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

2009-08-22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領袖特質─溝通篇(11)
西番雅以神的權柄傳達信息
經文
西番雅書一1-18

一.猶大國作惡主必嚴懲

1當猶大王亞們的兒子約西亞在位的時候,耶和華的話臨到希西家的玄孫、亞瑪利雅的曾孫、基大利的孫子、古示的兒子西番雅。

2耶和華說:"我必從地上除滅萬類。
3我必除滅人和牲畜,與空中的鳥、海裡的魚,以及絆腳石和惡人;我必將人從地上剪除。"這是耶和華說的。

4"我必伸手攻擊猶大和耶路撒冷的一切居民,也必從這地方剪除所剩下的巴力,並基瑪林的名和祭司,
5與那些在房頂上敬拜天上萬象的,並那些敬拜耶和華指著他起誓,又指著瑪勒堪起誓的,
6與那些轉去不跟從耶和華的,和不尋求耶和華、也不訪問他的。

7你要在主耶和華面前靜默無聲,因為耶和華的日子快到。耶和華已經預備祭物,
將他的客分別為聖。
8到了我耶和華獻祭的日子,必懲罰首領和王子,並一切穿外邦衣服的。
9到那日,我必懲罰一切跳過門檻、將強暴和詭詐得來之物充滿主人房屋的。"

10耶和華說:"當那日,從魚門必發出悲哀的聲音,從二城發出哀號的聲音,從山間發出大破裂的響聲。
11瑪革提施的居民哪,你們要哀號!因為迦南的商民都滅亡了,凡搬運銀子的都被剪除。
12那時,我必用燈巡查耶路撒冷,我必懲罰那些如酒在渣滓上澄清的。他們心裡說:'耶和華必不降福,也不降禍。'
13他們的財寶必成為掠物,他們的房屋必變為荒場;他們必建造房屋,卻不得住在其內;栽種葡萄園,卻不得喝所出的酒。

14"耶和華的大日臨近,臨近而且甚快。乃是耶和華日子的風聲,勇士必痛痛地哭號。
15那日是忿怒的日子,是急難困苦的日子,是荒廢淒涼的日子,是黑暗、幽冥、密雲、烏黑的日子,
16是吹角吶喊的日子,要攻擊堅固城和高大的城樓。

17我必使災禍臨到人身上,使他們行走如同瞎眼的,因為得罪了我。他們的血必倒出如灰塵,他們的肉必拋棄如糞土。
18當耶和華發怒的日子,他們的金銀不能救他們。他的忿怒如火,必燒滅全地,毀滅這地的一切居民,而且大大毀滅。"

 

像舊約其他先知一樣,西番雅代表神對人說話。然而,西番雅要傳達神的信息,必須具備獨特的能力,因為神呼召他去宣講人不願聽的信息。這信息包含難解的、甚至是令人討厭的隱喻,實在難以宣講。

不過,西番雅對猶大家傳講審判的信息時,帶著極大的權柄。面對根深柢固的對立,西番雅如何能夠站穩立場,並滿懷熱忱地宣講他的信息呢?我們怎樣效法他的榜樣?留心西番雅所使用的模式:

1相信你的神
西番雅必須信靠神的保守,並相信神賜能力使他傳講信息。

2.相信你的信息
西番雅必須確信,這些嚴厲的話的確是百姓所需要的。

3.相信你的目標
西番雅必須抓緊他的終極目標。

4.相信你的聽眾
西番雅必須心存盼望,相信百姓會改變、接受他的信息。

5.相信你自己
西番雅必須確信,他是傳講這信息的適當人選。

 
承蒙《漢語聖經協會》授權使用  

孿生子多馬

粵語 國語

第22天


讀經:   約翰福音十一章1至16節
在基督的十二個門徒中,多馬是我們認識得最少的其中一個門徒。我們經常稱他作「多疑的多馬」,實在並不公允。多馬又稱為低土馬,低土馬乃「孿生」的意思。這個名字與福音書記載他有好幾次表現多疑,完全扯不上任何關係。「多馬」是希伯來名字,而「低土馬」是希臘名字。

頭三卷福音書僅在列出門徒名字的經文中提及多馬。約翰則有四個場合提到他,後兩次是在基督復活之後。

今天選讀的經文只記載多馬說了一句話,但就像他在其他場合的發言,我們可以透過它來認識他。

經文記載拉撒路病重,他的兩位姊姊非常擔心,打發人去請耶穌立即過來幫忙。但基督卻延遲了兩天才起行,而且還說要先到猶大。

眾門徒聽見基督要去猶大,都慌張起來,他們既擔心基督的安危,但同時也可能為他們自己的安危擔憂!但一番簡單對話之後,置身其中的多馬突然說:「我們去吧!那麼我們便可以與他同死了!」彼得通常都代表眾門徒發言,但這次卻給多馬搶先了。

多馬的話好像很悲觀,然而,這句豪言壯語,卻是這位完全效忠於耶穌基督的門徒的肺腑之言。

而且,這句話也起到了鼓勵的作用。它激動了其餘那些跟從基督的門徒,讓他們作好準備,面向那不可知的未來。

今天有許多信徒像多馬一樣。他們似乎對任何事物都表示懷疑,可是,當他們決定了自己的立場,他們便能對其他信徒產生鼓勵的作用。今天,有沒有人正需要我們的鼓勵呢?

~~~~~~~~~~~~~~~~~~~~~~~~~~~~~~~~~~~~~~~~~~~~~~~~
THOMAS THE TWIN
Day 22


Bible Reading:   John 11: 1-16
One of the least known of Christ's twelve disciples is the man called Thomas. We often call him "Doubting Thomas" which is hardly fair. The word Didymus attached to his name simply means the twin.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his questioning attitude which shows up on several occasions in the Gospels. The name Thomas comes from the Hebrew while Didymus comes from the Greek.

The first three Gospels mention Thomas only when giving the list of the twelve disciples. John brings him into the picture on four occasions, the last two after Christ's resurrection.

Our reading today quotes Thomas as making only a one line statement but it reveals much about him, as do the other remarks he made.

Lazarus was extremely ill and his anxious sisters sent word to Christ, hoping He would come at once to help. But Christ stayed where He was for two more days and then announced He was going to Judea.

The disciples were immediately alarmed. They feared for Christ's safety and possibly their own too! But after a brief conversation the man in the background, Thomas, spoke up. "Let us also go, that we may die with him." Peter was usually the spokesman. This time it was Thomas.

His words sound pessimistic, but they were brave words, spoken out of a heart fully devoted to Jesus Christ.

They were obviously encouraging words. They stirred the rest of the disciples who fell in behind Christ, ready to face the uncertainty which lay ahead.

There are many Christians today like Thomas. They can seem to question almost anything, but when they take a stand they are a real encouragement to fellow believers. Is there someone we could encourage today?


為基督的名受辱罵
祈禱:  天父啊!求你幫助我,叫我每天都按你的旨意行事。

彼得前書4:12-19

有些基督徒在遭受逼迫時會問:「為甚麼受苦的是我?信徒不是蒙恩的嗎?」彼得告訴我們,苦難是每個基督徒都有機會面對的經歷。既然世人會苦待主耶穌,作為祂的跟隨者,我們便沒有理由期望得到免受苦難的優待了。凡打算在基督耶穌裡過敬虔生活的人,也都要受逼迫(參提後3:12)。我們有幸能與基督一同受苦,應該感到極大的喜樂,而不必感到無辜或痛苦。每一位在今世為主受苦的信徒,在主再來時都必與主一同得榮耀(12-14)。事實上,為主的緣故而受苦並不是一件羞愧的事情,彼得和約翰也曾在傳福音時受逼迫,但他們卻仍存喜樂的心,因為對他們來說,逼迫是神認可他們的工作的記號(參徒5:41)。

雖然我們不能逃避逼迫,但卻不應自尋苦難。彼得指出,信徒因殺人、偷竊、作惡或好管閒事而受苦是不應該的。然而,任何人若為作基督徒的緣故而受苦,包括生意損失、名譽受損,以及遭父母兒女或朋友的誤解、憎恨,甚至死亡,則並非是可恥的事情。這些苦難是一種嚴格的試煉,為要叫我們因此而榮耀神(14-15)。我們只要繼續做應當做的事,神必會帶領和指引我們當走的路,以及面對眼前的任何處境。

彼得在第17節提及「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當中的「審判」並非指末後的審判,而是指神的磨煉和管教(參來12:7)。若信徒尚且需要接受神在地上的管教,那些未信的人豈不是要受更多管教、面對更可悲的結局嗎?彼得在第18節所說的,正表達了這個意思。

主耶穌說:「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太5:11)基督差遣聖靈來堅固每一個為信仰而受逼迫的人,但這並不表示所有的苦難都因信基督而來。有時候,苦難的出現,是因我們自己不智的行為,又或是因我們的軟弱跌倒和犯罪之故。所以,我們要小心衡量和反省,弄清楚受苦的真正原因。

你現正面對甚麼苦難沒有?這些苦難出現的原因是甚麼?你可以怎樣勝過它們?

一年速讀  箴言29-30章 帖撒羅尼迦後書1章



本文內容出自〔每日讀經釋義〕,蒙香港讀經會核准使用

耶利米書廿九至卅一章


重點: 致書被擄到巴比倫的百姓;預言猶太人返故土;預言一切得復興。

鑰節: 耶和華說:「以法蓮是我的愛子麼?是可喜悅的孩子麼?我每逢責備他,仍深顧念他;所以我的心腸戀慕他;我必要憐憫他。」(卅一20)

內容: 

神的選民因悖逆犯罪,被神審判,交與外邦作俘虜;但是神的心何等愛戀祂自己的子民!以法蓮(以色列)是祂的愛子,是祂所喜悅的孩子。祂在責備、管教不聽話的孩子時,祂的心是很傷痛的;在祂施行懲戒時,祂憐憫的心在發動。

神說:「那時,我必作以色列各家的神;他們必作我的子民。」(1節)神已定下了懲罰的期限,日子滿了,以色列各家全歸屬主。

神以昔日拯救他們脫離埃及,印證祂的大愛;將來他們必然歸回,像第二次出埃及。「我必將他們從北方領來,從地極招聚;他們必成為大幫回到這裡來。他們要哭泣而來。我要照他們懇求的引導他們,使他們在河水旁走正直的路,在其上不致絆跌;因為我是以色列的父,以法蓮是我的長子。」(8-9節)

神又勸告即將被擄的選民:「以色列民哪,你當為自己設立指路碑,豎起引路柱。你要留心向大路,就是你所去的原路;你當回轉,回轉到你這些城邑。」(21節)悔改有如沿途設立路標,叫神的心回轉;也叫神行奇事,吸引祂子民以愛回應祂,環抱祂(22節,護衛原意環抱)。


默想: 我們有否遠離神?神仍寵愛我們!願如以法蓮禱告說:「求使我回轉,我便回轉,因為是耶和華我的神。」(18節)
本文資料由福音團契書局提供,謹此致謝。

《讀經日引》每季一本,免費贈閱。請電郵biblepathway@yahoo.com.hk索取。

意見交通,請電郵:biblepathway@yahoo.com.hk


經文: 撒下 六11-23

11耶和華的約櫃在迦特人俄別以東家中三個月;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和他的全家。

12有人告訴大衛王說:耶和華因為約櫃賜福給俄別以東的家和一切屬他的。大衛就去,歡歡喜喜地將神的約櫃從俄別以東家中抬到大衛的城裡。13抬耶和華約櫃的人走了六步,大衛就獻牛與肥羊為祭。14大衛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15這樣,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歡呼吹角,將耶和華的約櫃抬上來。

16耶和華的約櫃進了大衛城的時候,掃羅的女兒米甲從窗戶裡觀看,見大衛王在耶和華面前踴躍跳舞,心裡就輕視他。17眾人將耶和華的約櫃請進去,安放在所預備的地方,就是在大衛所搭的帳幕裡。大衛在耶和華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18大衛獻完了燔祭和平安祭,就奉萬軍之耶和華的名給民祝福,19並且分給以色列眾人,無論男女,每人一個餅,一塊肉,一個葡萄餅;眾人就各回各家去了。20大衛回家要給眷屬祝福;掃羅的女兒米甲出來迎接他,說:以色列王今日在臣僕的婢女眼前露體,如同一個輕賤人無恥露體一樣,有好大的榮耀啊!21大衛對米甲說:這是在耶和華面前;耶和華已揀選我,廢了你父和你父的全家,立我作耶和華民以色列的君,所以我必在耶和華面前跳舞。22我也必更加卑微,自己看為輕賤。你所說的那些婢女,他們倒要尊敬我。23掃羅的女兒米甲,直到死日,沒有生養兒女。

 

  1. 大衛何時再迎約櫃?v12.13改正了什麼錯誤?參民十8,書三6。失敗後,我改正錯誤,繼續事奉神嗎?

    A:約櫃在俄別以東家中三個月,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全家。v12.13大衛知道後,就歡歡喜喜按照民數記的要求,將約櫃從俄別以東家中抬出來,並且獻祭,歡呼吹角。

  2. v20大衛回家,要作什麼?米甲怎樣對待他?大衛怎樣回答?我任意諷刺人嗎?我在神面前自卑,在人前有見證嗎?

    A:大衛回家要給眷屬祝福。米甲迎接他,卻諷刺他。大衛表示他是在耶和華面前跳舞,自己必更加卑微,婢女們倒要尊敬他。
內容由《台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各長老同工提供。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