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2011-05-16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摩西──民族領袖生命之隱密處
神的朋友
人物介紹及操練建議(按此)

 
經文:
出埃及記三十三11;三十二31-33;三十三14-17,19

11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

三十二31-33
31摩西回到耶和華那裡,說:唉!這百姓犯了大罪,為自己做了金像。
32倘或你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你從你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
33耶和華對摩西說:誰得罪我,我就從我的冊上塗抹誰的名。

三十三14-17,19
14耶和華說:我必親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
15摩西說:你若不親自和我同去,就不要把我們從這裡領上去。
16人在何事上得以知道我和你的百姓在你眼前蒙恩呢?豈不是因你與我們同去、使我和你的百姓與地上的萬民有分別麼?
17耶和華對摩西說:你這所求的我也要行;因為你在我眼前蒙了恩,並且我按你的名認識你。

19耶和華說:我要顯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經過,宣告我的名。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

 
經文默想:
從摩西與神的對話,可見他們之間的感情如何?    
 
神的朋友

  也許摩西在過去八十年的宮庭及曠野生涯裡,從來沒有與神有甚麼正面及親切的對談,直至在何烈山上蒙神顯現和呼召後,他才開始認識神。然而他與神的關係,卻是不斷地進深,後來甚至如知己一般,以真心誠意地對待對方。自出埃及後,短短四個多月,他與神已經面對面說話,毫無隱藏地傾心吐意,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

  「唉!」是摩西因百姓悖逆而發出的一聲歎息,他已懂得把自己的痛苦向神傾訴!以色列百姓雖然使他嚐盡失望與痛心,但因著愛他們的緣故,他願意為他們求神的赦免,甚至為他們受罰,所以他向神斷斷續續的吐出苦情和心底的哀求!

  摩西又向神祈求祂的同在。「人在何事上得以知道我和百姓在你眼前蒙恩呢?豈不是因你與我們同去…?」摩西知道神十分愛他,因此他有意把百姓與自己放在同一位置──你若愛我,就請同樣愛我所愛的人;你若愛我,就請你用「你的同在」證明你的愛意。神也立刻回應:「你所求的,我也要行;因為你是我所愛的,我認識你,我更了解你!我要把我一切的恩慈和愛情給你,我要恩待你!」

 
人生應用:
我希望神把我當作好朋友嗎?我可以怎樣與神建立關係呢?
 
靈性格言:
默想
默想與思想不同,思想是理性的,但默想是靈性的,它並不摒棄理性,卻淨化與更新,使思想也都以神為中心,不再有己的成分,使心意真的更新而變化。  ~唐佑之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八福

第136天

為甚麼要假裝?

 
「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15節)
 

經文

希伯來書四12-16

12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13並且被造的沒有一樣在他面前不顯然的;原來萬物在那與我們有關係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

14我們既然有一位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兒子耶穌,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
15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
16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信息分享

昨天我們結束時提到一位女士,她說自己不懂得哀慟,但實際上她的問題是她不想哀慟。每當我們不願意面對負面的情緒,那表示我們沒有控制情緒,而是讓情緒控制我們。

基督徒往往會被教導要在面對悲傷時假裝出快樂的樣子。不過,今天的經文告訴我們,有一位大祭司完全能夠體恤我們的軟弱。主給我們的安慰是不帶批判和充滿憐憫的,而向主隱藏我們的軟弱,就等於不讓自己得到祂的安慰,是多麼沒理由啊!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提醒,因為我認為十個基督徒中,有八個對如何處理傷害和哀傷都有完全錯誤的觀念。

一般基督徒對負面情緒的反應只有兩個:否認或者是表達。否認就是拒絕面對和感受情緒,昨天我們處理了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來思考一下「表達」是甚麼意思。表達情緒是將情緒盡情發洩出來。這是今天的輔導員和治療師所慣用的手法。他們說你感到不快樂、受到傷害或憤怒時,便高聲呼喊、叫喊或拳打枕頭,直到那些情緒得到完全發洩為止。沒錯,這樣做內心或許可以得到一點釋放,但卻不是合乎聖經的成熟行為。處理負面情緒的正確方式不是否認或表達,而是承認。我們明天將繼續在這方面作進一步的探討。

 
「不讓自己得到安慰是多麼沒理由!」
 

進深研究

路十25-37,七13;太九36,二十34;可一41

1. 耶穌總是以行動來表明甚麼?
2. 祂怎樣生動地說明這點?

 

祈禱

天父,我明白情緒是一個地雷陣,我必須小心謹慎地走過。求您牽著我的手,帶我走過這個地帶,教導我清楚明白合乎聖經的結論。奉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本文英文版權屬 CWR 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 讚美之泉音樂事工 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心的改造:尊重,憐憫,寬恕
看見困苦的人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馬太福音九35-38

35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36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37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38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

 
經文背景:
耶穌開始傳道時,對眾人的宣講及工作,並以工多人少的現況挑戰門徒。
 
經文淺釋:

1. 「天國的福音」(35節)─ 指神拯救的信息。
2. 「困苦」(36節)─ 原文有受威脅之意。
3. 「要收的莊稼多」(37節)─ 收割是指最後審判的時刻快到,時間無多;莊稼多是指等待福音的人多,所以需要更多工人去傳道。

 
經文默想:
1. 當耶穌看見許多人時,為甚麼要憐憫他們?祂內心有何感受?
2. 我願意成為神所差派的工人嗎?
   
 
看見困苦的人

  憐憫不是一種帶有鄙視的施捨,它是發乎內心的感情。這種感情的牽動,乃是出於看見人,並且看見人生命的光景。主耶穌的憐憫,就是看見許多人,他們在靈裡都落在困苦流離之中,意思是快要倒下的光景。因此耶穌就動了憐憫的心,雖然是筋疲力盡,仍樂意滿足他們的需要。

  今天鮮有人會說自己是鐵石心腸,但也承認不易動憐憫的心。一方面是我們懼怕付出感情,另方面是根本看不見需要。每天我們都生活在人群之中,在我們身旁擦過的人也不少,可是我們沒有看見他們,沒有看見他們臉上的表情,沒有看見生命深處的無奈、飢餓、困乏,以致我們仍如常的生活。

  在鬧市中有無數生命正困苦地呼喊。讓我們稍作停步,細看生命的需要,重拾憐憫的情懷!

 
人生應用:
我看見人心的困苦流離嗎?我的心靈是否敏銳於生命的需要?
 
靈性格言:
敬拜乃是人轉向神,信賴和尊崇祂。  ~楊東川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222天
活化心靈的信仰

信仰是心靈尋覓依靠;信仰是心靈接受陶造;信仰是萬物之靈的人生存的痕跡。

請您安靜下來,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不斷重覆地誦讀,讓經文在您心中回響。在讀的時候,請特別留意「求他…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這一句。

經文
以弗所書三14-21

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天上地上的各(或譯:全)家,都是從他得名。)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藉著他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但願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

 
靈修指引

保羅的祈禱意境相當豐富。他為信徒祈求好幾方面的需要,但都是關乎他們的「心裡」或「內在」,而不是有關身體健康,生活、做事順利(包括做與教會有關的事情順利)等等。他希望信徒內裡的人剛強起來,經驗到基督住在心裡,明白基督長闊高深的愛。…

保羅很關心信徒,他為信徒的代禱文給我們一點啟發。他一直想著信徒的內心!他希望他們的心靈「在基督裡」更新、昇華、轉化、安頓。…

信仰培育人類心靈的能量,信仰表達人類心靈的歸屬。信仰本身就是目的,它不是達到目的的手段。信仰活化心靈,而不是用來得福免禍。希望憑藉信仰來改造生活,轉變命途的做法,是「工具式」的信仰。…

「工具式」的信仰所關注的是要生活得好一點,最基本是要確保無災無難,更理想的,是能夠在所做的一切都順暢、成功。「工具式」的信仰不會問,從自身開始,如何更好地發揮人類的靈性,更不太理會所信的是怎樣的神靈,只要幫得上忙,愈是權能、靈驗的神靈,就是好的。…

嚴厲一點的說,「工具式」的信仰是把所信仰的神「非神化」;意思是,神成了人使用的「工具」。這一點可以從亞拉丁神燈之類的故事中看出來。…其實,「工具式」的信仰者亦把人自己「非人化」,人亦成為「神」所利用的「工具」,因為「神」給人一點好處就可以藉著人的「見證」,叫其他人也來接受神靈的服務。…在「工具式」的信仰中沒有真正的人和神之間的關係,只有「利用」、只重「利益」。…

我們需要認真的檢討,自己信仰基督的方式是否「工具性」的?…看看自己最近一年來的祈禱心態、形式及主要的內容。…想想自己心中對神的形象是怎樣的?…嘗試描述一下,自己心中的神,跟自己的生活、際遇怎樣互相關連?…再從原始點發問:為甚麼我要信仰基督?……

請再留心聽保羅怎樣為信徒祈求。「求他…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保羅關心的是他們「心裡」或「內在」的人剛強起來,能夠經驗到基督住在心裡,又明白基督長闊高深的愛。…

保羅深切的希望他們跟基督有「愛」的關係。…還在獄中的保羅知道,信仰基督並不是一項「工具」,而是人的心靈跟基督之間的愛──一種奧秘的關係。…

讓我們離開我們可能已經習慣了的「工具性」思維、心態,然後本著信,接受基督的邀請,進入那沒有「利用」、沒有「利益」的關係吧。這樣本於愛的信仰,活化我們作為「萬物之靈」的人的心靈。……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生命的彼岸

粵語 國語

第16天


讀經:   路加福音十六章23至31節
我們從聖經的教導得知,人並非只有今生。基督也一再強調這個真理,祂親自所講的比喻證明這點。

我們昨天看到財主與拉撒路在生前的強烈對比。如今,畫面一變,我們看見他們在死後的分別。拉撒路生前一貧如洗,他唯一擁有的,就只有對神的信心。然而,這信心卻帶領他經過死蔭的幽谷,去到舊約的先賢那裡,與亞伯拉罕共聚一堂。他們在那裡歡喜快樂地等候基督領他們到天堂。

可是,財主卻在陰間受著極大的痛苦。當他知道自己身處陰間,會否感到非常驚訝呢?也許,當他看見拉撒路竟然與亞伯拉罕和其他先賢在一起,會感到更加驚訝吧!

財主死後要到陰間,是否因為他生前已享盡榮華富貴?不,亞伯拉罕和約伯在世上都有豐富的家財。財主之所以要到陰間,乃因他在生前沒有醒覺自己需要神。他一直遠離神,因此,他死後便要永遠與神隔絕。

財主在世的時候應有盡有,一切隨心所欲;但在死後,一切都不再遂其所願。他的渴求,將永遠得不到滿足;他想逃避痛苦,但在他與天堂之間,卻隔著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

死亡並非生命的終結;死亡只是通往永恆的一道大門。大門之後有兩個地方,一個將永遠與基督同享福樂,另一個卻永遠與神分離。

我們並非在死後,才選擇要往哪個地方;我們必須在今生便作出決定。你作了甚麼抉擇呢?你希望在永恆的將來,去哪裡呢?

~~~~~~~~~~~~~~~~~~~~~~~~~~~~~~~~~~~~~~~~~~~~~~~~
LIFE ON THE OTHER SIDE
Day 16


Bible Reading:   Luke 16:23-31
The teaching of the Bible and especially of Christ himself is that death is not the end of our existence. This story from Christ's own lips confirms this.

We saw yesterday the contrast of circumstances in the lives and the deaths of the rich man and Lazarus. How different it all was.

Now the scene has changed and we look at the contrast in their circumstances after death. Lazarus had very little in his life time except his faith in God. But that faith carried him through the valley into the presence of the Old Testament saints, gathered together with Abraham. It was a happy place of fellowship where they waited for Christ to come and take them into Heaven itself.

But in the other portion of the unseen world the rich man was in deep trouble. Was he surprised to find himself there? Was he even more surprised to see Lazarus with Abraham and the other saints?

Was that man there in an unhappy place because he had been rich? No. Both Abraham and Job had been very rich. He was there because during his earthly life he had not recognised his need of God. He had turned away from God. Now he was separated from God forever.

In life he had all he wanted. He could satisfy his every wish. Now none of his requests were granted. He was in a place of unsatisfied longings and an unbridgeable gulf. There was no way out of his terrible situation.

Physical death is not the end of our existence. Death is only a gateway. Either it leads to unending joy and blessing with Christ or it leads to a place on continued and eternal separation from God.

The choice is not made then - it is made here in this life on earth. What choice have you made?

WHERE WILL YOU SPEND ETERNITY?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