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

2011-12-03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但以理──為異象禱告到老
神的智慧
人物介紹及操練建議(按此)

 
經文:

但以理書一17-21

17這四個少年人,神在各樣文字學問(學問:原文是智慧)上賜給他們聰明知識;但以理又明白各樣的異象和夢兆。

18尼布甲尼撒王預定帶進少年人來的日期滿了,太監長就把他們帶到王面前。

19王與他們談論,見少年人中無一人能比但以理、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所以留他們在王面前侍立。

20王考問他們一切事,就見他們的智慧聰明比通國的術士和用法術的勝過十倍。

21到古列王元年,但以理還在。

 
經文默想:
經文說:「到塞魯士王元年,但以理還在。」試想是甚麼因素使但以理能長久得勝?    
 
神的智慧

  經過三年嚴格的訓練,但以理要面對尼布甲尼撒王的考問,到底一個「禱告的人」與其他人有何分別呢?

  但以理對神堅定的決心,使他在神面前得到很大的恩典,神不單把各樣文字學問的聰明和知識賜給他,更使他有解釋和分辨異象與夢兆的智慧。「異象」是指一個人魂遊象外所見的經歷;「夢兆」是指人能明白夢的含義和神的心意。但以理的表現使尼布甲尼撒王感到驚訝異常,他的才智甚至連巴比倫全國最有智慧的術士哲士也不能及。

  但以理驚人的才智,不單是指他天賦的聰明才幹,更重要的是指他擁有了神的智慧,是神賞賜他的。神的智慧是無法從人間的學問取得的,乃是來自靈裡的禱告。當但以理在神面前祈求,神就使用他,給他智慧裝備他,使他能在異邦中為祂自己作見證,且日後成為一個甚具時代影響力的人。

  今天你有否預備自己讓神使用呢?願我們都樂意先裝備自己的生命,不單要努力爭取知識,也要在禱告中,求取神的智慧,又以神的智慧禱告,這樣我們的生命就必能為主發光。

 
人生應用:
我有沒有祈求神賜下智慧,以致我能充實自己的生命,和影響別人的生命呢?
 
靈性格言:
禱告
禱告乃是神答覆祂自己的願望:那就是說,那是神的靈在人心中所產生的願望,奉神子之名而表達出來,又再由父神來加以答覆的。  ~武資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從天上賜下的復興

第337天

禱告的重要性

 
「當春雨的時候,你們要向發閃電的耶和華求雨。」(1節)
 

經文

撒迦利亞書十1-8

1當春雨的時候,你們要向發閃電的耶和華求雨。他必為眾人降下甘霖,使田園生長菜蔬。

2因為,家神所言的是虛空;卜士所見的是虛假;作夢者所說的是假夢。他們白白地安慰人,所以眾人如羊流離,因無牧人就受苦。

3我的怒氣向牧人發作;我必懲罰公山羊;因我─萬軍之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羊群,就是猶大家,必使他們如駿馬在陣上。

4房角石、釘子、爭戰的弓,和一切掌權的都從他而出。

5他們必如勇士在陣上將仇敵踐踏在街上的泥土中。他們必爭戰,因為耶和華與他們同在;騎馬的也必羞愧。

6我要堅固猶大家,拯救約瑟家,要領他們歸回。我要憐恤他們;他們必像未曾棄絕的一樣,都因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我必應允他們的禱告。

7以法蓮人必如勇士;他們心中暢快如同喝酒;他們的兒女必看見而快活;他們的心必因耶和華喜樂。

8我要發嘶聲,聚集他們,因我已經救贖他們。他們的人數必加增,如從前加增一樣。

 

信息分享

讓我們繼續來思考昨天提出的問題:復興是如何開始的?我們必須明白,復興是神主權的行動,是由神而不是由教會開始的。許多基督徒在神的主權這一個觀點上持有不同的見解。有一派思想說:「復興完全是神主權的行動,人並沒有甚麼可以做。當神願意時,便會賜下復興,祂不會先與受造之物商量。」很多偉大的威爾斯復興領袖都接受這個觀點,包括伊凡思(Christmas Evans)、羅蘭斯(Daniel Rowlands)、伊利爾斯(John Elias)、愛德華茲(Thomas Charles Edwards)和約翰伊文思(John Evans)。

另一派思想說:「只要教會願意付上代價,復興可以在教會任何時候發生。」偉大的復興家芬尼(Charles Finney)認同這個說法。他說:「教會只要願意,隨時都可以有復興的出現,因為復興好像種植麥子──農夫播種,到了適當的時候,麥子便會長出來。當我們願意播下禱告的種子,在神的田地的紅犁溝中勞動,我們就能經歷復興。」

我相信,事實是介乎這兩派思想之間。復興是神主權的行動,意思是只有祂才能夠帶來復興,但我也相信祂俯就祂的百姓,因著他們熱切和信心的祈求,將復興的責任從天上賜下。聖靈每次偉大的澆灌,包括五旬節在內,都是始於神的心意,不過卻是因著懇切和堅持的禱告所引發開來的。

 
「神在懇切的禱告後賜下復興」
 

進深研究

加六1-10;約十二24;傳十一1;林後九6

1. 播種和收割背後的原則是甚麼?
2. 這與復興有甚麼關係?

 

祈禱

天父,如果禱告是那麼的重要,求您喚醒我,使我清楚明白禱告的力量和重要性,幫助我今天對代禱者的意義有一個新的異象。奉主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
 
本文英文版權屬 CWR 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 讚美之泉音樂事工 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行為的改造:奉獻
獻上今天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雅各書四13-17

13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做買賣得利。」

14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

15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

16現今你們竟以張狂誇口;凡這樣誇口都是惡的。

17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

 
經文背景:
雅各警誡信徒不要為明日自誇。
 
經文默想:
1. 人能掌握和控制的事情究竟有多少?
2. 為何雅各警誡信徒不要自誇?
   
 
獻上今天

  現代人其中一種狂傲自誇之處,就是靠自己來掌握前途與未來。不少人花盡心思為自己謀取大事,不斷回應俗世所給他們的機會,到處奔波賺錢、花錢,卻不知生命的莫測幻變非自己所能掌握,以致不曾好好珍惜今天。

  雅各提醒信徒兩件很重要的事情:一、生命是無常的,因此人必須珍惜每一天,盡量充實今天的生活,不要把今天應作的善事留待明天;二、我們所要完成與回應的該是神的時機,因此當將一切的計劃,交託給神,並由神指教去作抑或不作。

  弟兄姊妹,你對時間抱甚麼態度呢?每一天都是你永恆的一個片斷,是神把它交給我們託管。每天都有每天的責任、善事,當我們好好為神管理今天的生活時,就是向神奉獻一天的生活了。

 
人生應用:
我是否將每一天都視為神的恩典,好好珍惜、運用?
 
靈性格言:
凡心裡渴望行為完全,又深知自己需要神的訓言,並為此切求的,這人必不致失望。  ~慕安德烈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57天
主有轉化生命之恩

既然在神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我們就常到主面前,領受生命更新、癒合的恩典吧。

請您安靜地、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重覆地誦讀,直到神的話語在您內心不斷回響。在朗讀時,請您特別留意「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這一句說話。

經文
以弗所書一3-6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這恩典是他在愛子裡所賜給我們的。

 
靈修指引

當保羅說:「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的時候,他帶領我們一同想像一幅圖畫:每一個來到神面前的人,都成為「另一個人」;好像從神那裡發出一道聖潔的光茫,把在祂面前的每個人包圍起來,而那道光又有癒合的能力,把每一個生命破碎的人重整過來;於是,每個人來到神面前的人,都跟以前不再一樣了。…

人需要自力更新。但在生命的成長、更新上,很多時候,人是無法、無力完全改造自己的。這是基督信仰的一個特點。…我們實在需要神的恩澤,才能體現生命的轉化;生命能夠「翻過來」的人,總不能忘記上主之恩。…

有些人,後悔曾經做錯事,一直被那些「羞恥」、「卑劣」、「污穢」的感覺及判斷所牽纏;特別是當所做的錯事是與「性」有關的時候,這些傷痛情感就更明顯。有些人在體格、容貌、智力、才能、身份、關係上有缺憾或是低於他人的,常常被自卑感所困擾。也有人是自覺時常受「偏情」所約束(如貪心、妒忌、憤怒、虛榮等),使他們感到不能自主的。…

我們停下來想想,自己在那方面也同樣感到「立志為善不能由我」呢?……

神「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對!是神「使我們」重獲自尊,「使我們」能夠自重。真的!是神「使我們」,是神「使我們」心靈感到清新、完整。…這全是恩典!…讓我們此刻來到這位充滿恩典、慈愛的神面前,領受聖化、癒合的光芒。…

請您心裡重覆祈禱:「主啊,使我在您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接著,想像自己是在神面前,被一道光所包圍,內心感到一份溫暖,…您請求主那一道能夠聖化、癒合生命的光芒,洗滌、醫治您此刻所能自覺到的心靈疾患或者是不能自我的部份。…在過程中,不要忘記如此的祈禱:「主啊,使我在您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

您現在就用幾分鐘時間,來到主面前,讓主使您「成為聖潔,無有瑕疵。」……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來到推羅與西頓

粵語 國語

第3天


讀經:   

馬太福音十五章21至31節

21耶穌離開那裡,退到推羅、西頓的境內去。

22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

23耶穌卻一言不答。門徒進前來,求他說:"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她走吧!"

24耶穌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

25那婦人來拜他,說:"主啊,幫助我!"

26他回答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

27婦人說:"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牠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

28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從那時候,她女兒就好了。

29耶穌離開那地方,來到靠近加利利的海邊,就上山坐下。

30有許多人到他那裡,帶著瘸子、瞎子、啞巴、有殘疾的和好些別的病人,都放在他腳前,他就治好了他們。

31甚至眾人都希奇,因為看見啞巴說話,殘疾的痊愈,瘸子行走,瞎子看見,他們就歸榮耀給以色列的神。

由加利利海附近地區,到北岸和推羅城,大約要走五十公里。西頓則在北面的更遠處。有趣的是,基督為何要到這兩個外邦人的城市呢?也許祂要讓門徒知道,祂縱然說過,祂來是要尋找以色列家的迷羊,但祂卻同樣愛外邦人。

在前幾天,基督曾嘗試帶門徒到一個安靜的地方休息,可是群眾卻在那裡找到他們。接著,法利賽人也從耶路撒冷北上來質疑基督。因此,祂可能是為了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便帶門徒走到對岸。推羅是一個多山的國家,他們要越過山坡,才能走到沿岸的平原。在這裡,基督有機會用心且安靜地教導十二門徒。

我們不知道基督在兩地逗留了多久,也許有好幾個星期,然後才回到加利利。但無論如何,在這期間,有一位外邦婦人獲得基督的憐憫,使她那個被鬼附的女兒得到醫治。那婦人與基督之間的對話十分有趣。她表現出無比的堅持,終於贏得基督的讚賞和醫治。

那婦人接受了基督的比喻,但作出了一個極好的回應,她指著基督以狗比喻外邦人說:「是的,但當兒女吃飽之後,狗也會得到東西,牠們吃從桌上掉下的殘渣兒。所以,你有殘渣幫助我的需要嗎?」

耶穌看見她的信心和需要,馬上讚賞她的信心。雖然基督從沒有見過她的女兒,但她女兒立刻就從魔鬼的勢力中釋放出來。婦人的信心使她的要求得蒙應允。今天當我們向祂祈求,基督同樣要看見我們的信心。縱使祂已回到天上,並不在我們身邊,但祂仍然回應我們的禱告。

~~~~~~~~~~~~~~~~~~~~~~~~~~~~~~~~~~~~~~~~~~~~~~~~
VISITING TYRE AND SIDON
Day 3


Bible Reading:   

Matthew 15:21-31

21 Then Jesus went out from there and departed to the region of Tyre and Sidon.

22 And behold, a woman of Canaan came from that region and cried out to Him, saying, "Have mercy on me, O Lord, Son of David! My daughter is severely demon-possessed."

23 But He answered her not a word.
And His disciples came and urged Him, saying, "Send her away, for she cries out after us."

24 But He answered and said, "I was not sent except to the lost sheep of the house of Israel."

25 Then she came and worshiped Him, saying, "Lord, help me!"

26 But He answered and said, "It is not good to take the children's bread and throw it to the little dogs."

27 And she said, "Yes, Lord, yet even the little dogs eat the crumbs which fall from their masters' table."

28 Then Jesus answered and said to her, "O woman, great is your faith! Let it be to you as you desire." And her daughter was healed from that very hour.

29 Jesus departed from there, skirted the Sea of Galilee, and went up on the mountain and sat down there.

30 Then great multitudes came to Him, having with them the lame, blind, mute, maimed, and many others; and they laid them down at Jesus' feet, and He healed them.

31 So the multitude marveled when they saw the mute speaking, the maimed made whole, the lame walking, and the blind seeing; and they glorified the God of Israel.

 

It must have been about a 50 km walk from the area around the Sea of Galilee to the northern coast and the city of Tyre. Sidon was further north again. It would be interesting to know why Christ chose to go to these Gentile cities. Perhaps He wanted to show the disciples that His love was for the Gentiles also, even though He said Himself He was sent to the lost sheep of the house of Israel

A few days before, Christ had tried to take His disciples to a quiet spot for rest but the crowds had found them there. Then Pharisees from Jerusalem had traveled north to confront Christ. Perhaps to find the quietness He had been looking for, He led His disciples across the coast. It was a hilly country which they walked through before coming out onto the coastal plain. It would be a real opportunity for Christ to give quiet instruction and teaching to the twelve.

We do not know how long this visit lasted; perhaps it was several weeks before Christ returned to Galilee. But it was long enough for one Gentile woman to be given deliverance for her daughter who was demon possessed. The interchange between this woman and Christ was very interesting. She certainly was persistent and finally won the word of commendation and healing from Christ.

The woman accepted the analogy Christ made but came back with a splendid answer. She took up His reference to dogs and said, "True, but when the children are fed, the dogs gain something too. They get the crumbs which fall from the table. So, do you have a crumb for me to help meet my need?"

Jesus recognised her faith and her need and quickly commended her faith. Her daughter was released from the power of the demon immediately even though Christ never actually saw the child. Her faith won what she was asking for. This is what Christ is still looking for when we make our requests known to Him. He can answer our prayers today even though He is not physically present with us now as He was back then.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