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2011-08-04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約伯──正視生命困惑的真誠
遠離惡事
人物介紹及操練建議(按此)

 
經文:

約伯記三十一24-40

24我若以黃金為指望,對精金說:你是我的倚靠;

25我若因財物豐裕,因我手多得資財而歡喜;

26我若見太陽發光,明月行在空中,

27心就暗暗被引誘,口便親手;

28這也是審判官當罰的罪孽,又是我背棄在上的神。

29我若見恨我的遭報就歡喜,見他遭災便高興;

30(我沒有容口犯罪,咒詛他的生命;)

31若我帳棚的人未嘗說,誰不以主人的食物吃飽呢?

32(從來我沒有容客旅在街上住宿,卻開門迎接行路的人;)

33我若像亞當(或譯:別人)遮掩我的過犯,將罪孽藏在懷中;

34因懼怕大眾,又因宗族藐視我使我驚恐,以致閉口無言,杜門不出;

35惟願有一位肯聽我!(看哪,在這裡有我所劃的押,願全能者回答我!)

36願那敵我者所寫的狀詞在我這裡!我必帶在肩上,又綁在頭上為冠冕。

37我必向他述說我腳步的數目,必如君王進到他面前。

38我若奪取田地,這地向我喊冤,犁溝一同哭泣;

39我若吃地的出產不給價值,或叫原主喪命;

40願這地長蒺藜代替麥子,長惡草代替大麥。約伯的話說完了。

 
經文默想:
約伯怎樣遠離惡行?他避免自己不做甚麼惡事?    
 
遠離惡事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財利)。」(太六24)

  約伯知道貪財的人,必背棄天上的神。因此他的人生指望和倚靠都不在乎黃金,也不因資財豐裕而歡喜。反之,他以神為指望、為倚靠,更願以神為樂。「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壹二15)「貪財是萬惡之根。」(提前六10)約伯遠離惡事的其中一個行動,就是遠離貪財的心!因為愛金錢的,就會背棄神;愛神的,就會背棄金錢。也因此,約伯從來沒有容許客旅在街上住宿,總是開門迎接過路的人,更不會虧待他們不讓他們吃得飽足。約伯也不會奪取田地,又或吃別人土地的出產而不付錢。明顯地,錢不是他所計較的,也不是他人生的事奉對象。

  約伯更知道遠離惡事,必先控制自己的「心」和「口」。自己的心,不可因見恨自己的人遭報而高興;守住自己的口,不可容它犯罪去咒詛別人的生命。然而也不可因懼怕大眾,而心中驚恐,以致閉口無言,杜門不出,不行公正。

  《約伯記》是要證明:在苦難中,人是否仍會遠離惡事、是否仍能控制自己的心和口而不犯罪。

 
人生應用:
在今天,學習遠離金錢,和控制自己的心和口。
 
靈性格言:
聖潔
我們必須培養和神對於罪一樣的態度,為罪而恨罪,不只因為罪惡帶來困擾、失敗,而是因為罪不悅神,這才是真聖潔的根本。  ~傑利布雷治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新視域的力量

第216天

缺席!

 
「那十二個門徒中,有……多馬,耶穌來的時候,他沒有和他們同在。」(24節)
 

經文

約翰福音二十24-31

24那十二個門徒中,有稱為低土馬的多馬;耶穌來的時候,他沒有和他們同在。

25那些門徒就對他說:我們已經看見主了。多馬卻說:我非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總不信。

26過了八日,門徒又在屋裡,多馬也和他們同在,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說:願你們平安!

27就對多馬說:伸過你的指頭來,摸(原文是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

28多馬說:我的主!我的神!

29耶穌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

30耶穌在門徒面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蹟,沒有記在這書上。

31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信息分享

前幾天我們曾經說過,那些選擇不與其他基督徒團契的人,將會錯過生命中最偉大的科學──認識神。我聽過一位講員說:「那些忽略參與神的家的人是愚昧的,因為在某些特別的時刻,當神特殊的恩典與能力彰顯的時候,他們卻不在其中。」

今天的經文告訴我們主復活後榮耀地向門徒顯現。門徒以為祂死了。雖然有傳聞說祂復活了,但他們並不相信。突然間,祂向他們顯現了,他們看見祂,聽見祂的聲音,感受到祂那有力的同在的影響。但令人傷心的悲劇是:多馬,當耶穌來到門徒中間的時候,他沒有和他們在一起。」

為甚麼多馬錯過了那個聚會?很多講員猜測他缺席的原因,認為多馬沒想到耶穌會出現,以及他為自己的安危感到害怕。我自己的看法是多馬是因他個人的問題而缺席。我相信最基本的原因是他自己的疑惑和否認的心。經驗告訴我,那些承認自己是基督徒卻故意不與弟兄姊妹團契交往的人,往往都是最需要這種主內團契的人。

 
「不參加團契的人是最需要團契的人」
 

進深研究

太二十五13;箴十五5,二十24

1. 童女的比喻帶出甚麼信息?
2. 這比喻如何描述其中的五個人?

 

祈禱

慈愛的天父,求您幫助我明白,當我的靈性最低落的時候,那正是我需要與弟兄姊妹在一起的時候。求您把這真理銘刻在我心中,讓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奉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本文英文版權屬 CWR 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 讚美之泉音樂事工 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靈的改造:甦醒,良善,智慧
該趁早睡醒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羅馬書十三11-14

11再者,你們曉得現今就是該趁早睡醒的時候;因為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

12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

13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

14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

 
經文背景:

保羅為了加強對在愛中完成律法的教訓,故特別提醒信徒要警覺末世的漸臨,並要自潔過敬虔的生活。

 
經文淺釋:
1.「現今」(11節)─指主再來前的時間。
2.「暗昧的行為」(12節)─在黑夜裡所作愚昧無知的行為。
 
經文默想:
1. 黑夜與白晝比喻甚麼?
2. 如何披戴主耶穌基督?
   
 
該趁早睡醒

  一個智慧的人能知道自己在甚麼時候應該做些甚麼;愚昧的人卻不是這樣,他們像醉酒一般,完全活在沉睡及不知不覺裡。

  我們的靈要趁早甦醒,要看見並儆覺末日的審判快將來到;當我們每過一天,就表示我們越接近審判的日子,而且在這日子快臨近之前,現在就是最危急的時機。當我們裡面的靈看見這些時機,就會催迫我們脫去暗昧的行為,要披戴主耶穌基督。

  弟兄姊妹,現今就是該睡醒的時候,不要再讓你的靈仍然沉睡、看不見黑夜已深,白晝將近的緊迫。我們現今的時代,比保羅的時代要更接近這日子呢!要儆醒!等候迎見你的神,也要努力提醒別人,叫他們的靈也能趁早甦醒!

 
人生應用:
我是否警覺末日的審判快將來臨呢?我的靈已甦醒了嗎?
 
靈性格言:
所有美麗的默禱都是向神「整個自我投入的對話」。  ~多瑪斯.麥純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302天
漸漸變壞

在講求效率的社會,心靈的更新也希望可以快速成事。但事實是,心靈的轉變,不管好與壞,都是逐漸發生的。

請您安靜下來,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不斷重覆地誦讀,讓經文在您心中回響。在讀的時候,請特別留意「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這一句。

經文
以弗所書四21-24

如果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靈修指引

保羅對信徒的教導,除了設定成長的目標之外,亦提示成長的方向。當他勸勉信徒,要「脫去舊人,穿上新人」,亦同時指示「脫去、穿上」是該如何實踐的。他首先指出的是,要留心「舊人」的生活方式是怎樣形成的。他說:「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

舊人是「漸漸變壞」的!這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原來「舊人」的生活方式是經過一段日子逐漸變壞的。因為是「漸漸變壞」,就會避過我們的覺察,以為一切還是很好。就好像水果、雞蛋,擺放一段日子,才會變壞。而且雞蛋和某些水果的外表,是看不出好與壞的,只有打開才知道內裡的實況。我們「漸漸變壞」的「舊人」是否也同樣有一種「不動聲色」的外表,用作遮掩內裡的敗壞呢?因此,如果我們要「脫去舊人,穿上新人」,便先需要做內省功夫,察看自己心思的真正狀況。…

「舊人」既然是「漸漸變壞」的,那就該及早更新,以免完全壞透。就好像很多童話故事中的壞人,本性也是好的,但因為一些傷痛經歷,產生忿怒、妒忌、自卑、焦慮等心念,再加上受了試探,便逐漸變成妖魔鬼怪。這些「變壞的人」如果及早獲得關心、扶持、治療,便可以避過失去本性而成為惡魔的悲哀。我們的「舊人」是否也同樣的變壞起來呢?我們有甚麼未治癒的傷痛,而生出壞的心念呢?我們遇見甚麼試探,使自己進一步變壞的呢?我們曾否拒絕或忽略轉變的提醒和關懷呢?…

「舊人」既然是「漸漸變壞」的,這句話警醒我們:即使原先是「新人」,亦會「漸漸變壞」而成為「舊人」。不要以為「新人」及「舊人」是兩種既定不變的狀態。「舊人」是「漸漸變壞」的,「新人」亦是「漸漸變好」的。按保羅用「穿衣服」的例子來說,神沒有將一套既定不變的「新衣」從天而降,叫我們穿上便行了,這件「新衣」也是漸漸變成的,是需要我們「將心志改換一新」,把新的元素、色彩「漸漸」加在那件「舊衣」上去。當仁義和聖潔,及其他反映慈愛生命的心念逐漸長成,「舊人」便被更新過來,成為「新人」。因此,「穿上新人」並不是一句「我願意」或「我立志如此行」便立即一次過完成的事。「將心志改換一新」是不斷的修為,時刻覺醒、身體力行。…

最後,我們不要以為,當自己正在著實地操練「將心志改換一新」,「舊人」便會消聲匿跡。不要忘記,「舊人」是「漸漸變壞」的,而且往往是不動聲色地變壞。不要在成長的路上自滿。一個「我真的表現已經很好了」或「我比某人更加自覺」的內心念頭都可以種下禍根,把正在轉化中的「新人」改變成「舊人」。…

生命成長就是如此的吊詭。「新人」及「舊人」都是同一個人,正如保羅在羅馬書說,他的內心有兩個「律」,一個叫他為善,另一個使他行惡。新人舊人、善念惡念,同時存在。靈修就是學習時常保持覺醒,分別新人舊人、善念惡念,並擇善而行,「將心志改換一新」。這樣的修為功夫,是一生的鍛鍊,逐漸培養而成的。……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給愛一個機會

 
讀經 : 約翰福音十三31-35
 

31他既出去,耶穌就說:如今人子得了榮耀,神在人子身上也得了榮耀。

32神要因自己榮耀人子,並且要快快的榮耀他。

33小子們,我還有不多的時候與你們同在;後來你們要找我,但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到。這話我曾對猶太人說過,如今也照樣對你們說。

34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

35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給愛一個機會
 

  教師節、中秋節、國慶日,三個節日一個連著一個。拿起手中的電話,猶豫著,不知道該不該撥;已疏於問候,又沒甚麼事,貿然打電話過去會不會太唐突?鎖好家中房門,遲疑著,不曉得該不該出去登門拜訪,多時不見,這時候去是不是有點尷尬?

  於是,該打的電話不打,該寫的明信片不寫,該發的短消息不發,該探訪的師友不去……就這樣越來越孤單和冷漠。

  這實在是一個冷漠的世代,人人只顧自己。

  其實,節日是表達愛的機會。對於一個荒謬的人生來說,節日當然沒有任何意義。但對於基督徒來說,則從主那裡得回了失落的意義,從而賦予每個節日嶄新的意義。每一回過節都是給愛一個理由。

  工作不也是愛的機會嗎?生命本身不更是愛的機會嗎?耶穌賜給門徒一條新的命令,就是愛(約十三14)。美國思想家薛華在《基督徒的標誌》(The Mark of the Christian)一書中,就把愛作為基督徒的標誌。起初看到時不以為然,現在卻深以為然。

  節日是讓愛心表達,
  工作是讓愛心顯現。
  教會是讓愛心有家,
  生命是讓愛心揚帆。

 
默想 :
愛是基督徒的標誌。   ~薛華
 
金句 :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約十三34)
 
本文版權屬國際福音證主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人性最光輝的時刻

粵語 國語

第4天


讀經:   

馬太福音三章13至16節,約翰福音三章25至30節

13當下,耶穌從加利利來到約旦河,見了約翰,要受他的洗。

14約翰想要攔住他,說:"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裡來嗎?"

15耶穌回答說:"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註:或作"禮")。"於是約翰許了他。

16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裡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了,他就看見神的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

25約翰的門徒和一個猶太人辯論潔淨的禮,

26就來見約翰說:"拉比,從前同你在約旦河外、你所見證的那位,現在施洗,眾人都往他那裡去了。"

27約翰說:"若不是從天上賜的,人就不能得甚麼。

28我曾說'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你們自己可以給我作見證。

29娶新婦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著聽見新郎的聲音就甚喜樂,故此我這喜樂滿足了。

30他必興旺,我必衰微。

當河邊的群眾看見一位年輕人上前來要接受約翰的施洗,而約翰卻顯出猶豫的時候,他們心裡一定充滿疑問。每個上前來的人,他都立刻給他們施洗;這次有甚麼問題嗎?

靠近約翰的人一定聽見他說:「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裡來麼?」這句話充分顯示約翰的謙卑,以及他認識自己的身份。換了另一個人,很容易會在事後吹噓說:「是我替耶穌施洗的。」這是我們的人性弱點,我們總是很想別人知道自己做過甚麼、付出了多少。

但約翰卻不是這樣。他知道自己使者的身份,他一直預言將會出現的那一位,此刻便站在他的面前。我們可將約翰的話意譯為:「這是不對的,你遠比我偉大。」這是約翰一生中展示其人性光輝的一刻。也許,我們應該學習這種謙卑,而不是處處都想出風頭。

過了不久,約翰的門徒似乎想讓他心生嫉妒,卻不成功。他的門徒對他說:「眾人都往他那裡去了。」但約翰再次盡顯其謙卑的態度:「天上的神已預定了各人的工作。我的工作是為那人預備道路……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約翰這最後一句話,再次顯出他人性的光輝。許多時候,我們願意讓基督愈發興旺,但條件卻是我們也同時興旺;甚至有些時候,我們內心會有試探,試圖蓋過基督的光芒。約翰怎樣說?「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約翰曾經向數以千計的人傳道,曾經替極多的人施洗;然而,他留給我們的最佳身教,就是他的謙卑。我們願意學習這項功課嗎?

~~~~~~~~~~~~~~~~~~~~~~~~~~~~~~~~~~~~~~~~~~~~~~~~
JOHN'S FINEST HOURS
Day 4


Bible Reading:   

Matthew 3: 13-16, John 3: 25-30

13 Then Jesus came from Galilee to John at the Jordan to be baptized by him.

14 And John tried to prevent Him, saying, "I need to be baptized by You, and are You coming to me?"
15 But Jesus answered and said to him, "Permit it to be so now, for thus it is fitting for us to fulfill all righteousness." Then he allowed Him.

16 When He had been baptized, Jesus came up immediately from the water; and behold, the heavens were opened to Him, and He[c] saw the Spirit of God descending like a dove and alighting upon Him.

25 Then there arose a dispute between some of John's disciples and the Jews about purification.

26 And they came to John and said to him, "Rabbi, He who was with you beyond the Jordan, to whom you have testified—behold, He is baptizing, and all are coming to Him!"

27 John answered and said, "A man can receive nothing unless it has been given to him from heaven.

28 You yourselves bear me witness, that I said, 'I am not the Christ,' but, 'I have been sent before Him.'

29 He who has the bride is the bridegroom; but the friend of the bridegroom, who stands and hears him, rejoices greatly because of the bridegroom's voice. Therefore this joy of mine is fulfilled.

30 He must increase, but I must decrease.

The crowds on the river bank must have wondered as they saw John hesitate to baptize a young man who had come forward. He had baptized everyone else who came. What was the problem there?

Those who were close enough would have heard, "I need to be baptized by you. Why do you come to me?" There is wonderful humility as well as recognition in those words. It would have been easy to say later on, "I was the one who baptized Jesus." We are all very human. We often want everyone to know just how much we have done or given.

But John was different. He knew his position as the messenger. Now the one whose coming he had spoken of was standing in front of him. Paraphrase what John said in your own words, "This isn't right. You are far greater than I am." It was one of John's finest hours. Perhaps we need to practice a little more of that kind of humility rather than pushing in to do what someone else could possibly do better.

Some time later John's disciples seemed to have tried to stir up jealously in his heart without success. "Everybody is going to hear this new man, instead of coming to us." But John's humble spirit was again shown in that occasion. "God in heaven appoints each man's work. My work is to prepare the way for that man.... He must become greater and greater and I must become less and less." (Living Bible)

That last phrase shows John in one of his finest hours. Too often we are willing for Christ to become greater so long as we do too. Or the temptation comes for us to even overshadow Christ. What did John say? "He must become greater, I must become less."

John preached to thousands. He baptized great crowds. Yet one of the finest lessons he left behind was his humility. Are we learning that lesson?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