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

2009-06-03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領袖特質 ─ 慷慨篇(7)
領袖不施予,就沒有愛
經文
歌林多後書八2-5

2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3我可以證明他們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地捐助,4再三地求我們,准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5並且他們所做的,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又歸附了我們。

 

保羅稱讚窮困的馬其頓教會,藉以鼓勵哥林多人慷慨施予,並證明慷慨與是否安舒(林後八2)、是否富裕(八2)、是否負擔得來(八3)或是否勉強(八4),都沒有甚麼關係。能幹的領袖都是慷慨的。

 
承蒙《漢語聖經協會》授權使用  

信仰的基礎

粵語 國語

第3天


讀經:   彼得後書一章12至21節
在教會崇拜的時候,你打過瞌睡嗎?這是很容易發生的事,對嗎?然後,總有些東西使你驚醒過來,例如唱詩,或是被你身邊的人推了一下。

彼得在這裡,正是想推醒他的讀者,要他們回想他們已經知道並相信,卻可能忘懷的事。我們經常需要別人的提醒。為甚麼?因為我們很容易把一些耳熟能詳的真理視為平常,以致失去對我們生命的影響力。

彼得怎樣提醒他的讀者防備假教師呢?首先,他提醒他們緊記他曾耳聞目睹,又曾告訴他們的事實。對他來說,追隨基督的那三年光陰,是他永誌難忘的。他清楚記得基督如何耐心教導他們,並提醒他們不要忘記這些教導。

接著,彼得便提醒他們緊記聖經的可信性。這是他們的信仰基礎,是神藉著聖靈親自賜給他們的。

彼得想激勵信徒,不要在基督徒的生命成長中變得閒懶。信徒懂得這些真理,但需要不斷用真理來提醒自己,彼得還想留下一些白紙黑字的記錄,來不住提醒他們;不止這封書信,馬可福音或許也是其中一項寫作計劃。

這段經文的最後幾節,是告訴我們聖經是聖靈默示的重要經文。請慢慢再讀一遍(19至21節)。聖經若是這樣寶貴,我們當然要用心細讀了。再怎麼熟讀也不過份,當然,也沒有人可以忽略聖經。

現今的世界正陷於屬靈的黑暗中,聖經便是唯一的亮光,能夠引導我們直達神的面前。我們願意與其他人分享這真光嗎?

經文反思:

「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一一九105)

~~~~~~~~~~~~~~~~~~~~~~~~~~~~~~~~~~~~~~~~~~~~~~~~
FOUNDATIONS FOR OUR FAITH
Day 3


Bible Reading:    2 Peter 1: 12-21
Have you ever become sleepy in a church service? It's easy, isn't it? Then something happens to make you alert again, a hymn or a song or even a good nudge!

Peter wanted to give his readers a good nudge - to awaken their memories of the things they knew and believed but which they could easily forget. We often need that same nudge. Why? It is sad to say that well-known truths often become commonplace and tend to lose their impact on our lives.

How did Peter start to warn his readers against false teachers? First he reminded them of the truth he himself had seen, heard, and told about. He himself could never forget the three years he had spent in the earthly presence of Christ. He could remember Christ's patient teaching and how often He had reminded the disciples of the things He had told them.

Then Peter reminded them of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criptures. These were the foundation of their faith. They had been given by God the Holy Spirit Himself.

Peter wanted to stir any of his readers who might have become slack in their Christian lives. They knew these truths but needed to be stimulated again by them. He also planned to leave behind a record of them as a continuing reminder. Not only this letter but possibly the Gospel of Mark was part of that plan.

The last few words of our reading form one of the greatest passages in the Bible regarding its inspiration. Read them (vv. 19-21) again slowly. If the Bible is such a wonderful Book, we had better pay attention to what it says. No one can ever outgrow or neglect the Scriptures.

While the world around us is in spiritual darkness, the Bible is the only light that can show us the pathway to God. Are we sharing that light with the world?

A VERSE FOR TODAY: "Your Word is a lamp to my feet and a light for my path." (Psalm 119:105)


誰當得的分?
祈禱:  主啊,求你賜我智慧,叫我懂得分辨哪些是屬凱撒的物,哪些是屬你的物。

民數記31:25-54

本段經文的主旨是「奉獻」。神使以色列人爭戰得勝後,要他們按律法所定的比例,把被擄之物的一部分歸與耶和華、祭司及利未人,各軍長也自願把所得的金器獻給神作回應,以求做到合乎法、理、情的要求。

1. 多勞多得:耶和華吩咐摩西把擄物分作兩半,一半歸與參戰的一萬二千位戰士,另一半則歸與其餘五十九萬名百姓(參第26章)。民數記作者在這裡重申了一個原則:在神的國度裡,救恩是白白賜與每一位亞伯拉罕的後裔的,但他們所得的賞賜,卻是按照各人所作的予以分配。神的慈愛使祂不會忽略世上任何一個人;但與此同時,神的公義卻使祂按照各人所應得的給予眾人。按此原則,若教會能掌握在甚麼情況下實現神的慈愛,在甚麼情況下訴諸祂的公義,當可避免不少無謂的衝突。

2. 看顧神的僕人:神特別指示戰士及百姓,要他們從所得之分中,分別取出五百分之一及五十分之一給與祭司及利未人,從而顯示出祂顧念其全職僕人的需要。非尼哈參與這次戰事,凸顯了信仰元素對軍事行動的重要性。事實上,神僕人的代禱及守望,對信仰群體是否擁有豐碩的財政及人力資源起著一定作用,教會絕不可忘記把所得的豐富恩惠與主的僕人分享,以免出現會眾富足,主僕卻貧窮的現象。

3. 感恩的慷慨:軍長們奉獻他們所得的金器,這並不在律法的要求之內。雖然他們曾因愛惜米甸的婦女和男孩而受到摩西的責備,但他們仍能真誠地獻出珍貴的禮物,並蒙主悅納,可見人真摯的感恩可蓋過以往愚昧的行為。此外,從軍長的報告(戰士中沒有一人陣亡,49)及他們所作出的龐大奉獻(共一百九十公斤金子,52)可見,他們因神完全的保守而由衷地感恩。

一日,有一位貧窮的菲律賓農婦將五百披索(約11.5美元)交在一位教士手上,作為興建教堂的奉獻。她說:「我本來沒想過有餘錢可奉獻,但我的母雞卻每逢主日都下一隻蛋。牠提醒我在主日下的蛋不應作其他用途,而要獻給神,這是幾個月下來我賣掉雞蛋的銀錢。」心裡有主的人,自然就會想到要把甚麼東西呈獻給祂。

一年速讀  列王紀下15-16章 詩篇64-65篇



本文內容出自〔每日讀經釋義〕,蒙香港讀經會核准使用

以斯拉記六至七章


重點: 大利烏王下令完成聖殿工程;獻殿禮;守逾越節;以斯拉返耶城;亞達薛西王給以斯拉的任命。

鑰節: 大利烏王第六年,亞達月初三日,這殿修成了。(六15)

內容: 

大利烏王接到猶太人的奏本,依照先王古列的政策,准許猶太人繼續施工,並下令他們盡早完成修殿工程。

由大利烏王批准日期計起,聖殿工程歷時四年多才完成。

猶太人能以在重重困境中將聖殿重建完成,除了波斯王之命令外,還有二個重要因素:一是「猶大長老因先知哈該和易多的孫子撒迦利亞所說的話,就建造這殿,凡事亨通。」(六14)二是「他們遵著以色列神的令命。」(六14)

順服神與聽從神的僕人從神而來的話,是他們達成建殿的主因。

慕安得烈說:「非順服,沒有人能夠有屬靈的能力,而得知神的道和旨意。非順服,人就不能坦然確信他所求的已蒙應允。非順服,就不能看見、要求、支取神為我們預備的福分。」(《順服的學校》)

主耶穌也因順服完成了救贖。「祂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祂既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祂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來五8-9)


默想: 順服的功課,我們學了多少?
本文資料由福音團契書局提供,謹此致謝。

《讀經日引》每季一本,免費贈閱。請電郵biblepathway@yahoo.com.hk索取。

意見交通,請電郵:biblepathway@yahoo.com.hk


經文: 撒母耳記上 一19-28

19次日清早,他們起來,在耶和華面前敬拜,就回拉瑪。到了家裡,以利加拿和妻哈拿同房,耶和華顧念哈拿,20哈拿就懷孕。日期滿足,生了一個兒子,給他起名叫撒母耳,說:這是我從耶和華那裡求來的。

21以利加拿和他全家都上示羅去,要向耶和華獻年祭,並還所許的願。22哈拿卻沒有上去,對丈夫說:等孩子斷了奶,我便帶他上去朝見耶和華,使他永遠住在那裡。23他丈夫以利加拿說:就隨你的意行罷!可以等兒子斷了奶。但願耶和華應驗他的話。於是婦人在家裡乳養兒子,直到斷了奶;24既斷了奶,就把孩子帶上示羅,到了耶和華的殿;又帶了三隻公牛,一伊法細麵,一皮袋酒。(那時,孩子還小。)25宰了一隻公牛,就領孩子到以利面前。26婦人說:主啊,我敢在你面前起誓,從前在你這裡站著祈求耶和華的那婦人,就是我。27我祈求為要得這孩子;耶和華已將我所求的賜給我了。28所以,我將這孩子歸與耶和華,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於是在那裡敬拜耶和華。

 

  1. 耶和華怎樣顧念哈拿?孩子名叫什麼?什麼意思?我常記念神的恩惠嗎?

    A:使哈拿懷孕,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撒母耳,意思是從耶和華那裡求來的。

  2. 次年全家上示羅獻年祭,並且要作什麼?哈拿為什麼沒有上去?她何時上去?怎樣還願?我曾向神許的願,還了嗎?

    A:要還所許的願。哈拿因孩子尚未斷奶沒有去。待孩子斷了奶,哈拿就帶著禮物,上示羅獻祭,並向祭司以利承認所許的願,把孩子終身歸與耶和華。
內容由《台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各長老同工提供。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