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2011-12-22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但以理──為異象禱告到老
透悟失敗的因由
人物介紹及操練建議(按此)

 
經文:

但以理書九8-15

8主啊,我們和我們的君王、首領、列祖因得罪了你,就都臉上蒙羞。

9主─我們的神是憐憫饒恕人的,我們卻違背了他,

10也沒有聽從耶和華─我們神的話,沒有遵行他藉僕人眾先知向我們所陳明的律法。

11以色列眾人都犯了你的律法,偏行,不聽從你的話;因此,在你僕人摩西律法上所寫的咒詛和誓言都傾在我們身上,因我們得罪了神。

12他使大災禍臨到我們,成就了警戒我們和審判我們官長的話;原來在普天之下未曾行過像在耶路撒冷所行的。

13這一切災禍臨到我們身上是照摩西律法上所寫的,我們卻沒有求耶和華─我們神的恩典,使我們回頭離開罪孽,明白你的真理。

14所以耶和華留意使這災禍臨到我們身上,因為耶和華─我們的神在他所行的事上都是公義;我們並沒有聽從他的話。

15主─我們的神啊,你曾用大能的手領你的子民出埃及地,使自己得了名,正如今日一樣。我們犯了罪,作了惡。

 
經文默想:
為何但以理深深感到悔罪呢?    
 
透悟失敗的因由

  在但以理的代禱中,完全可以看到他生命美麗的一面,他的代禱是非常認真的,認罪也是充滿悔意的。只有做到完全忘我的人,才能對自己代禱的群體產生深刻的認同。

  當但以理看完耶利米先知的預言時,就深深感到悔罪的必須,他意識到整個民族都得罪了神。但以理回想被擄的光景,曉得這全是因為百姓違背神的吩咐,不肯聽從耶和華的話的後果。

  罪使整個民族都陷入神審判的刀下,這個審判使但以理看到神的公義與聖潔,又看到百姓的醜惡、罪性的污穢。神雖然不斷憐憫饒恕,可惜百姓仍是繼續離棄神,不肯回轉。但以理深深感受到罪的沉重,他為百姓的罪孽感到難過;為神的咒詛,感到哀傷;為百姓仍不肯悔罪回轉,感到痛心。但以理屈膝在神面前謙卑地認罪,承認以色列整體都得罪了神。

  今天當我們環視四周,仍有不少的人犯罪離棄神;也有不少的信徒,不肯聽從耶和華的話,犯罪得罪神。我們有但以理的代禱心腸,為眾民在神面前求赦免嗎?

 
人生應用:
我有沒有曾為別人或群體在神面前認罪代求呢?
 
靈性格言:
禱告
我大部分的時間花在預備我的心來禱告─這是使「地上的」和「天上的」得連接的一種「屬天的連結」。  ~羅拔.慕勒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從天上賜下的復興

第356天

禱告的靈

 
「我必將那施恩叫人懇求的靈,澆灌大衛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10節)
 

經文

撒迦利亞書十二1-14

1耶和華論以色列的默示。鋪張諸天、建立地基、造人裡面之靈的耶和華說:

2我必使耶路撒冷被圍困的時候,向四圍列國的民成為令人昏醉的杯;這默示也論到猶大(或譯:猶大也是如此)。

3那日,我必使耶路撒冷向聚集攻擊他的萬民當作一塊重石頭;凡舉起的必受重傷。

4耶和華說:到那日,我必使一切馬匹驚惶,使騎馬的顛狂。我必看顧猶大家,使列國的一切馬匹瞎眼。

5猶大的族長必心裡說:耶路撒冷的居民倚靠萬軍之耶和華─他們的神,就作我們的能力。

6那日,我必使猶大的族長如火盆在木柴中,又如火把在禾捆裡;他們必左右燒滅四圍列國的民。耶路撒冷人必仍住本處,就是耶路撒冷。

7耶和華必先拯救猶大的帳棚,免得大衛家的榮耀和耶路撒冷居民的榮耀勝過猶大。

8那日,耶和華必保護耶路撒冷的居民。他們中間軟弱的必如大衛;大衛的家必如神,如行在他們前面之耶和華的使者。

9那日,我必定意滅絕來攻擊耶路撒冷各國的民。

10我必將那施恩叫人懇求的靈,澆灌大衛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他們必仰望我(或譯:他;本節同),就是他們所扎的;必為我悲哀,如喪獨生子,又為我愁苦,如喪長子。

11那日,耶路撒冷必有大大的悲哀,如米吉多平原之哈達臨門的悲哀。

12境內一家一家地都必悲哀。大衛家,男的獨在一處,女的獨在一處。拿單家,男的獨在一處,女的獨在一處。

13利未家,男的獨在一處,女的獨在一處。示每家,男的獨在一處,女的獨在一處。

14其餘的各家,男的獨在一處,女的獨在一處。

 

信息分享

多年前我從今天的一句經文得到亮光,使我對復興這課題有了全新的看法,這句經文就是:「施恩叫人懇求的靈」。經文指在基督再來的日子,神會將祂的靈澆灌以色列的百姓,令他們看到被他們釘十字架的那一位,是他們唯一真正的彌賽亞。由於聖靈在他們心裡動工,以致他們能夠以從未經歷過的禱告和代求來接近神。

我相信在那些對復興有很大負擔的人心裡,也有類似的事情發生。他們被提升到一個禱告的新領域,令他們的禱告充滿從未經歷過的熱誠和迫切感。有時一些記載復興的文獻會稱這為「禱告的靈」或「代求的靈」。

過去幾天我們一起思想了一些十分個人和富挑戰性的問題。現在請容許我再問你另一個問題:你是否願意讓神將復興的負擔放在你心中?你會不會預備被徵召進入「復興禱告」的隊伍裡?請仔細考慮後才回答,因為這須要在時間、精力、委身和努力上,付出很大的代價。不過要記得,獎賞比代價更大;沒有任何人在為神付出以後,不會得到更大的獎賞!

 
「神總是給予我們更大的獎賞」
 

進深研究

耶二十三33-40;民十一11

1. 以色列失去了甚麼?
2. 他們怎麼樣輕看它?

 

祈禱

親愛的父神,今天,你讓我面對另一個挑戰,求您幫助我看到,您並不是單單向我提出極高的要求,也給我力量去應付。奉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本文英文版權屬 CWR 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 讚美之泉音樂事工 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行為的改造:奉獻
金錢與生命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路加福音十六13

13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

 
經文背景:
主耶穌教導門徒對錢財應有的態度。
 
經文淺釋:
「瑪門」(13節)─即金錢,財利的意思。
 
經文默想:
1. 甚麼是事奉的態度?為何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
2. 事奉神的人,對金錢的態度應當如何?
   
 
金錢與生命

  在現代社會,金錢是一項重要的交易媒介,但其實金錢本身是遠遠超過一種媒介,因為它是有生命、有權力的。

  耶穌用阿拉米語的術語「瑪門」來代表財富,便是將人性和靈氣的特性加在財富上。祂把金錢人格化,使它成為一個敵擋神的神明,搶奪人的心靈,瑪門其實是一種尋找機會來支配我們的權力。根據耶穌的看法,金錢背後有一股屬靈的能力,它賦予金錢生命,因此金錢不單是一種交易的媒介,更重要的是它本身是一個律,能刺激我們熱愛它。

  人的心靈空間,只能完全委身效忠一位主,耶穌指出若我們的生命交給瑪門,就不能同時交給主。不可輕看金錢背後的屬靈力量,它足以控制我們的生命,支配我們的方向,只有奉獻金錢才能使生命從瑪門控制之下,歸回基督。

 
人生應用:
我是否醒覺金錢背後那股控制人的勢力?我願依照神的心意來管理金錢嗎?
 
靈性格言:
我們對金錢及財物的態度,最能考驗我們對神及對人的愛心。這叫我們更能明白我們是否真的超越了這罪惡的世界。  ~《錢財代管》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76天
感謝充滿美意的神

我們常努力去尋問神的旨意,卻很少想到,上主是很主動地要「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

請您安靜地、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重覆地誦讀,直到神的話語在您內心不斷回響。在朗讀時,請您特別留意「都是照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這一句話。

經文
以弗所書一7-12

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豐富的恩典。這恩典是神用諸般智慧聰明,充充足足賞給我們的;都是照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我們也在他裡面得了基業;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作萬事的,照著他旨意所預定的,叫他的榮耀從我們這首先在基督裡有盼望的人可以得著稱讚。

 
靈修指引

保羅寫的頌歌有一個特色,就是句句緊扣、又輾轉重覆,好像是無法終止的。從第三節開始,他多次提及「神的旨意」。…其中一個談及神旨意的地方,很值得我們深思,就是:「照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

「照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原來,神早已定下的美好旨意,是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神是多麼喜歡、樂意、主動的要叫我們知道他的旨意。…

神沒有故意隱藏祂的旨意,要叫我們去懇求、去猜測祂對我們的心意。為甚麼我們好像常常要弄清楚甚麼是神的旨意?…是因為我們誤會了,把一位甘願捨己救贖我們生命的神,當作為一個要人占卜問卦才向人揭露玄機的神靈?抑或是因為我們沒有留意,還是我們不願意接受,神所要我們知道的旨意呢?…

我們常常問神對我們的旨意是甚麼?…這個問題背後,其實反映出我們對神的觀點。…我們認為神不容易向我們表明祂的旨意?…神總是要我們去猜測祂的旨意嗎?…神好像跟我們玩「捉迷藏」?…神的旨意是飄忽多變的嗎?…

無論如何,我們值得轉變對神的想法。我認為,神沒有故意保留一些秘密而不向人涉露;相反的,祂非常樂意讓我們知道祂的心意。神竟然取身成人,住在人間。這樣的一位神,對人還有甚麼保留呢?…

神十分主動要叫我們知道祂的旨意。當我們知道神對我們的意思,神會非常高興。…我想,在我們的祈禱生活上,需要學習多一點感激對我們極度慷慨、寬容、恩慈的神,而不是不斷求問神的旨意。這樣,日子久了,我們會詫異地發現自己比以前更多知道神對我們的心意。…

請您學習集中於神對您的慷慨、寬容、恩慈,讓神對您的慷慨、寬容、恩慈,感化您的心。當您不知道如何做生活的抉擇的時候,把疑惑轉為信仰。您可以這樣祈禱:生命慈愛的主,您樂意讓我知道您的旨意。」…

然後,憑著這樣的信仰,再按著您對人生、對生活的了解、認識,勇敢、冒險地去做生活的抉擇吧!……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打碎自義

 
讀經 : 馬太福音二十三1-36
 

1那時﹐耶穌對眾人和門徒講論,

2說: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

3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

4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

5他們一切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見,所以將佩戴的經文做寬了,衣裳的繸子做長了,

6喜愛筵席上的首座,會堂裡的高位,

7又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他安,稱呼他拉比(拉比就是夫子)。

8但你們不要受拉比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夫子;你們都是弟兄。

9也不要稱呼地上的人為父,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

10也不要受師尊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師尊,就是基督。

11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

12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13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正當人前,把天國的門關了,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不容他們進去。

(有古卷在此有14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侵吞寡婦的家產,假意做很長的禱告,所以要受更重的刑罰。)

15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走遍洋海陸地,勾引一個人入教,既入了教,卻使他作地獄之子,比你們還加倍。

16你們這瞎眼領路的有禍了!你們說:凡指著殿起誓的,這算不得甚麼;只是凡指著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該謹守。

17你們這無知瞎眼的人哪,甚麼是大的?是金子呢?還是叫金子成聖的殿呢?

18你們又說:凡指著壇起誓的,這算不得甚麼;只是凡指著壇上禮物起誓的,他就該謹守。

19你們這瞎眼的人哪,甚麼是大的?是禮物呢?還是叫禮物成聖的壇呢?

20所以,人指著壇起誓,就是指著壇和壇上一切所有的起誓;

21人指著殿起誓,就是指著殿和那住在殿裡的起誓;

22人指著天起誓,就是指著神的寶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

23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24你們這瞎眼領路的,蠓蟲你們就濾出來,駱駝你們倒吞下去。

25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洗淨杯盤的外面,裡面卻盛滿了勒索和放蕩。

26你這瞎眼的法利賽人,先洗淨杯盤的裡面,好叫外面也乾淨了。

27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好像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裡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污穢。

28你們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顯出公義來,裡面卻裝滿了假善和不法的事。

29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建造先知的墳,修飾義人的墓,說:

30若是我們在我們祖宗的時候,必不和他們同流先知的血。

31這就是你們自己證明是殺害先知者的子孫了。

32你們去充滿你們祖宗的惡貫罷!

33你們這些蛇類、毒蛇之種阿,怎能逃脫地獄?的刑罰呢?

34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並文士到你們這裡來,有的你們要殺害,要釘十字架;有的你們要在會堂裡鞭打,從這城追逼到那城,

35叫世上所流義人的血都歸到你們身上,從義人亞伯的血起,直到你們在殿和壇中間所殺的巴拉加的兒子撒迦利亞的血為止。

36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一切的罪都要歸到這世代了。

 
 
打碎自義
 

  馬太福音第二十三章是耶穌對文士和法利賽人「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提後三5)所作的批評。主耶穌義憤填膺,連續用了七次「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一針見血地指出文士和法利賽人自私自利、自以為義、以己為上帝的宗教本質。

  初信主時讀這一段,只覺得罵得痛快,是耶穌公義之體現。但隨著信主後閱歷增加,再讀這一段,有了不同滋味,體會到文士和法利賽人的悲劇所在:畢竟,他們是在「真誠」地「假冒為善」,他們還以為自己正在虔誠地敬拜上帝呢!

  這難道不是很多人的某種信仰狀況嗎?

  其實,真正的無神論者是不存在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神。關鍵在於所信的是真神還是假神。真神擊碎人的自以為義,假神卻使人更自以為義。耶穌說「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反倒不行了」(太二十三23),不正是人自以為義的體現嗎?

  托爾斯泰所著《復活》中的馬斯洛娃墮落為妓女,但妓女的世界觀仍能使她活得挺好。托爾斯泰寫道:「這個世界觀是這樣:所有的男人,不論是年老的也好,年輕的也好,中學生也好,將軍也好,受過教育的也好,沒有受過教育的也好,無一例外,一概認為最大的快樂就在於同嫵媚的女人性交,因此所有的男人雖然假裝在忙別的事,實際上卻只巴望幹這一件事。她正好是一個嫵媚的女人,既可以滿足,也可以不滿足他們這種慾望,所以她就成了一個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人。她過去和現在的全部生活都肯定這種看法是正確的。」

  中國文化傳統有某種自我聖化的「天下第一」情結,自高自大,以為老子天下第一。基督徒卻敢於打碎自義,勇敢面對自己的問題,從而對自己有著審慎的批判性反思。基督徒能意識到自己的不高明,從而回到真理懷抱;或者在真理光照中,發現自己的虛謊。

  天父啊,給孩子智慧洞達世事,
  更賜予謙卑審慎反思,
  同時柔聲喚我──在萬千種驕傲偽善中歸回自己。

 
默想 :
生命的強大在於謙卑與柔弱,如一株小小嫩芽。
 
金句 :

因為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太二十三23)

 
本文版權屬國際福音證主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王后被廢

粵語 國語

第22天


讀經:   

以斯帖記一章1至12節

1亞哈隨魯作王,從印度直到古實,統管一百二十七省。

2亞哈隨魯王在書珊城的宮登基。

3在位第三年,為他一切首領、臣僕設擺筵席,有波斯和瑪代的權貴,就是各省的貴胄與首領,在他面前。

4他把他榮耀之國的豐富和他美好威嚴的尊貴,給他們看了許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

5這日子滿了,又為所有住書珊城的大小人民,在御園的院子裡設擺筵席七日。

6有白色、綠色、藍色的帳子,用細麻繩、紫色繩從銀環內繫在白玉石柱上,有金銀的床榻擺在紅、白、黃、黑玉石的鋪石地上。

7用金器皿賜酒,器皿各有不同。御酒甚多,足顯王的厚意。

8喝酒有例,不准勉強人,因王吩咐宮裡的一切臣宰,讓人各隨己意。

9王后瓦實提在亞哈隨魯王的宮內,也為婦女設擺筵席。

10第七日,亞哈隨魯王飲酒,心中快樂,就吩咐在他面前侍立的七個太監米戶幔、比斯他、哈波拿、比革他、亞拔他、西達、甲迦,

11請王后瓦實提頭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因為她容貌甚美。

12王后瓦實提卻不肯遵太監所傳的王命而來,所以王甚發怒,心如火燒。

以斯帖記是一卷十分獨特的書;除它以外,聖經中只有另一卷書《路得記》記述女性。路得是一位嫁給猶太人的外邦女子;以斯帖則是嫁給外邦人的猶太女子,並因此救了她的民族。但故事並不是由以斯帖開始,而是從王后瓦實提開始的,她的丈夫就是波斯王亞哈隨魯,在公元前485至465年間統治當地。綜觀全書雖然沒有出現神的名字,但在發生的各種事件背後,卻清楚看見神的手掌管。

試想像這慶典是如何盛況空前!慶典的第一部分,是為來自波斯國各地所有的官員設筵六個月,當時的波斯地域從印度遠伸至埃及,這些官員們前來,可能是參加「議會會議」。然後,在他們離開前,王在冬宮御園宴客七天,王「用金器皿賜酒,器皿各有不同」,賓客可以任意醉酒。在這期間,王后也為官員的夫人們擺設筵席。

故事就在此時發生。滿是醉意的亞哈隨魯王突然興起一個瘋狂的念頭。他要王后前來,在這群醉酒之徒面前炫耀她的美貌。經文沒有明確說出他究竟想怎樣,他是否要王后當眾脫衣,好讓一眾男士一睹她身體的美麗?他究竟想怎樣?我們不知道,但顯然王后瓦實提卻清楚如果走進這縱酒狂歡的氛圍中,她會遭遇甚麼。於是,她拒絕前往那裡。

亞哈隨魯王被告知「王后不來」,便完全失去控制。他去問場中那些所謂「明哲人」,他該怎樣懲罰悖逆的王后。他們提議王永遠不准她到王面前,而且還不單如此,他們擔心其他婦女也不順從丈夫,因此要求王傳令,要國中婦人必須完全遵行丈夫的命令。王后瓦實提因而被廢,永遠不得再見她的丈夫;但她卻保住自己的貞潔。她損失了很多,但保住了尊嚴。這事對我們有何啟發呢?

~~~~~~~~~~~~~~~~~~~~~~~~~~~~~~~~~~~~~~~~~~~~~~~~
THE QUEEN WHO LOST HER THRONE
Day 22


Bible Reading:   

Esther 1:1-12

1 Now it came to pass in the days of Ahasuerus (this was the Ahasuerus who reigned over one hundred and twenty-seven provinces, from India to Ethiopia),

2 in those days when King Ahasuerus sat on the throne of his kingdom, which was in Shushan the citadel,

3 that in the third year of his reign he made a feast for all his officials and servants—the powers of Persia and Media, the nobles, and the princes of the provinces being before him—

4 when he showed the riches of his glorious kingdom and the splendor of his excellent majesty for many days, one hundred and eighty days in all.

5 And when these days were completed, the king made a feast lasting seven days for all the people who were present in Shushan the citadel, from great to small, in the court of the garden of the king's palace.

6 There were white and blue linen curtains fastened with cords of fine linen and purple on silver rods and marble pillars; and the couches were of gold and silver on a mosaic pavement of alabaster, turquoise, and white and black marble.

7 And they served drinks in golden vessels, each vessel being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with royal wine in abundance, according to the generosity of the king.

8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the drinking was not compulsory; for so the king had ordered all the officers of his household, that they should do according to each man's pleasure.

9 Queen Vashti also made a feast for the women in the royal palace which belonged to King Ahasuerus.

10 On the seventh day, when the heart of the king was merry with wine, he commanded Mehuman, Biztha, Harbona, Bigtha, Abagtha, Zethar, and Carcas, seven eunuchs who served in the presence of King Ahasuerus,

11 to bring Queen Vashti before the king, wearing her royal crown, in order to show her beauty to the people and the officials, for she was beautiful to behold.

12 But Queen Vashti refused to come at the king's command brought by his eunuchs; therefore the king was furious, and his anger burned within him.

The book of Esther is unique. Only one other book in theBible is about a woman (Ruth). Ruth was a Gentile who married a Jew. Esther was a Jew who married a Gentile and saved her own nation. But the story did not begin with Esther. It began with Queen Vashti. Her husband was Xerxes, King of Persia who reigned from about 485 BC to 465 BC. The name of God is not found in this book, but the hand of God was clearly seen in the events which took place.

Imagine the scene of this incredible celebration. The first part lasted six months, during which all the officials of the vast Persian Empire, stretching from India to Egypt, were present, possibly for "council meetings". Then before they left, there was a seven day feast in the royal gardens of the king's winter palace. "Wine was served in golden goblets, each one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and the guests could drink to excess. While this was going on, Queen Vashti was giving a banquet for the officials' wives.

Then it happened. King Xerxes had a mad thought in his drunken state. He would bring in his Queen and show her off in front of this drunken mob. What he intended to do, was not really told. Did he think that she should strip so that these men could see the beauty of her body? What were his intentions? We do not know but apparently Queen Vashti had a good idea of what going into the atmosphere of that orgy would mean to her and she refused to go anywhere near it.

When Xerxes was told "she's not coming", he lost his temper completely. He turned to his so-called "wise men" and asked how he should punish this rebellious wife. They suggested that she should be banished from his presence forever. But they didn't stop there. They were afraid that other men's wives might also refuse to obey their husbands, so they recommended that a decree be made that every wife in the whole kingdom must do whatever their husbands' demanded. Queen Vashti lost her throne and never saw her husband again but she kept her integrity. She suffered loss, but her honour was intact. What does that say to us today?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