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

2011-08-14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約伯──正視生命困惑的真誠
我沒有罪惡
人物介紹及操練建議(按此)

 
經文:

約伯記九13-18;十7-9;十六17-18;廿七2-6

13神必不收回他的怒氣;扶助拉哈伯的,屈身在他以下。

14既是這樣,我怎敢回答他,怎敢選擇言語與他辯論呢?

15我雖有義,也不回答他,只要向那審判我的懇求。

16我若呼籲,他應允我;我仍不信他真聽我的聲音。

17他用暴風折斷我,無故地加增我的損傷。

18我就是喘一口氣,他都不容,倒使我滿心苦惱。

十7-9
7其實,你知道我沒有罪惡,並沒有能救我脫離你手的。

8你的手創造我,造就我的四肢百體,你還要毀滅我。

9求你記念─製造我如摶泥一般,你還要使我歸於塵土麼?

十六17-18
17我的手中卻無強暴;我的祈禱也是清潔。

18地啊,不要遮蓋我的血!不要阻擋我的哀求!

廿七2-6
2神奪去我的理,全能者使我心中愁苦。我指著永生的神起誓:

3我的生命尚在我裡面;神所賜呼吸之氣仍在我的鼻孔內。

4我的嘴決不說非義之言;我的舌也不說詭詐之語。

5我斷不以你們為是;我至死必不以自己為不正!

6我持定我的義,必不放鬆;在世的日子,我心必不責備我。

 
經文默想:
約伯怎樣堅持信念?他對神有何困惑?    
 
我沒有罪惡

  約伯的三個朋友,肯定約伯是犯了罪,否則神不會這樣待他!他所受的,只有惡人才會遇到。因為神必報應人: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

  就在這樣的控訴下,約伯向神、向人,更向天上人間一切的活物自辯,宣告自己生命的執著!他肯定自己,更不責備自己,也不因現在的遭遇而放鬆自己。他要堅持行正直的事,直至死亡!只要生命尚在,他也決不容許自己說出非義之言和詭詐之語!

  好一個完全人,一個遠離惡事的大丈夫!到這樣痛苦的地步,仍可堅持信念!難怪神在天上高聲稱讚他,在眾天軍天使面前欣賞他,更不容許有人置疑和否認他的美德。他生命的執著,並非因著神的保護!沒有了神的保護,他仍會執著!

  但是,約伯對天上所發生的事一點也不知道。因此在他的執著中,仍然對神有無限的困惑。神怎樣看他?怎樣待他?以他為有罪嗎?為甚麼造他,又要來毀滅他?他相信神是知道他沒有罪惡的,但他更相信,並沒有能救他脫離神的手的。因此,他呼號:地啊,不要遮蓋我的血!不要阻擋我的哀求!要讓我向神伸冤!

 
人生應用:
不論遭遇任何困境,我仍要堅持行義。
 
靈性格言:
貧窮
神藉苦難和捨己使基督完全,這訓練奧秘莫測,貧窮就是其中一課。  ~慕安德烈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新視域的力量

第226天

我害怕黑暗

 
「惡人傾覆,歸於無有;義人的家必站得住。」(7節)
 

經文

箴言十二1-8

1喜愛管教的,就是喜愛知識;恨惡責備的,卻是畜類。

2善人必蒙耶和華的恩惠;設詭計的人,耶和華必定他的罪。
 
3人靠惡行不能堅立;義人的根必不動搖。

4才德的婦人是丈夫的冠冕;貽羞的婦人如同朽爛在他丈夫的骨中。

5義人的思念是公平;惡人的計謀是詭詐。

6惡人的言論是埋伏流人的血;正直人的口必拯救人。

7惡人傾覆,歸於無有;義人的家必站得住。

8人必按自己的智慧被稱讚;心中乖謬的,必被藐視。

 

信息分享

讓我們繼續來思想這情況:當詩人開始想到不敬虔的人的結局時,一切就都變得清晰了。他真正明白了這些人的境況,以致在這首詩餘下的部分,詩人的語言不單顯示他再沒有妒忌他們,反而開始同情他們。事實上,我們也會遇到同樣的情況,我們越考慮到未信的人最終的結局,就越發憐憫他們。

非基督徒的生命價值觀是多麼灰暗和可悲,特別是他們對生命終結的看法。馬雷博士(Dr. Marrett)是牛津其中一間學院的院長,也是一名理性主義者,他在生命接近終結時寫道:「除了寒冷的秋天以及更寒冷的冬天以外,我再沒有甚麼可期待了,不過我還是不能灰心。」威爾斯(H.G. Wells)曾經嘲笑基督教關於罪和救恩的教義,但在生命終結時卻完全感到困惑和迷惘。他最後一本書的名稱總結了他對事物的看法:《走頭無路的心》(A Mind at the End of its Tether)。一位著名的無神論者在彌留之際,要求一名親戚把一枝燃點著的蠟燭放在他手中,那位親戚關心地問他:「為甚麼要點著的蠟燭?」他的回答是:「因為我害怕進入外面的黑暗中。」

要是我們仍然妒忌那些不敬虔的人的生活方式,只專注於他們現在的成功以及他們看似美好的時光,卻不想到他們的結局,這是多麼愚蠢啊!我們永遠都不該忘記,無論那些不敬虔者的生活方式多麼風光,他們生命的終結都是非常的可怕。

 
「多關心未信主的人」
 

進深研究

提前六1-10;詩四十九10;箴二十三5,二十七24

1. 保羅向提摩太反映甚麼真理?
2. 這真理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

 

祈禱

天父,求您讓這重要的信息進入我的心中,使我不僅不妒忌那些不認識您的人,反而激發我多去關心他們。但願我能夠被您使用,阻止人們繼續走向那條永遠失喪的道路。奉耶穌的名求,阿們。
 
本文英文版權屬 CWR 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 讚美之泉音樂事工 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靈的改造:甦醒,良善,智慧
熱愛生命享受良善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彼得前書三8-16

8總而言之,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

9不要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你們是為此蒙召,好叫你們承受福氣。

10因為經文說:人若愛生命,願享美福,須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

11也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

12因為,主人的眼看顧義人;主人的耳聽他們的祈禱。惟有行惡的人,主向他們變臉。

13你們若是熱心行善,有誰害你們呢?

14你們就是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嚇(的威嚇:或譯所怕的),也不要驚慌;

15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16存著無虧的良心,叫你們在何事上被毀謗,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誣賴你們在基督裡有好品行的人自覺羞愧。

 
經文背景:
彼得勉勵信徒與人相處的原則,並教導他們在實踐上應追求美善和睦。
 
經文淺釋:
1.「福氣」(9節)─指出天上的基業。
2.「變臉」(12節)─意謂神不會向惡人顯出祂自己。
 
經文默想:
1. 怎樣才是蒙召的生命?
2. 神給義人甚麼應許?
   
 
熱愛生命享受良善

  一個熱愛生命的人,也是一個追求享受生命的人。他不重視名利,也不看重得失,因為他有更重要的東西追求,這就是生命的本身。當我們進入基督的救恩後,就同時進入一種豐盛生命的遼闊境界,這時我們會追求完美、良善的至高領域。

  因此,熱愛生命的人,也就會享受這種良善的至臻美境,沒有決裂、沒有紛爭、沒有攻擊,只有祝福,在靈裡享受著一種和諧,甚至為義受苦也感到滿足。生命要達至這種享受的人,必須禁止舌頭不出惡言,遠離惡行,一心尋求和睦。

  你的生命是否被罪惡所纏繞,而不是被良善所包圍呢?盼望你能熱愛生命,享受神的良善,在靈裡得到最大的祝福!

 
人生應用:
我是否渴慕神的美善生命?我願意遠離惡行嗎?
 
靈性格言:

一旦我們定意聆聽已在我們耳際發出的抱怨聲時,就再也聽不到屬天之愛的溫柔聲了。  ~芬乃倫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312天
自覺自己愛說的話

說話反映人內心所思所想。自覺自己愛說的話,便開始脫離不健康的說話沉溺。

請您安靜下來,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不斷重覆地誦讀,讓經文在您心中回響。在讀的時候,請特別留意「淫詞、妄語,和戲笑的話都不相宜;總要說感謝的話。…」這一句。

經文
以弗所書五1-7

所以,你們該效法神,好像蒙慈愛的兒女一樣。也要憑愛心行事,正如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了自己,當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獻與神。至於淫亂並一切污穢,或是貪婪,在你們中間連提都不可,方合聖徒的體統。淫詞、妄語,和戲笑的話都不相宜;總要說感謝的話。因為你們確實的知道,無論是淫亂的,是污穢的,是有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國裡都是無分的。有貪心的,就與拜偶像的一樣。 不要被人虛浮的話欺哄;因這些事,神的忿怒必臨到那悖逆之子。所以,你們不要與他們同夥。

 
靈修指引

保羅真的是用心良苦,他的勸戒是如此鉅細靡遺。但我們會問:不單是當日,即或在我們今天認識的教會團體中,亦有些信徒說話是太不檢點的,但問題真的會很嚴重嗎?「淫詞」(新譯本翻譯為:淫穢的話)是不該講,妄語(愚妄的話)只是無聊一點而已,至於「戲笑的話(下流的笑話),就視乎程度而論,為甚麼保羅那麼嚴肅,義正嚴詞地要信徒棄絕這類說話呢?…

保羅擔心教會內其他人受那些愛說這些話的人的影響,也跟著說起來?他是要防止不良風氣擴散至不可收拾?抑或保羅認為,教會信徒都應該說話斯文得體,甚至要有一套「教會語言」?…

我們沒有足夠資料去解答以上的問題。可以肯定的是,保羅希望信徒知道,說話反映人內心所思所想。他說:「你們確實的知道,無論是淫亂的,是污穢的,是有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國裡都是無分的。」愛說淫穢的話反映內心滿載淫穢的思念、衝動;愛說下流的笑話反映內在污穢、粗鄙、低俗的品格。華人文化中也有同樣的提醒:聽其言,知其人;從一個人的說話風格、內容,便知道其人的品格氣質。…

如果我們愛說的話反映內在心思和氣質,那麼便值得深思。我平日愛說甚麼話?是非?論斷?批評?指責?謊言?討好?自憐?戲弄他人?羞辱他人?逗人開心?打完場?為甚麼我愛說這些話?我發現自己在甚麼時候開始多說某些話?我說這些話的時候,是自覺的嗎?還是衝口而出,習慣性的呢?……

當我們知道愛說的話是反映我們的內在,而我們亦希望作出改變,那可以怎樣做呢?首先,我們學習聆聽自己愛說的話,覺察其中的情感和思念。例如,我留意到自己愛說批評的話時,內心怨憤,又擔心事情做不好。接著,我們學習時常安撫內心的情感,關懷內心的思念,當自己又要說批評的話時,停一下,讓自己深呼吸,為怨憤、擔憂的心送上安慰、關懷,嘗試表達自己所擔憂的,或者是自己認為不對、不同意的地方。總而言之,要轉化的,是內心傷痛、不安的情感和思念,而不是單去學一種說話的用詞。…

有說話藝術的人,不必是飽讀詩書、博古通今的,更重要的是有一份深度的「自覺」。常常「自覺」的人,不單知道自己在當下面對這個或這群人想要說的話,又知道為甚麼自己在當下面對這個或這群人想要說的話,更知道自己在當下面對這個或這群人要說的話,會產生甚麼回響,亦知道自己該如何承擔所說的話的後果。從保羅對不同對象所寫的書信看來,他似乎也是一個有說話藝術的人。…

常常「自覺」的人,懂得對甚麼人說甚麼話,亦會按場合說合宜的話,又知道適可而止。他們說話的真正藝術,絕不是在於可以諂媚、舞弄、控制人,乃是欣賞、鼓舞、建立別人。…

最後,常常「自覺」的人,是不會容許自己沉溺在不健康的情感和思念中生活的。常常「自覺」使他們清醒過來,尋求轉變。每一個人都可以學習「自覺」,只要我們願意更「自覺」,都會有所進步,但需要持之以恆的功夫。您也願意從自己愛說的話中學習「自覺」起來嗎?……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一個被斬頭,一個獲營救

粵語 國語

第14天


讀經:   

使徒行傳十二章1至7節

1那時,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

2用刀殺了約翰的哥哥雅各。

3他見猶太人喜歡這事,又去捉拿彼得。那時正是除酵的日子。

4希律拿了彼得,收在監裡,交付四班兵丁看守,每班四個人,意思要在逾越節後,把他提出來,當著百姓辦他。

5於是彼得被囚在監裡;教會卻為他切切地禱告神。

6希律將要提他出來的前一夜,彼得被兩條鐵鏈鎖著,睡在兩個兵丁當中。看守的人也在門外看守。

7忽然有主的一個使者站在旁邊,屋裡有光照耀。天使拍彼得的肋旁,拍醒了他,說:"快快起來!"那鐵鏈就從他手上脫落下來。

經文記載的事件,大約發生在五旬節後的十到十一年。看著使徒雅各被捉拿殉道,對耶路撒冷教會一定是個沉重的打擊。更令他們震驚的,是幾乎同時彼得也被抓,對希律的目的,他們當然最清楚不過了。

耶路撒冷教會能做甚麼呢?他們就同心合意地禱告;結果,彼得在被殺前的晚上,奇蹟般獲救。但你有沒有留意第2節?使徒雅各被斬頭,彼得卻獲得天使營救。神容讓祂的一位使徒被殺,而另一位使徒獲救。

你會怎麼解釋這樣的情形呢?我們只能謙卑在神面前承認:「盡管如此,父啊,我們相信這是出於你的美意。」要接受這個事實並不容易,但這卻是信心之道,相信我們的神絕不會出錯。

這並非宿命,也不是盲目順服。我們的神不單滿有慈愛,還滿有能力。我們大可以信靠祂,接受祂的主權,深信萬事由祂掌管。祂仍有工作在地上需要彼得完成,卻接雅各回天家與祂同在。

世界總是質疑神的這類作為,遠甚其他事情:「這麼好的一個人,神為甚麼讓他死?」他們實質上是在質問:「好人為甚麼沒有好報?」有時候,向神的兒女也很難解釋神的作為,更何況對未信之人。但終有一天,我們必會明白神做每件事的因由。

我們在這一章看見,耶路撒冷教會似乎接受了這個事實,神就繼續祝福他們。對雅各的兄弟約翰來說可能尤為困難;但他只能憑著信心說:「神的道路完全,絕對無可指摘。」

牢記:惟有接受神的道路,內心才得平安。

~~~~~~~~~~~~~~~~~~~~~~~~~~~~~~~~~~~~~~~~~~~~~~~~
ONE APOSTLE KILLED, ONE DELIVERED
Day 14


Bible Reading:   

Acts 12: 1-7

1 Now about that time Herod the king stretched out his hand to harass some from the church.

2 Then he killed James the brother of John with the sword.

3 And because he saw that it pleased the Jews, he proceeded further to seize Peter also. Now it was during the Days of Unleavened Bread.

4 So when he had arrested him, he put him in prison, and delivered him to four squads of soldiers to keep him, intending to bring him before the people after Passover.

5 Peter was therefore kept in prison, but constant[a] prayer was offered to God for him by the church.

6 And when Herod was about to bring him out, that night Peter was sleeping, bound with two chains between two soldiers; and the guards before the door were keeping the prison.

7 Now behold, an angel of the Lord stood by him, and a light shone in the prison; and he struck Peter on the side and raised him up, saying, "Arise quickly!" And his chains fell off his hands.

This story took place about 10-11 years after Pentecost. It must have been difficult for the church in Jerusalem to watch as James, one of the leading apostles, was taken away and then martyred. The second shock on top of that was when almost immediately Peter was arrested. They had no doubt about Herod's intentions for him too.

What could the church do? They turned to united prayer. The result was a miraculous deliverance for Peter the night before he was to be killed. But did you notice the second verse in our reading? The apostle James was beheaded, while Peter was released. God allowed one man to die and the other to live.

How do you explain that? We can only bow before God and say, "Even so Father, for so it seems good in your sight." That is not always easy but it is the way of faith, believing that our God never makes a mistake.

This is not fatalism. This is not a blind submission to one greater than us. Our God is a God of love as well as a God of power. We can trust Him and accept His sovereignty, His ultimate control. He had more work on earth for Peter but He wanted James Home with Himself.

The world always questions this type of action by God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If he was such a good man why did God let him die?" is their question. Why do ba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 It is hard sometimes to explain God's actions even to His children, let alone the world. Someday we'll know the reasons behind what He does.

Here in this chapter, the church seemed to have accepted it all and God blessed them for it. It must have been particularly hard for James' brother John. But he could only say, "As for God His way is perfect or blameless."

REMEMBER: In accepting God's ways lies the way of peace always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