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5日 星期六

2011-03-05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亞伯拉罕──萬國之父生命之偉大處
更大的祝福
人物介紹及操練建議(按此)

 
經文:
創世記十三14-18

14羅得離別亞伯蘭以後,耶和華對亞伯蘭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15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16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17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18亞伯蘭就搬了帳棚,來到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裡居住,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經文默想:
神第二次給亞伯拉罕的應許,與第一次所給的有何不同(參:創十二1-3)?    
 
更大的祝福

  亞伯拉罕與羅得分開,甘願放下自己的權利,選上了神的福氣,這抉擇使亞伯拉罕進一步邁向神,開展了不斷前進的天路歷程,前瞻神更美的家鄉。因此,這時神又再進一步把祂的計劃更清楚地向亞伯拉罕展示。亞伯拉罕為神放下眼前的利益,神卻給予亞伯拉罕更大的祝福,祂叫亞伯拉罕向東南西北觀看,所見的一切土地都將屬於他,相信這是亞伯拉罕在與羅得分開以前,從未想像過的。

  亞伯拉罕無從想像神所賜的豐富,所以神叫他起來縱橫走遍那地,好親身去感受其中的豐盛,而且神更應許亞伯拉罕與他的後裔共享這地。神所給予的應許是一個比一個豐富,在米所波大米,神說:「我……要指示你地方」;在伯特利,神說:「就是這地方」;到了這裡,神更是:「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

  亞伯拉罕是何等的興奮,他憑信心踏足每一寸的土地,也憑信心把那地看為如同自己已經擁有。雖然如此,這沒有使亞伯拉罕看重物質而忘記神,相反他又築了壇,與神有更深的契合,這是何等令人羡慕的偉大情操呢!

 
人生應用:
我在人生的路途上,有沒有曾經為神失去甚麼,又曾經得了甚麼?
 
靈性格言:
取回
若是上帝取回我們看為寶貴的東西,那是因為祂要另外賜給我們更寶貴的東西。  ~佚名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從迷惘到信靠

第64天

帶來真正的成長

 
「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9節)
 

經文

約書亞記一1-9

1耶和華的僕人摩西死了以後,耶和華曉諭摩西的幫手,嫩的兒子約書亞,說:2我的僕人摩西死了。現在你要起來,和眾百姓過這約但河,往我所要賜給以色列人的地去。3凡你們腳掌所踏之地,我都照著我所應許摩西的話賜給你們了。4從曠野和這利巴嫩,直到伯拉大河,赫人的全地,又到大海日落之處,都要作你們的境界。5你平生的日子,必無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我怎樣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6你當剛強壯膽!因為你必使這百姓承受那地為業,就是我向他們列祖起誓應許賜給他們的地。7只要剛強,大大壯膽,謹守遵行我僕人摩西所吩咐你的一切律法,不可偏離左右,使你無論往那裡去,都可以順利。8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9我豈沒有吩咐你嗎?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那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

 

信息分享

今天,我們繼續思考「願意承認自己的感受」這個重要的觀念。事實是,大部分的人都不願意「感受」負面的情緒,大家會設法盡快把它除去。

人的個性裡面有一種適應性的潛能,稱為「防衛機制」,它能夠在必要的時候幫助我們藉著壓抑或壓制來除去負面的感受。壓抑涉及將它們推往意識以下,去到潛意識那裡,比如說:「我現在不再去想它,因為太痛苦了」。壓制是將它們推進無意識裡面,完全忘記它們的存在。這些「防衛機制」可以緩解我們在需要面對不能接受的情緒時的焦慮,令我們暫時脫離困境,但卻沒有把問題解決。

唯一促使我們能夠全面成長的方法是願意面對感受,不管它們是多麼可怕和具有威脅性。當然,這是不容易的事情,我自己在這方面仍然有掙扎。雖然與二十年前的我相比,現在的我更能夠面對那些不能接受的感受,只是我前面要走的道路還很長遠。要謹記我昨天說過的話,因為那是十分重要的:我們越是將不能接受的感受推開、害怕面對或感受它,它就越是繼續在我們裡面產生反效果。為了我們的精神和靈性健康,我們必須明白任何埋葬在我們裡面的情緒都不是死去,而只是被活埋。

 
「任何被埋葬的情緒都只是被活埋」
 

進深研究

詩三十二1-5;耶十四20;何五15

1. 詩人閉口不言時有甚麼事情發生?
2. 詩人承認自己的地步時有甚麼事情發生?

 

祈禱

我的父、我的神啊,由於情感是我生命裡面不可缺少的部分,求您給我勇氣面對它們;幫助我明白當我的生命由您掌管的時候,其他一切就不能掌管我了。阿們。
 
本文英文版權屬 CWR 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 讚美之泉音樂事工 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心的改造:清心,愛慕,敬畏
你是否耳聾眼瞎呢?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以賽亞書四十二18-20

18你們這耳聾的,聽吧!你們這眼瞎的,看吧!使你們能看見。
19誰比我的僕人眼瞎呢?誰比我差遣的使者耳聾呢?
誰瞎眼像那與我和好的?誰瞎眼像耶和華的僕人呢?
20你看見許多事卻不領會,耳朵開通卻不聽見。

 
經文背景:
先知用「耳聾的」、「眼瞎的」來形容以色列民,責備他們對神的心如何悖逆剛硬。
 
經文淺釋:
1. 「僕人」、「差遣的使者」、「與我和好的」─ 都是對以色列民的稱呼,他們本該是神的僕人、使者,在外邦中為神作見證,傳講信息。
2. 「耳聾的」、「眼瞎的」(18節)─ 神本藉先知向以色列民說話,但他們卻拒絕接受,也不察看神的作為,有如耳聾眼瞎一般。
 
經文默想:
1. 以色列的「耳聾眼瞎」,與她的角色,身份有何衝突?
2. 甚麼事使人變得「耳聾眼瞎」?
   
 
你是否耳聾眼瞎呢?

  與神和好的人竟然耳聾眼瞎?!

  我們聽不見祂的聲音,並非因祂不能說話,而是因為我們的耳朵聾了!我們看不見神的大能,並非因祂的膀臂縮短,而是因為我們的眼睛瞎了,看不見祂的工作!

  最可憐的是我們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耳聾,已經眼瞎,仍自滿自足,以為自己能夠看見和聽見!

  為何我們會耳聾眼瞎呢?因為我們被今生的思慮、錢財、私慾和心中的偶像所蒙蔽了!

  要看見,就只有求神在我們讀經時以他的話語來開啟我們的心眼,擦亮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見生命的意義和價值。要聽見,就只有求神斥責並止息我們心靈裡的波浪暴風,制服我們紛亂的思想,除去我們的偶像,使我們能寧靜地在禱告中與祂交談,聽見祂的聲音!

 
人生應用:
我有沒有因為自滿自足而拒絕聆聽神的聲音?
 
靈性格言:
神從未意願人憑著智慧大踏步可以攀登諸天。  ~考珀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150天
約束自心

約束自心,不單可以避免靈性生命死亡,更加展現靈性光輝。

請您安靜地、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不斷重覆地誦讀,讓經文在您心中回響。在讀的時候,請特別留意「你們隨從…順服…放縱…隨著…喜好的去行」這些字。

經文
以弗所書二1-3

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他叫你們活過來。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放縱肉體的私慾,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為可怒之子,和別人一樣。

 
靈修指引

當我們「隨從」時下風俗、「順服」邪氣力量、「放縱」私慾,「隨著喜好」的去行,靈性生命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死去。…

人的心不喜歡受約束,只想隨所「欲」而為。人所「欲」的,按本能的需要而言,是「快樂」的感覺。…

有些人最想得到「財富」的快樂;另一些最想得到「權力」的快樂;也有人最想得到「性愛」的快樂;更有少數人想得到「暴力」的快樂。當然,大部份人都享受「吃喝」的本能快樂。…

然而,人是有靈性的。人亦會在捐贈、助人的時候感到快樂,這不是我們常聽見很多捐贈者、義工們的心聲嗎?縱然生活艱苦、清貧,家庭成員和諧共處也是快樂的;這些情節時常出現在勵志的電影、故事中。近年拒絕採用人造奶粉的母親說,在乳養子女時是很快樂的;宗教熱情濃厚的人說,在沉思、祈禱時感到快樂。…

人在發揮靈性特質的時候,本能的「欲」好像被更「高」(或應說是更「深」層次的靈性渴求所昇華。當那要隨所「欲」而為,要自保、安全的心安頓下來,便會超越自我生存本能,逐漸轉向渴慕另類的滿足。這時候,人美麗的靈性面貌就呈現,而同時這個人也是快樂的人。…

靈修是修持靈性生活,其中一樣重要的操練,是約束自心。這不是說,要禁止肉身本能的需要,而是不讓肉身本能的「欲」無所不為。…人類歷史中所記錄的恐佈、殘忍的事,很多都是那些少數隨所「欲」而為的人所造成的。…

真誠修道的人也屬少數。這些修道者學習約束自心、不隨所「欲」而為。他們的存在正表明:人類除了要滿足肉身的需要之外,還會渴慕靈性生命的開展。…

立志過修道生活的人總是有一份強烈的召命感,這不會是大多數人的經驗。但即使我們沒有被召修道,但其實都一樣需要學習約束自心、不隨所「欲」而為。保羅提醒我們,當我們「隨從」時下風俗、「順服」邪氣力量、「放縱」私慾,「隨著喜好」的去行,靈性生命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死去。…

讓我邀請您體驗過幾天「在家修道」的生活:依時睡覺、起床,而不是依您的興趣、心情。事實上,晚上十一時睡覺已經很晚了;早上也不要「賴床」到最後一分鐘。…

試試將您每餐想吃的食量減兩至三成(「七成飽)其實是健康之道),亦停止吃對您身體不宜的食物。…亦請您持守每天祈禱靈修、每週崇拜的紀律,不管心情是好是壞,我們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約束自心、不隨所「欲」而為。…

如果您很著意用所穿的衣著、所表現的行為來獲得別人的注意、讚許,您可以找出可行的方法來約束自心、不隨所「欲」而為。況且,您的美麗氣質是內心發出的。…

如果您有一種「沉溺」(如購物、暴食、上網、喝酒、吸煙、色情之類)的傾向,您需要鍛鍊約束自心、不隨所「欲」而為。…

如果您是對人極高要求,又是埋怨不滿、脾氣暴躁的人,您怎樣用愛來約束自心、不隨所「欲」而為,免致傷人害己呢?…如果您是消極、自責的,也學習用愛來約束自心、不隨所「欲」而生發負向行為及或說出傷人損己的言語。…如果您自覺有妒忌、苦毒、貪心、虛榮、暴力、好色之類的「欲」,就更當學習用愛來約束自心、不隨所「欲」而為。…

「隨從」時下風俗、「順服」邪氣力量、「放縱」私慾,「隨著喜好」的去行,保羅說,為此,我們曾經死了。再活過來的人,便謹慎地約束自心、不隨所「欲」而為。祝您身心自由、快樂!……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互相分享恩典

粵語 國語

第5天


讀經:   加拉太書六章1至10節
本章的第2節,可以將加拉太書最後一章的要旨歸納起來。它說:「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便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第1節提醒我們,必須幫助軟弱跌倒的弟兄姊妹。有些突如其來的試探,會令信徒在毫無防備下,因一時衝動而做錯事──可能因急躁而大發脾氣,或是犯了道德上的罪。我們該怎樣幫助他呢?

馬丁‧路德提醒我們說:「要立即跑過去,向他伸出你的手,將他扶起來。張開慈愛的雙臂來擁抱他、安慰他。」這種真情的幫助,有誰能抗拒呢?

此外,基督徒還要藉著彼此擔當重擔或痛苦,來表現出神所賜的恩慈。這才是真正的基督徒團契相交。我們若願意花時間去聆聽其他信徒的困難,分擔並幫助他面對患難,對方就必得著極大的鼓勵。

基督賜予我們的恩典,還應教導我們多作反省(3節)。我們在基督以外是一無所有。神已將各樣的恩典白白地賜給我們,所以我們是一無可誇。

保羅引用了一個耕作的常理來作例子(7至9節),向我們再次重申,我們當下如何生活,將來便會有怎樣的結果。我們如果依從罪性的權勢而活,就只會結出敗壞的果子。我們如果依從聖靈的心意而活,就必蒙祝福;而且,將來更可以上天堂,永遠與基督同享福樂。

當記著,我們既因得著白白的恩典,便應該無條件地與主內的弟兄姊妹一同分享。

~~~~~~~~~~~~~~~~~~~~~~~~~~~~~~~~~~~~~~~~~~~~~~~~
CHRISTIAN GRACE IN ACTION
Day 5


Bible Reading:   Galatians 6:1-10
The teaching of this passage in the final chapter can be summed up in v.2: 'Carry each other's burdens and in this way you will fulfill the law of Christ.'

In v.1 we are reminded of the help needed by a brother who has failed. Sudden temptation has proved too strong to resist. It may be because of a quick temper or a moral lapse. He has done something wrong on a sudden impulse. How can we help him?

Martin Luther said, 'Run to him and reach out your hand. Raise him up again. Comfort him and embrace him with motherly arms.' Who could resist that kind of help?

Christian grace should also be seen in sharing other people's burdens or hurts. This is true Christian fellowship. We can be a tremendous encouragement to fellow believers if we take time to listen, to share and to help.

Grace also teaches us something about ourselves (v.3). Outside of Christ we have nothing, we are nothing. Grace reminds us that we are in debt to God for everything and we cannot boast about our achievements.

Paul uses an agricultural illustration (v. 7-9) to emphasize again that however we live will come back on us in later life. If we live under the power of our sinful nature, that will be how we finish. But if we live according to the desires of the Spirit of God, we will enjoy blessing and as a further bonus will enter heaven to share with Christ forever.

REMEMBER: Because of Christian grace, our brothers and sisters in Christ have a special claim on us.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