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2011-12-05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但以理──為異象禱告到老
面對危機
人物介紹及操練建議(按此)

 
經文:

但以理書二17-24

17但以理回到他的居所,將這事告訴他的同伴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

18要他們祈求天上的神施憐憫,將這奧秘的事指明,免得但以理和他的同伴與巴比倫其餘的哲士一同滅亡。

19這奧秘的事就在夜間異象中給但以理顯明,但以理便稱頌天上的神。

20但以理說:神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從亙古直到永遠,因為智慧能力都屬乎他。

21他改變時候、日期,廢王,立王,將智慧賜與智慧人,將知識賜與聰明人。

22他顯明深奧隱秘的事,知道暗中所有的,光明也與他同居。

23我列祖的神啊,我感謝你,讚美你,因你將智慧才能賜給我,允准我們所求的,把王的事給我們指明。

24於是,但以理進去見亞略,就是王所派滅絕巴比倫哲士的,對他說:不要滅絕巴比倫的哲士,求你領我到王面前,我要將夢的講解告訴王。

 
經文默想:
但以理從甚麼途徑處理危機?他對神有甚麼認識?    
 
面對危機

  當但以理主動面對解夢危機的一刻開始,就立時將一個巨大的包袱壓在自己背上,因為他要承擔的已不單單是他個人生死的問題,更涉及巴比倫所有哲士的生命安危。誠然,但以理獨自承擔了,由此可見他確有非凡的勇氣。

  面對這危機,但以理知道不是憑他天生的才智可以解決,他曉得惟一的出路是藉著禱告倚靠神。他的禱告不是只在口頭上的言語,乃是帶有行動的。他回到自己的居所,迫切的在神面前呼求,把心底的負擔、壓力及所需要的解夢力量陳明。因為這個禱告只許成功,不能失敗,所以,他必然運用他最大的信心力量,把危機帶到神的面前。

  此外,但以理也同時要求他三位朋友,在禱告上與他齊心作戰,一同面對這個危機,他相信同心禱告的力量是最大的。他堅決相信神是活的神,也是憐憫人的神,祂絕不會不顧念敬畏祂的人,也不會放棄那些無辜被殺的生命。果然神向但以理顯明了夢的含義,化解了危機,更使這危機變成了讚美的凱歌及禱告得勝的呼喊。

 
人生應用:
我面對危機時,第一個反應是禱告,還是其他行動呢?
 
靈性格言:
禱告
禱告也是信心的生出與生長之處。出於信心的禱告,是凡祈求的就得著。但在神旨意之外所求的,是得不著的。禱告的對與否,須要在神旨意的光中判斷。  ~于中一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從天上賜下的復興

第339天

只有透過禱告

 
「你們要恆切禱告……」(2節)
 

經文

歌羅西書四2-15

2你們要恆切禱告,在此儆醒感恩。

3也要為我們禱告,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能以講基督的奧祕(我為此被捆鎖),

4叫我按著所該說的話將這奧祕發明出來。

5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

6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

7有我親愛的兄弟推基古要將我一切的事都告訴你們。他是忠心的執事,和我一同作主的僕人,

8我特意打發他到你們那裡去,好叫你們知道我們的光景,又叫他安慰你們的心。

9我又打發一位親愛忠心的兄弟阿尼西母同去;他也是你們那裡的人。他們要把這裡一切的事都告訴你們。

10與我一同坐監的亞里達古問你們安。巴拿巴的表弟馬可也問你們安。(說到這馬可,你們已經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們那裡,你們就接待他。)

11耶數又稱為猶士都,也問你們安。奉割禮的人中,只有這三個人是為神的國與我一同作工的,也是叫我心裡得安慰的。

12有你們那裡的人,作基督耶穌僕人的以巴弗問你們安。他在禱告之間,常為你們竭力的祈求,願你們在神一切的旨意上得以完全,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穩。

13他為你們和老底嘉並希拉波立的弟兄多多的勞苦,這是我可以給他作見證的。

14所親愛的醫生路加和底馬問你們安。

15請問老底嘉的弟兄和寧法,並他家裡的教會安。

 

信息分享

偉大的神學家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曾寫過一句話,這句話很能夠幫助我平衡昨天提到兩個各具份量的真理──神的主權和人的責任。衛斯理的話是:「只有透過禱告,神才會在世上成就救贖的工作。」

讓我用自己的話來複述他的意思:每當神打算在地上施行祂的旨意時,祂並不是專橫隨意的去行動,而是觸動向祂禱告的心,然後透過禱告作為橋樑來完成祂的計劃。沒錯,神是擁有絕對主權的神,但祂不會以獨裁或任意妄為的方式來達到祂的目的,祂也不會違反祂的屬性和祂在世上確立的原則,正如祂不會製造四方的圓形,或者是年老的嬰孩一樣。神就是神,祂是統管禱告原則的主宰,因此,禱告與復興確是息息相關的。我所看到的所有復興,都是與那些有力、有信心的禱告、以某種方式連繫在一起的。

我認為神的主權和人的責任,是用以下的方式協調起來,達成和諧的:神為了祂百姓的利益,認為那裡需要復興的時候,祂便會將禱告的責任交付給少數的兒女,讓他們的禱告成為復興能力流動的橋樑。請讓衛斯理的名言再次在你心中響起:「只有透過禱告,神才會在世上成就救贖的工作。」

 
「禱告與復興是息息相關的」
 

進深研究

王下十九1-37;箴二十一1;出十七8-13;啟十九6

1. 是甚麼令希西家採取了那樣的行動?
2. 神怎麼樣展示祂的主權?

 

祈禱

神啊,我明白您不是要專橫或任意地施行您的旨意,而是要流露您的屬性,藉此向我們啟示您自己。在您榮耀的權威中,我的心跳動不已──這是愛的心跳。親愛的天父,感謝您,阿們。
 
本文英文版權屬 CWR 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 讚美之泉音樂事工 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行為的改造:奉獻
韶光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使徒行傳十三36

36大衛在世的時候遵行了神的旨意,就睡了(或作:大衛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歸到他祖宗那裡,已見朽壞。

 
經文背景:
保羅在傳道期間,用這一句話總結了大衛一生的事蹟。
 
經文默想:
1. 神是否在每個信徒身上,都有其獨特旨意?
2. 大衛如何回應神的旨意?
   
 
韶光

  有不少屬靈偉人,對生命年歲都有相同的觀感,就是人生的重要並不以活了多久來衡量,人生的精粹是在於怎樣去活。誠然,生命的價值、時間的光輝乃在質,不在量。

  聖經給大衛的一生冠以崇高的簡介──「大衛在世的時候遵行了神的旨意,就睡了」。他坦然順服地按著神的心意,以自己一生的光陰,奉獻在建立以色列國的偉大使命上。他為保國保民而屢屢爭戰,生活備顛沛流離;他在失敗中見證人當降服在神的手中,他教導百姓、教導所羅門務要行神的旨意;他設計了聖殿的樣式、把積蓄的私人財富獻上、為建殿作了預備的工作……大衛並沒有虛度他有生的年日,他以美善的生活態度和行為,服事了他那世代的人。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是在善用每一天,還是在虛度光陰呢?儆醒過來吧!願我們用永恆的思想、事物和行動,來充實眼前的時光,改變荒謬的行為,使生命的每一刻都投入神的旨意裡。

 
人生應用:
我是否順服地照神的旨意,擺上自己的生命,被祂使用?
 
靈性格言:
直到苦行的生活在耶穌基督的教會內復興過來,宗教的復興是不會有的。  ~尼哥拉.畢耶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59天
心靈的父母

神邀請我們與祂進人人性世界之內最親密的關係中──父母與子女的關係。

請您安靜地、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重覆地誦讀,直到神的話語在您內心不斷回響。在朗讀時,請您特別留意「得兒子的名分」這一句話。

經文
以弗所書一3-6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這恩典是他在愛子裡所賜給我們的。

 
靈修指引

保羅驚嘆神給予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對!神不單「揀選」我們,更待我們為「子女」。…

我們人是社交性的群居動物。在眾多的人倫關係中,最受重視的,相信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在二千年前的希羅文化,及更早的猶太社會中,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亦是被看為最密切的。世界上各國歷代的詩詞歌賦、小說電影,不乏父母子女間關愛的故事。近代社會中的許多法律都是提倡及保護父母子女關係。…

心理學的研究進一步證實,父母子女關係對於個人的成長,影響深遠。…

聖經說,我們是神的「子女」,神是我們的「父母」,這是人所能明白,最密切的一種關係。…神是我們的「父母」,是表達神對人永不離棄的愛;我們是「子女」,是說人不斷被神愛的孕育而成長。…

如果我們感受到人間父母的愛護、照顧,那就不難明白天上的「父母」是如何的關心、重視我們。…此刻,讓我們想到自己的父母。如果您曾經經驗過父母給予細心照願、悉心關懷,您在感激父母之餘,亦可以明白到,父母為自己所做、所付出的一切,反映天上「父母」對自己的疼愛。…

但假若不幸地,我們極缺乏,甚或沒有經驗過人間父母的愛,便可能對天上「父母」的愛感到遙遠、陌生。…我們或許知道(或有可能永遠不知道)為甚麼父母如此待我們,但這已經是不能改變的現實;或許我們亦知道,縱然自己是如何努力地嘗試去討好父母、改變父母,但他們對待自己的態度也不會有太大轉變。…

想到這裡,我們的心會難過、遺憾。…讓我鼓勵您:仰望上主──天上的「父母」──打開您的心門,請求上主進入您的心,給予您所渴求的關愛、保護。…

請您現在就靜下來,近接神隨著您呼吸的每一口氣息,送來內心一份溫暖的愛,撫慰您的心。……

我亦邀請您,在以後的日子,每當內心泛起那失落或懷念父母之愛而生的愁緒,不要忘記自己是上主的子女。…朋友!仰望上主,接受上主永不離棄的愛,讓上主作您心靈的父母。……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登山變像

粵語 國語

第5天


讀經:   

馬太福音十七章1至9節

1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

2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

3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

4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裡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

5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

6門徒聽見,就俯伏在地,極其害怕。

7耶穌進前來,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

8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裡。

9下山的時候,耶穌吩咐他們說:"人子還沒有從死裡復活,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

今天,我們很難準確指出基督登山變像的地點。要是祂仍然在加利利海北面的地區,那麼最可能的地點便是黑門山。要是祂已回到南部,就可能是在加利利的某個小山。今天的以色列嚮導認為是後者。

登山變像仿如一個異象;但它是一個事實,基督確實有好幾分鐘時間,將祂在天上的榮光顯出來。這必是一個奇異的景象──對親眼看見的門徒來說,仿如預先瞥見天堂的景象。摩西和以利亞分別是律法和先知的代表,他們在這榮耀的時刻也和基督一同顯現。馬可福音告訴我們,他們與基督談論祂將要在耶路撒冷受死的事。

彼得衝口而出地說,他們應該留在那裡,為基督、摩西和以利亞搭三座棚。他話沒說完,神便親自降臨,帶走摩西和以利亞,並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祂!」(我們可以加上一句:「不要將任何人置於我兒子同一地位。」)

接著,基督還吩咐那三位門徒,不要把這經歷告訴任何人。為甚麼不呢?也許,在這種或其他情形下,門徒很容易四處傳講各種基督的故事和祂所行的神蹟,結果可能引來很多人要立耶穌為王;但耶穌卻極不願意這事發生。

基督告訴他們事實是,祂將要到耶路撒冷受苦、受死和復活。他們當時還不明白。其後,直至基督復活,聖靈降臨之後,他們才恍然大悟,將這些奇妙的真理向人傳講。我們如今得知他們的經歷何等奇妙,我們也盼望有一天能親見基督的榮耀。

~~~~~~~~~~~~~~~~~~~~~~~~~~~~~~~~~~~~~~~~~~~~~~~~
THE TRANSFIGURATION
Day 5


Bible Reading:   

Matthew 17: 1-9

1 Now after six days Jesus took Peter, James, and John his brother, led them up on a high mountain by themselves;

2 and He was transfigured before them. His face shone like the sun, and His clothes became as white as the light.

3 And behold, Moses and Elijah appeared to them, talking with Him.

4 Then Peter answered and said to Jesus, "Lord, it is good for us to be here; if You wish, let us make here three tabernacles: one for You, one for Moses, and one for Elijah."

5 While he was still speaking, behold, a bright cloud overshadowed them; and suddenly a voice came out of the cloud, saying, "This is My beloved Son, in whom I am well pleased. Hear Him!"

6 And when the disciples heard it, they fell on their faces and were greatly afraid.

7 But Jesus came and touched them and said, "Arise, and do not be afraid." 8 When they had lifted up their eyes, they saw no one but Jesus only.

9 Now as they came down from the mountain, Jesus commanded them, saying, "Tell the vision to no one until the Son of Man is risen from the dead."

Today it is difficult to pinpoint the exact location of Christ's Transfiguration. If He was still in the area north of the Sea of Galilee, then Mt. Hermon is the most likely place. If he had returned south, then some hill in Galilee could be the place. Guides in Israel today point out the latter.

The Transfiguration seems an illusion but it was an actual event where Christ, for a few minutes, shone out in all His heavenly glory. It must have been an amazing sight - a foretaste of heaven itself for those who saw it. Moses and Elijah, representing the law and the prophets, joined Him for these glorious moments. Mark's Gospel tells us that they talked with Christ about His coming death in Jerusalem.

Peter blurted out that they should stay there and build tabernacles for Christ and the other two. But when he said that, God reached down from heaven and pulled back Moses and Elijah and said, "This is my Son, my chosen One. Listen to Him." (We could add, "Don't try to put anyone else on the same level as my Son.")

Then Christ told the three disciples not to mention this experience to anyone. Why not? It was possible on this occasion, and on others too, that the disciples might very easily have spread all kinds of stories about Christ and the miracles He had done. The result could have been an uprising by the people wanting to make Him king. This was something Christ did not want to happen.

Christ shared with them the reality that He was going to Jerusalem to suffer and die and rise again. They didn't understand all this just then. Later, after His resurrection and the coming of the Holy Spirit, it all fell into place and they were able to share these amazing truths with all who would listen. We know now how wonderful it must have been for them and w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Christ in His glory for ourselves some day.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