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2011-07-03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約瑟──跨越生命創傷的寬恕
異夢的啟示
人物介紹及操練建議(按此)

 
經文:

創世記卅七5-11

5約瑟做了一夢,告訴他哥哥們,他們就越發恨他。

6約瑟對他們說:請聽我所做的夢:

7我們在田裡捆禾稼,我的捆起來站著,你們的捆來圍著我的捆下拜。

8他的哥哥們回答說:難道你真要作我們的王麼?難道你真要管轄我們麼?他們就因為他的夢和他的話越發恨他。

9後來他又做了一夢,也告訴他的哥哥們說:看哪,我又做了一夢,夢見太陽、月亮,與十一個星向我下拜。

10約瑟將這夢告訴他父親和他哥哥們,他父親就責備他說:你做的這是甚麼夢!難道我和你母親、你弟兄果然要來俯伏在地,向你下拜麼?

11他哥哥們都嫉妒他,他父親卻把這話存在心裡。

 
經文默想:
約瑟的兩個異夢,對約瑟本人及他的哥哥們,各有甚麼影響?    
 
異夢的啟示

  十七、八歲的約瑟,正值青春年華,內心當然燃亮著很多新鮮的希望與夢想。而事實上,神亦可以用「異夢」作為媒介,向人啟示祂的心意與計劃。所以,當約瑟以單純的心靈憧憬未來的時候,神便在其中工作。

  在兩次的夢境裡,約瑟都看見自己將成為全家的中心人物。對於此,他的哥哥們不禁滿心妒恨,根本不能客觀地從約瑟的夢境裡有所領受。至於約瑟,雖然落在被孤立與仇視的境況裡,但卻有寬宏的心靈,能超越苦境以瞻望未來。就這樣,他看見神的安排,他深信不疑且安穩前行。事實上,神使夢境實現,叫他昇高,成了拯救全家的中心人物。

  要有廣闊的胸襟,必須先有寬恕的心靈,這樣才能跨越面前的困厄與傷痛,以樸實的心胸裝載神的指引,並宣告其中的看見。「……你們的老年人要作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珥二28),這是神對末世信徒的應許,你預備好了要迎接神所賜的美夢嗎!

 
人生應用:
我的心靈有沒有曾看到神的異象呢?神有沒有向我啟示我的未來?
 
靈性格言:
人生
不管我們抱著怎樣的人生觀,總之,我們都是處在有限的人生,而作著無限的追求。有限的人生是人生的定局,誰也無法挽回逝去的歲月,問題卻在我們怎樣去做無限的追求。  ~魏元珪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新視域的力量

第184天

堅定信念的來源

 
「……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4節)
 

經文

雅各書一2-8

2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

3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

4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

5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

6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

7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甚麼。

8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

 

信息分享

我們繼續來思考詩篇七十三篇第1節:「神實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詩人的懷疑令他受到很大的傷害,但奇妙的是:他的屬靈生命卻因此更加豐盛,他對神的良善更有信心。所以他以「神實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這結論來開始,然後再告訴我們他如何得到那個結論。

這是詩篇其中一個重大的價值──它反映和分析了我們必須面對的經驗。斯特德曼(Ray Steadman)如此形容詩篇:「詩篇是關於我們大部分人在信心道路上正在經歷、已經經歷或將要經歷的規章。」我們能夠明白詩人的掙扎──以積極的信心開始,相信神的良善,然後事情的發生令我們充滿疑惑。問題是我們如何回到原來的起點。這正是詩人在這首詩裡面所做的──他向我們顯示如何回到靈魂那處可以找到真正平安的地方。

我們不應該忘記,最強的信念是在疑惑的劇痛中孕育出來的。「神恩待以色列」這句話是植根於經驗。以類似的方式,俄國著名小說家杜斯托也夫斯基(Dostoevsky)說:「我不是自小就相信和承認基督。我的和散那『孕育自疑惑的火爐。』」疑惑可能令人沮喪,但不要因此令你道德敗壞。重要的不是你身上發生了甚麼事情,而是你怎麼樣看那件事情。」

 
「疑惑可能令人沮喪,但不要因此令你道德敗壞」
 

進深研究

詩十三1,六十九3,一一九82

1 詩人顯示甚麼特點?
2 他的信仰立場是甚麼?

 

祈禱

慈愛的天父,您為詩人所做的事,求您也同樣做在我身上,幫助我將最深的疑惑變成最強的信念。我要向您獻上我的誠意,求您施恩加力。奉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本文英文版權屬 CWR 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 讚美之泉音樂事工 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靈的改造:公平,正直,公義
要活出新靈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以西結書十八21-32

21惡人若回頭離開所做的一切罪惡,謹守我一切的律例,行正直與合理的事,他必定存活,不致死亡。22他所犯的一切罪過都不被記念,因所行的義,他必存活。23主耶和華說:惡人死亡,豈是我喜悅的麼?不是喜悅他回頭離開所行的道存活麼?24義人若轉離義行而作罪孽,照著惡人所行一切可憎的事而行,他豈能存活麼?他所行的一切義都不被記念;他必因所犯的罪、所行的惡死亡。25你們還說:主的道不公平!以色列家啊,你們當聽,我的道豈不公平麼?你們的道豈不是不公平麼?26義人若轉離義行而作罪孽死亡,他是因所作的罪孽死亡。27再者,惡人若回頭離開所行的惡,行正直與合理的事,他必將性命救活了。28因為他思量,回頭離開所犯的一切罪過,必定存活,不致死亡。29以色列家還說:主的道不公平!以色列家啊,我的道豈不公平麼?你們的道豈不是不公平麼?

30所以主耶和華說:以色列家啊,我必按你們各人所行的審判你們。你們當回頭離開所犯的一切罪過。這樣,罪孽必不使你們敗亡。31你們要將所犯的一切罪過盡行拋棄,自做一個新心和新靈。以色列家啊,你們何必死亡呢?32主耶和華說:我不喜悅那死人之死,所以你們當回頭而存活。

 
經文背景:
先知論及神的心意是喜悅人行公平正直的事,同時警告行不義的人必不能逃脫死亡。
 
經文淺釋:
1. 「義」(24節)─ 這裡所指的義,不是指因信稱義,乃是指宗教禮儀上的聖潔,亦可解作善行。
2. 「自做」(31節)─ 可解作顯明或活出。
 
經文默想:
1. 人的惡行會引致甚麼結局?
2. 聖潔的行為可帶來甚麼影響?
3. 如何獲得一個新心和新靈?
   
 
要活出新靈

  神的道是公平的,祂的審判也是公平的。祂必按各人所行的報應各人。義人的善果必歸自己,惡人的惡報也必歸自己。義人離義行惡必死亡,惡人離惡行善必存活!祂不甘心惡人死亡,祂呼喚:「你們何必死亡呢?」祂真希望我們將一切罪過盡行拋棄,沒有剩餘一點點罪惡,因為祂是公平的,那怕是一點點的罪惡,也必帶來嚴厲的報應!更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所以神真不希望我們因罪死亡。

  「自作」的意思就是「活出」或「顯出」神所賜的新心和新靈!神已經「賜下」公平的新靈給我們,我們因此要「活出」新靈,按新靈的感動行公平,體貼祂,聽從祂!因此靈的改造,是包括「擁有」和「活出」。

  你已經「擁有」聖靈嗎?若擁有了,你有「活出」祂嗎?凡體貼聖靈的,必得生命平安!(羅八6)

 
人生應用:
我能在生命中活出神的靈,以致行出公平正直嗎?
 
靈性格言:
有禱告的心是好,有禱告的行動卻是更重要。  ~雷文黑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270天
各人有各自的禮物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自己的一份,重要的不是誰的一份大或好,怎樣看待自己的一份才是重要關鍵。

請您安靜下來,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不斷重覆地誦讀,讓經文在您心中回響。在讀的時候,請特別留意「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這一句。

經文
以弗所書四7-10

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所以經上說:他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既說升上,豈不是先降在地下嗎?那降下的,就是遠升諸天之上要充滿萬有的。)

 
靈修指引

保羅知道,阻礙信徒彼此欣賞、和諧共處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個別差異。事實上,每一個人都各有特色。除了文化、教育、家庭、經濟背景方面的分別之外,每一個人都在身材、樣貌、談吐、志趣、才幹、經歷、性格上有不同之處。這些差異,小則會使彼此在溝通上產生誤解,大則會引發排斥、鬥爭。…

然而,個別差異是無可避免的。信徒團體就是由五湖四海的人聚集而成。就算是當代所謂的「特色教會」,不管是由工商企業家、影藝從業員、或基層人士組成的教會,成員之間仍然各自不同。…

怎樣可以減少或避免讓「不同」的客觀事實造成「不和」的主觀經驗呢?近年流行的溝通技巧課程或化解衝突、建立團隊等工作坊,都會有幫助。在保羅時代,這些促進人際關係的訓練尚未面世。然而,保羅卻十分善於指導信徒建立和諧的團體生活;他強調的不是要學習一些溝通、表達技巧,乃是從心出發。…

他提醒信徒學習的是:謙虛、溫柔、忍耐、寬容等。這並不單是一些表面態度,乃是由心而發的生命品德,是在聖善的靈所感化之下培養出來的。保羅相信,如果每一個信徒的心都如此受薰陶,彼此便能持守聖靈的合一。…‧

除此之外,保羅更進一步提出,促成和諧團體的一個關鍵是,各人要滿足從生命的主所領受的恩:「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每一個人所賦予的,都是基督為每一個人「度身訂做」的。甲所有的,不必是乙或丙都該需要的。乙所有的,為他而言,是最合適的。丙同樣會有他獨特的一份。如果團體中各人都有如此的心懷,妒忌、爭競、苦毒之類的態度、言語便沒有植根的空間。…

當然,要看見自己所有的東西,並為此感到滿足、欣悅,亦不容易。人的眼睛,就是向外看的。人家有的東西,樣貌、身材、態度、才幹、表現,都看得一清二楚;自己所有的,卻往往不能肯定。於是,「跟人比較」的心念一起,便一發不可收拾,結局很可能是損人又害己。…

我們可以怎樣學習為自己所有的而感到滿足、欣悅呢?保羅這句話「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提示我們去好好地沉思、反省、操練。首先,我們是一個「蒙恩的人」,或者是,我是一個「有禮物的人」。…

我們可能認為自己樣樣不及人,甚至是沒有一樣好東西的;但讓我們在心中不斷反覆思考:我是一個「蒙恩的人」。我們也可能認為,自己所有的,根本不是「禮物」,只是垃圾,甚至是負累、羞恥。然而,不要太快放棄,即管照著做吧!在心中不斷反覆思考、默念:我是一個「蒙恩的人」。雖然有時候這樣做會感覺「無聊」,但至少「無害」。或許,半年至一年以後,我們對自己會有詫異、高興的發現。…

接下來便可以做第二個操練:相信我在生命中所有的,是基督為我度身訂造的。把這個信念時常守在心間。即或是遇到傷痛、混亂、沮喪的日子,心裡仍然如此相信,我生命的份是最適合我的,也是那位曾在世生活的基督所深知和確定的;我所走過的每一步、所遇的每一件事、所缺所得的每一樣東西,為我而言,都是重要和獨具意義的。…

試試看我們對於自己及面對生命經歷的觀點,會否在這樣的操練之下,在時間和現實的雕琢後,形成一種放鬆、滿足、欣悅的情懷。如果我們真的能看見自己所有的東西,並為此感到滿足、欣悅,我們亦會為看見別人的生命禮物而高興。這樣,團體生活也自然和諧、喜樂,充滿欣賞、尊重、信任的氣息。……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事奉的典範

粵語 國語

第3天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二章1至12節

1弟兄們,你們自己原曉得我們進到你們那裡並不是徒然的。

2我們從前在腓立比被害受辱,這是你們知道的;然而還是靠我們的神放開膽量,在大爭戰中把神的福音傳給你們。

3我們的勸勉,不是出於錯誤,不是出於污穢,也不是用詭詐。

4但神既然驗中了我們,把福音託付我們,我們就照樣講,不是要討人喜歡,乃是要討那察驗我們心的神喜歡。

5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用過諂媚的話,這是你們知道的;也沒有藏著貪心,這是神可以作見證的。

6我們作基督的使徒,雖然可以叫人尊重,卻沒有向你們或向別人求榮耀,

7只在你們中間存心溫柔,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

8我們既是這樣愛你們,不但願意將神的福音給你們,連自己的性命也願意給你們,因你們是我們所疼愛的。

9弟兄們,你們記念我們的辛苦勞碌,晝夜做工,傳神的福音給你們,免得叫你們一人受累。

10我們向你們信主的人,是何等聖潔、公義,無可指摘,有你們作見證,也有神作見證。

11你們也曉得我們怎樣勸勉你們,安慰你們,囑咐你們各人,好像父親待自己的兒女一樣。

12要叫你們行事對得起那召你們進他國、得他榮耀的神。

如今,「誠信」這個美德似乎已經過時。保羅在本章指出,我們既然宣稱自己信從福音,就當在任何環境下都忠於基督。作爲一個基督徒,我們個人的誠信,以及對基督的忠心是極其重要的。

保羅曾在腓立比為基督的緣故受苦(2節);但即使如此,也沒有攔阻他在帖撒羅尼迦忠心傳講福音。

他自言在他們中間的事奉,如同管家之外,更如同他們的母親和父親。他是管家,因神已將福音託付給他(4節),他的事奉與動機都是求神的喜悅甚於人的讚賞(5至6節)。

他在他們中間時,如同母親溫柔地牧養他們(7節)。有些人甚至在傳講基督的時候,也表現得毫無愛心,或是對別人的生活方式作無謂的批評,這是十分可悲的。保羅絕不會如此。

此外,保羅又像父親待兒女那樣,不會期望初信者供應他的需要(10-11節);反而像父親般鼓勵和安慰他們。他以身作則為他們立下典範,讓他們明白救主期望他們如何生活。今天我們稱之爲「門徒培訓」。我們卻經常忽略初信者需要我們用心扶持和培養,只讓他們掙扎求存。保羅絕不會這樣。

讓我們今天坐言起行,主動聯絡一位初信者(或任何一位信徒),鼓勵他在新生命中不斷成長吧!

緊記:一句鼓勵的話,可以使一個灰心喪志的人,從新振作起來,繼續在信仰的路上奔跑。

~~~~~~~~~~~~~~~~~~~~~~~~~~~~~~~~~~~~~~~~~~~~~~~~
A MODEL FOR MINISTRY
Day 3


Bible Reading:   

I Thessalonians 2: 1-12

1 For you yourselves know, brethren, that our coming to you was not in vain.

2 But even[a] after we had suffered before and were spitefully treated at Philippi, as you know, we were bold in our God to speak to you the gospel of God in much conflict. 3 For our exhortation did not come from error or uncleanness, nor was it in deceit.

4 But as we have been approved by God to be entrusted with the gospel, even so we speak, not as pleasing men, but God who tests our hearts.

5 For neither at any time did we use flattering words, as you know, nor a cloak for covetousness—God is witness.

6 Nor did we seek glory from men, either from you or from others, when we might have made demands as apostles of Christ.

7 But we were gentle among you, just as a nursing mother cherishes her own children.

8 So, affectionately longing for you, we were well pleased to impart to you not only the gospel of God, but also our own lives, because you had become dear to us.

9 For you remember, brethren, our labor and toil; for laboring night and day, that we might not be a burden to any of you, we preached to you the gospel of God.

10 You are witnesses, and God also, how devoutly and justly and blamelessly we behaved ourselves among you who believe;

11 as you know how we exhorted, and comforted, and charged[b] every one of you, as a father does his own children,

12 that you would walk worthy of God who calls you into His own kingdom and glory.

Integrity is a word that seems to have gone out of fashion today. Paul said in this chapter that our faith, our profession of believing the Gospel should keep us true to Christ no matter what may happen. Our personal integrity and faithfulness as a Christian is tremendously important.

Paul himself had suffered in Philippi for the sake of the Gospel (v.2), but even that did not stop him from faithfully preaching the same message at Thessalonica.

He spoke of his ministry there as being that of a steward, a mother, and a father. As a steward he was entrusted with the Gospel (v.4). In his ministry and in his motives (v.5-6) he was more concerned with God's approval than with the praise of men.

As a mother, he dealt gently with them while he was there (v.7). It is tragically possible to be unloving even in telling others about Christ or to be unnecessarily critical and judgmental of their lifestyle. That was not Paul's way.

As a father (vv.10-11) he did not expect the new converts to provide his needs. And he also made sure he encouraged and comforted them as a father would his children. He set standards for them trying to help them know how their new found Saviour wanted them to live. Today we call this "discipling". Too often we tend to neglect new converts and leave them to struggle along on their own. That was not Paul's way.

Why not think today of a new Christian (or an older one) and contact him, just to encourage and help him in his new life? Who can you call or write to? Do it today.

REMEMBER: A WORD OF ENCOURAGEMENT CAN MAK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IVING UP AND GOING ON.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