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2010-12-23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行為的改造:奉獻
錢是我的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利末記廿五23-38

23地不可永賣,因為地是我的;你們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24在你們所得為業的全地,也要准人將地贖回。25你的弟兄(弟兄是指本國人說;下同)若漸漸窮乏,賣了幾分地業,他至近的親屬就要來把弟兄所賣的贖回。26若沒有能給他贖回的,他自己漸漸富足,能夠贖回,27就要算出賣地的年數,把餘剩年數的價值還那買主,自己便歸回自己的地業。28倘若不能為自己得回所賣的,仍要存在買主的手裡直到禧年;到了禧年,地業要出買主的手,自己便歸回自己的地業。

29人若賣城內的住宅,賣了以後,一年之內可以贖回;在一整年,必有贖回的權柄。30若在一整年之內不贖回,這城內的房屋就定準永歸買主,世世代代為業;在禧年也不得出買主的手。31但房屋在無城牆的村莊裡,要看如鄉下的田地一樣,可以贖回;到了禧年,都要出買主的手。32然而利未人所得為業的城邑,其中的房屋,利未人可以隨時贖回。33若是一個利未人不將所賣的房屋贖回,是在所得為業的城內,到了禧年就要出買主的手,因為利未人城邑的房屋是他們在以色列人中的產業。34只是他們各城郊野之地不可賣,因為是他們永遠的產業。

35你的弟兄在你那裡若漸漸貧窮,手中缺乏,你就要幫補他,使他與你同住,像外人和寄居的一樣。36不可向他取利,也不可向他多要;只要敬畏你的神,使你的弟兄與你同住。37你借錢給他,不可向他取利;借糧給他,也不可向他多要。38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曾領你們從埃及地出來,為要把迦南地賜給你們,要作你們的神。

 
經文背景:
摩西向以色列人宣告禧年的條例,凡向本國的買了土地或住宅,到禧年的時候,都要讓土地或住宅歸還給本主。而借貸的,也不可收取利息。這些條例的目的,是表明一切的產業本都屬乎神,人不可永遠出賣,保障貧民不會受欺負。
 
經文淺釋:
「禧年」(28節)─神為以色列人定下每六年後第七年為安息年,這年要停止一切的耕種。而七個安息年(即四十九年)後,第五十年要定為「禧年」,這年奴僕得釋放,賣出的土地可歸回本主,所以又稱這年為,「耶和華的恩年」、「自由之年」、「救贖之年」。
 
經文默想:
1. 為甚麼神稱以色列民為客旅,是寄居的?基督徒也是世上的客旅麼?
2. 我們既是客旅的身份,我們該以何種態度看今生的財富?
   
 
錢是我的

  今天的世界,是一個非常重視權利的世界。當人類的自我意識不斷提高,對於各種權利都有神聖不可侵佔的擁有時,自然地,金錢的擁有權、財產權也越來越被重視。

  所以,當我們學習真正的奉獻,第一個困難就是要與世界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聖經中有清楚的記載,神是擁有萬事萬物的絕對主權,而我們只是管家。神有絕對主權來限制人積聚土地與金錢,祂吩咐人要把地贖回,若那人無力贖回,到了禧年就要歸回原業主,房屋也是如此,只是在城內與城外有別,但基本原則亦不變,可以准予贖回。此外,借糧的,也不得收利。神吩咐這一切,都是在「地是我的」這個大原則之下,意思是一切財富的來源及主權,都在神的手裡。當我們認識及接納這主權,就應改變我們在奉獻時所發出的問題,我們不再問「應該奉獻多少錢給神?」而是問「該從神的金錢中留下多少給自己?」

 
人生應用:
我尊重神對萬有的主權嗎?我是否將運用金錢的主權交在神手裡?
 
靈性格言:
禱告是拉動全能者之肌肉的纖細神經。  ~查理.司布真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78天
神旨意的奧秘

神的旨意是充滿奧秘性的,但並不是說,我們要從靈異、超自然的途徑才能領略神的旨意。

請您安靜地、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重覆地誦讀,直到神的話語在您內心不斷回響。在朗讀時,請您特別留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這一句話。

經文
以弗所書一7-12

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豐富的恩典。這恩典是神用諸般智慧聰明,充充足足賞給我們的;都是照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我們也在他裡面得了基業;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作萬事的,照著他旨意所預定的,叫他的榮耀從我們這首先在基督裡有盼望的人可以得著稱讚。

 
靈修指引

保羅說:神「照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這句話真的有點玄妙。…如果說,神的美意是要叫我們知道他的「旨意」,我們很清楚,又會很高興去接受。但是說,神的美意是要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那就有點難以捉摸了。…

神「旨意的奧秘」是甚麼意思?是說:神的旨意是高深莫測、難以捉摸的?抑或是指:神的旨意是靈異神奇的?…我們很容易從「奧秘」(mystery)這個詞聯想到「詭秘」、「幽靈」、「隔世」、「非凡」、「異術」之類的駭人現象。…

神的旨意的確是充滿奧秘性的,是超越人所能分析、預期、掌握的。但神旨意的「奧秘」(the "mystery"of His will)不是指神的旨意詭秘莫測,也不是說,神用超然靈異的方法向人呈現旨意。當我們面對神旨意的「奧秘」,內心生發對神的敬仰、驚訝、尊重、降服之情,而不是說,神的旨意是非人所能領略的。…

我們很少為神的旨意充滿「奧秘」而產生敬仰、驚訝、尊重、降服之情,卻很多時候想要去運用靈異方法、求教於秘術異能人士,為要識破神「旨意的奧秘」。…

這種做法反映出,我們不願意接受「奧秘」。我們需要答案,而且不單要快速地獲得,更加要自己能同意的答案才算。可能我們有強烈的操控慾(包括對自己、別人及對神),又有極度的不安和空虛,要把想要的東西「拿到手」。於是,尋問神的旨意便會變成追求自我滿足的代號。面對神旨意的「奧秘」,我們便要找出「解碼」的方法。…

但是,保羅竟然三番四次的感謝神旨意的「奧秘」。…您是如何面對神旨意的「奧秘」呢?…當您無法完全了解及預期神的旨意,您會怎樣?您會採取甚麼行動?…

對!神的旨意充滿奧秘性,但這不必令我們擔憂、慌亂。…當我們無法預期、無法掌握神的旨意,便擔憂、慌亂起來,是因為我們有強烈的期望、慾求。其實,我們很怕得不到,或怕失去所想望的東西。…

若是如此,請您靜下來,覺察內心的慾求,真誠地祈求主撫慰不安、空虛、驚懼的自我,而不是猛力地去「搖醒」神為我們引路。…

讓我們更多向保羅學習。他感謝神旨意的「奧秘」。…讓我們也學習,培養對神──奧秘的神──的敬仰、驚訝、尊重、降服吧!。…

請您現在就帶著敬仰的心對奧秘的上主祈禱:「上主,您就是奧秘,感謝您把我容納在您的奧秘之中。」…

也請您在未來的數天,常常舉心向上,把這樣的祈禱守在心間:「上主,您就是奧秘,感謝您把我容納在您的奧秘之中。」……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打碎自義

 
讀經 : 馬太福音二十三1-36
 

1那時﹐耶穌對眾人和門徒講論,2說: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3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4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5他們一切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見,所以將佩戴的經文做寬了,衣裳的繸子做長了,6喜愛筵席上的首座,會堂裡的高位,7又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他安,稱呼他拉比(拉比就是夫子)。8但你們不要受拉比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夫子;你們都是弟兄。9也不要稱呼地上的人為父,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10也不要受師尊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師尊,就是基督。11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12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13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正當人前,把天國的門關了,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不容他們進去。(有古卷在此有14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侵吞寡婦的家產,假意做很長的禱告,所以要受更重的刑罰。)

15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走遍洋海陸地,勾引一個人入教,既入了教,卻使他作地獄之子,比你們還加倍。

16你們這瞎眼領路的有禍了!你們說:凡指著殿起誓的,這算不得甚麼;只是凡指著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該謹守。17你們這無知瞎眼的人哪,甚麼是大的?是金子呢?還是叫金子成聖的殿呢?18你們又說:凡指著壇起誓的,這算不得甚麼;只是凡指著壇上禮物起誓的,他就該謹守。19你們這瞎眼的人哪,甚麼是大的?是禮物呢?還是叫禮物成聖的壇呢?20所以,人指著壇起誓,就是指著壇和壇上一切所有的起誓;21人指著殿起誓,就是指著殿和那住在殿裡的起誓;22人指著天起誓,就是指著神的寶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

23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24你們這瞎眼領路的,蠓蟲你們就濾出來,駱駝你們倒吞下去。

25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洗淨杯盤的外面,裡面卻盛滿了勒索和放蕩。26你這瞎眼的法利賽人,先洗淨杯盤的裡面,好叫外面也乾淨了。27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好像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裡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污穢。28你們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顯出公義來,裡面卻裝滿了假善和不法的事。

29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建造先知的墳,修飾義人的墓,說:30若是我們在我們祖宗的時候,必不和他們同流先知的血。31這就是你們自己證明是殺害先知者的子孫了。32你們去充滿你們祖宗的惡貫罷!33你們這些蛇類、毒蛇之種阿,怎能逃脫地獄?的刑罰呢?34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並文士到你們這裡來,有的你們要殺害,要釘十字架;有的你們要在會堂裡鞭打,從這城追逼到那城,35叫世上所流義人的血都歸到你們身上,從義人亞伯的血起,直到你們在殿和壇中間所殺的巴拉加的兒子撒迦利亞的血為止。36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一切的罪都要歸到這世代了。

 
 
打碎自義
 

  馬太福音第二十三章是耶穌對文士和法利賽人「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提後三5)所作的批評。主耶穌義憤填膺,連續用了七次「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一針見血地指出文士和法利賽人自私自利、自以為義、以己為上帝的宗教本質。

  初信主時讀這一段,只覺得罵得痛快,是耶穌公義之體現。但隨著信主後閱歷增加,再讀這一段,有了不同滋味,體會到文士和法利賽人的悲劇所在:畢竟,他們是在「真誠」地「假冒為善」,他們還以為自己正在虔誠地敬拜上帝呢!

  這難道不是很多人的某種信仰狀況嗎?

  其實,真正的無神論者是不存在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神。關鍵在於所信的是真神還是假神。真神擊碎人的自以為義,假神卻使人更自以為義。耶穌說「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反倒不行了」(太二十三23),不正是人自以為義的體現嗎?

  托爾斯泰所著《復活》中的馬斯洛娃墮落為妓女,但妓女的世界觀仍能使她活得挺好。托爾斯泰寫道:「這個世界觀是這樣:所有的男人,不論是年老的也好,年輕的也好,中學生也好,將軍也好,受過教育的也好,沒有受過教育的也好,無一例外,一概認為最大的快樂就在於同嫵媚的女人性交,因此所有的男人雖然假裝在忙別的事,實際上卻只巴望幹這一件事。她正好是一個嫵媚的女人,既可以滿足,也可以不滿足他們這種慾望,所以她就成了一個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人。她過去和現在的全部生活都肯定這種看法是正確的。」

  中國文化傳統有某種自我聖化的「天下第一」情結,自高自大,以為老子天下第一。基督徒卻敢於打碎自義,勇敢面對自己的問題,從而對自己有著審慎的批判性反思。基督徒能意識到自己的不高明,從而回到真理懷抱;或者在真理光照中,發現自己的虛謊。

  天父啊,給孩子智慧洞達世事,
  更賜予謙卑審慎反思,
  同時柔聲喚我──在萬千種驕傲偽善中歸回自己。

 
默想 :
生命的強大在於謙卑與柔弱,如一株小小嫩芽。
 
金句 :

因為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太二十三23)

 
本文版權屬國際福音證主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在事奉上忠心

粵語 國語

第23天


讀經:   歌羅西書四章16至18節
保羅在第17節提及的亞基布究竟是誰?我們對他認識很少。他可能是腓利門和亞腓亞的兒子,在老底嘉教會擔任牧者一職。有人曾經說過:「經文沒有明確指出亞基布的事奉崗位;因此,對他的提醒,便可概括地應用在所有人的身上。」

保羅為甚麼叫人給他這句傳話呢?也許他知道亞基布容易流於安逸和處事輕忽。保羅一向喜歡激勵信徒,要抓緊每個機會去為主作工。

亞基布聽見保羅叫人這樣提醒自己,必定會大吃一驚。他的第一個反應,會是生氣,還是醒覺到自己需要別人提醒呢?這句說話會對他有何影響?會不會使他的靈命得著更新?

你有甚麼事奉呢?講道?探訪?關心有需要的家庭?幫助別人?你是否熱誠地投入事奉?在事奉的時候,有否懷著一顆喜樂和禱告的心?請記著,這是你的事奉,不是其他人的事奉。

保羅提醒他要「盡」自己的職分。「盡」有倒滿的意思。我們嘗試把每個事奉機會視為一個器皿,我們便將我們生命中的一切,我們的整個人傾進去一樣。許多時候,我們都是半心半意地事奉基督;但基督想要的,卻是盡心盡意的事奉。

我們是否懶惰或做事輕忽?我們是否開始追求安逸?或是我們容讓其他許多事情擠壓著我們,以致我們不能全心全意地事奉基督?哪究竟是甚麼?保羅給亞基布的那句話,是否同樣提醒我們?

請再讀第17節,求主幫助你能盡心盡意地事奉。我們要記著,我們是「在主裡」事奉。那就是說,我們是為著祂的榮耀,靠著祂所賜的能力來事奉祂。請翻閱哥林多前書十五章58節,願「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這句話,深深地激勵我們。

~~~~~~~~~~~~~~~~~~~~~~~~~~~~~~~~~~~~~~~~~~~~~~~~
FAITHFUL IN OUR MINISTRY
Day 23


Bible Reading:   Colossians 4:16-18
Who was Archippus, mentioned in verse 17? We are not told very much about him. He may have been the son of Philemon and Apphia. He possibly was the pastor of the church at Laodicea. Someone has said 'The exact ministry of Archippus is unknown, and therefore the lesson of his life is directed to everyone because it includes everyone'.

Why did Paul write in this way? Perhaps he knew that Archippus had a tendency to settle down in comfort and to take things easy. Paul very often stirred people to get on with their work and to be active for Christ while there is time.

It must have been quite a shock for Archippus to hear his name mentioned in this way. Did he react first of all in anger or did he realise his need of this word? What was the result? A renewing in his own soul?

What is your ministry? Is it preaching? Is it visiting? Is it caring for the family? Is it one of helping? How energetically are you working? How cheerfully? How prayerfully? Remember it is your ministry, not someone else's.

Paul says 'fulfil it'. The word means to fill it full. Look at the opportunity for service which you have and consider it a cup or a vessel and pour into it all your life, all your being, all your being's ransomed powers. We are so half-hearted in our service for Christ. Christ wants wholehearted, brimful service, and overflowing faithfulness.

Are we lazy or careless? Have we begun to settle down and to do as little as we can? Have we allowed other things to crowd out our wholehearted service for Christ? Business, home, sport, friends or what? Do we need to take notice of the blunt words which Paul wrote to Archippus?

Read verse 17 again and ask the Lord to help you fulfil your ministry to the utmost. Remember our service is 'in the Lord'. It is by his power, for his glory, with his strength that we are to serve him. Read 1 Corinthians 15:58 and be encouraged today that your labour is never in vain in the Lord.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