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於去年11月底被發現因跌倒失救而死去多日,而同時期卻為著女兒將於12月中出閣而籌備喜慶,可算是悲喜交集。例如星期五晚上到教堂為婚禮綵排,翌日要到家中為家兄清理遺物;一星期後的星期五為家兄舉行追思會,而兩天後便是女兒的婚禮。 過去在牧會期間,其實也遇過不少同時期要面對兩種心情的經歷,例如早上安息禮拜,下午婚禮;或下午婚禮,晚上到殯儀館慰問喪家,然後隨即趕赴婚宴等。當中不斷學習如何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的共鳴同感,而隨著時間與經驗的累積,雖不致於變成麻木,但也可算適應自如了。惟當同樣事件是直接與自己有貼身關係時,心情的調節始終不再一樣,但感謝主,這更讓我學習如何更切身處地去感受別人的感受。 但事件讓我體會更深的,亦讓我深感困擾的,就是在中國人報喜不報憂,或說趨吉避凶的觀念下,只有將白事低調處理,以盡量避免對紅事帶來影響。因而所遇見的都是對我的恭賀之言,而並不知道我同時間正在處理家兄的喪事。有些甚至引來不必要的誤解,例如家兄的兒女從加拿大來港處理其父的身後事,卻被誤以為專誠來出席我女兒的婚禮。當然,在某些適合的場面中,我都會加以澄清,但大多數情況下,我都欣然接受別人的恭賀。 中國人賀壽辰不賀忌辰,但猶太人的傳統卻重視白事多於紅事,傳道書七章1至4節說:「 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 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憂愁強如喜笑;因為面帶愁容,終必使心喜樂。智慧人的心在遭喪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樂之家。」 猶太人對死的看法是:「人怎樣開始沒有什麼大不了,最重要是他的結局如何。」所以有猶太拉比說:「人永不算快樂,除非他快樂的死去。」在他們的著名法典米大示(Midrash)中也有一個比喻,教導人不要在船出海時就高興,要到船安然返回才歡喜快樂。因為駛出的船前途風險,無從預料,但駛回的船卻是幾經風暴而安然返回。 在古時的以色列,遇有名人逝世,喪期就長達30天;其中分為7天的重喪和23天的輕喪兩段時期。便西拉智訓更特別提到為死者哀悼7天的重喪期前去慰問死者的家人。 惟有明白猶太人對生與死的看法,才能明白為何傳道者說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人人都有一死,我們探望遭喪之家,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領悟人生的道理。人生的痛苦經歷,比起短暫的歡愉,確實給我們更多的啟迪。 傳道者進一步提醒我們,憂愁勝過嬉笑,因為面帶愁容,終必使心得著好處(新譯本)。至於「智慧人的心在遭喪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樂之家」,並不是指往宴樂之家的都是愚昧人,而是要指出智慧人心裡明白,惟有在遭喪之家,才能學到如何正確面對人生;相對來說,宴樂只會令人更愚昧以為人生就是吃喝玩樂,不知道生命是什麼。 但願我們面對生老病死等人生體會,叫我們能學習摩西的禱告:「求神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