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這是簡單、直接的一句勸勉。不管是父母或兒女,聽起這句話來,也會認為是合理的,雖然未必肯定可以實踐出來。…
在一般的情況下,作兒女的,是知道要孝順父母。華人文化一向重視家教,孝敬父母是兒女的本份,這是我們自小已經受教的道理;所以,亦自然同意保羅說:兒女聽從父母是理所當然的。但在實際生活層面上,有很多內外因素使我們未能或不願孝順父母。(輔導的經驗告訴我,有些兒女未能或不願「孝順」他們的父母,不但是可以理解,甚至是值得支持的一種「健康」舉動。)再者,何之為「孝順父母」,是需要按個別人的現實處境來考慮的。因此,「孝順父母」這個直接、應然的道理,可能使很多兒女感到矛盾、不安的。…
再加上保羅說:要「在主裡」聽從父母,就更使我們作兒女的讀者,不明所以。怎樣才算是「在主裡」聽從父母呢?是因為我們信了主,要有聽從父母的好見證?是因為信了主,要孝順父母,必須聽從父母嗎?是因為看在主的份上,我們聽從父母?是因為要帶領父母信主,我們聽從父母?「在主裡」這個小小的片語,真的使很多兒女摸不著頭腦,甚至可能增加不少苦楚。…
我想,保羅不是要在「聽從父母」之上加上「在主裡」,使「聽從父母」成為一項更加複雜、更加嚴厲的規條。如果「在主裡」是一個信仰經驗,而且是當下、活潑的經驗,那麼便對「聽從父母」產生積極性的影響。意思是,如果我們時刻經驗到自己生命的根源、每刻的存在、隨時的身故死亡,都是「在主裡」,「聽從父母」便不會是一個沉重的擔子。當我們學習專心、真誠地實踐「活」在主裡,而不再放力量去分析「何為」「聽從父母」或討論「如何」「聽從父母」,「聽從父母」便自然是「在主裡」生活的部份。雖然這樣未必會使我們在「聽從父母」上有戲劇性的轉變,如矛盾變甘心,擔心變喜樂等,我們至少是體會到,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也是主所知道、明白的。…
保羅又說:「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聽來奇怪,為甚麼保羅只叫「父親」(而不是「父母」)不要惹兒女的氣呢?難道母親不會惹兒女的氣嗎?還是保羅,作為男人,知道「父親」容易發脾氣呢?…
無論如何,保羅說的很對:「你們作父親(母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因為親子關係是雙向的。為父為母的,不能只要求子女「聽從父母」,而自己卻不檢討,時常惹兒女的氣。那些正在掙扎著應否或如何「聽從父母」的子女們,我從他們的故事聽到的,往往都是與父母有破裂、傷痛或過度倚賴的關係。如果親子相和、相親,彼此之間根本不會爭取誰該聽誰的,或誰該如何對待誰等等的權力及義務上的矛盾。…
保羅指出了為父為母的重任:「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主的教訓和警戒」是指聖經記載的?沒有聖經記載的事,如上網、打遊戲機、讀書時「拍拖」等,又該如何?如果不按字面去應用,而是從解釋聖經而得「原則」去應用的話,仍然有問題。當從解釋聖經而得「原則」的做法並不統一,結論因人而異,又怎麼辦呢?…
我想,我們可以嘗試從「關係」的角度去理解保羅所說的話。為父為母的愈體會主耶穌的心腸,便愈能以主的心懷去養育子女;何時教訓,怎樣教訓,何時警戒,怎樣警戒,都帶著主耶穌的心腸。但是,如果要達到如此的地步,我們需要下許多靈修的功夫。…
求聖善的靈引導我們的心,去學習在主裡生活,體會主的心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