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2010-09-20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思想的改造:天國
當跑的路已跑盡了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提摩太後書四1-8,16-18

1我在神面前,並在將來審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穌面前,憑著他的顯現和他的國度囑咐你:2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3因為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好些師傅,4並且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5你卻要凡事謹慎,忍受苦難,做傳道的工夫,盡你的職分。6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7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8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

16-18節
16我初次申訴,沒有人前來幫助,竟都離棄我;但願這罪不歸與他們。17惟有主站在我旁邊,加給我力量,使福音被我盡都傳明,叫外邦人都聽見;我也從獅子口裡被救出來。18主必救我脫離諸般的兇惡,也必救我進他的天國。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經文背景:

保羅被囚禁在羅馬監獄的時候,也正是他人生的最後階段,這時他寫信提摩太勉勵他要盡心努力傳道,並且闡述自己一生的光景和對神公義的盼望與祈禱。

 
經文淺釋:
1.「澆奠」(6節)─指保羅將要殉道。
2.「美好的仗」(6節)─信心的爭戰。
3.「初次申訴」(16節)─保羅在羅馬法庭為自己的辯護。
 
經文默想:
1.保羅勸勉信徒如何盡自己的職分?
2.保羅如何評論自己的人生?
   
 
當跑的路已跑盡了

  當一個人在離世之時說:「我當跑的路已經跑盡了!」他滿足而安舒的神情,是何等令人羨慕。他能夠這樣說話,肯定知道人生中最重要的是甚麼事,他就傾盡一生擺上,這是何等大的福氣!

  保羅就是因為看見神的國,看見主必要再來,並堅固祂永久的國權,所以他就不計代價,無論得時不得時,要把福音傳開,使神的國不斷擴展,以致他肯定地說,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你羨慕這樣的人生嗎?

  看見神國的真實與重要,與一些只見眼前短暫利益的人比較,前者的人生就顯得更有目標,更充實及更滿足。你的人生如何?能否在離世之時說:「我當跑的路已跑盡,期盼著神國的降臨,並等候領取公義的冠冕。」

 
人生應用:
我願意為神的國不計代價,努力傳福音嗎?
 
靈性格言:
簡單地說,復興就是恢復已瀕臨死亡或逐漸衰亡的生命。  ~羅伯.迪漢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350天
僕人與主人

主僕關係在現今的勞工法例中已有指引。但如果再加上用保羅提出的信仰觀點去實踐,又有另一重意義。

請您安靜下來,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不斷重覆地誦讀,讓經文在您心中回響。在讀的時候,請特別留意「你們作僕人的,…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你們作主人的,待僕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嚇他們。因為知道,他們和你們同有一位主在天上…」這一句。

經文
以弗所書六5-9

你們作僕人的,要懼怕戰兢,用誠實的心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好像聽從基督一般。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要像基督的僕人,從心裡遵行神的旨意。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因為曉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論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賞賜。你們作主人的,待僕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嚇他們。因為知道,他們和你們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他並不偏待人。

 
靈修指引

保羅對信徒的教導、提醒很具體、細緻。他關心當代信徒常面對的各種疑難或問題,從個人的言語、私人的性生活、社交禮貌、道德操守、人際關係、夫妻相處、主僕角色等等。其實,他提出的這些勸告,並沒有甚麼高深、特別的地方;意思是,他所說的都是一般性,又合情合理,而且眾人都應該知道的原則。例如,不要淫詞妄語、不要貪心、不要偷竊、不要醉酒,又要與眾人和睦、要行事光明、要愛惜光陰、要夫妻相愛、要主僕相和等的勸告,都是淺而易見,眾人當知的道理。…

當然,保羅教導信徒這些「普遍」的道理時,是語重心長的,使聽者領會到他真心的關懷。再者,保羅在他教導上,常常抱持一個信仰的觀點。這不是指他經常引經據典去說教,而是說,他不斷提醒信徒跟耶穌基督的關係。例如:他勸信徒憑愛心行事的時候說,這「正如基督愛我們」。他教導夫妻相處之道時,提醒丈夫及妻子要待對方如基督與教會之間彼此相連。當他教導主人及僕人如何相待時,亦同樣提醒信徒要待主耶穌一般。他說:「你們作僕人的,…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你們作主人的,待僕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嚇他們。因為知道,他們和你們同有一位主在天上…。」…

保羅的信仰觀點是,無論待人待己、處事做人,都時常記得我們是「在主裡生活」。我們如何對待僕人,如何對待主人,上主完全知道、明白。當我們有所混亂,不知道如何對待丈夫、妻子、僕人、主人、朋友、父親、母親時,想想主怎樣待我們,又想想主會怎樣待他們,便會得到心靈的啟迪。又或者,當我們不幸地被不良的主人苦待,在循法律途徑追訴之餘,內心創痛,萌生惡毒報復之念;這時,想起我們生活的一切都是「在主裡」,或許會有助轉念,把自己的悲傷、冤氣向主陳明,同時把申冤的事情交給天上的主,放下行惡的念頭。…

保羅常常用「在主裡」的信仰觀點來提醒信徒,是因為他自身經歷到「在主裡生活」所帶來的更新。他的心中有一位內住的基督,而他又住在基督之內。「在主裡生活」的保羅領會到神的恩召,不會因受患難而喪膽;反之,他懂得處卑賤或豐富。因此,他亦鼓勵我們,要憑信去體驗:主在我們之內,主亦在當下的人與事中,主更在世間事物之上。所以,他說:「你們作僕人的,…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你們作主人的,待僕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嚇他們。因為知道,他們和你們同有一位主在天上…。」…

求主引導我們的心,去經驗「在主裡生活」的奧秘:發現主住在我們之內,又見於我們所遇的人與事上。……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至高的大祭司

粵語 國語

第20天


讀經:   希伯來書五章1至10節

這段經文的最後幾節讓我們猶如踏足聖地。我們覺得它們不容易理解,因為它們引領我們進到一個類似客西馬利園的地方。我們再次聽到跪在地上的救主不住對神發出呼喊。

留意第7節所用的措辭,充份表達出救主那刻是何等迫切的禱告。祈禱的人,彷彿置身在可怕的暴風之中,在岌岌可危的時刻,拼命呼求神的保護。我們的救主,在面對危難的時候,也要逼切向父神祈求,我們就更不用說了。

美亞博士(F. B. Meyer)指出,我們必須留意,救主在客西利園的禱告,乃是隱密的禱告。他甚至沒有要求最親密的三位門徒,跟他一起禱告。同樣地,我們有些重擔,也可能不便公開,只能獨自向救主禱告。

同時,客西馬利園的禱告也是謙卑的禱告。福音書的作者告訴我們,救主雖痛苦,但祂卻表示願意順服父神的旨意。基督的禱告,是建基於祂與父神的關係,所以,祂呼喊「父啊!」同樣地,我們也是奉基督的名向父神禱告。

救主的禱告也是逼切的禱告。我們經常重覆為到某件事情不斷祈求,可是,不斷重覆的祈禱,不一定是迫切的祈禱。救主總是在禱告中對神說:「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

救主的禱告帶來甚麼結果?
祂的禱告蒙了應允(7節)。神雖然沒有將苦杯拿開,可是,祂卻差派天使來服侍祂,加添他的力量。神可能也會以這個方式來應允我們的祈禱。

其次,經文告訴我們,祂學會了順服(8節)。我們也許不能完全明白它的意思,但我們卻要記著:基督透過親身的經歷,深切明白到順服所要付出的代價。

最後,祂藉著這一切過程而變得完全。「完全」這個字詞,在這裡解作「合乎所用」。換句話說,主耶穌所經歷的一切,使祂更適合作我們的大祭司。我們是否為此而深感驚歎呢?

~~~~~~~~~~~~~~~~~~~~~~~~~~~~~~~~~~~~~~~~~~~~~~~~
OUR WONDERFUL HIGH PRIEST
Day 20


Bible Reading:   Hebrews 5:1-10

The last few verses of this reading are almost like holy ground. We find them a little hard to understand because they take us into places like the Garden of Gethsemane. We hear again the cry of the Saviour as he lies on the ground in prayer.

Notice what verse 7 says. Every word here is strong. His prayer was intense. It was the begging cry of someone needing protection in a terrible hour of storm. In his great hour of need our Saviour turned to his Father in prayer. We can do this today.

F. B. Meyer says that we should notice that the Gethsemane prayer was secret prayer. He did not share it even with the three disciples closest to him. There are burdens too that we can only share with the Lord himself.

It was humble prayer. The gospel writers all tell us of his submission to the Father's will. It was prayer based on relationship-'Oh my Father' he cried. So our prayers are to our Father in the name of Christ.

It was earnest prayer. Repetition is not always earnestness, but sometimes there will come to us the same prayer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the Lord always said 'Not my will but thine be done'.

What was the result?

He was heard (v. 7). The cup was not taken away but the angel came and ministered to him and strengthened him. Again it can very easily be the same kind of answer for us.

Secondly we are told he learned obedience (v. 8). We may not understand all that this means but again remember: he is the one we are dealing with now and he knows the cost of obedience.

Finally he was made perfect through it all. The word 'perfect' here means fitted for the task. In others words all that the Lord Jesus went through made him more fitted for the work of being our great High Priest. Isn't that wonderful?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