響未來的世代。

 
「復興的力量影響現在和未來」
 

進深研究

詩三十三11,四十五17,七十二5,七十九13;徒二1-21

1. 詩人的見證是甚麼?
2. 彼得重新肯定了甚麼?

 

祈禱

神啊,當我因著親近您而心靈滿溢興奮和熱情時,讓它流傳出去,感染別人。求您讓這些感受不要只停留在我的內心,而要轉化成為光和能量,好讓我可以靠著前行。奉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本文英文版權屬 CWR 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 讚美之泉音樂事工 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思想的改造:人生
不要鬆手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傳道書七16-18

16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何必自取敗亡呢?

17不要行惡過分,也不要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

18你持守這個為美,那個也不要鬆手;因為敬畏神的人,必從這兩樣出來。

 
經文背景:
傳道者勸導人,一個真正敬畏神的人,既不放縱自己犯罪,也不會在自義中生活。
 
經文淺釋:
1. 「不要行義過分」(16節)─指不要自以為義,或自覺高人一等,比人聖潔。
2. 「自逞智慧」(16節)─自以為有智慧。
3. 「行惡過分」(17節)─不要放縱自己犯罪而加增自己的惡。
4. 「何必不到期而死」(17節)─未到自己的時候就死了。
5. 「這兩樣」(18節)─就是不自義、不放縱罪兩件事。
 
經文默想:
1. 人若自以為義,他會怎樣反映在待人接物上?
2. 一個敬畏神的人,對自己和對別人會抱怎樣的態度?
   
 
不要鬆手

  在這不容易生存的世界上,很多事情在試驗我們的生命,判定我們人生的定見。一舉手一投足的行動,一絲絲一縷縷的心思,都在顯示我們是執持甚麼來渡這短暫人生,也在證明我們是否活在真智慧的人生裡。

  「不要行義過分」,意思是說不要逞強。在日常生活裡,不要刻意顯出自己比別人好,誇張自己的了不起。神喜悅我們大智若愚,過一種隱藏自己而彰顯神的人生。「不要行惡過分」,意思是要努力對付自我的罪性,不讓內裡的惡流放出來,污染人生。我們當接受真理與良心的忠告,在人生旅途上溢出善美的本質。

  「驕傲」和「放縱」是人生道路上的常客,它們常企圖扭曲信徒的生命。弟兄姊妹,總要緊記上述兩個教導,執著過一個敬畏神的智慧人生。

 
人生應用:
我能否正確地評價自己,以免過分自義呢?我是否對聖靈的提醒敏銳,以致不會行惡過分呢?
 
靈性格言:
人若不自省即不值得存活。  ~蘇格拉底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44天
蒙揀選

「福」不必是物質性的,被神所揀選,是莫大的福氣。

請您安靜地、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

經文
以弗所書一3-6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這恩典是他在愛子裡所賜給我們的。

再朗讀經文一或多次,在朗讀時,請您特別留意「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這一句話。

 
靈修指引

無論我們的生活條件、婚姻狀況如何,學歷背景、職業性質高或低,在基督裡都是有「福氣」的人。這一份「福氣」並不一定涉及物質、環境或際遇上的「成功」、「卓越」、「順利」、「如意」。天上的父藉著保羅提醒我們,在基督裡的「福氣」是在於我們被賦予一種特殊的「關係」。…

試想一下:早在創立世界以前,我們還不知自己是存在的時候,神已經「揀選」了我們。…

「我」是一個「人」,是世界上接近七十億人中的一個。「我」跟其他人共同生活在叫「地球」的圓形東西的表面上。更奧妙的是,「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個小而又小的星球而已。…

您可以讓自己想像一下,自己正身處在一個小圓球上某一個小角落,而您所屬的小圓球卻安放於億萬無數更大的星球體系之中。但您身處在無數巨大星體中的一個細小的地球上,卻不是迷失地、偶然地存在著。您是神所知道、所揀選的一個人。…

請您停留在這個默想中,讓自己覺察神如何在千萬無數巨大星球中,在這個小地球上某一個角落找到您。您是蒙神揀選的。……

原來這個渺小的「我」的存在,成為一個「人」,生在某個家庭、城市、社會,及人生中所遇到過的,都是上主所知道,又被看為有意義和有價值的。神非常重視關乎「我」的一切,在創立世界之前,已經「揀選」「我」這個極渺小的人了。這樣的屬靈事實,是超乎人所能想像的!…

「被揀選」真的是一份福氣。請您安靜下來,用幾分鐘時間默想,被神所揀選的屬靈奧秘。…在過程中,您可以不斷隨著呼吸,在心裡重覆祈禱:「我是被揀選的!」……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基督如何滿足人的實際需要

粵語 國語

第20天


讀經:   

約翰福音二章1至11節

1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耶穌的母親在那裡。

2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

3酒用盡了,耶穌的母親對他說:"他們沒有酒了。"

4耶穌說:"母親(註:原文作"婦人"),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

5他母親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甚麼,你們就做甚麼。"

6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有六口石缸擺在那裡,每口可以盛兩三桶水。

7耶穌對用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

8耶穌又說:"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他們就送了去。

9管筵席的嘗了那水變的酒,並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來,

10對他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擺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11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他的榮耀來,他的門徒就信他了。

新約福音書並沒有詳細記載,耶穌每到一處事奉,要走多遠的路。這裡只簡單地說「第三日」,我們就突然發現基督已到了加利利,離昨天的場景至少一百公里以外。兩地之間的距離取決於約翰施洗的確切地點;但無論如何,迦拿是在加利利的西面,離北面路途相當遙遠。

從第1節所示,耶穌在早前已被邀請參加這個婚筵;可能這就是他從南部匆忙趕來的原因;與祂同行的,還有最早跟從祂的四位門徒。當時的婚筵往往持續七至十天,在婚筵進行的期間,出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危機:酒用盡了,主人再沒有酒款待客人。試想像廚房的主管會是何等慌亂!

每個基督徒的生活中,都會有些時候感到自己沒有餘力解決面前的問題。但當我們發覺基督與我們同在,就可以欣然喜樂,正如祂正在婚筵當中一樣,祂能滿足我們一切的需要。

留意他對僕人的意想不到的吩咐。祂並沒有追問是誰的失職,祂只是確認這危機,並伸出援手,解決危機。那些水缸可盛超過五百公升(或120加侖)的水。僕人要到哪裡取水?附近的水井?他們要頗費一番功夫才能盛滿水,但最終卻證明他們的努力沒有徒然。

請留意,僕人在此之後,還要作出另一個信心的行動。基督吩咐他們「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他們會怎樣想呢?他們可能會說:「可這只是水啊!」但他們依然順服,神蹟便發生了。基督足可以面對任何情形,但祂卻要求我們相信並順服祂。唯有這樣,祂才會施行神蹟。今天將你的需要告訴祂,然後讓祂來處理一切。

~~~~~~~~~~~~~~~~~~~~~~~~~~~~~~~~~~~~~~~~~~~~~~~~
HOW CHRIST MET A REAL NEED
Day 20


Bible Reading:   

John 2: 1-11

1 On the third day there was a wedding in Cana of Galilee, and the mother of Jesus was there.

2 Now both Jesus and His disciples were invited to the wedding.

3 And when they ran out of wine, the mother of Jesus said to Him, "They have no wine."

4 Jesus said to her, "Woman, what does your concern have to do with Me? My hour has not yet come."

5 His mother said to the servants, "Whatever He says to you, do it."

6 Now there were set there six waterpots of stone, according to the manner of purification of the Jews, containing twenty or thirty gallons apiece.

7 Jesus said to them, "Fill the waterpots with water." And they filled them up to the brim.

8 And He said to them, "Draw some out now, and take it to the master of the feast." And they took it.

9 When the master of the feast had tasted the water that was made wine, and did not know where it came from (but the servants who had drawn the water knew), the master of the feast called the bridegroom.

10 And he said to him, "Every man at the beginning sets out the good wine, and when the guests have well drunk, then the inferior. You have kept the good wine until now!"

11 This beginning of signs Jesus did in Cana of Galilee, and manifested His glory; and His disciples believed in Him.

The New Testament Gospels pass over the long walks Jesus constantly faced in carrying out His ministry. Here it simply says "on the third day" - and we suddenly find Christ in Galilee, at least 100 kms or 60 miles from the scene in yesterday's reading. The distance depends on exactly where John was baptizing, but Cana is in western Galilee, a long way to the north.

It would seem from the wording of verse 1 that Jesus had previously been invited to the wedding. Possibly that was the reason why He had hurried back from the south. He was accompanied by His first four disciples. The wedding feasts of those days often lasted from seven to ten days. At this wedding there came an unexpected crisis. The wine ran out and there were no reserves. Imagine the panic in the kitchen!

There are times in the life of every Christian when it seems our reserves have run out. It is right then we are glad that, just as He was there at the wedding feast, Christ is here with us and He can meet every need which may arise.

Notice His unexpected command to the servants. He didn't ask whose fault it was. He simply identified with the crisis and set about resolving it. Those water pots held a total of 120 gallons - over 500 litres.

Where did the servants get the water? From a nearby well? It took real effort on their part but it proved to be so worthwhile.

But notice there was a step of faith on their part even after that. What were the servants' thoughts as Christ said "Take some to the master of the feast"? They could have said, "But it's only water." They were still obedient and the miracle happened. Christ is sufficient for every situation but what He asks for is our faith in Him and our obedience. This leaves the way open for Him to work - and when they are present He can still perform miracles. Tell Him your need today and then let Him work it all out in His own way.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