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2012-06-21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六月二十一日
「你們與我們彼此結親,你們可以把女兒給我們,也可以娶我們的女兒。」(創三十四9)


雅各帶著全家來到迦南地,接著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就是當地迦南人的一個部落族長的兒子示劍強姦了雅各的女兒,然後願意付任何的聘金和禮物為娶她為妻。那族長又表明以後兩個民族可以彼此結親。表面而言,似乎是帶來很多益處,因他們和當地人關係好,又允許他們在那裡作買賣、置產業。但是,這樣的善意乃隱藏著極大的危機,就是倘若以色列人和他們結親,以色列這神的選民就不再是分別為聖了。

昔日亞伯接罕曾吩咐他的老僕人到家鄉那裡為自己的兒子以撒找一個配偶;以撒和利百加也曾因大兒子娶了迦南女子而煩惱極了,因為迦南人大大犯罪得罪神。如今那族長的兒子示劍用強姦的方式來娶雅各的女兒,這樣的行為是何等敗壞,這也說出迦南人的光景。神決不喜悅蒙揀選的以色列民族與外邦人通婚。

然而,感謝神,最後以色列的一家並沒有和迦南人結親。雖然雅各的兒子西緬和利未以詭計殺了他們是犯了大罪,也是不應該的,但神還是救了他們脫離通婚的險境。

經上也說:「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林後六14)聖徒在婚姻選配的事上要尊主為大,持守神的吩咐,才能討神的喜悅。


本文摘錄自《每日甘霖》一書,程蒙恩長老著,承蒙允准刊載。


大衛──一代君王生命之柔情處
報應
人物介紹及操練建議(按此)

 
經文:
撒母耳記下十三28-39

28押沙龍吩咐僕人說:你們注意,看暗嫩飲酒暢快的時候,我對你們說殺暗嫩,你們便殺他,不要懼怕。這不是我吩咐你們的麼?你們只管壯膽奮勇!

29押沙龍的僕人就照押沙龍所吩咐的,向暗嫩行了。王的眾子都起來,各人騎上騾子,逃跑了。

30他們還在路上,有風聲傳到大衛那裡,說:押沙龍將王的眾子都殺了,沒有留下一個。

31王就起來,撕裂衣服,躺在地上。王的臣僕也都撕裂衣服,站在旁邊。

32大衛的長兄,示米亞的兒子約拿達說:我主,不要以為王的眾子─少年人都殺了,只有暗嫩一個人死了。自從暗嫩玷辱押沙龍妹子他瑪的那日,押沙龍就定意殺暗嫩了。

33現在,我主我王,不要把這事放在心上,以為王的眾子都死了,只有暗嫩一個人死了。

34押沙龍逃跑了。守望的少年人舉目觀看,見有許多人從山坡的路上來。

35約拿達對王說:看哪,王的眾子都來了,果然與你僕人所說的相合。

36話才說完,王的眾子都到了,放聲大哭。王和臣僕也都哭得甚慟。

37押沙龍逃到基述王亞米忽的兒子達買那裡去了。大衛天天為他兒子悲哀。

38押沙龍逃到基述,在那裡住了三年。

39暗嫩死了以後,大衛王得了安慰,心裡切切想念押沙龍。

 
經文默想:
大衛對他的家庭慘變有甚麼反應?對於家庭的慘變,他是否需要負責?    
 
報應

  中國人有一種倫理道德觀,名為「報應」,人們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若不降嚴霜,松柏不如蒿草。」報應觀使得他們謹慎言行,不敢作傷天害理的事。

  在我們的信仰裡,也有類似的價值觀,按公義審判的主,必會賞善罰惡以保證人間善惡價值之運行。也許在一個人的有生之年,未見公義昭彰,但死後必有審判,到時神必會以我們的行為報應我們。

  殺了人的大衛,在他的後半生漸漸遭報,先是他與拔示巴所生的兒子遭神攻擊夭折,繼之則是其長子暗嫩被另一個兒子押沙龍所殺。事緣暗嫩愛押沙龍的妹子她瑪,詐病將她姦污,押沙龍懷恨在心,就設計殺暗嫩。

  有謠傳說押沙龍殺了王的眾子,大衛驚聞噩耗,真是悲慟得死去活來,縱然其後得知只是暗嫩一人死了,但加上押沙龍逃走,一子亡,一子去,也使得大衛眼淚縱橫。

  宮廷道德的敗壞,家庭悲劇的發生,大衛都是責無旁貸的,實在不能埋怨旁人及上帝,他只能悔恨自己沒有警剔罪惡,以致要償還罪債。

 
人生應用:
在公義審判的主面前,我是否常常謹慎自己的言行?
 
靈性格言:
審判
基督徒是唯一在世上生活時,常想到神審判的人,這是神告訴他要做的,神說他所做的事要受到審判,他的生活也要受到考驗。  ~鍾馬田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八福

第172天

和睦不等於甚麼?

 
「用各等權柄責備人;不可叫人輕看你。」(15節)
 

經文

提多書二1-15

1但你所講的總要合乎那純正的道理。

2勸老年人要有節制、端莊、自守,在信心、愛心、忍耐上都要純全無疵。

3又勸老年婦人,舉止行動要恭敬,不說讒言,不給酒作奴僕,用善道教訓人,

4好指教少年婦人,愛丈夫,愛兒女,

5謹守,貞潔,料理家務,待人有恩,順服自己的丈夫,免得神的道理被毀謗。

6又勸少年人要謹守。

7你自己凡事要顯出善行的榜樣;在教訓上要正直、端莊,

8言語純全,無可指責,叫那反對的人,既無處可說我們的不是,便自覺羞愧。

9勸僕人要順服自己的主人,凡事討他的喜歡,不可頂撞他,

10不可私拿東西;要顯為忠誠,以致凡事尊榮我們救主神的道。

11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

12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

13等候所盼望的福,並等候至大的神和我們(或作:神─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榮耀顯現。

14他為我們捨了自己,要贖我們脫離一切罪惡,又潔淨我們,特作自己的子民,熱心為善。

15這些事你要講明,勸戒人,用各等權柄責備人;不可叫人輕看你。

 

信息分享

今天我們繼續對和睦這題目作進一步的探討,我們肯定一個人除非體會內心平安的意思,否則他們不能在屬靈和心理上得到健康。一位心理學家說:「要是我們可以量度人類性情中因為缺乏和平而消失的情感能量,就會驚訝地發現,我們在身體、心理和情感上的損失是人類經濟的最大虧損。」他是在說,內在的衝突無論在身體、心理和靈性上,都使我們支離破碎。

但令人嚮往的是,我們與神和好時,生命便會經歷改變,而這也會在別人的生命中反映出來。我們不單得著平安,有了平安的表現,我們甚至能夠成為和平的使者。簡單地說,成為和平的使者代表我們成為使人和睦的人──使別人與神和好、彼此和好。

我們需要小心,不要誤解「使人和睦的人」這句話的意思。讓我們花點時間來瞭解使人和睦不等於甚麼。使人和睦不等於維持和平。有些人致力維持和平,因為他們不想在糾正事情時遇到不快。他們藉著表面的和諧避免衝突,但這不是和平。真正使人和睦的人有時需要成為勇士。這似乎有點矛盾,但事實上,他們蒙召不是要過被動的生活,而是過積極的生活。那些追求這事奉的人必須明白,使人和睦不是修補事情,而是去到問題的根源。使人和睦的人有時需要先引起麻煩,然後才能夠解決麻煩。

 
「我們要成為使人和睦的人」
 

進深研究

弗六1-15;詩一一九165;腓四7

1.福音的本質是甚麼?
2.是甚麼保守了我們的心思和意念?

 

祈禱

天父,感謝您提醒我,使人和睦不是懦弱或只是喜歡寧靜。求您給我所需的勇氣,使我無懼於在糾正問題時遇到不快。奉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本文英文版權屬 CWR 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 讚美之泉音樂事工 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靈的改造:敬拜,禱告,聖潔
追慕聖潔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彼得前書一14-16

14你們既作順命的兒女,就不要效法從前蒙昧無知的時候那放縱私慾的樣子。

15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

16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經文背景:

彼得勉勵那些外邦信徒,既然接受了神所賜的新生命,就必須過聖潔的生活,脫離從前被私慾所牽制的生活,因為神是一位聖潔的神,而聖潔的生活也是基於對神的順服。

 
經文淺釋:
「聖潔」(15節)─原文中有「分別」的意思,意即從世俗中分別出來。
 
經文默想:
1.放縱私慾與順服有何不同的地方?
2.彼得為何勸勉信徒要聖潔?在那些事上要聖潔?
   
 
追慕聖潔

  有些信徒沒有察覺自己是與不信的人有一個明顯的分別──他們從不敢相信自己是聖潔的,因此對生命沒有至聖的追求!

  「你們要聖潔」,神唯一的目的就是要生產聖徒,祂要祂所揀選的人,相信並且成為聖潔,與未信者有所不同。祂施行拯救,為要恢復我們的聖潔,因祂所創造的人原是聖潔的。救贖就是神藉基督的死亡並聖靈的工作,把我們由蒙昧無知,以肉慾行事的處境救出來。祂使我們重生,更新我們的靈,使能恢復對神的「知」與「覺」,能與神完全的聯合,渴慕及吸取祂的聖潔。

  弟兄姊妹,務要認定追求聖潔的目標,因為這是神向信徒所定的旨意。唯願我們的生活都服在祂的細察下,不再重投以往屬肉體的日子,卻以更新的靈來面對每天的生活。聖潔不單是神賜給我的,更是我怎樣活出神所賜給我的。

 
人生應用:
我渴慕有神的聖潔嗎?我要如何追求聖潔?
 
靈性格言:
一個聖潔的人生,是一個被神的真理所管治並且忠於基督徒本份的人生─入世而超世。  ~特里昂.愛德華滋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258天
蒙召的人

為甚麼我們會蒙召?蒙召的人跟其他人有甚麼不同的地方?
 
請您安靜下來,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不斷重覆地誦讀,讓經文在您心中回響。在讀的時候,請特別留意「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這一句。

經文
以弗所書四1-6

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 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

 
靈修指引

保羅對信徒的勸勉、懇求是很直接的:「你們既然是被神呼召的,行事為人,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

保羅相信,每一信徒都是獨特的,是神所呼召的人。根據他個人的經歷,保羅可以肯定,信徒們(特別是當時的非猶太人裔的人)能夠相信耶穌基督就是上主親自臨在人間,是因為被上主所呼召而醒悟過來。…

信仰基督的人都是被神所呼召的。回想我們信仰基督的經歷,也同樣是上主呼召之恩。……

為甚麼上主呼召我?…我們沒有可能知道。…我們也不知道為甚麼有些人(包括我們的一些家人、朋友)沒有經歷這樣的呼召。我們相信,上主也會向這些人發出邀請,但我們不知道為甚麼他們好像沒有聽見,又沒有積極的回應,而我們卻聽見而又回應上主的呼召。…

保羅也不會知道,為甚麼當日像他一樣背景的人,都沒有全部相信基督。保羅並沒有因為這個不解的謎而苦惱、不安;他不斷的告訴所有信仰基督的人,他們是蒙上主呼召;而蒙召之恩,是來自一位愛的神。神的愛是無法理解的。…

信仰基督的人都是奧妙地蒙神呼召。不是因為我們有甚麼優勝條件配得蒙召,也不是因為我們額外靈敏地聽到呼召。我們只能說,我們信仰基督,是神呼召我們。…

自覺經驗到上主呼召的人,跟其他人有甚麼不同的地方?是我們星期天去禮拜堂?是我們為教會捐一點錢?是我們熟識一點聖經、神學?是我們向人傳教?…

帶點批判性地想一想,一個沒有經驗到上主呼召的人,也都可以為了宗教而做以上的事情;況且這些都是對人對己有益無害的事啊!…

「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一個經驗到上主呼召的人,該怎樣行事為人呢?保羅在下文列舉了一些具體例子,如謙虛、溫柔、忍耐、寬容、彼此聯絡等。…

但我卻想到一點:經驗到上主呼召的人,應該繼續不斷地聆聽並積極回應上主的呼召。謙虛、溫柔、忍耐、寬容、彼此聯絡等等的品德,正是信徒回應上主的呼召而逐漸結出的生命果實。…

我們既然是有幸而又奧妙地蒙神呼召,就繼續學習向上主開放自己的心,聆聽上主的召喚,並且積極回應上主的邀請。我想,這就是一個蒙召,信仰基督的人的生命特質──聆聽和回應上主的召喚。…

邀請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聆聽,並且積極回應上主的召喚。您想一想,上主會怎樣向您發出祂的召喚呢?…您可以試試,留意所有帶著生命或慈愛信息的事和人吧!……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順服(一)

 
讀經 : 馬太福音四 18-22
 

18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弟兄二人,就是那稱呼彼得的西門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裡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

19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20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

21從那裡往前走,又看見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他兄弟約翰,同他們的父親西庇太在船上補網,耶穌就招呼他們,

22他們立刻捨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

 
 
順服(一)
 

  今天讀的這段經文令人費解,因為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彼得和安得烈,他們正在打魚。耶穌就呼召他們:「來跟從我!」結果,他們居然「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太四 9-20)。後來耶穌又同樣呼召了雅各和約翰。他們正和父親在船上補網,竟然也「立刻捨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太四 22)。從聖經的記載,我們知道他們並不確知耶穌的身份,他們自己也並非先知,怎麼就「立刻」順服一個陌生者的召喚?解經家們千方百計找很多背景資料來解釋他們如此決絕的行動的「合理」性,卻難以令人滿意。

  其實,從猶太文化脈絡中,我們早就發現猶太人一直盼望彌賽亞,蒙召的門徒相信耶穌就是彌賽亞(即希臘文的基督)。因此,關鍵就在於此。這一位發出呼召的是基督,人們認出祂是基督之後,就沒有甚麼行動,算得上是艱難的了。

  潘霍華(又譯朋霍費爾)在《作門徒的代價》中,解釋類似的聖經經文(可二 14)時說:「(聖經)對一個人決心歸主的心理學原因沒有絲毫興趣。為甚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那讓人立即回應呼召,去跟隨基督的,正是耶穌基督本人……這呼召一發出,立刻就得到順從的回應。門徒的回應是順從的行動,而不是承認對耶穌的信仰。」

  信心帶來順服,順服帶來確知,而非相反。

  若是我的學識讓我越來越成為法利賽人,
  主啊,請你挪去;
  若是我的享受讓我越來越成為一個約拿,
  主啊,請你收回。

 
默想 :
信仰即順服基督。
 
金句 :
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太四19)
 
本文版權屬國際福音證主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在家中為基督而活

粵語 國語

第21天


讀經:   

彼得前書三章1至7節

1你們作妻子的要順服自己的丈夫;這樣,若有不信從道理的丈夫,他們雖然不聽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過來;

2這正是因看見你們有貞潔的品行和敬畏的心。

3你們不要以外面的辮頭髮,戴金飾,穿美衣為妝飾,

4只要以裡面存著長久溫柔、安靜的心為妝飾;這在神面前是極寶貴的。

5因為古時仰賴神的聖潔婦人正是以此為妝飾,順服自己的丈夫,

6就如撒拉聽從亞伯拉罕,稱他為主。你們若行善,不因恐嚇而害怕,便是撒拉的女兒了。

7你們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原文是知識)和妻子同住;因他比你軟弱(比你軟弱:原文作是軟弱的器皿),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他。這樣,便叫你們的禱告沒有阻礙。

彼得如今將話題一轉,論到夫婦之中的一人成了基督徒後,可能引起的家庭問題。

為甚麼他給妻子的勸勉,遠遠多過他勸丈夫的話呢?因為在當時的異教社會中,妻子如果接受了基督,而丈夫並未接受的話,她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將會較多。今天的情況也可能差不多。

做丈夫的如果成了基督徒,他的妻子和兒女極可能會隨他一起信主。但反過來說,如果是妻子成了基督徒,而丈夫卻未信,那就問題大了。因為當時的女性並沒有自主權,她只是屬於丈夫的一項資產,她的丈夫可以隨時把她休棄或與她離婚。

即使是今天,信徒與非信徒結婚所產生的問題,也絕不容易去處理。有見及此,信徒應該一早就摒棄與未信者談戀愛及結婚的念頭。

彼得沒有教導已信主的妻子離開丈夫,也沒有叫她不斷向丈夫傳道,或為信仰與丈夫爭辯,或經常囉唆他信主。反之,他勸勉她們要忠於自己的丈夫,和盡量做好妻子的本分。他指出,她以賢良淑德的品行來為基督作見證,遠遠比她用美麗的衣服來妝飾更為有效。她的丈夫見到她的美好品行,便曉得是信仰改變了她。

有一位作者曾經用一句說話來概述這番教導,就是:「以美好的生活見證來潛移默化地傳道」。

已信主的丈夫也同樣有他的責任。他應該體貼和愛護妻子,謹記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從基督而來。

彼得最後提出了一項嚴厲的警告:我們的家庭生活若失去見證,便可能會妨礙我們的禱告生活。我們必須切記這點。

 

~~~~~~~~~~~~~~~~~~~~~~~~~~~~~~~~~~~~~~~~~~~~~~~~
LIVING FOR CHRIST IN OUR HOMES


Bible Reading:   

1 Peter 3: 1-7

1 Wives, likewise, be submissive to your own husbands, that even if some do not obey the word, they, without a word, may be won by the conduct of their wives,

2 when they observe your chaste conduct accompanied by fear.

3 Do not let your adornment be merely outward—arranging the hair, wearing gold, or putting on fine apparel—

4 rather let it be the hidden person of the heart, with the incorruptible beauty of a gentle and quiet spirit, which is very precious in the sight of God.

5 For in this manner, in former times, the holy women who trusted in God also adorned themselves, being submissive to their own husbands,

6 as Sarah obeyed Abraham, calling him lord, whose daughters you are if you do good and are not afraid with any terror.

7 Husbands, likewise, dwell with them with understanding, giving honor to the wife, as to the weaker vessel, and as being heirs together of the grace of life, that your prayers may not be hindered.

Peter turns now to the domestic or family problems which arise when one partner becomes a Christian while the other does not.

Why is his advice to wives six times as long as his word to husbands? Because the wife's problem in those heathen days, if she accepted Christ and he did not, was much more difficult than that of a husband. It is possibly much the same today.

If a husband became a Christian, his wife and family would probably follow his lead. But if she was the Christian and he was not, she faced tremendous problems. She had no rights of her own. She was only a piece of property. Her husband could dismiss or divorce her at any moment.

Even today there are few experiences more difficult than to be united in marriage with an unbeliever. No Christian should ever begin such a union.

Peter did not tell the Christian wife to leave her husband. He did not tell her to preach, argue or to nag. He did tell her to insist on her rights as a Christian.

Instead he told her to be loyal to her husband and to be a good wife to him. He said that a Christian wife witnesses for Christ by being more interested in her clothes. In these ways, her husband will see Christ in her.

One writer says that all of this can be summed up in this phrase, 'the silent preaching of a lovely life'.

The Christian husband has his responsibilities too. He should be thoughtful and loving, remembering we all owe everything to Christ.

Peter adds a strong word of warning. It is possible for our prayers to be hindered by failure to live for Christ in our homes. That is something we all need to remember every day.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