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加的記載中,關於領袖的委身,耶穌和彼得顯出強烈的對比。耶穌面對出賣和背叛毫不退縮,忠心委身於屬祂的人;彼得卻一走了之。這位漁夫曾揚言絕不離棄主,但是當夜他就三次不認主。 彼得在大祭司院子的火堆旁堅決否認主,正好反映他內心景況。他的委身已在客西馬尼園全然流失了。我們的委身若流失了,我們也會走上和彼得一樣的路: 第一階段:他的跟隨開始疏遠。 "彼得遠遠地跟著"(路二十二54)。這不是耶穌在馬太福音十六章24節所要求的委身。彼得此時仍在暗暗地跟隨基督,但他已不能為主而死。 第二階段:他與主的相交開始分隔。 "彼得……一同坐著"(二十二55)。這個深感內疚的門徒,如今正混在不信的人群中。他不屬於任何地方,他在冷漠與委身之間掙扎。 第三階段:他的信心被蒙蔽。 "彼得卻不承認,說:'女子,我不認得他'"(二十二57)。他的話語流露他的怯懦,縱使那些人對他並沒有即時的威脅。 第四階段:他的熱誠變為否認。 "彼得說:'你這個人!我不曉得你說的是甚麼'"(二十二60)。彼得與耶穌脫離所有關係。 委身的層次 在耶穌的門徒中,可以看到四種委身的層次: 第一層次:來,看! 這是好奇階段(參約一35-51)。耶穌在此階段的要求較簡單,乃是要求他們的感情投入和信心。 第二層次:來,跟隨! 這是委身的階段(參路五1-11)。耶穌呼召委身,人要預備接受挑戰;這時,要求他們有所渴求和受教。 第三層次:來,順服! 這是認信的階段(參可八34-35)。這一層委身,是建基於深入的關係和彼此的信任;這時,要求人要主動和決斷。 第四層次:來,繁衍再生增殖! 這是承擔使命的階段(參太二十八19-20)。耶穌要求跟隨的人把祂所行的繁衍再生;這時,要求人要有領導力和懂得處理人際關係。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