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

2011-09-09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所羅門──展露生命堅貞的愛情
互相傾慕
人物介紹及操練建議(按此)

 
經文:

雅歌一9-17

(新郎)
9我的佳偶,我將你比法老車上套的駿馬。

10你的兩腮因髮辮而秀美;你的頸項因珠串而華麗。

11我們要為你編上金辮,鑲上銀釘。

(新娘)
12王正坐席的時候,我的哪噠香膏發出香味。

13我以我的良人為一袋沒藥,常在我懷中。

14我以我的良人為一棵鳳仙花,在隱基底葡萄園中。

(新郎)
15我的佳偶,你甚美麗!你甚美麗!你的眼好像鴿子眼。

(新娘)
16我的良人哪,你甚美麗可愛!我們以青草為床榻,

17以香柏樹為房屋的棟梁,以松樹為椽子。

 
經文默想:
新郎、新娘欣賞對方甚麼?    
 
互相傾慕

  愛情的開始,想必是最優美的,因為戀人會以最傾慕的眼光去欣賞他所愛的。這一份欣賞是最完美的,也是最富詩意的。

  所羅門毫無矯飾地,把心中至深的體會流露出來。當新娘懷著焦急、徬徨的心情,在曠野遍地奔跑尋找新郎時,新郎在遠處看到新娘的奔跑,在他的心裡立時產生一份欣悅之情,他比喻新娘是法老的駿馬,既華麗又富神采;看到她的秀髮,欣賞到她的臉容漂亮可愛。

  新娘奔至新郎身邊,她立時感到新郎的高貴與榮美。新郎所散發的香氣,使新娘感到陶醉,而緊貼胸懷,享受一份滿足。此際,新娘多渴想與愛人永遠在一起,大自然就成了他們的樂園、享受的地方。這一刻彼此相互傾慕,溫柔中細語傾訴:「你甚美麗!」這一份愛完全遮蓋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彼此互相享受對方。

  愛情也不單是行動的表達,亦是一份欣賞與讚美。當我們尋到主,看見祂的高貴與榮美,並生命的香氣時,有否細訴一句:「你甚美麗」?

 
人生應用:
我感到主那一方面是令我傾慕呢?我有常常讚美主嗎?
 
靈性格言:
讚美的能力
撒但對讚美會敏感,所以,那裡有大大得勝的讚美,撒但就會麻痺、被捆綁,以至消失。  ~保羅.比爾黑摩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害怕死去的麥子

第252天

神的委任

 
「你須側耳聽受智慧人的言語,留心領會我的知識。你若心中存記……這便為美。……為要使你倚靠耶和華。」(箴二十二17-19)
 

經文

箴言二十二17-29

17你須側耳聽受智慧人的言語,留心領會我的知識。

18你若心中存記,嘴上咬定,這便為美。

19我今日以此特特指教你,為要使你倚靠耶和華。

20謀略和知識的美事,我豈沒有寫給你嗎?

21要使你知道真言的實理,你好將真言回覆那打發你來的人。

22貧窮人,你不可因他貧窮就搶奪他的物,也不可在城門口欺壓困苦人;

23因耶和華必為他辨屈;搶奪他的,耶和華必奪取那人的命。

24好生氣的人,不可與他結交;暴怒的人,不可與他來往;

25恐怕你效法他的行為,自己就陷在網羅裡。

26不要與人擊掌,不要為欠債的作保。

27你若沒有甚麼償還,何必使人奪去你睡臥的床呢?

28你先祖所立的地界,你不可挪移。

29你看見辦事殷勤的人嗎?他必站在君王面前,必不站在下賤人面前。

 

信息分享

你害怕孤單嗎?如果害怕的話,那麼你的生命很可能存在更大的恐懼──「一粒麥子害怕死去」的恐懼。只要能解決這種恐懼,那麼所有其他恐懼就都算不得甚麼了。如果我們的態度是徹底而全然地降服於神,並信任祂的旨意,我們便能夠面對任何事情,無論是好壞或平常的事情。

有一位十分顯要並且蒙神大大使用的牧者曾經陷入屬靈的爭戰,因為他屬意宗派內的一個職位。後來他與一位有名望的人談及自己的渴望,企圖要求那人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去替他取得那個要職。可惜那人對他說:「我不認為按照你的要求去運用我的影響力是正確的行動。事情的決定權必須交給那些被選派做此事的人。」

那牧者因為這人的說話感到非常失望,他因此變得充滿怨恨和抑鬱,最後那個職位還是給了別人,那牧者不能接受這樣的打擊而離開了牧職,獨自住在一間大房子裡,十分孤單。他是那顆「害怕死亡的麥子」。如果他願意向他的自我慾望、名譽和地位死去,那麼他會視這一種失望(Disappointment)為「神的委任」(His-appointment)。可惜現在他獨自一人面對極大的孤單,他不理解神會把最好的賜給那些願意讓祂掌權的人,而所有不明白這真理的人就都得承受這一種孤單。

 
「神將最好的賜給那些讓祂掌權的人」
 

進深研究

箴三1-6;詩三十七3-5,一一八8

1. 「倚靠」是甚麼意思?
2. 信靠神的人能夠有些甚麼應許?

 

祈禱

我的父、我的神,我明白沒有任何孤單比被困於個人的目的和慾望更可怕。求您幫助我不斷的以您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奉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本文英文版權屬 CWR 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 讚美之泉音樂事工 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思想的改造:天國
聖國──教會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彼得前書二9-10

9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10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現在卻作了神的子民;從前未曾蒙憐恤,現在卻蒙了憐恤。

 
經文背景:
彼得在此說明信徒乃神揀選的,並且在神的國度裡有尊貴的身分。
 
經文淺釋:
1.「君尊的祭司」(9節)─表示在神的國裡,信徒能分享王權和祭司的職分。
2.「聖潔的國度」(9節)─指神與以色列人間的關係,也是神與信徒的關係。
3.「美德」(9節)─神崇高的德性及大能的作為。
 
經文默想:
1.被神揀選的人,在身分上有何不同?
2.屬神的子民要宣揚甚麼信息?
3.成為神的子民可獲得甚麼恩典?
   
 
聖國──教會

  天國,一方面是個別性的臨在,因基督是個別地在人的心裡作王;另一方面,天國也是群體性地臨在的,因神親自聚集所有屬祂的人,成立一個屬靈的大國──教會。

  這屬靈大國是聖潔的,因我們的君王是神,這全然有別於地上的國家。國中的人民也是聖潔的,因我們是神從不同的民族裡所揀選出來,分別為聖歸給祂。這國的生活方式亦與世人不同,我們的生活是服事和享受基督,作祂忠心的祭司。這國深具神聖的使命,就是宣揚這君王的至善至美的屬性,見證祂改變生命的能力,並帶領世人離開黑暗進入這光明的國度。

  弟兄姊妹,祈盼你能常常思念天國在你生命的個別影響,也思想其整體性的意義,好使你能活出這聖國的生活、生命與職份。

 
人生應用:
身為天國的一份子,我有甚麼神聖的使命?
 
靈性格言:

最高的睿智是正確認識我們的救主;最有智慧的見識是彷彿活在祂的面光之中。  ~勞威廉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338天
如同愛自己的身子

怎樣保持愛對方,並一再承諾在一起生活、互相照顧,不管貧賤富貴、病患傷殘呢?只有活出了這個現實的人才能回答這個問題。

請您安靜下來,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不斷重覆地誦讀,讓經文在您心中回響。在讀的時候,請特別留意「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因我們是他身上的肢體…」這一句。

經文
以弗所書五21-33

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他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因我們是他身上的肢體(有古卷在此有:就是他的骨他的肉)。為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是極大的奧秘,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然而,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他的丈夫。

 
靈修指引

「婚姻」是一個「承諾」,承諾在一起生活、互相照顧,不管貧賤富貴、病患傷殘。「婚禮」是表達這個承諾的儀式;「婚書」是雙方簽定承諾的法律文件。「婚禮」在幾個小時之後就終止了;「婚書」是「婚禮」完結回家之後便收藏起來。但如果,「婚姻」的「承諾」也隨「婚禮」宣佈「散會」的話,下一步便是計劃「離婚」,解除那只是有名無實的「承諾」。…

「婚姻」是一個「承諾」,承諾在一起生活、互相照顧,不管貧賤富貴、病患傷殘。推動及維持這個「承諾」的,是一份對對方的內心感動、感受和感覺。這一份內心的感動、感受和感覺,包括彼此在性愛上的快樂、情感上的支援分享、實務上的幫忙分憂。但是,這一份內心的感動、感受和感覺,是無法保證和承諾的;而且是會隨處境、壓力、年齡、互動等因素而改變的。當對對方的感動、感受和感覺有所改變的時候,要在一起生活、互相照顧,不管貧賤富貴、病患傷殘的「承諾」,便受到考驗了。難怪有些提出離婚的人說:「我對他(或她)已沒有感覺了。」…

推動及維持婚姻承諾的,是一份對對方的內心感動、感受和感覺。帶著一份對對方的內心感動、感受和感覺而「承諾」在一起生活、互相照顧,不管貧賤富貴、病患傷殘,一般人稱為「愛」。婚姻之愛無可能是所謂純意志,不談感覺的愛。其實,愛敵人的愛也不純粹是意志上的愛。怎樣保持愛對方的呢?怎樣維持內心的感動,並一再承諾在一起生活、互相照顧,不管貧賤富貴、病患傷殘呢?這個話題在無數婚禮的訓勉詞中談論夠多了,但可惜,新郎和新娘很少會記得的,即使他們當日努力地留心聆聽。。…

保羅不是心理學家,也不是婚姻輔導員,但他提出一個非常精湛的建議:「愛妻子(丈夫),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丈夫)便是愛自己了。…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保羅在此說的,又是一套愛人如己的道理嗎?保羅到底要說甚麼?。…

「愛妻子(丈夫),如同愛自己的身子」。保羅並不抽象,他是說:「身子」。不要以為「愛自己的身子」是容易的。試問自己是否真正懂得愛惜自己的身子?反過來問,我們是否不自覺間「恨惡」、糟蹋自己的身子?我們喜愛自己的容貌、身材嗎?我們欣賞自己的特點嗎?我們接納、寬恕自己的錯失嗎?我們願意聆聽自己的心聲嗎?我們享受跟自己相處嗎?我們承諾一生一世、好好地照顧自己的身子終老嗎?…

我們不能愛惜妻子(或丈夫),是否與我們不能愛惜自己有關呢?輔導的臨床經驗顯示,虐待妻子的丈夫大多都是不懂自愛自重,有頗嚴重的自卑、自恨的傾向。保羅說,「愛妻子(丈夫)便是愛自己了」。如果我們不懂愛惜自己,那就求主幫助,一邊學習愛惜自己之餘,亦學習愛惜妻子(丈夫),因為「愛妻子(丈夫)便是愛自己了」。…

即使我們平日不顧自己的身子,當我們發現自己的身子出了毛病,便猛然醒悟,要保養顧惜軟弱的身子。這時候,我們不惜花醫療費、服用難吃的藥、改變生活習慣、放下許多執著等。我們願意這樣做,因為身子就是自己的生命;沒有身子就沒有自己了。…

當我們感到失去身子的痛及驚,也會想到失去身邊人的悲與苦。讓我們學習把妻子(丈夫)看成自己身體的一部份,特別是那軟弱、容易衰殘的部份,如自己的老花眼、痛楚的脊椎骨、功能衰退的肝、氣弱的肺…等;感謝它(她/他)一直的同在、默默的貢獻,又時常保養顧惜,承諾一起生活、互相照顧,不管貧賤富貴、病患傷殘。…

「愛妻子(丈夫),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丈夫)便是愛自己了。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這番話,可能較容易引起中年以上的夫婦的共鳴,因為我們知道,身子正在衰竭。但年青的夫婦們,你們也離此道路不遠!因為總有一天,你們發現自己極需要保養顧惜自己的身子。……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虛謊教導的危險

粵語 國語

第9天


讀經:   

提摩太前書一章15至20節

15"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

16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樣。

17但願尊貴、榮耀歸與那不能朽壞、不能看見、永世的君王、獨一的神,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18我兒提摩太啊,我照從前指著你的預言,將這命令交託你,叫你因此可以打那美好的仗,

19常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有人丟棄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壞了一般。

20其中有許米乃和亞歷山大,我已經把他們交給撒但,使他們受責罰,就不再謗瀆了。

使徒保羅對於虛謊的教導和偏差的生活態度,一貫立場堅定,予以反擊。他信主前在行事為人中就顯出強硬的個性,聖靈便使用他這與生俱來的本性,使他成為真理的鬥士。任何涉及福音真理的事情,保羅的立場都無可質疑。

保羅在第19至20節提及的人,顯然是以弗所教會的重要成員。曾幾何時,他們是熱心的基督徒,按時參加教會崇拜,與其他信徒一同敬拜。不過,當我們翻到提摩太後書二章18節,便知道他們已「偏離了真道」。他們不再為基督作見證,反而逐漸離棄真道,更開始傳播虛謊的教導,特別指出復活的事已成為過去。

虛謊的教導很容易吸引人。一些新奇的學說,總是很受歡迎。腓力思將提摩太後書二章17節意譯為:假教師「如同溶血的毒藥,又如傷口流出來的濃。」

教會一旦要處理虛謊教導的問題,便很容易在信徒中間造成分裂;這也正是許多教會分裂的原因。但保羅的立場非常堅定。他說:「我已經把他們交給撒但,使他們受責罰就不再謗瀆了。」這句話我們今天或許很難明白,卻並非過分嚴厲。它可能表示保羅要將他們逐出教會,或至少在某段期間停止他們的會友資格,直至他們悔改。虛謊教導的問題必須嚴正處理,教會必須對傳播虛謊教導的人執行紀律。

上述二人的教訓和保羅在第19節給提摩太的提醒,就是要「常存信心」,並在生活中保持無虧的良心。我們只要保守自己常在基督裡,並且倚靠聖靈,聖靈就會帶領我們避免離棄真道的危險。

~~~~~~~~~~~~~~~~~~~~~~~~~~~~~~~~~~~~~~~~~~~~~~~~
THE DANGER OF FALSE TEACHING.
Day 9


Bible Reading:   

1 Timothy 1: 15-20

15 This is a faithful saying and worthy of all acceptance, that Christ Jesus came into the world to save sinners, of whom I am chief.

16 However, for this reason I obtained mercy, that in me first Jesus Christ might show all longsuffering, as a pattern to those who are going to believe on Him for everlasting life.

17 Now to the King eternal, immortal, invisible, to God who alone is wise,be honor and glory forever and ever. Amen.

18 This charge I commit to you, son Timothy, according to the prophecies previously made concerning you, that by them you may wage the good warfare,

19 having faith and a good conscience, which some having rejected, concerning the faith have suffered shipwreck,

20 of whom are Hymenaeus and Alexander, whom I delivered to Satan that they may learn not to blaspheme.

The apostle Paul was adamant in his stand against false teaching and wrong living. His own strong nature seen in his behaviour before he came to Christ was taken by the Holy Spirit and transformed into a powerful warrior for truth. No one ever doubted where Paul stood as far as the whole Gospel was concerned.

The two men mentioned in verses 19 and 20 obviously were prominent in the church at Ephesus. They must have been keen Christians at one time regularly attending the services of the church and joining in worship with other believers. But when we put 2 Timothy 2:18 alongside the reference here, we see that they "wandered away from the truth." It seems that instead of witnessing for Christ, they had gradually drifted further and further away and had begun spreading false teaching, particularly about the resurrection being past already.

The problem with false teaching is that it often attracts others.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novel will always appeal to people. J. B. Phillips paraphrases 2 Timothy 2:17 in this way; false teachers are "dangerous as blood poisoning to the blood and spread like sepsis from a wound."

False teaching is never easy to deal with without causing division. Many churches have been split over it. But Paul was very firm. The words "I have handed (them) over to Satan that they might learn not to blaspheme" could not be stronger although they are difficult to interpret today. It could mean that Paul was excommunicating them or at least putting them out of the membership of the church for a stated period until they repented. It is clear that false teaching must be dealt with and the persons concerned disciplined.

The lesson for us from the example of these two men and Paul's words to Timothy is found in verse 19 - we need to "hold on to the faith" and to preserve a clean conscience in daily living. The Holy Spirit will enable us to do this if we will allow Him and will keep us true to Christ.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