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1日 星期二

2012-01-31 Cloud of Witnesses Every Week(雲彩見證)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咒詛變祝福  /  周細雁
我曾經歷失敗婚姻、負債纍纍、女兒叛逆及兒子重病的坎坷歲月。但後來有機會接觸福音認識上帝,全家從此開始經歷上帝的恩典與祝福。
 

我出身藍領家庭,讀完中學二年級便輟學。丈夫是漁民子弟,沒讀過書,後來學做點心。我們在一九八四年結婚。

失敗婚姻
丈夫嗜賭,婚後不改。我管不了他,便乾脆不理,只要求他按時供給家用;可他自顧不暇,又因賭博欠下巨債,連累我也接追債電話。

丈夫沉默寡言,我們沒有溝通,他批評我只看重錢;但是,一個家開銷那麼大,怎能不向他要?他很大男人主義,回家十指不動,只坐著等吃飯。我苦忍十年,一九九四年終於決定離婚。當時兒子讀小學六年級,女兒讀幼稚園。兒子歸他,女兒歸我。

坎坷歲月
決定離婚後,我如釋重負,以為逃出生天。那時,我從事保險業,壓力很大,生意不好;後來我轉做收銀員。女兒讀小學時,我們積累信用卡欠款超過十萬。部分是前夫的債,部分是我咎由自取,無法量入為出,愛買甚麼就買甚麼,每月只付最低限額。後來為了減輕債務,我有兩年節衣縮食,女兒也只得請前夫照顧。

做保險業時,有一個女同事表面對我很好,又願意借錢給我,替我照顧孩子,卻料不到她背後中傷。我很生氣,對人失去信心。混亂了兩年,一九九六年才辦妥離婚手續。

兒子讀中一時,經學校社工協助,我和前夫的關係稍為緩和。社工勸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兒子身上,不要把焦點放在大人的問題上。

由於我的生活無法穩定,八歲的女兒情緒也很波動。她小小年紀就無心向學,不做作業,下課後常與同學出外遊蕩。我跟學校的社工、老師商量,決定辭工,領取綜援(政府福利金),搬回娘家住,負起教養她的責任。

 

辭工後兩個月,聽到兒子患肝癌的消息。他才十六歲,起初腹部疼痛,發現膽管栓塞,手術時,發覺肝臟有問題,我整個暑假的時間和精神都放在他身上。當時女兒小學三年級,她不明白作父母的心情,心生妒忌,須要學校的社工幫忙調解。

因生活壓力太大,我的脾氣變得暴躁。不幸的是,女兒學了我的性格,她討厭讀書,人際關係惡劣,沒有好朋友。自從我留在家中照顧她,才漸漸改善,不再整天悶聲不響,開始與人交往。只是性情仍偏激,有時會發脾氣。

女兒升上六年級時,我的甲狀腺和乳腺都有病徵,須看專科。當時頗害怕,還好不是癌症。

及時天使
女兒的學校舉辦「和老師有個約會」,我會見她的班主任黃老師,將自己所擔心的事告訴她,請她找學校社工幫助教導女兒。活動完畢,她問我:「妳有信仰嗎?」經她一問,我才想起自己小時接受過天主教洗禮,離婚時曾拜黃大仙,希望經濟環境改善。可惜求到的是下籤,便乾脆不拜,甚麼都不信。黃老師隨即邀我去教會。可惜女兒去了兩、三次便喊悶,不願意去;為免辜負黃老師一番好意,我只好獨自赴會。

我聽道很專心。有一次,傳道人講到品德,我用紙寫下來,貼在家中牆上,提醒自己;聽到「饒恕」的信息,我就饒恕仇敵,不再記恨。

一個多月後,兒子肝癌復發,錦霞老師鼓勵我祈禱。我說:「祈禱?兒子還未信呢。」她說:「沒問題,妳信就可以了。」於是我為兒子禱告。過去,兒子手術後曾住院廿多天,很痛苦,我求上帝減少他的痛苦。很奇妙,手術順利,對肝損害很小,第五天便出院,不必做化療,傷口雖二十吋,沒發炎。

自此,我更認真尋道,常請教教會弟兄姊妹,又看聖經,聽錄音帶,聽到很多感人見證、佈道信息、專題講道和研經課程等。我常把經文抄在筆記本上,隨時隨地翻看,並與人分享。

生命成長
信耶穌後,我的心開放了,不再害怕被人出賣,因上帝必保守我。我常與妹妹、媽媽、朋友,甚至陌生人分享福音。有一次,我與一個婆婆分享福音,她只懂福建話,我不懂福建話,兩個人竟能溝通,還領了她禱告,真奇妙!我還有很多地方須要學習,但感謝上帝讓我經歷祂。

二○○四年七月我接受浸禮。次年學習做小組組長;但因為信耶穌的日子淺,又不懂處理人際關係,說話的內容沒有錯,但態度和方式不對,引起了人際問題。有天深夜,我突然醒來,聖靈提醒我反思所言所行是否只是自我的想法;我立刻認罪,立志以後更緊靠主耶穌,改善自己為人處事的方法,並要行道,用愛心說誠實話,寬恕人、誠心關懷人等。我知人際關係並非只是關係而已,要用愛心關懷人,遵行上帝的旨意。若上帝要我規勸,我就以愛心說誠實話,叫人得益處。

信耶穌以前,我凡事憂慮,也許因為出身貧窮,很看重金錢,不懂量入為出,沒有儲蓄;信耶穌後,我把經濟問題交託上帝,經歷到沒有錢也有平安。上帝改造了我,以前我脾氣不好;現在不那麼容易動怒。以前我意見多,自以為是,任意妄為,以致碰得焦頭爛額;現在則凡事先求問上帝,不敢衝動。信耶穌後,我與媽媽的關係改善了。想到她在戰亂的顛沛流離中成長,她所受的苦,不是我們這一代人所經歷過的,所以我學習體諒媽媽。現在我對服侍長者有較重負擔,很喜歡探訪老人院,見到老人家,握著他們的手祝禱。

對婚姻醒悟
離婚後,要獨自面對更多、更複雜的問題,大小事都沒人商量,生活得更吃力。我開始明白,聖經上的話真對,婚姻是一男一女、一生一世,彼此扶持,同心敬拜和服事造物之主。我信耶穌後,才明白跟丈夫有磨擦的原因,是我們沒有好的溝通,導致彼此傷害,誤會叢生,我也有責任。

感謝上帝,賜我屬靈的家。我參加教會後,有弟兄姊妹作伴,才不覺那麼孤單。上帝能化腐朽為神奇,我破碎的婚姻現在竟能成為別人的借鏡。當有人和我談起夫婦相處之道時,我會分享失敗的經歷,勸告他們學習珍惜和體諒對方,不要意氣用事。我是過來人,明白了離婚不是減少煩惱,而是增加煩惱。現今社會的風氣動輒離婚,對面臨離婚的姊妹,我會說:「妳有甚麼困難、痛苦,跟主耶穌說吧,祂會教妳怎麼做… …信了耶穌要將妳的問題交給上帝,不要以為信耶穌後,婚姻便立即改善。要婚姻改善,要緊的是夫婦兩人都要生命改變。」

兒子的病
兒子患病後,多次接受手術,傷口很大,很痛苦,我也無能為力。但感謝上帝,兒子因患病而認識了主耶穌。

帶兒子信耶穌並不容易,起初他說:「媽媽,您不要逼我去教會!別人也叫您別逼我。」我說:「兒子,我不是逼你,身為母親,我要將最好的告訴你。」我們也爭執了好一段時間,後來他才相信,並在二○○五年七月受浸。

回顧二○○三年十一月,曾發現他的肝臟有陰影,但很奇怪,接受磁力共震、超聲波等後,二○○四年三月看報告就沒有了。

二○○五年七月,兒子肝癌又復發,要做手術。那次的手術順利。二○○七年九月肝癌已擴散,二○○八年五月廿七日安息主懷。安息禮拜的前後都是暴雨,在沒有經濟能力的環境下,上帝顧念我們,一切順利進行,可以應付所有的開支,前夫也體驗到弟兄姊妹的關懷而得安慰。因兒子的病,我明白病人的需要,於是報讀院牧關懷課程,希望以後有機會幫助病人和他們的家屬,如探訪、送飯、告訴他們上帝的救恩等。

在事奉中,我看到福音的大能。有一個絕症病人,只剩餘三個月壽命,因我們的探訪,看到自己的錯,願意謙卑地求離了婚的妻子饒恕。妻子饒恕了他,幾個成年子女也再接納父親。他們在醫院重新舉行基督教婚禮,場面感人。我領悟到,上帝是我們的頭,我們只要尊祂為大,順從祂,祂會為我管理萬事,管理我們的家,比我們管理來得更好。

二○○九年我因聖靈感動,報讀「信徒普及神學課程」, 得益不少。視野寬闊了,對我在教會的服事有幫助, 去年八月因甲狀腺囊腫要動手術而暫停,二○一一年會繼續。在等候期間心中有喜樂平安,手術順利,感謝讚美主!家人關係進步,與前夫有好的關係,他常與我們共進晚餐。女兒工作兩年了,媽媽對上帝的信心增多不少,還向未信的家人和朋友分享福音。全家經歷上帝的恩典。

 
懇請讀者把見證轉寄給你所認識的弟兄姊妹或未信主的親友,一同分享神的慈愛 與恩典,也藉此讓更多人有機會聽聞福音。
本文由國證網絡知信行發送,香港中國信徒佈道會授權刊載
逢星期二以電郵送上,免費訂閱,如有興趣請按此連結
 

2012-01-31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一月三十一日
「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他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詩一三六1)


本篇詩篇共有二十六節,每節都以不同的事例來見證、顯名神的慈愛永遠長存,例如:神奇妙的創造,厚賜萬物給世人,又多次多方憐憫、拯救祂的子民,賜給他們迦南美地為業等等。這一切實在是神慈愛的彰顯,因為神一切的創造,以及對祂子民所施的恩惠、拯救,不但顯出祂的榮耀,更是彰顯祂的慈愛。神造作這一切的出發點乃是愛,如經上說:「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又說:「神就是愛。」(約壹四8)

弟兄姊妹們,若昔日詩人能仔細從神的創造和拯救中認識、細說神的慈愛,何況今天我們這因信耶穌基督而得神豐富恩典的人,豈不更應時常思念祂的宏恩厚愛而不住稱頌祂麼?可惜,我們往往缺少了對祂的稱謝,太虧欠了!

經上說:「你們要稱頌耶和華,因他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這是眾聖徒的福音,因為父神的慈愛永不改變,存到永遠。天地萬物可以改變,我們周圍的人、事、物可以改變,然而,我們父神的慈愛永不改變。「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約十三1)所以,若你正處身在困難中,或在失敗中,以為神不愛你,請立刻轉向祂,照著你的本相,靠著主的寶血來親近祂,有如浪子回到父家,重享父的慈愛吧!請緊記:「你們要稱頌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本文摘錄自《每日甘霖》一書,程蒙恩長老著,承蒙允准刊載。


保羅──為異象攪亂天下
生死兩難之間
人物介紹及操練建議(按此)

 
經文:

腓立比書一21-26

21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

22但我在肉身活著,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該挑選甚麼。

23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

24然而,我在肉身活著,為你們更是要緊的。

25我既然這樣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間,且與你們眾人同住,使你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

26叫你們在基督耶穌裡的歡樂,因我再到你們那裡去,就越發加增。

 
經文默想:
保羅認為活著更是重要的原因在那裡?    
 
生死兩難之間

  保羅執筆寫腓立比書的時候,已年近六十,經過近三十年四處奔波、遭受患難的日子,使他的身體甚為衰殘,在他的心靈深處實在渴望可以息勞歸主,在父神的懷裡享受祂的安息。

  可是,當保羅想起腓立比的弟兄姊妹,心裡就感到困難,因看到他們仍是需要自己的教導及勉勵,就感到他們比自己更重要。為了他們,保羅甘願繼續承擔地上的勞苦,因他知道,只要他在他們中間,他們的生命就可以改變、成長,而且他們會感到歡樂及興奮。

  在生死兩難之間,保羅為了信徒的生命,作出了抉擇,就是把自己生命的力量繼續貢獻出來,直到最後的一刻。他一生為神、為天國、為異象、為人毫無保留地擺上自己,讓神使用,成為一個攪亂天下的人。

  弟兄姊妹,保羅的生命有否震憾你的生命呢?在這個時代裡,確實需要更多肯為異象擺上的人,因為神再來的日子近了,請為你的生命禱告!

 
人生應用:
神啊,我願奉獻給你,求你使用!
 
靈性格言:
領袖的勇氣
屬靈的領袖必須有最大的勇氣──經常是精神上的勇氣,同時也要有肉體上的勇氣。勇氣就是那種心神品性,能使人遇到危險或困難時仍能堅定不會懼怕,也不會意志消沉。  ~孫德生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神的異象

第31天

不能再掉頭

 
「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25節)
 

經文

詩篇七十三1-28

1(亞薩的詩。)神實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

2至於我,我的腳幾乎失閃;我的腳險些滑跌。

3我見惡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懷不平。

4他們死的時候沒有疼痛;他們的力氣卻也壯實。

5他們不像別人受苦,也不像別人遭災。

6所以,驕傲如鏈子戴在他們的項上;強暴像衣裳遮住他們的身體。

7他們的眼睛因體胖而凸出;他們所得的,過於心裡所想的。

8他們譏笑人,憑惡意說欺壓人的話;他們說話自高。

9他們的口褻瀆上天;他們的舌毀謗全地。

10所以神的民歸到這裡,喝盡了滿杯的苦水。

11他們說:神怎能曉得?至高者豈有知識呢?

12看哪,這就是惡人;他們既是常享安逸,財寶便加增。

13我實在徒然潔淨了我的心,徒然洗手表明無辜。

14因為,我終日遭災難;每早晨受懲治。

15我若說,我要這樣講,這就是以奸詐待你的眾子。

16我思索怎能明白這事,眼看實係為難,

17等我進了神的聖所,思想他們的結局。

18你實在把他們安在滑地,使他們掉在沉淪之中。

19他們轉眼之間成了何等的荒涼!他們被驚恐滅盡了。

20人睡醒了,怎樣看夢;主啊,你醒了也必照樣輕看他們的影像。
 
21因而,我心裡發酸,肺腑被刺。

22我這樣愚昧無知,在你面前如畜類一般。

23然而,我常與你同在;你攙著我的右手。

24你要以你的訓言引導我,以後必接我到榮耀裡。

25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

26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神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

27遠離你的,必要死亡;凡離棄你行邪淫的,你都滅絕了。

28但我親近神是與我有益;我以主耶和華為我的避難所,好叫我述說你一切的作為。

 

信息分享

讓我們在這裡停下來總結一下我們到目前為止所說過的話。

教會現在最關鍵的需要是對神有新的異象。年青的以賽亞進入聖殿時得到的異象也應該成為我們的異象。那個異象改變以賽亞,也會改變我們。不過,很多基督徒來到聖經面前,不是要按神的本性發現神,而是要確定他們自己對神的看法。因此,他們緊抓對全能者完全錯誤的觀念,對神也沒有真知識,以致在生命中跌跌撞撞,而不是穩步前行。如果我們給神正確的位置──「高高在上」──我們便看到自己的正確地位,敬拜的時候便不會覺得是一種儀式,而是與我們的創造主深刻和豐富的相遇。

有一件妨礙我們按神的本性去認識神的事情,就是我們應該擔心自己怎樣對待神,而不該專注於別人怎樣對待我們。歷史顯示那些真正認識神的人似乎都不大關心別人對他們做過甚麼,因為他們都忙於聚焦在怎樣更認識神的方面。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掌握一個事實:對神深入一點兒的認識,比對祂有很多知識上的認識有價值得多。因此,我們必須更進一步追求以賽亞在聖殿中所得到的異象。有一件事情我們應該肯定的是:今天來到這兒,我們應該對神的本性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所以不應該又再掉頭走回自己以前對神的舊路。

 
「對神深入的認識比只在知識上認識神更重要」
 

進深研究

約六53-71;太十九21

1. 彼得怎樣回應耶穌的問題?
2. 為甚麼?

 

祈禱

神啊,我生命的門終於開始向外而不是向內打開。我開始懂得更多注目於您,而不是看我自己。我知道這才是正確的行為。我的天父啊,求您繼續帶領我,我要跟隨您。奉耶穌的名求。阿們。
 
本文英文版權屬 CWR 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 讚美之泉音樂事工 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行為的改造:享受
享用萬物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詩一零四10-15,31-35

10耶和華使泉源湧在山谷,流在山間,

11使野地的走獸有水喝,野驢得解其渴。

12天上的飛鳥在水旁住宿,在樹枝上啼叫。

13他從樓閣中澆灌山嶺;因他作為的功效,地就豐足。

14他使草生長,給六畜吃,使菜蔬發長,
供給人用,使人從地裡能得食物,

15又得酒能悅人心,得油能潤人面,得糧能養人心。

31-35節
31願耶和華的榮耀存到永遠!願耶和華喜悅自己所造的!

32他看地,地便震動;他摸山,山就冒煙。

33我要一生向耶和華唱詩!我還活的時候,要向我神歌頌!

34願他以我的默念為甘甜!我要因耶和華歡喜!

35願罪人從世上消滅!願惡人歸於無有!
我的心哪,要稱頌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原文是哈利路亞;下同)!

 
經文背景:
一首讚美神創造世界的詩篇,詩人將神創世時的情景再描寫一遍,藉此讚美神的偉大。
 
經文淺釋:
1. 「野驢」(11節) ─ 代表家畜以外的走獸。
2. 「油」(15節) ─ 指滋潤皮膚用的橄欖油。
 
經文默想:
1. 神創造世界時,如何顧念萬物和人的需要?
2. 詩人默念神的創造時,他的心靈產生怎樣的迴響?
   
 
享用萬物

  在有關享用物質的態度上,歷代的信徒都容易陷在兩種極端上:或視物質如邪惡,處處克制節用;或則以物質為寶貝,終日積攢財寶。現代的信徒,有些也未能正確衡量對享用物質的態度,有時為怕被指責,就暗暗地花費、暗暗地積存,卻獲而不能享,存而不能樂。

  基本上,物質本身並沒有錯,詩篇的作者也盡情地歌頌神創造宇宙萬物的偉大。當細意思考和觀賞神的創造時,我們便會發現祂不僅照顧我們的需要,同時也顧及我們的享受和歡樂;祂賜我們生命,也賜給我們生活的各種需用,使我們更能具體地認識祂的偉大與慈愛。

  物質並不是邪惡,但也不是絕對的寶貝,它只是受造物。謹記先尋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然後該以積極感恩的態度,享受祂所賜的萬物。

 
人生應用:
我如何看神所賜的萬物呢?我是否存感恩的心去享受神所創造的一切?
 
靈性格言:
捨棄一切,連自己也不要,便是作門徒最深度的操練。  ~艾德滿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116天
欣賞的眼光

我們所看見的,不單是外在的事實本身,也反映出我們內心的本相。

請您安靜地、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不斷重覆地誦讀,讓經文在您心中回響。在讀的時候,請特別留意「就為你們不住的感謝神」這一句。

經文
以弗所書一15-17

因此,我既聽見你們信從主耶穌,親愛眾聖徒,就為你們不住的感謝神,禱告的時候,常題到你們: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使你們真知道他。

 
靈修指引

雖然保羅是一個受嚴格訓練出身的律法師,但似乎對人有非常積極的觀點。從書信的下半都看來,當日的信徒仍然有些要改善的地方,但保羅卻在信中稱讚他們,並為他們「信從主耶穌,親愛眾聖徒」而感謝神…

保羅這種廣闊的胸襟,優雅的態度,很可能是在大馬色路上遇見主以後,逐漸培養出來的。無論如何,他那種常常看見別人優點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看人看事的觀點又如何呢?…我們總是看見別人的瑕疵或錯誤嗎?…我們也時常挑剔自己的錯誤,對自己的表現總是不滿意嗎?…

對!人是需要不斷改善、進步的,錯誤也不能縱容。…但假若我們只留意人的缺失、瑕疵,便會忽略人在學習改善、進步的過程中,亦有值得欣賞的地方。…當我們只是在別人身上找自己所期望看見的表現,便不會注意別人身上還有其他的「好東西」。…

「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放有。」…說這一句話的保羅也包括其中。…我們也可以說:「沒有完美的人,一個也沒有。」…每一個期望自己及別人做到完美地步的人,本身就有瑕疵。…

保羅明白這個道理。他甚至不避諱的說:「在罪人中,我是罪魁。」…可能是因為保羅接納自身的不足,便對別人多一份體恤,亦能欣賞他人的長處。…保羅能夠接納自身的錯謬,亦跟他在大馬色路上,遇見那位接納他的基督有關;事後,他失明了一段日子,復明以後,好像是學會了用基督的眼光看事、看人、看己。…

追求完美使人又累又氣,而且傷害人際關係;這種拒絕現實、控制生命的衝動,是損人害己的。…讓我們靜下來想想:我接納自己並不完美,也不能完美嗎?…在不完美的現實中,我能欣賞自己一些美善、優雅品格,及善長的工夫、熟練的才幹嗎?…您可以把這些優點記下來,為此感謝神,也相信神同樣的欣賞您。……

請您也在生活中學習以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您的家人、親戚、朋友。…他們不可能是沒有缺點的,但您可以看見他們還有良好、正向的另一面嗎?…當您愈向人反映他們身上那一點點美善的光芒,他們就會把那小光芒發揚光大。…如果您同樣看見自己內在一點點美善的光芒,您亦會把那小光芒發揚光大。…

如果您沒有機會親自向對方(您的家人、親戚、朋友)表達欣賞,也可以學習保羅,為他們感謝神──為他們如此的生命存在世間而感謝神。……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你渴嗎?

粵語 國語

第31天


讀經:   

約翰福音七章37至44節

37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

38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39耶穌這話是指著信他之人要受聖靈說的。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

40眾人聽見這話,有的說:這真是那先知。

41有的說:這是基督。但也有的說:基督豈是從加利利出來的麼?

42經上豈不是說基督是大衛的後裔,從大衛本鄉伯利恆出來的麼?

43於是眾人因著耶穌起了分爭。

44其中有人要捉拿他,只是無人下手。

在住棚節的七天節期裡,守節的人都要住在帳棚或樹木臨時搭建的棚屋,為的是紀念他們的先祖曾在曠野的帳棚中生活。

到了節期的最後一天,人們都開始拆卸帳棚,收拾物件,準備回家。就在這個節期的尾聲,我們的主似乎覺察到,許多人的心靈仍是空虛和失落的。宗教活動和節期紀念,都未能真正滿足人的心靈。

就在這一刻,在喧鬧的人聲中間,傳來了祂的呼喊:「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喝。」人們都驟然止步,靜下來聆聽呼聲,有些人更接受了基督的邀請。但另一些人,卻嗤笑這個出身加利利的人,有啥本事為他們做些甚麼。

基督究竟發出了甚麼邀請?「人若渴了」--即人若認識到自己的最深切需要--「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們先要認識自己是個罪人,和承認自己需要救贖。

我們要到哪裡去?--就是來到耶穌基督的面前。只有祂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任何人都可以去到祂的面前,祂歡迎所有人;可是,邀請卻十分明確:「不是到別的地方去,卻是只到耶穌基督那裡去。」

耶穌基督邀請我們去做甚麼?--去「喝」。接受基督的邀請,祂就會滿足你的需要。

將會有何結果?--基督所賜的新生命,會像活水江河一樣在你裡面湧流不息,讓別人也可以分享得到。這幅圖畫豈不是很美麗嗎?你和我的生命像這個樣子嗎?基督不僅要滿足我們的需要,且要使用我們滿足別人的需要。祂要藉著我們去把活水分給別人。祂一直等待,要將祂那湧流不息的靈先充滿我們,然後再由我們分給別人;我們是否願意接受祂的邀請呢?

反思:

我若想幫助別人,就必須先飽喝基督的活水。

~~~~~~~~~~~~~~~~~~~~~~~~~~~~~~~~~~~~~~~~~~~~~~~~
ARE YOU THIRSTY?
Day 31


Bible Reading:   

John 7:37 - 44

37 On the last day, that great day of the feast, Jesus stood and cried out, saying, "If anyone thirsts, let him come to Me and drink.

38 He who believes in Me, as the Scripture has said, out of his heart will flow rivers of living water."

39 But this He spoke concerning the Spirit, whom those believing in Him would receive; for the HolySpir it was not yet given, because Jesus was not yet glorified.
  
40 Therefore many from the crowd, when they heard this saying, said, "Truly this is the Prophet."

41 Others said, "This is the Christ."
But some said, "Will the Christ come out of Galilee?

42 Has not the Scripture said that the Christ comes from the seed of David and from the town of Bethlehem, where David was?"

43 So there was a division among the people because of Him.

44 Now some of them wanted to take Him, but no one laid hands on Him. 

The last day of the Feast of Tabernacles had come. All week the people had been living in tents or in temporary shelters made from three branches to remind them of the time when the children of Israel had lived in tents in the wilderness.

Now it was time to take down the tents and to pack up and go home. Soon it would be all over for another year. As the ceremonies ended, it seems that our Lord sensed there were many people whose hearts were still empty and unsatisfied. Religion and its ceremonies do not really satisfy the human hearts.

Right at that moment, a voice was heard above the noise of the crowd, 'If any man thirst, let him come unto me and drink.' The people stopped and listened and some of them accepted Christ's invitation. Others laughed at the whole idea of a man from Galilee being about to do anything for them.

What did Christ say? 'If any man thirst'; if any man realizes his own deep need, 'let him come unto me'. Here is where we begin, when we acknowledge our own need as sinners.

Who do we come to? To Jesus Christ. He is the only one who can meet our needs. Anyone can come. Everyone is welcome, but the invitation says, 'Come to Jesus Christ and to no-one else'.

What do we do? 'Drink'. Take what Christ offers, he will meet our need.

The result? The new life Christ gives is like a flowing stream of water from which others can drink too. Isn't that a wonderful picture? Is your life and mine like that? Christ not only wants to meet our needs, he wants to use us to help meet the needs of others too. He wants to reach others through us. He is always waiting to so fill us with his Spirit that there will be a continuous overflow to others. Are we allowing him to do this?

TOUGHT FOR TODAY:

I need to drink deeply myself if I am to help anyone else.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