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8日 星期五

國證網絡--給您,同行者《教 導成年人主日學30載:十件我做對、做錯的事》鄭偉樑博士

如果您無法看本電郵,請按這裡
教導成年人主日學30載:
十件我做對、做錯的事
鄭偉樑博士
多倫多大學教育博士,國證網絡義務講員

我是多倫多華基教會一位成年人主日學老師,參與教導的服事已經超過30年。回顧這段漫長的服事歲月,我對主日學事工有甚麼體會和領受呢?透過反省和檢討,我又能汲取甚麼教訓,讓將來的事奉可以更進步、再上一層樓?

五件我做對的事:

  1. 我服事的態度是正確的。我清楚知道,教導真理不是憑人的聰明就能成事,乃是靠著聖靈的大能大力才能見到果效,所以我先要將自己和被教導者一同帶到主面前。作為真理的詮釋者,最基本的態度是謙卑、謹慎,按著正意解讀上帝的道。教導事工是建立基督身體最根本的工程,有永恆的服事價值,也是最蒙福的事奉。上帝既然給我教導的機會和恩賜,我便立定心志,積極耕耘,不是要得人的讚賞,乃是要得上帝的稱許和從上頭來的賞賜。每次教導前,我都禱告將身、心、靈再次奉獻給神,降服在聖靈的管理下,對付一己之私慾和驕傲,以免虛榮心作崇,虧缺上帝的榮耀。

  2. 我教導的內容是豐富的。我常提醒自己:上帝的話是生命的糧、屬靈的筵席,理應是豐富的!倘若學生感覺內容沉悶,那一定是教師的問題,是教師讓精彩的材料大打折扣,例如教案組織紊亂,東拉西扯,或是講解枯燥乏味,欠缺例子;表達含糊不清,有所偏重,導致學生掌握不到全面的真理,看不到應用的空間。我常挑戰自己,要多裝備、多學習、多閱讀,常存敏銳的心態,每遇到能豐富教導的資料,小如一個實例、一個笑話、一幅圖畫、一個數據,都馬上記錄存案。我不敢忘記,成年人都是精明現實,主日學的收益必須與他時間的「投資」成正比。

  3. 我明瞭成年人的學習心態。成年人最需要從主日學得到甚麼?是更多知識嗎?是更多的方法嗎?我想都不是!成年人一生接觸無數資訊,常有應接不暇之感,他們參加主日學若只拿到更多資料,那只加速他消化不良的症狀。成人學生希望聆聽嶄新的觀點,精闢的理念,適合時宜的聖經新讀,幫助他們打通「經脈」,明白世情的關係,他能對自己說:「我終於明白了」、「原來如此」,那就顯示他得到最有益的教導。

  4. 我尊重主日學團隊運作上的安排。主日學是一所學校,我也曾任主日學校長,深明行政事務繁多,如邀聘教師、課程設計、按時開班、編排課室、宣傳推動、註冊記錄、檢討改進等,正如許多教會其他事工一樣,需要所有同工互相配搭、彼此支持,否則整個主日學事工不會做得好,所以團隊在組織上的決定都值得我尊重。

  5. 我對栽培同工不遺餘力。栽培教導人才,薪火相傳,是培訓門徒之必經路,也是不可或缺的投資。幫助弟兄姐妹發掘和挑旺教導恩賜,絕非易事,正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母會的高雲漢牧師常問:「你知道你的老師是誰嗎?你知道你的學生是誰嗎?」他的問題提醒信徒在成長路上,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教導和栽培;與此同時,每個人也需要栽培別人,好叫基督的身體被建立起來。每次開設科目,我總查問:可否添一位配搭同工把事工做得更好?課程結束時,我也要問:班內哪位同學可以栽培,成為將來的教導同工呢?

五件我做錯的事:

  1. 我被外在因素影響。最初參與教導工作時,我頗在意註冊上課的同學人數,留意他們是否遲到早退,提問是否尖銳,有沒有帶批評的意欲等;另一方面,我也容易陶醉在同學的讚賞聲中。雖然學生的評語是檢討教導其中一環,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若過份看重不在自己控制範圍內的因素,就是忘記主日學教導是服事主的差事,主若得榮耀,便足夠了。

  2. 我為課題內容著迷,忽略學生需要。主日學教導福氣很多,最明顯莫過於教師是首先得到教導好處的人。除此以外,我很享受備課的過程,因為課程總不會離開自己的興趣太遠。很多時候,我會不經意地被課題的內容迷上了,備課整個過程均以內容作主導(content-centered preparation),卻忘記學生需要的是甚麼。內容主導的教案(content-dominated lesson planning)自然引致以內容作主導的教導(content-centered teaching),學生的利益和需要最終便被犧牲了。

  3. 我講太多,學生講太少。成年學生思想成熟,人生閱歷豐富,理應給他們空間參與學習過程,但結果總是這樣:我講九成,同學講一成,突破不了「教導者與學習者固有的張力」。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著意的事(teacher's agenda)和學生關注的事(student's agenda)常常對立。教師關心把預備好的內容講完、維持師道尊嚴,往往都不是學生關心要被尊重、被接納等事。我要切記,傳遞知識不是教導的終極目標,生命的建造才是。忽略學生的需要和感受,沒有給他們表達觀點,就是不尊重;不給他們充份發問的機會,就是不接納。若是這樣,我的教導只不過是閉門造車的活動而已。

  4. 我備課的時間掌握不好。按我經驗,搜集資料就像一個「黑洞」,總是填不滿。為了搜集豐富的資料,我往往把練習講解的時間都賠上,造成傳遞技巧欠奉,投射膠片沒畫好,插圖沒出場等。我想:最好的劇本也需要演員努力排練,演繹不到位便把劇本糟蹋了。說到底,傳遞不足,內容多麼豐富都是浪費。要兩全其美,最理想當然是投入更多時間;若不可行,則要取得平衡,讓內容演繹得到最起碼的練習。

  5. 我錯誤把「備課」和「生命餵養」等同。認真備課的結果,可能是耗盡整週空暇的時間。當我周旋於注釋、匯編、聖經字典,林林總總參考書和工具書時,卻很容易產生錯覺,以為自己今天已經做了靈修、親近神。可是,備課的心態(求知、求真)和靈修讀經的心態(親近神、生命餵養)不盡相同,許多備課的活動,如資料整理、抄寫、打印等工夫,縱然對教導重要,卻不是與主相會的最好場合。當一名上帝話語的傳遞者,卻忽略親近祂,還講得過去嗎?

願與在教會中參與教導的弟兄姊妹共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