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2011-08-02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約伯──正視生命困惑的真誠
完全正直
人物介紹及操練建議(按此)

 
經文:

約伯記廿九7-25

7我出到城門,在街上設立座位;

8少年人見我而迴避,老年人也起身站立;

9王子都停止說話,用手摀口;

10首領靜默無聲,舌頭貼住上膛。

11耳朵聽我的,就稱我有福;眼睛看我的,便稱讚我;

12因我拯救哀求的困苦人和無人幫助的孤兒。

13將要滅亡的為我祝福;我也使寡婦心中歡樂。

14我以公義為衣服,以公平為外袍和冠冕。

15我為瞎子的眼,瘸子的腳。

16我為窮乏人的父;素不認識的人,我查明他的案件。

17我打破不義之人的牙床,從他牙齒中奪了所搶的。

18我便說:我必死在家中(原文是窩中),必增添我的日子,多如塵沙。

19我的根長到水邊;露水終夜霑在我的枝上。

20我的榮耀在身上增新;我的弓在手中日強。

21人聽見我而仰望,靜默等候我的指教。

22我說話之後,他們就不再說;我的言語像雨露滴在他們身上。

23他們仰望我如仰望雨,又張開口如切慕春雨。

24他們不敢自信,我就向他們含笑;他們不使我臉上的光改變。

25我為他們選擇道路,又坐首位;我如君王在軍隊中居住,又如弔喪的安慰傷心的人。

 
經文默想:
約伯說話與行事如何?    
 
完全正直

  約伯的一生滿載正直的行為:他樂於說當說的話,「如弔喪的安慰傷心人」;勇於行當行的事,「如君王在軍隊中居住」一樣;他執著地以公義為衣服,以公平為外袍和冠冕。

  經文說:「耳朵聽我的,就稱我有福。」顯然約伯的說話充滿人生的智慧,以致人聽見而仰望,更靜默等候他的指教。他的言語更充滿無限的安慰,像雨露滴在別人身上,使別人重獲生之勇氣和生之盼望。甚至當人們缺乏自信時,他就向他們展露笑容,給他們鼓勵和勸勉。他更樂意為素不認識的人說話,為他們查明案件,打破惡人的牙床,奪回被搶奪的東西給受害人。

  經文又說:「眼睛看我的,便稱讚我。」因為他行一切當行的「正」事。他拯救哀求的困苦人和孤兒;幫助無依的寡婦和殘疾人。他成為他們的眼、腳和父親,甘心照顧他們。因此,他受無數人的尊崇、稱讚和愛戴。他深信自己必享長壽,必得強盛和富足。

  約伯的完全正直,使天上的神十分欣賞他,以致帶來天上的稱讚。而天上的稱讚,就是《約伯記》的序曲。

 
人生應用:
神欣賞約伯的甚麼?我肯扶助有需要的人嗎?
 
靈性格言:
穩定的心靈
人的心靈不因時地而改變。心靈自有天秤,分辨得出天堂與地獄。  ~約翰‧米爾頓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新視域的力量

第214天

生命中最偉大的科學

 
「……叫你們……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17-18節)
 

經文

以弗所書三14-21

14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

15(天上地上的各(或作:全)家,都是從他得名。)

16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藉著他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

17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

18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19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

20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21但願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

 

信息分享

我們可以發現,我們一旦進入了神的聖所,我們對事物的觀點就會有所改變。當然,我們獨處的時候也可能會這樣,不過要是我們在集體崇拜中,這情況會更快發生。神命令我們聚集,不單是要讓我們加深彼此的認識,更要讓我們更多的認識祂。而有趣的是:當我們越能夠有效地彼此交往的時候,我們就越有效地與神交往。我們透過集體的敬拜,比獨自敬拜能夠更認識神。不過這並不是說被逼留在家裡 ,或者因為種種原因而不能參加集體敬拜的人,不能夠親密地認識神,只是有些特別的事情確實來自集體崇拜的行動。

讓我們來聽一聽魯益斯(C.S. Lewis)怎麼說:「神只能夠向真實的人顯出祂的真我。那表示不單是個別良善的人,而是在群體中聯合在一起,彼此相愛,彼此幫助,向彼此顯示神的人。因為這是神對人的要求;好像樂隊的成員,或者身體的器官一樣都是一個整體。因此,要認識神,我們必須要整個基督徒群體一起等候祂,這才算是足夠。基督徒之間的情誼,就像是科學的技術設備──實驗室的裝備一般重要。」

那些不參加教會的聚會,或者不與其他信徒有團契生活的基督徒,都會錯過了生命中最偉大的科學──學習認識神。

 
「我們透過集體崇拜以更加認識神」
 

進深研究

弗二1-19;羅八15;林後六18;加四5

1. 保羅怎麼樣形容教會?
2. 被神認領是甚麼意思?

 

祈禱

我的父和我的神,感謝您,我獨處時可以認識您,透過教會的團契我可以更深入地認識您。求您幫助我多以不同的方式不斷的追求認識您。奉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本文英文版權屬 CWR 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 讚美之泉音樂事工 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靈的改造:甦醒,良善,智慧
醒悟過來吧!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路加福音十五11-24

11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

12小兒子對父親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

13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資財。

14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

15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

17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

18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19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

20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

21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

22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

23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

24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

 
經文背景:

耶穌在法利賽人家中吃飯時,被他們批評經常與那些稅吏和罪人吃飯。這經文是耶穌引用浪子比喻,說明罪人的悔改是能夠獲得神的接納和喜悅。

 
經文淺釋:

1.「應得的家業」(12節)─按規定長子可得父親產業三分之二,小兒子則可得三分之一。
2. 「放豬」(15節)─在猶太人的傳統中,豬是不潔的動物,故此放豬亦被視為十分卑賤的工作。
3. 「袍子……戒指……鞋」(22節)─這三種物品象徵地位、權力。而鞋更代表子女的資格,因當時的奴隸是赤足沒有鞋可穿的。

 
經文默想:
1. 小兒子在自己的潦倒生活中,對自己的生命有何醒覺?
2. 父親如何看待回歸的兒子?
   
 
醒悟過來吧!

  天父是天天期待兒子的醒悟與回轉!你曉得天父的心腸嗎!你能想像祂觀望的神情嗎?天父渴望我們能知道祂就是出路,而且有力量回到祂面前!

  靈裡的醒悟是發現自己背叛了父親、得罪了父親,又發現自己的放蕩與無知、任意與放縱,頓然領悟要重拾「真我」。靈裡的醒悟也是發現父親的慈愛,祂必會幫助我,更發現自己是一個不配受恩典的人!這醒悟也是猛然發現生命的出路,乃是回歸到父親身邊!弟兄姊妹,在你的靈裡,有否發現自己仍流連在各樣的罪惡之中?有否發現自己得罪了父親,並要回到父親身邊?不要再遲疑,我們在天上的父,仍以慈愛的心腸天天期待我們靈裡的醒悟,快回轉歸回祂的身旁吧!

 
人生應用:
我的生活能見證我是神的兒子嗎?我有沒有遠離神呢?
 
靈性格言:
在某些地方,靈性的醒悟像暴風雨一樣來臨,但在另一些地方,卻像微風一樣吹過。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300天
漸漸變壞

在講求效率的社會,心靈的更新也希望可以快速成事。但事實是,心靈的轉變,不管好與壞,都是逐漸發生的。

請您安靜下來,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不斷重覆地誦讀,讓經文在您心中回響。在讀的時候,請特別留意「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這一句。

經文
以弗所書四21-24

如果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靈修指引

保羅對信徒的教導,除了設定成長的目標之外,亦提示成長的方向。當他勸勉信徒,要「脫去舊人,穿上新人」,亦同時指示「脫去、穿上」是該如何實踐的。他首先指出的是,要留心「舊人」的生活方式是怎樣形成的。他說:「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

舊人是「漸漸變壞」的!這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原來「舊人」的生活方式是經過一段日子逐漸變壞的。因為是「漸漸變壞」,就會避過我們的覺察,以為一切還是很好。就好像水果、雞蛋,擺放一段日子,才會變壞。而且雞蛋和某些水果的外表,是看不出好與壞的,只有打開才知道內裡的實況。我們「漸漸變壞」的「舊人」是否也同樣有一種「不動聲色」的外表,用作遮掩內裡的敗壞呢?因此,如果我們要「脫去舊人,穿上新人」,便先需要做內省功夫,察看自己心思的真正狀況。…

「舊人」既然是「漸漸變壞」的,那就該及早更新,以免完全壞透。就好像很多童話故事中的壞人,本性也是好的,但因為一些傷痛經歷,產生忿怒、妒忌、自卑、焦慮等心念,再加上受了試探,便逐漸變成妖魔鬼怪。這些「變壞的人」如果及早獲得關心、扶持、治療,便可以避過失去本性而成為惡魔的悲哀。我們的「舊人」是否也同樣的變壞起來呢?我們有甚麼未治癒的傷痛,而生出壞的心念呢?我們遇見甚麼試探,使自己進一步變壞的呢?我們曾否拒絕或忽略轉變的提醒和關懷呢?…

「舊人」既然是「漸漸變壞」的,這句話警醒我們:即使原先是「新人」,亦會「漸漸變壞」而成為「舊人」。不要以為「新人」及「舊人」是兩種既定不變的狀態。「舊人」是「漸漸變壞」的,「新人」亦是「漸漸變好」的。按保羅用「穿衣服」的例子來說,神沒有將一套既定不變的「新衣」從天而降,叫我們穿上便行了,這件「新衣」也是漸漸變成的,是需要我們「將心志改換一新」,把新的元素、色彩「漸漸」加在那件「舊衣」上去。當仁義和聖潔,及其他反映慈愛生命的心念逐漸長成,「舊人」便被更新過來,成為「新人」。因此,「穿上新人」並不是一句「我願意」或「我立志如此行」便立即一次過完成的事。「將心志改換一新」是不斷的修為,時刻覺醒、身體力行。…

最後,我們不要以為,當自己正在著實地操練「將心志改換一新」,「舊人」便會消聲匿跡。不要忘記,「舊人」是「漸漸變壞」的,而且往往是不動聲色地變壞。不要在成長的路上自滿。一個「我真的表現已經很好了」或「我比某人更加自覺」的內心念頭都可以種下禍根,把正在轉化中的「新人」改變成「舊人」。…

生命成長就是如此的吊詭。「新人」及「舊人」都是同一個人,正如保羅在羅馬書說,他的內心有兩個「律」,一個叫他為善,另一個使他行惡。新人舊人、善念惡念,同時存在。靈修就是學習時常保持覺醒,分別新人舊人、善念惡念,並擇善而行,「將心志改換一新」。這樣的修為功夫,是一生的鍛鍊,逐漸培養而成的。……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約翰接受神的呼召

粵語 國語

第2天


讀經:   

路加福音3章1至6節

1該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本丟彼拉多作猶太巡撫、希律作加利利分封的王、他兄弟腓力作以土利亞和特拉可尼地方分封的王、呂撒聶作亞比利尼分封的王、

2亞那和該亞法作大祭司、那時、撒迦利亞的兒子約翰在曠野裡、神的話臨到他。

3他就來到約但河一帶地方、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

4正如先知以賽亞書上所記的話、說、『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5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彎彎曲曲的地方要改為正直、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為平坦。

6凡有血氣的、都要見神的救恩。』

在第一章的最後一節,我們看到約翰「住在曠野,直到他顯明在以色列人面前的日子」。到底他是在多大的時候離開家,去死海附近的曠野獨居呢?二十歲?按照規定,二十歲就是他可以擔任祭司職務的年齡。是否他父母經常反復向他講述他出生的經過,和天使如何預言他一生的工作?神如何呼召他到曠野居住,以及如何裝備他承擔日後的重任?聖經並沒有向我們詳述這一切。

不過,聖經卻清楚記載,約翰一直等到神的話臨到他,他才開始公開事奉(三2)。舊約也經常出現「耶和華的話臨到……」這句話。對神的僕人來說,聽見神的呼召乃是非常重要的。當神的話臨到約翰,就意味著約翰在曠野的準備期已經完結,他要離開曠野,公開露面,面對他的以色列同胞。他們會接受他嗎?

約翰怎樣開始他的公開佈道工作呢?他先來到約旦河的下流,在耶利哥附近的一個村落開始佈道呢?還是他邀請百姓來到河邊,接受他的施洗,藉此表明他們悔改歸正?

顯然神藉著他向百姓說話,以至國中會產生某種期待。部分百姓可能讀過但以理書;另一些也許聽聞約翰出生的傳奇,或是知悉舊約記載基督會在伯利恆降生。當神開始行動的時候,祂就會將千頭萬緒的事物聚攏一起,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

當神的旨意與神的時間相合,神便會成就祂在我們身上的計劃。我們在事後回顧,便會清楚看見神的作為。感謝神祂今天依然不變。

~~~~~~~~~~~~~~~~~~~~~~~~~~~~~~~~~~~~~~~~~~~~~~~~
JOHN RECEIVES HIS CALL
Day 2


Bible Reading:   

Luke 3: 1-6

1 Now in the fifteenth year of the reign of Tiberius Caesar, Pontius Pilate being governor of Judea, Herod being tetrarch of Galilee, his brother Philip tetrarch of Iturea and the region of Trachonitis, and Lysanias tetrarch of Abilene,

2 while Annas and Caiaphas were high priests,[a] the word of God came to John the son of Zacharias in the wilderness.

3 And he went into all the region around the Jordan, preaching a baptism of repentance for the remission of sins,

4 as it is written in the book of the words of Isaiah the prophet, saying:

" The voice of one crying in the wilderness:

' Prepare the way of the LORD;

Make His paths straight.

5 Every valley shall be filled

And every mountain and hill brought low;

The crooked places shall be made straight

And the rough ways smooth;

6 And all flesh shall see the salvation of God.'"[b]

In the last verse of chapter 1, we read that John "lived in the desert until he publicly appeared to Israel". How old was he when he left home to live in the deserts around the Dead Sea? Twenty? That is when he would have normally taken up his priestly duties. Had his parents told him again and again the story of his birth and the angel's prophecy about his life's work? How did God speak to him out under the stars and train him for the mighty work ahead? We are not told.

But it must have been quite a moment when God said to him "John, it is time for you to begin your ministry" (v.2). The same phrase is used in the Old Testament, "'The word of the Lord came..." The time of the call of God to His service has meant much to God's servants through the years since then. For John it meant his days of preparation were over. He must then leave the familiar desert and started out on his own to face the people. Would they receive him or not?

How did John commence his open-air evangelism? Did he start in one of the many villages not far from Jericho in the lower Jordan valley? Did he invite the people to meet him at the river to be baptized, showing their repentance for their sins?

There was no doubt that God was speaking through him. There might have been some sense of expectancy in the whole country. Perhaps some had been reading the book of Daniel. Others might have heard the story of John's birth, or the account of the birth of Christ in Bethlehem. When God begins to move, He can bring together all the threads and the results are always remarkable.

When God's will and His time coincide, He brings about His plans for us. We look back later and see it all so clearly. Thank God He is still the same today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