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2012-06-15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六月十五日
「耶和華站在梯子以上,說:『我是耶和華你祖亞伯拉罕的神,也是以撒的神,我要將你現在所躺臥之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創廿八13)


神為何會向雅各顯現呢?因為雅各蒙揀選,並且他也實在愛慕長子的名份──屬天的祝福。雖然他曾用狡猾、詭詐的手段,甚至撒謊去奪取長子名份的祝福(在這方面神後來對付他、變化他,使他改變成為以色列),但是,他那一種愛慕屬天祝福的心卻是蒙神喜悅的。

請你留意,雅各並不是為爭奪屬地的產業,乃是為爭取屬天的祝福。他為得著長子名份的祝福實在是付上了很沉重的代價。就如:他要冒險遭哥哥殺害,也因此離鄉別井走到遠方去,失去父母的照顧,過著困苦、單獨、飄泊的生活;他也要失去父家一切的產業,因哥哥以掃全都承受了,並後來都帶往以東去。他只能帶著路上需用的一些餅和油,往素未謀面的母舅那裡去,前途一片茫茫。這似乎是走天路之旅客的寫照。所以,榮耀的神在夢中向他顯現,讓他看見天梯──天路,看見神的榮耀,認識神的應許、經歷神的同在,這也是他第一次蒙神顯現,親自與神建立密切的關係。

親愛的,雅各的經歷是否也成了你的經歷?你愛慕長子的名份──屬天的祝福嗎?你肯為此付上代價撇棄世福而跟從主嗎?若然,雅各的神也要成為你的神。


本文摘錄自《每日甘霖》一書,程蒙恩長老著,承蒙允准刊載。


大衛──一代君王生命之柔情處
白日黑夜之約
人物介紹及操練建議(按此)

 
經文:
耶利米書卅三14-26

14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應許以色列家和猶大家的恩言必然成就。

15當那日子,那時候,我必使大衛公義的苗裔長起來;他必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

16在那日子猶大必得救,耶路撒冷必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

17因為耶和華如此說:大衛必永不斷人坐在以色列家的寶座上;

18祭司、利未人在我面前也不斷人獻燔祭、燒素祭,時常辦理獻祭的事。

19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說:

20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若能廢棄我所立白日黑夜的約,使白日黑夜不按時輪轉,

21就能廢棄我與我僕人大衛所立的約,使他沒有兒子在他的寶座上為王,並能廢棄我與事奉我的祭司、利未人所立的約。

22天上的萬象不能數算,海邊的塵沙也不能斗量;我必照樣使我僕人大衛的後裔和事奉我的利未人多起來。

23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說:

24你沒有揣摩這百姓的話麼?他們說:耶和華所揀選的二族,他已經棄絕了。他們這樣藐視我的百姓,以為不再成國。

25耶和華如此說:若是我立白日黑夜的約不能存住,若是我未曾安排天地的定例,

26我就棄絕雅各的後裔和我僕人大衛的後裔,不使大衛的後裔治理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後裔;因為我必使他們被擄的人歸回,也必憐憫他們。

 
經文默想:
神與人所立的約會否動搖?    
 
白日黑夜之約

  神與大衛立約,應許必使他的後裔接續王位,並堅定他的國。這約並沒有因為歷史環境的轉變而失去效力,相反,歷史環境的變遷,只能證明神與大衛立這約的堅定不移,其效力是歷久不衰的。

  神稱這約為白日黑夜之約,只有使白日黑夜不按時輪轉,才能廢棄此約,才能使大衛的後裔不再坐在寶座上為王。自南北國分裂之後,北國以色列屢換王朝,終於主前七二二年為亞述所亡;而南國猶大卻始終一脈相承,大衛的後裔沒有停止坐在王位上。歷史證明了大衛之約的真實性。

  然而南國終於在主前五八六年亡於巴比倫之手,當時的人認為神已棄絕二國,大衛之約終於告吹,但神的永恆計劃並非那背逆的百姓所能明瞭的,他們只能從表面的國情來推斷神的心意,卻不能從神信實的本性中認定祂與人立的約永不落空。神透過先知再次申明大衛之約乃是白日黑夜之約,縱然世情多變,神仍是信實不變的。

  唯有當我們把持這「白日黑夜之約」的精神,就能夠在任何處境中仍有盼望。

 
人生應用:
我的盼望是建立在可見的現實上,還是在神的信實上?
 
靈性格言:
神的介入
只有將神介紹到生活中的每一個事件裡,所有的混亂就變得井然有序。  ~孫德生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八福

第166天

看見神

 
「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3節)
 

經文

詩篇二十四1-10

1(大衛的詩。)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

2他把地建立在海上,安定在大水之上。

3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

4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

5他必蒙耶和華賜福,又蒙救他的神使他成義。

6這是尋求耶和華的族類,是尋求你面的雅各。(細拉)

7眾城門哪,你們要抬起頭來!永久的門戶,你們要被舉起!那榮耀的王將要進來!

8榮耀的王是誰呢?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華,在戰場上有能的耶和華!

9眾城門哪,你們要抬起頭來!永久的門戶,你們要把頭抬起!那榮耀的王將要進來!

10榮耀的王是誰呢?萬軍之耶和華,他是榮耀的王!(細拉)

 

信息分享

我們一直在談論八福中的第六福「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我們今天得多花一天的時間來思想這節經文。這福的最後一句往往被人誤解。很多人相信這句話指聖徒在天上那永恆的賞賜。丁尼生(Tennyson)在他著名的詩句中表達了這種思想:「我經過那審判台後,希望可以面對面看見我的領航員。」

不過,這句話包含的思想不只是在天堂見到神,而是在地上也見到神。看見神是表示在一切事情裡都看見神。讓我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這個意思:看不見神是找不到生命的意義,是在任何事情中都看不見目的;這種情況會給人帶來感情上的重擔和絕望,甚至會令人走上自殺之路。正如有人指出:「那些看不見『為甚麼』的人,沒有多大能量應付那些『甚麼』。」

看見神就是認識祂,感受祂的接納,明白得到赦免和更新是甚麼意思。克拉默(Raymond Cramer)表達得很美麗,他說:「清心、看見神,就是從裡面,而不是從外面來看一個染色玻璃窗。清心的人察覺到大部分人忽略的現實。他們對神是肯定的。」要看見神,便必須要清心,因為我們必須先在我們的內裡看見神、感受神,然後才能在其他地方看見祂和感受到祂。你倘若在內心看見了神,你在外面就不會看不見祂。

 
「肯定神的人就能看見神」
 

進深研究

賽六1-8;詩九十九9;來十二14;啟十五4

1.以賽亞的經驗是甚麼?
2.看見主的先決條件是甚麼?

 

祈禱

慈愛的天父,我明白一顆不潔淨的心,比一切都更容易引起不健康和惡劣的情緒。求您幫助我以感恩的心來接受您給我的處方。阿們。
 
本文英文版權屬 CWR 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 讚美之泉音樂事工 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靈的改造:敬拜,禱告,聖潔
以靈儆醒禱告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馬太福音廿六36-46

36耶穌同門徒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客西馬尼,就對他們說:「你們坐在這裡,等我到那邊去禱告。」

37於是帶著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同去,就憂愁起來,極其難過,

38便對他們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和我一同儆醒。」

39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40來到門徒那裡,見他們睡著了,就對彼得說:「怎麼樣?你們不能同我儆醒片時嗎?

41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

42第二次又去禱告說:「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

43又來,見他們睡著了,因為他們的眼睛困倦。

44耶穌又離開他們去了。第三次禱告,說的話還是與先前一樣。

45於是來到門徒那裡,對他們說:「現在你們仍然睡覺安歇吧(吧;或譯嗎?)!時候到了,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裡了。

46起來!我們走吧。看哪,賣我的人近了!」

 
經文背景:

這段經文記述耶穌在被捕前夕,與門徒在客西馬尼園的情境。當耶穌為祂即將被賣而心焦如焚之際,門徒卻睡著了,其中描述耶穌三次懇切的祈禱。

 
經文淺釋:
「客西馬尼」(36節)─位於耶路撒冷城外,橄欖山旁的一個地方。
 
經文默想:
1.耶穌祈禱時的心情是怎樣?祂說過甚麼話?
2.門徒能否與耶穌一同儆醒祈禱?為甚麼?
   
 
以靈儆醒禱告

  在儆醒與禱告的操練中,我們都要面對一場爭戰,就是聖靈與撒但的爭戰,靈與肉體的爭戰!這爭戰是那一方勝利,則在於我們決定體貼那一方面。按著肉體來說,禱告並不是它的渴望,因為禱告是屬於靈性的層面。人若只按肉體的需要來反應的話,自然不會看重禱告。然而,按著新生命裡的靈來說,卻是喜歡禱告,因為我們的靈已被潔淨,能體貼屬神的事。故此,當我們何時讓我們的靈與聖靈同工,控制自我,就能儆醒禱告,得勝撒但的迷惑。

  主耶穌在這裡指出門徒的情況,「你們心裡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心裡」原文是指靈,因此,我們明白為何很多時候我們渴想禱告,卻無法禱告,原因是我們體貼了肉體的軟弱而非靈裡的意願!請別忘記,這是一種爭戰啊!

 
人生應用:
我在禱告時心靈能儆醒嗎?我當怎樣操練才能儆醒禱告呢?
 
靈性格言:
如果你沒有痛苦的經驗,你很難嘗到快樂。  ~喬治亙德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252天
勸告、懇求

我們在怎樣的情況下,會較為容易接納別人的意見呢?
 
請您安靜下來,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不斷重覆地誦讀,讓經文在您心中回響。在讀的時候,請特別留意「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這一句。

經文
以弗所書四1-6

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 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

 
靈修指引

保羅寫信給信徒,除了鼓勵他們堅持對基督的信仰之外,還用心地「勸勉」他們展現信仰基督的生活態度。他幾乎在每一封書信都用「勸」這個字,來表達他對信徒的關懷。在以弗所書這封信,他也是這樣的寫: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

保羅是一位律法師,信主的經歷非常戲劇性,更成為推動當時教會團體不斷擴張的重心人物,是被公認為「外邦人的使徒」,而且亦正因為他忘我地見證主而受人囚禁起來。以保羅當時的地位、知識、經歷,他有足夠的權柄去教導信徒,但卻說: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

為甚麼他用「勸」這個字呢?如果保羅說:我為主被囚的「教」你們,或者是,我為主被囚的「提」你們,也是適切的。很明顯,保羅是清楚自己對待信徒的態度。其實,他所用的「勸」這個字,英文聖經是"beg",意思是「懇求」。保羅對信徒說,我為主被囚的「懇求」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他「懇求」信徒做的,是他們的行事為人,與蒙召的恩相稱。這並不是甚麼對保羅個人有利的事,也不是信徒額外的任務,「行事為人與蒙召的恩相稱」乃是信徒應有的本分,亦該是他們自覺去實踐的事。但保羅是「勸」,是「懇求」他們。…

有足夠條件施教,但卻用「勸勉」、「懇求」的態度。這會令受教的人感動多了。我們也許曾經遇過同樣謙柔的生命師傅,他們叮嚀的勸勉,會停留心間。…

但是,當我們要對別人說一些「正確」、「應然」、「合理」的生活操守、倫理道德、生命價值之類的道理原則,往往是本著大條道理,亢奮激昂,或以警戒、指責口吻來教訓他人。老師對學生會如此,父母對孩子也會如此;有時候朋友之間亦會如此;我們亦頗常見宗教團體裡的領袖,用同樣的態度教導信眾。我想,我們遇上不少這樣的「好心,但令人不快」的人。而當我們捫心自問,也的確曾經,甚至現在仍然用這種「由高而下」的溝通、對話態度。…

放下身段,以「勸勉」、「懇求」的態度,提出要對方成長、進步、改善,並不易為。因為,我們總認為,正確道理,你必須聽。於是,有理的人就可以「聲大又惡」。對於以「勸勉」、「懇求」的態度,我們在這方面還需要不斷的學習。…

保羅「勸勉」、「懇求」信徒去實踐應有的本分,他是多麼希望信徒生命成熟,但他又十分尊重信徒的自主性。這樣的生命師傅,一方面仰望生命之主對人的恩召,亦相信信徒內裡的良善和生命動力;於是,他以「同行者」的態度分享由衷之言,謙柔地提出成長的邀請。如果您是兒女、學生、朋友、信徒的生命師傅,也學習作他們的「同行者」吧。…

最後,您有沒有想過,可以把保羅所說,「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這一句話,看為是那位心裡柔和謙卑的主耶穌,我們生命的「同行者」,向您和我發出的成長邀請呢?……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信徒的責任

粵語 國語

第15天


讀經:   

彼得前書一章13至21節

13所以要約束你們的心,(原文是束上你們心中的腰),謹慎自守,專心盼望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來給你們的恩。

14你們既作順命的兒女,就不要效法從前蒙昧無知的時候那放縱私慾的樣子。

15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

16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17你們既稱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為審判人的主為父,就當存敬畏的心度你們在世寄居的日子,

18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

19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

20基督在創世以前是預先被神知道的,卻在這末世才為你們顯現。

21你們也因著他,信那叫他從死裡復活、又給他榮耀的神,叫你們的信心和盼望都在於神。

神對信徒至少有兩個期望:第一,是要常常遵行祂的話,這是順服的表現;第二,是要學像祂,這是聖潔的表現。

我們在信主之前的表現,完全是另一個樣子。彼得在第14節指出,我們那時是放縱私慾地生活;但如今,我們既然是屬於神,就必須遵照祂的教導而行。

神由始至終都強調祂的兒女要過聖潔的生活。「聖潔」這個字詞,以不同形式出現在舊約和新約之中,不下於一千次。它的意思是「分別出來,給神使用」。它也表示當一個人是屬於神的時候,他的生命就再容不下罪。

彼得叫我們留意基督的一生,是如何的無瑕無疪,和不被罪所玷污。祂就像舊約用以獻祭的羔羊。根據獻祭的規例,只有無瑕無疪的羔羊,才可以用來獻祭給神。

耶穌基督的一生是完全和聖潔的。祂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在人類的歷史中,祂是唯一一個無罪的人。因此,彼得指出,祂就是我們的榜樣和標準。我們的生命要像祂一樣。

神在創世以先,就已經預定這一切(20節)。然後,基督按照神所定的時間降世為人,再藉著祂的死來成為我們的救主。

然而,神並沒有讓基督長留墓中。神使祂從死裡復活。我們如今所信的,是一位永活的基督。

既然如此,我們這些屬祂的人該如何過活呢?我們必須以基督作為我們的典範,過順服和聖潔的生活。

禱告:

主啊,求你加力給我,讓我凡事遵行你的道。

 

~~~~~~~~~~~~~~~~~~~~~~~~~~~~~~~~~~~~~~~~~~~~~~~~
THE RESPONSIBILITES OF A BELIEVER


Bible Reading:   

1 Peter 1:13-21

13 Therefore gird up the loins of your mind, be sober, and rest your hope fully upon the grace that is to be brought to you at the revelation of Jesus Christ;

14 as obedient children, not conforming yourselves to the former lusts, as in your ignorance;

15 but as He who called you is holy, you also be holy in all your conduct,

16 because it is written, "Be holy, for I am holy."

17 And if you call on the Father, who without partiality judges according to each one's work, conduct yourselves throughout the time of your stay here in fear;

18 knowing that you were not redeemed with corruptible things, like silver or gold, from your aimless conduct received by tradition from your fathers,

19 but with the precious blood of Christ, as of a lamb without blemish and without spot.

20 He indeed was foreordained befo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world, but was manifest in these last times for you

21 who through Him believe in God, who raised Him from the dead and gave Him glory, so that your faith and hope are in God.

God has at least two main purposes for those who believe in him. He wants them to do his will always. This is obedience. He also wants them to be like himself. This is holiness.

Before you were saved, everything was different. In verse 14 Peter says you lived just as you yourself wanted to. NOW, you belong to God and you must do what he says.

Holiness has always been God's standard for his children. The word 'holy' appears in various ways more than 1,000 times in the Old and New Testaments. It means to be set apart for the purpose of being used by God. It also means sin has no place in a person's life when he belongs to God.

Peter points us to Christ whose life had no blemish of sin on it at all. He was like the lambs in the Old Testament. They had to be examined carefully before they could be offered to God as a sacrifice. If they had any blemish or bad spots of any kind, they could not be used. They had to be perfect.

The life of Jesus Christ was absolutely perfect and holy. He is the Lamb of God which has taken away the sin of the world. He is the only sinless one - the only one who could ever have taken our place. Peter says he is our example, our standard. Our lives should be like this.

God planned all of this before the world began (v.20). Then in God's own time Christ came into our world and became our Saviour through his death.

But God did not leave Christ in the tomb. God raised him from the dead. Our faith now is in a living Christ who is alive forevermore.

How then should we live? We should live as men and women who belong to God, willingly obeying him and desiring to be like him.

A PRAYER:
Lord, help me to be today what you want me to be.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