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5日 星期三

2010-05-05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青草地上


心的改造:尊重,憐憫,寬恕
尊重有不同領受的人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羅馬書十四1-12

1信心軟弱的,你們要接納,但不要辯論所疑惑的事。2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軟弱的,只吃蔬菜。3吃的人不可輕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論斷吃的人;因為神已經收納他了。4你是誰,竟論斷別人的僕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為主能使他站住。5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樣。只是各人心裡要意見堅定。6守日的人是為主守的;吃的人是為主吃的,因他感謝神;不吃的人是為主不吃的,也感謝神。

7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8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9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為要作死人並活人的主。10你這個人,為甚麼論斷弟兄呢?又為甚麼輕看弟兄呢?因我們都要站在神的臺前。11經上寫著:主說:我憑著我的永生起誓: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必向我承認。12這樣看來,我們各人必要將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說明。

 
經文背景:
保羅勸勉信心堅強的信徒應以愛為基礎來接納信心軟弱的肢體。
 
經文淺釋:
1. 「別人的僕人」(4節)─ 指那些信心軟弱的肢體,同時他們也是基督的僕人。
2. 「看這日比那日強……日日都是一樣」(5節)─ 「日」指特別的節日,這裡表示在這些節日中的飲食條例,而在遵守條例方面,信徒因各人信心程度的差異而有不同的體會。
3. 「神的臺」(10節)─ 指將來的審判臺前。
 
經文默想:
1. 神如何看待那些信心不同的人?
2. 甚麼是論斷別人?
   
 
尊重有不同領受的人

  在教會中常有論斷和批評的情況出現,大多是因為信徒很容易犯上一個毛病,就是把自己個人的領受,看為絕對性的原則,因此凡不合這原則的,都看是不對的。

  保羅以有關吃喝的問題為例子,說明在不同的觀點中仍可彼此尊重。有人領受甚麼都可以吃,但有人卻領受只能吃蔬菜,保羅就提醒我們要互相接納,重視彼此的領受。因為神已收納我們,況且對方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們的主,自己向神負責。保羅更強調我們必能站住,因為是主使我們站住。

  今天的教會越來越複雜,太多事情實在不能以「非白即黑」的態度來判斷。有很多事物的發生也是前所末有的呢!作為基督徒,總要學習與人彼此尊重,認定凡事自有神作其中的審判。

 
人生應用:
當我與別人有不同的意見時,我能尊重和接納嗎?
 
靈性格言:

唯有主耶穌可以賜給我們喜樂。祂有喜樂,甚至在十字架陰影之下,這喜樂唱出了它內在的音韻。  ~哥頓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212天
感恩不配

如果我們心存感恩,生活的質素與面貌將會很不一樣。

請您安靜下來,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不斷重覆地誦讀,讓經文在您心中回響。在讀的時候,請特別留意「我本來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然而他還賜我這恩典,叫我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這一句。

經文
以弗所書三7-13

我作了這福音的執事,是照神的恩賜,這恩賜是照他運行的大能賜給我的。我本來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然而他還賜我這恩典,叫我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又使眾人都明白,這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裡的奧祕是如何安排的,為要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這是照神從萬世以前,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裡所定的旨意。我們因信耶穌,就在他裡面放膽無懼,篤信不疑的來到神面前。所以,我求你們不要因我為你們所受的患難喪膽,這原是你們的榮耀。

 
靈修指引

保羅說:「我本來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然而他還賜我這恩典,叫我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保羅為自己被信徒們尊重而感謝,也為自己做傳揚十字架的道理的志業而感謝。他沒有認為自己必然受信徒們尊重,亦不以為自己選擇去做的就是自我的成功與榮耀。…

保羅說:「神還賜我這恩典!」這句話充滿了感激之情,亦表達一份真實的「謙遜」。…對!真實的「謙遜」和由衷的「感激」是彼此相連的。「謙遜的心」會生發「感激之情」。存著謙遜的心看己、看人、看神,會容易對己、對人、對神產生感激。…

保羅很重視謙遜,也常在書信中教導信徒們學習。…他幾乎在每一封書信中都提及謙遜的功課,例如,在以弗所書第四章,他勸勉信徒:凡事謙虛。(四2)。…

為甚麼謙遜跟感激是彼此相連的?…首先,我們要明白,謙遜不是「不得不承認自己無能」。謙遜的人不是自認為沒有價值、沒有貢獻、笨拙愚昧,走路低著頭,縐著眉的樣子。不是因為自身缺乏、缺憾,比不上人,於是只好「謙遜」一點。…婉惜的說,這是自卑;而自卑的心並不容易生發感激,反可能會生出嫉妒。…

謙遜又不是心知自己才藝、成就、表現勝人一籌,沾沾自喜,但為要給人一個「富修養」的形象,於是常常掛在嘴邊:「這是神的恩典,這是神的恩典,我不算甚麼。」…我們知道,這不是謙虛,乃是虛偽,是一字之差而已。…虛偽的心念所發的感謝言詞,可能非常美麗,但沒有真感情,乃像糠秕被風吹散,不會留在人的內心。…

范尼隆(《心的割禮》一書的作者)寫信提醒一位接受靈修指導的信徒:「…我要順便警告你,聽起來謙卑的言語,也會是一種試探。我們很容易用謙卑的言語來說話,因為這樣子是很好聽的,但其實默默地做個謙卑的人是更好的,你對那能言善道的謙卑要很小心。…」(68-69頁)」

謙遜長自一顆常感不配的心。大部份人都能自然地可以說話、看書、寫字、穿衣、走路(除了少數的弱智或殘障的人,需要辛苦地學習或依賴親朋或工具扶助),但並不是大部份人中的大部份人,都會為自己所能、所有的常感不配。那些常感不配的人,會為生命所賦予的一切,衷心感謝。那些常感不配的人有福了,他們會較容易接受現實、安分守己、放開得失。…保羅說:「神還賜我這恩典!」…這是他在被囚禁的時候說的。…

對!常感不配的心孕育出一份謙遜的氣質。…怎樣培養常感不配的心?…

讓我們認真想想:在生命中有甚麼是您和我「應該配得」的?…您可以在一張紙上列出您所有的,如家人、朋友、學歷、錢財、房子、健康…,然後您認為那一樣是您「應該配得」的,便把它圈起來,再想想您可以怎樣永遠把它留住。…

您可能已經記起保羅曾說:「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麼去。」(提前六7)……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曠野中的食物

粵語 國語

第 5 天

讀經:出埃及記十六章1至8節

  自以色列人準備就緒,從離開埃及至今只不過短短數週,但他們的確經歷的卻是非常驚心動魄!在離開前的第一個「逾越節」晚上,他們因著羔羊的血而得蒙拯救;當神的使者在天上越過時便免被滅命。他們出埃及的時候,有火柱和雲柱引領他們。接著,他們親眼看見紅海分開,讓他們安然走過彼岸。過了幾天,神又使苦水變成甜水。如今,他們將要看見神怎樣在曠野中為他們提供食物。神的能力從來不會受環境所限制。

  以色列人在曠野行走,苦無食物,於是又開始發怨言。他們的不信,正是忘恩負義的表現。他們不單不懂得信靠神,反而緬懷埃及的生活(3節)。在信仰的歷程中,埃及正是世界的寫照。當信徒的心思經常惦念世界的事,他就不能夠真正去信靠神了。

  神聽見他們的怨懟之聲,於是承諾賜給他們食物。但你有沒有留意神還要做甚麼呢?請看第4節。神賜下食物的方式,是要考驗百姓是否聽從祂的吩咐。我們將會在明天的查經中,看看那是個怎樣的考驗,以及百姓是否通得過考驗。

  這當中所涉及的原則卻值得每一代的信徒反思。我們可能正做著神的工作,可是,我們有否停下來反問自己(和求問神),我們是否用神所指示的方法去做?依從神的指示去做,就一如做神的工作那樣重要。

  最後,願我們以這首詩歌作為我們的勉勵:

主凡事引導(生命聖詩313首)
救世主凡事引導我,彎曲路祂賜喜樂,
遇試煉主賜恩相助,生命糧日日賜我。
我步履雖疲乏欲跌,我心靈乾渴無力,
幸我見靈磐現我前,喜樂泉湧流不息。
~~~~~~~~~~~~~~~~~~~~~~~~~~~~~~~~~~~~~~~~~~~~~~~~
FOOD IN THE DESERT

Day 5

BIBLE READING: Exodus 16:1-8

What a tremendous few weeks it had been since Israel had left Egypt! On the first night they had been saved by the blood of the lamb at the 'passover' time. When they left Egypt they had been guided by the pillar of fire and cloud. They had seen the Red Sea open up to allow them to go safety through. Several days later God had given them to go safely through. Several days later God had given them sweet water instead of bitter. Now they were to see how God could give them food even in a desert. Circumstances can never limit God's power.

Under the pressure of hunger, the Children of Israel again began to complain. Unbelief has a short memory. Instead of trusting God, they began to turn their hearts back to Egypt (v.3). Egypt has always been a picture of the world. No believer can really trust God while his mind is going back to the things of the world.

God heard their complaint and promised to supply them with both meat and bread. But did you notice what else he said? Look at verse 4 again. God would provide food in such a way that it would test their obedience to his instructions. We will see in our next reading just what his test was and how it worked.

The principle involved still holds good. We may be doing God's work, but have we ever stopped to ask ourselves (and God) if we are doing it in God's way? This is just as important as doing the work itself.

The hymn says it very well. Why not sing the first verse as you finish this reading today?

'When we walk with the Lord in the light of his word,
What a glory he sheds on our way.
While we do his good will he abides with us still,
And with all who will trust and obey.'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