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國證網絡--給您,同行者《關懷》唐昕

如果您無法看本電郵,請按這裡
關懷
唐昕
澳洲專業輔導,國證網絡講員及義工

經常跟人談起關懷的時候,對方的神色總會顯出為難或有所顧慮,然後會直接的表示自己沒有時間、沒有能力、甚至沒有這種感動去幫助別人。

許多基督徒對關懷都有一個不是很正確的認識。曾經有位基督徒母親知道女兒報名參加關懷課程後力加阻止,理由是女兒應該以學業為重,不當花時間去學習關懷然後去幫助別人。有人在聽到別人生病以後就趕快選擇迴避的反應,理由是病人需要的是醫生,自己幫不上這個忙,沒有走近病人的必要。有人認為關懷是一種勞心勞力的付出,是一種在自己"有條件"的情況底下才能考慮去做的事情。也有人常常問:關懷究竟是怎麼回事?甚麼樣的行動才算得上是關懷呢?

關懷的本身一種藝術,是人與人之間一種互相連接、互相支持的表現。關懷裡面具備了愛心、包容、體諒和協助。關懷可以是一種雪中送炭的行動,是在別人遇上難題、處於困境時所接到的一雙援手,但是關懷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股暖流、一種激勵和認同,及時糾正了別人的一念之差,同時可以給人帶來釋懷的歡笑、嶄新的希望。關懷並不是要從事轟轟烈烈的"幫忙",往往簡單如一個電話或者一杯茶水甚至是一個溫煦的目光,只要出現在適當的情況下,都可能是關懷的表現,足以給人送去無限的溫情和鼓勵。

我們要記得,關懷具有嚴格恪守秘密以及不偏袒的原則。從事關懷的人,一定要嚴謹尊重被關懷者的隱私和意願,在沒有得到對方的許可以前,絕對不應該公開對方的事情或憂傷,哪怕是作為代禱事項廣傳於弟兄姊妹之間。關懷裡面既不存在判斷也不能有傷害,關懷者不該以自己的立場為出發點去偏護任何一方,免得使到另外一方受挫。

很多人總是會在有意或無意間不停的教導別人如何過日子、指責別人的過失、糾正別人的言行或替人做些主觀性的決定,他們以為這樣做的出發點是關懷,目的是在給人提供幫助、給人帶來好處,事實上,當一個人正心灰意冷、懊喪失意、或者是悔恨自己的錯失時,旁人的告誡或指示,往往會變成一種深刻的、不可磨滅的傷害,甚至會因此種下仇恨的種子,所以本屬好事的關懷,當弄巧反拙的時候也可以變成一種把人刺傷的無形武器。

關懷的目的是給人溫暖和鼓勵,幫助別人在迷茫中重新找到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因此關懷的過程不能有私心,不能有條件,更不能期待任何回報。關懷者如果總是站在督導的位置來對待被關懷的人,那麼雙方之間就很難能夠建立起和諧的氣氛與親切的關係。關懷的藝術是側重在心靈的編織,當我們懂得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去看待別人的處境和委屈的時候,平等與尊重、愛護與包容就會自然的流露出來,從而能夠成為他人所盼望的心靈伴侶,攜手同行走出低谷。

我們所信靠的神是慈愛和信實的神,祂對我們的要求是在愛神的同時也要盡力的去愛護我們身邊的人。腓立比書2:4 告訴我們"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而關顧裡面陪伴和聆聽都是有力的安慰和支持。我們對人的關心只要是建立在神的大愛和力量上面,就不會因為關心別人而讓自己受傷,更不會因為"付出"而導致自己有所欠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