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30日 星期三

2010-06-30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青草地上


靈的改造:敬拜,禱告,聖潔
要相信祂的信實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帖撒羅尼迦前書五23-24

23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24那召你們的本是信實的,他必成就這事。

 
經文背景:

這是保羅為帖撒羅尼迦的信徒所作的禱告,就是祈盼信徒在世上的生活能成為聖潔,無可指摘。

 
經文淺釋:
「靈、魂、身子」(23節)─表示是整個人的意思。
 
經文默想:
1.一個完全無可指摘的生命有甚麼表徵?
2.神會如何幫助信徒達至成聖?
   
 
要相信祂的信實

  神是信實可靠的,祂能創始,也能成終,祂應許的必能作成,祂的熱心使祂要親自作工,祂的希望是甚麼?就是要使我們全然成聖,毫無瑕疵,完全無可指摘!

  可笑的是我們,我們相信自己會成為聖潔嗎?相信自己有一天能毫無瑕疵,無可指摘嗎?可能我們心中會說聲:「荒謬!」

  祂要潔淨我們整個人,靈與魂與身體都要潔淨,直至全然聖潔。不是只有部份的聖潔,不是只有身體的聖潔;不是小小的聖潔,而是完全的聖潔。得著聖潔,就得著平安!神要親自作這事,祂必成就這事!你相信祂嗎?要相信祂今天就能,因為祂的恩典和能力超越時間!

 
人生應用:
我相信神親自使我成聖嗎?我要怎樣才能得著全然的潔淨?
 
靈性格言:
當人開始敬畏神及謹守祂的誡命,就會活得快樂,並懂得享受生命中的美善。  ~蓋華德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268天
各人有各自的禮物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自己的一份,重要的不是誰的一份大或好,怎樣看待自己的一份才是重要關鍵。

請您安靜下來,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不斷重覆地誦讀,讓經文在您心中回響。在讀的時候,請特別留意「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這一句。

經文
以弗所書四7-10

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所以經上說:他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既說升上,豈不是先降在地下嗎?那降下的,就是遠升諸天之上要充滿萬有的。)

 
靈修指引

保羅知道,阻礙信徒彼此欣賞、和諧共處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個別差異。事實上,每一個人都各有特色。除了文化、教育、家庭、經濟背景方面的分別之外,每一個人都在身材、樣貌、談吐、志趣、才幹、經歷、性格上有不同之處。這些差異,小則會使彼此在溝通上產生誤解,大則會引發排斥、鬥爭。…

然而,個別差異是無可避免的。信徒團體就是由五湖四海的人聚集而成。就算是當代所謂的「特色教會」,不管是由工商企業家、影藝從業員、或基層人士組成的教會,成員之間仍然各自不同。…

怎樣可以減少或避免讓「不同」的客觀事實造成「不和」的主觀經驗呢?近年流行的溝通技巧課程或化解衝突、建立團隊等工作坊,都會有幫助。在保羅時代,這些促進人際關係的訓練尚未面世。然而,保羅卻十分善於指導信徒建立和諧的團體生活;他強調的不是要學習一些溝通、表達技巧,乃是從心出發。…

他提醒信徒學習的是:謙虛、溫柔、忍耐、寬容等。這並不單是一些表面態度,乃是由心而發的生命品德,是在聖善的靈所感化之下培養出來的。保羅相信,如果每一個信徒的心都如此受薰陶,彼此便能持守聖靈的合一。…‧

除此之外,保羅更進一步提出,促成和諧團體的一個關鍵是,各人要滿足從生命的主所領受的恩:「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每一個人所賦予的,都是基督為每一個人「度身訂做」的。甲所有的,不必是乙或丙都該需要的。乙所有的,為他而言,是最合適的。丙同樣會有他獨特的一份。如果團體中各人都有如此的心懷,妒忌、爭競、苦毒之類的態度、言語便沒有植根的空間。…

當然,要看見自己所有的東西,並為此感到滿足、欣悅,亦不容易。人的眼睛,就是向外看的。人家有的東西,樣貌、身材、態度、才幹、表現,都看得一清二楚;自己所有的,卻往往不能肯定。於是,「跟人比較」的心念一起,便一發不可收拾,結局很可能是損人又害己。…

我們可以怎樣學習為自己所有的而感到滿足、欣悅呢?保羅這句話「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提示我們去好好地沉思、反省、操練。首先,我們是一個「蒙恩的人」,或者是,我是一個「有禮物的人」。…

我們可能認為自己樣樣不及人,甚至是沒有一樣好東西的;但讓我們在心中不斷反覆思考:我是一個「蒙恩的人」。我們也可能認為,自己所有的,根本不是「禮物」,只是垃圾,甚至是負累、羞恥。然而,不要太快放棄,即管照著做吧!在心中不斷反覆思考、默念:我是一個「蒙恩的人」。雖然有時候這樣做會感覺「無聊」,但至少「無害」。或許,半年至一年以後,我們對自己會有詫異、高興的發現。…

接下來便可以做第二個操練:相信我在生命中所有的,是基督為我度身訂造的。把這個信念時常守在心間。即或是遇到傷痛、混亂、沮喪的日子,心裡仍然如此相信,我生命的份是最適合我的,也是那位曾在世生活的基督所深知和確定的;我所走過的每一步、所遇的每一件事、所缺所得的每一樣東西,為我而言,都是重要和獨具意義的。…

試試看我們對於自己及面對生命經歷的觀點,會否在這樣的操練之下,在時間和現實的雕琢後,形成一種放鬆、滿足、欣悅的情懷。如果我們真的能看見自己所有的東西,並為此感到滿足、欣悅,我們亦會為看見別人的生命禮物而高興。這樣,團體生活也自然和諧、喜樂,充滿欣賞、尊重、信任的氣息。……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庇護城

粵語國語

第30天

讀經:約書亞記二十章1至9節

  回顧以色列人的歷史,其中一個最為人羡慕的事實,就是神對他們的眷顧簡直是無微不至。祂賜給他們糧食、清水、救贖、能力、住處、衣服等等,還有最重要的,是祂願意成為他們的神。

  當他們進入應許地之後,神對他們的看顧並沒有止息。從祂吩咐他們設立「逃城」,讓那些因無心之失而誤殺人者可以逃到那裡,獲得暫時的庇護,便可見祂的看顧真是無微不至。我們藉此可看見神對罪人的大愛和憐憫。

  作祭司的利未支派共分得48座城,神要將當中的6座城用作逃城之用,讓那些誤殺人者,可以逃到那裡,逃避死者家人的報復。

  在約旦河的兩岸分別設有3座逃城。一座在北部,一座在南部,一座在中部。換言之,兩岸的居民若然需要逃城的庇護,都無須走到對岸;而且,無論他在那裡犯事,他頂多需要走半天的路程,就可以跑到最接近的那座逃城。此外,周圍都要設置清楚的路標,指示逃城的位置;逃城的大門也永不關上。連非猶太人的寄居者,也可以跑到逃城尋求庇護。

  基督豈不像我們的逃城?我們在基督裡面,可以得著生命、成聖、與神的相交、安全感、盼望、永生、赦罪,以及各種美好的賜予。神自約書亞的時代,已經為人開啟了救恩之門;如今,基督已成了人類的救恩之門,只要我們從祂的大門進入,我們便得著一切。讓我們祈求神的加力,讓我們能夠帶領未認識基督的人,進入基督這個救恩的大門。

~~~~~~~~~~~~~~~~~~~~~~~~~~~~~~~~~~~~~~~~~~~~~~~~
THE CITIES OF REFUGE

DAY 30

BIBLE READING: Joshua 20: 1-9

One of the outstanding facts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ldren of Israel was the completeness of God's provision for them. He gave them food, water, deliverance, strength, shelter, clothes and everything we could think of. Most of all he gave them himself.

When they entered the land he had promised them, his care did not stop. One wonderful provision he made for them was the setting aside of certain cities as places of refuge for anyone who had accidentally killed another person. It is a wonderful story of God's love and mercy for the guilty sinner.

Six cities were set aside out of the 48 that God gave to the Levities, the priestly tribe. They were given, as the name suggests, as a refuge for the manslayer. They would stop revenge killing and protect those who accidentally killed another person.

There were to be three cities on each side of the river Jordan. One in the north, one in the south and one in the centre. This meant that the man running to them did not have to cross a mountain range or a river to get a place of safety. It would be no more than half a day's journey to any city of refuge no matter where a person lived. Signposts had to be kept clearly marked. The gates of the city of refuge were never closed. Even strangers who were not Jews, could run to them for safety.

Isn't that like Christ our great refuge? What do we need? Life, holiness, deliverance, fellowship, security, hope, heaven, eternal life as well as forgiveness. All these things are found in Jesus Christ and much more besides. God opened the door of salvation for the man needing it in the days of Joshua. Christ is the door now to all that we need. Can we ask God today to use us to show men and women the way to that door - the greatest door in all the world?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