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2011-03-09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亞伯拉罕──萬國之父生命之偉大處
與神真誠的對話
人物介紹及操練建議(按此)

 
經文:
創世記十五1-6

1這事以後,耶和華在異象中有話對亞伯蘭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的賞賜你。2亞伯蘭說:主耶和華阿,我既無子,你還賜我甚麼呢?並且要承受我家業的是大馬色人以利以謝。3亞伯蘭又說:你沒有給我兒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後嗣。4耶和華又有話對他說:這人必不成為你的後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為你的後嗣。5於是領他走到外邊,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麼?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6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

 
經文默想:
神並沒有讓亞伯拉罕看到應許成就的憑證,他為何會信?    
 
與神真誠的對話

  這段經文開始時說:「這事以後」,幾個字表明神向人顯明心意的步驟。當亞伯拉罕勝過嚴峻的考驗,屬靈生命跨進一步之際,神便進而把祂的計劃更深入一點地告訴亞伯拉罕。這也是神常用的方法,當人的屬靈生命到達某一個境界,神才把一個更深的旨意向他進一步顯明。

  在一個寂靜的晚上,亞伯拉罕在沉思自己的處境,一方面懼怕基大老瑪和他的同盟王會回來報復,另一方面想到自己年紀開始老邁,但仍未見神的應許實現。就在這時神臨到亞伯拉罕,亞伯拉罕面對神,毫不忌諱地把自己心中的話告訴神,他大膽地對神說:「你沒有賜我兒子,那來後裔呢?豈不是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後裔麼?」可能我們會想,亞伯拉罕說這些話豈不正表現他對神沒有信心,及不能忍耐等候嗎!?

  其實這是亞伯拉罕心底的真心話,他不是沒有信心或不能忍耐,他只是困惑,不知道神將要怎樣去完成祂的旨。亞伯拉罕能夠在神面前坦誠地表達一切心聲,這是他生命裡珍貴的一面,神也尊重他,回應他的疑問。

 
人生應用:
我對神的計劃有沒有困惑呢?我有把心底話坦白告訴神嗎?
 
靈性格言:
禱告
你知道祈禱的價值:它的寶貴超出任何代價之上。永不可,永不可忽略它!  ~波克斯頓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從迷惘到信靠

第68天

你做了些甚麼?

 
「願一切尋求你的,因你高興歡喜……」(16節)
 

經文

詩篇四十1-17

1(大衛的詩,交與伶長。)我曾耐性等候耶和華;他垂聽我的呼求。
2他從禍坑裡,從淤泥中,把我拉上來,使我的腳立在磐石上,使我腳步穩當。
3他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讚美我們神的話。許多人必看見而懼怕,並要倚靠耶和華。

4那倚靠耶和華、不理會狂傲和偏向虛假之輩的,這人便為有福!
5耶和華我的神啊,你所行的奇事,並你向我們所懷的意念甚多,不能向你陳明。若要陳明,其事不可勝數。

6祭物和禮物,你不喜悅;你已經開通我的耳朵。燔祭和贖罪祭非你所要。
7那時我說:看哪,我來了!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
8我的神啊,我樂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裡。

9我在大會中宣傳公義的佳音;我必不止住我的嘴唇。耶和華啊,這是你所知道的。
10我未曾把你的公義藏在心裡;我已陳明你的信實和你的救恩;我在大會中未曾隱瞞你的慈愛和誠實。

11耶和華啊,求你不要向我止住你的慈悲!願你的慈愛和誠實常常保佑我!

12因有無數的禍患圍困我,我的罪孽追上了我,使我不能昂首;這罪孽比我的頭髮還多,我就心寒膽戰。
13耶和華啊,求你開恩搭救我!耶和華啊,求你速速幫助我!
14願那些尋找我、要滅我命的,一同抱愧蒙羞!願那些喜悅我受害的,退後受辱!
15願那些對我說阿哈、阿哈的,因羞愧而敗亡!
16願一切尋求你的,因你高興歡喜!願那些喜愛你救恩的,常說:當尊耶和華為大!
17但我是困苦窮乏的,主仍顧念我;你是幫助我的,搭救我的。神啊,求你不要耽延!

 

信息分享

今天讓我們繼續思考昨天的話題,我們必須採取的第二個步驟──將我們所有困難和感受帶到神那裡,直接與神傾談。著名的基督徒心理輔導員亞當斯(Jay Adams)博士說,每當有人找他輔導的時候,他都會先問對方三個初步的問題:(1)你的問題是甚麼?(2)對這問題你做了些甚麼?(3)你期望我對那問題做些甚麼?

他說一般人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有令他感到驚訝的地方。對於這個問題「你做了些甚麼?」很多人回答說,他們會向朋友、家人、甚至書本尋求幫助,但是很少人會與神談論自己的問題。我自己的也有相同的經驗。在我事奉的早期,當有弟兄姊妹有個人問題來找我的時候,我問他們:「你與神談過這件事嗎?」他們的回答往往是:「沒有,我想先與你談一談」。實在令我費解。

我經常在想,如果大家都習慣先向神傾訴自己的問題,然後才與別人談論,是否會減低對基督徒心理輔導的需求呢?當然,我並非在否定輔導的事奉,因為根據聖經,輔導是神賜下的恩賜(羅十二8)。不過,我確信如果基督徒能夠養成先與神討論自己問題的這個習慣,他們就會驚訝地發現,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都不需要再徵詢其他人的意見了。

 
「養成先走向神的習慣」
 

進深研究

代上二十八9;詩二十七8;箴八17;耶二十九13

1. 「尋求耶和華」是甚麼意思?
2. 神應許甚麼?

 

祈禱

我的父、我的神啊,求您幫助我養成一種祈禱的習慣,當我面對困難時,懂得先與您傾訴。我奉您兒子那無比寶貴的聖名祈求。阿們。
 
本文英文版權屬 CWR 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 讚美之泉音樂事工 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心的改造:清心,愛慕,敬畏
你是否蒙神賜福?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詩篇廿四1-6

1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
2他把地建立在海上,安定在大水之上。
3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祂的聖所?
4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
5他必蒙耶和華賜福,又蒙救他的  神使他成義。
6這是尋求耶和華的族類,是尋求你面的雅各。(細拉)

 
經文背景:
這篇稱為進殿詩,當以色列民準備進殿敬拜時,與守門的對唱此詩,以預備自己的心去朝見那位榮耀的君主 ─ 萬君的耶和華。
 
經文淺釋:
1. 「手潔心清」(4節)─ 行為正直,動機純潔,全心歸向神。
2. 「不向虛妄」(4節)─ 不敬拜偶像。
3. 「成義」(5節)─ 得公義的獎賞。
4. 「族類」(6節)─ 可譯作「獎賞」。
5. 「尋求你面的雅各」(6節)─ 亦作「尋求雅各之神的面」。第6節的意思是:行為正直,全心歸向神的人可得神的獎賞。
 
經文默想:
1. 詩人如何形容神的偉大?
2. 神要如何祝福尋求祂的人?
   
 
你是否蒙神賜福?

  現代人最渴求的東西,就是擁有寬敞舒適的房子並物質世界中各樣的美物,因為它們實在太美麗、太富吸引力了!有多少人會渴求神多於一切呢?可是我們的神是那位擁有萬有的、掌管物質世界的神啊!

  作為一國之君的大衛卻渴慕這一位神多於物質世界的一切。每當思想神,他就感歎誰有資格站在祂的聖所?他認為只有那些手潔心清的人,意思是行為正直,心裡不懷詭詐的人。唯有這樣的人才蒙神賜福,能尋見神的面。

  攔阻我們不能手潔心清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心已被物質世界所佔據、控制,以致我們體貼順從它們多於順服神和體貼祂的意思。漸漸地,不正及詭詐的心就滋生,與神的關係就疏離,使我們失去了親近神的喜樂,並各種屬靈的福氣。

  現在有甚麼東西充滿你心,引致你未能手潔心清的蒙神賜福呢?

 
人生應用:
我有多渴想神呢?過於世界的一切物質嗎?
 
靈性格言:
只顧今生不顧永生的人,是聰明一時,糊塗永世。  ~華洛森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154天
醒著做人

靈性覺悟的人好像如夢初醒,開始懂得腳踏實地的生活。但對當事人而言,這個過程的發生,純是上主的恩典。

請您安靜地、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不斷重覆地誦讀,讓經文在您心中回響。在讀的時候,請特別留意「神既有豐富的憐憫,因他愛我們的大愛, 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這一句。

經文
以弗所書二4-9

然而,神既有豐富的憐憫,因他愛我們的大愛,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 他又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 要將他極豐富的恩典,就是他在基督耶穌裡向我們所施的恩慈,顯明給後來的世代看。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靈修指引

保羅說:我們都是曾經死在過犯中而獲救,以致可以做重新活過來的人。他說的「死」,當然不是指肉身的死,乃是靈性層面上的死,是指對生命慈愛之神的無知,對自我存在身份與意義的迷失。…

靈性層面上的「死」,亦不是指人將來肉身死後的所謂「靈魂下地獄」,乃是整個人在行為、抉擇、心思、情感、渴望上都失掉正向生命能力;而且這樣的「死」,是發生在此刻、在現世的生活上。…

有幸的是,正當我們曾經無知、迷失、混亂、孤單、苦惱地過日子,上主救了我們,使我們重新「活過來」。如果保羅所說的「死」,可以比擬為昏睡地過生活的話,「活過來」的人就是「醒著」地做人。…

每天生活都像死人一般,是「行屍走肉」,對身邊的人及事物冰冷無情,不會反思、不會感動、沒有憐憫、沒有責任,更不用說自重、委身、寬恕、祈禱。…

如果我們真的曾經如此「死」過了,昏睡地過日子,這些都該是我們人生故事中過去的情節。因為我們都是「活過來」的人,讓我們醒著做人,不再昏睡,不再「死」。活著醒來的人才可能看透世人世事的面目、反觀自我本相,及靜觀生命慈愛的上主奇妙的臨在。…

怎樣保持醒著的心靈狀態做人呢?請您時常自我反省:我的生活那一部份是失去醒覺、感觸、敏銳的呢?那一部份是失去生命能力的呢?…

我對自己內心的感受沒有觸覺?或是從沒有接觸或表達某些傷痛情感?…我對某些人(甚至所有人)是否麻木、冷淡、抽離、害怕、批評?…我從來不會去想,某些關係可能是不健康的?或者是,知道某些關係是不健康,但卻不會尋求轉變、更新呢?…

我常常感到身不由己,被那些窒礙生命成長的心念、情感所牽纏,如嫉妒、貪婪、驕傲、憤怒、強暴、自殘、寂寞、怠墮、自卑?這些心念使自己做出一些會產生出不良後果的事?…

我不會關心、注意某些事或人,彷彿他們不存在一般?…您還可能想到自己生活上其他方面。…請您停下來沉思以上的問題?……

如果您願意,可以常常在內心祈禱:「上主,喚醒我的心。」…您這樣祈禱之餘,亦同時相信自己可以做新的選擇,過不再一樣的生活。……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重要的福音信息:迷失的兒子終於回家

粵語 國語

第9天


讀經:   路加福音十五章11至24節

昨天的故事中,羊為何會走失呢?是因為牠愚蠢,不辨方向,或是任意而行。錢為何會丟失?是因為人的粗心大意。到了今天的經文,那個兒子又為何會迷失呢?主要是因為他任意而行。

他的行動是處心積慮的,他以為離開父家,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過活。他想要享受人生,但最終才發現,最美好的時光是在父親家裡。他在異地的生活,只有放縱和敗壞;在他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卻完全沒有人願意伸出援手。

他希望吃珍饈佳餚,卻要吃豬食。但在父家他可以吃最好的肥牛。

他希望得到關心和溫暖,最終在父親的臂彎中得到了。當他決意放下自我,他就一無所缺了。

而這名父親得回兒子,他的喜樂一如牧羊人找回迷羊、物主找回失錢一樣。當初失去的,現在已經尋回了!

然而,故事中似乎有兩個迷失的兒子,除了離家的小兒子,還有一直留在家中的大兒子,也同樣需要幫助。這個大兒子充滿了自信,內心冰冷而缺乏愛心。他冷眼旁觀地看著父親怎樣歡迎弟弟回家,語帶怨忿地說:「我服侍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29節)像弟弟離家的那段時間一樣,大兒子其實也失去與父親的親密相交。

那父親怎樣回應大兒子呢?他以同樣的愛來柔聲安慰和肯定他的大兒子。我們當然希望慈父的愛,最終能融化大兒子的硬心,以致他們父子三人能共享親密的關係。

我們的父神便是以這種寬宏的愛,來接納每個到祂跟前的人。我們每個人都犯了不同的罪,都需要父神的寬恕和接納,而父神總以溫柔的愛來挽回我們。

你經歷過神的接納和愛嗎?願我們都為此而感謝神。

~~~~~~~~~~~~~~~~~~~~~~~~~~~~~~~~~~~~~~~~~~~~~~~~
GREAT WORDS OF THE GOSPEL
Day 9


Bible Reading:   Luke 15:11-24
THE HOMECOMING OF THE LOST SON

In our first story, how was the sheep lost? By its own stupidity or wilfulness? How was the coin lost? By someone's carelessness? How was this son lost? It was by his own self will.

His actions were deliberate. He imagined freedom was anywhere away from the father's home. He wanted a good time, but he eventually found the best time was in the father's house. The far country proved to be a place of want and degradation - a place where no help was given to him when he needed it.

He wanted fine food. He was given pigs' food. But in the father's home, he ate the best beef available.

He wanted satisfaction. He found it in the father's arms. When he yielded his will, he never wanted again.

How the father rejoiced, as did the shepherd and the owner of the coin, when that which was lost, was found!

But there seems to be two lost sons in this story, the one who left home, and the one who stayed. This older brother needed help too. His heart was hard and unloving. He was so self-righteous. 'All these years I've slaved for you and never disobeyed your orders.' (v. 29) He was lost to the fellowship of the father as the other son was while in the far country.

How did the father deal with him? In the same loving way he welcomed the other son. We would like to think the father's love melted the hard heart of the older son and that fellowship was restored for all three of them.

That is how God the Father responds to whoever will come to Him. He deals with each one in tender love in just the way the individual sinner needs.

Has that been your experience? Thank Him for it today.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