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1日 星期二

2012-08-21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八月二十一日
「這是贖愆祭;因他在耶和華面前實在有了罪。」(利五19)


利未記開頭的五章裡所論的五種祭乃是包含著豐富的屬靈意思:燔祭預表基督為拯救我們,甘心樂意的將自己的身體獻給神,如同馨香之氣蒙神悅納。如經上說:「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了自己,當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獻與神。」(弗五2)再者,燔祭所獻上的牛表徵基督在神面前勞苦、忍耐、忠心;綿羊表徵基督的柔馴和謙卑,山羊預表基督是無罪的,卻為我們成為罪,「被列在罪犯之中」(可十五28);班鳩、雛鴿表徵基督的溫和、善良。

素祭預表基督作我們生命的糧,素祭中的細面表徵基督的柔細、清潔;乳香表徵基督受苦所發出的香氣,無酵表徵基督無罪的品格;調上油表徵基督被聖靈充滿;鹽表徵基督的生命有調和和防酵的作用。

平安祭預表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使我們得以與神和好,祂是我們的平安。

贖罪祭表徵基督為我們的罪成了代罪的羔羊,所贖的罪是指我們籠統的罪,一生所犯的罪。

贖愆祭是指基督在十架上的救贖赦免了我們天天所犯的罪,特指一件一件具體的罪。

總而言之,五種祭都是預表基督怎樣滿足神的要求,也成了我們的救贖,我們要時常讚美主。


本文摘錄自《每日甘霖》一書,程蒙恩長老著,承蒙允准刊載。


約伯──正視生命困惑的真誠
神要救人
人物介紹及操練建議(按此)

 
經文:

約伯記三十二2;三十三9-13;三十六15-23

三十二2
2那時有布西人蘭族巴拉迦的兒子以利戶向約伯發怒;因約伯自以為義,不以神為義。

三十三9-13
9我是清潔無過的,我是無辜的;在我裡面也沒有罪孽。

10神找機會攻擊我,以我為仇敵,

11把我的腳上了木狗,窺察我一切的道路。

12我要回答你說:你這話無理,因神比世人更大。

13你為何與他爭論呢?因他的事都不對人解說?

三十六15-23
15神藉著困苦救拔困苦人,趁他們受欺壓開通他們的耳朵。

16神也必引你出離患難,進入寬闊不狹窄之地;擺在你席上的必滿有肥甘。

17但你滿口有惡人批評的言語;判斷和刑罰抓住你。

18不可容忿怒觸動你,使你不服責罰;也不可因贖價大就偏行。

19你的呼求(或譯:資財),或是你一切的勢力,果有靈驗,叫你不受患難麼?

20不要切慕黑夜,就是眾民在本處被除滅的時候。

21你要謹慎,不可重看罪孽,因你選擇罪孽過於選擇苦難。

22神行事有高大的能力;教訓人的有誰像他呢?

23誰派定他的道路?誰能說:你所行的不義?

 
經文默想:
以利戶指出神是一個怎樣的神?    
 
神要救人

  以利戶是一個年輕人,當約伯與三位朋友爭辯的時候,他在旁側耳而聽。他沒有急躁的發言,他也與他們一起去思想約伯的遭遇與人生的困苦。但當約伯的三位朋友不能答辯約伯的問題時,他開始為神著急:是否神偏待約伯?是否神不公平?

  沉默已久的他,終於發言了。這位年輕人,雖沒有飽歷人生的滄桑,但因對神有一顆單純的心,也許他對神的「真」,就使他得著人生的智慧,可以解答約伯一些人生困惑!他指出約伯犯了一個毛病,就是看「自己」多於看「神」!雖然約伯肯定「自己」的義,但是否就要因此否定「神」的義呢?

  約伯遭遇的痛苦,是否表示神要「敵對」他呢?以利戶單純地相信神必不敵對人,因為神比世人大,無須敵對人。其實神由始至終,只存一個救人的心:祂要使人不從自己的謀算,不行醜惡與驕傲的事,卻能完全的信靠順服祂。祂也要藉苦難使人的耳朵聽見人生的智慧,得以進入寬闊與飽足的屬靈境況。神行事自有高貴的動機,我們不應置疑,誰像祂這樣的教我們、愛我們呢?不要選擇罪孽過於苦難!其實受苦是與我們有益的。(詩一一九71)

 
人生應用:
我是否能安然接受人生的苦難,並視為神對我們的教導呢?
 
靈性格言:
順服
那些能以一種單純的平安及完全降服神的旨意來承受自己苦楚的人是何等有福!不抵擋的靈比一切都更能縮短及平撫我們的痛苦。  ~芬乃倫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新視域的力量

第233天

屬靈上的過份「健康」

 
「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23節)
 

經文

詩篇一三九17-24

17神啊,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寶貴!其數何等眾多!

18我若數點,比海沙更多;我睡醒的時候,仍和你同在。

19神啊,你必要殺戮惡人;所以,你們好流人血的,離開我去吧!

20因為他們說惡言頂撞你;你的仇敵也妄稱你的名。

21耶和華啊,恨惡你的,我豈不恨惡他們嗎?攻擊你的,我豈不憎嫌他們嗎?

22我切切地恨惡他們,以他們為仇敵。

23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

24看在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

 

信息分享

昨天我們說要在自我檢視中誠實地面對自己,這對我們來說往往是最困難的事情,我們總是會很快速地跳過這一點。我們高興聽到神怎樣將不敬虔的人放在滑地,但是不樂意被提醒要檢視自己、找出導致我們走錯路的原因。

不過我們必須知道,當涉及自我檢視這個問題時,就會有兩種危機可能出現。一種是過份強調,另一種是過份低估。有些人太投入了,變得不健康地內省;有些人卻完全沒有省察自己,因此只是行屍走肉地生活著。我們要記住,自我檢視必須在有神同在的時候進行,這一點非常關鍵,不然的話,內省的操練就會變得無效甚至有害。

我認識一些基督徒,他們強烈反對自我檢視這個觀念。他們說:「當你看到自己犯了罪的時候,只要將你的罪以主血洗淨就沒有問題了。停下來思想它會顯示你在屬靈上不夠健康,缺乏信心。」鍾馬田博士曾經說過:「我們大部分人的問題是我們在屬靈上實在過份『健康』。」他的意思是我們太口齒伶俐和太膚淺。沒有甚麼比願意自我檢視更符合真正基督徒的特點,不用太多,也不能太少,必須適當及平衡地進行。

 
「必須找出令我們迷失的東西」
 

進深研究

但二19-23;摩九3;詩一三九7-8

1. 但以理從耶和華那裡接受了甚麼?
2. 大衛對神的同在有甚麼感覺?

 

祈禱

天父,我害怕自我檢視的原因是,我可能會發現一些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不過,求您幫助我誠實,無論代價有多大,都要對您和對自己誠實。奉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本文英文版權屬 CWR 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 讚美之泉音樂事工 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靈的改造:甦醒,良善,智慧
良善本性發出善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馬太福音十二33-35

33你們或以為樹好,果子也好;樹壞,果子也壞;因為看果子就可以知道樹。

34毒蛇的種類!你們既是惡人,怎能說出好話來呢?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

35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

 
經文背景:

耶穌借用樹的好壞作比喻,指出憑著人的語言和行為,可以分辨其善惡之心。正如法利賽人的邪惡和褻瀆的言語,就是憑他們的表現而證明出來。

 
經文淺釋:
「毒蛇的種類」(34節)─指法利賽人。
 
經文默想:
1. 那些樹才能結出好的果子?
2. 內心所充滿的東西能否不披露出來?
   
 
良善本性發出善

  我們藉著果子的情況,就可判斷樹的品質;從人的言行就可窺視他的品格,特別在一些平常、無意之間的時候,其所言所行,更能真實浮現他內心情況,看出其心靈裡的品性真貌──是良善還是惡毒!

  基督教重視本質的問題,強調生命由內而外全然的改變。當人內裡的靈藉重生而重獲屬神的善美本質時,他的生命就能發出善來,結出善美的果子。就如當我們看見耶穌基督一生的言得舉止時,就知曉祂心靈裡所充滿的是至善的品格,叫人不能否定祂良善的本性。

  弟兄姊妹,人在內心深處充滿了甚麼,便會流露甚麼出來!也許外表可以欺騙人,但一定不能持久。我們該自省,小心細察自己的內心與外在的言行,便能發現和了解自己的生命是滿有良善,或是仍受惡毒纏繞了!

 
人生應用:
我有沒有經常作自我省察?我的內在有甚麼需要改變的地方?
 
靈性格言:
以利亞的事奉要顯明的一個重要之點,就是證明神是活的神。  ~華思德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319天
貪心.愛心

貪心.愛心是一個鮮明的對比,並不難分辨兩者的意義;但要避開貪心,實踐愛心卻很困難。

請您安靜下來,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不斷重覆地誦讀,讓經文在您心中回響。在讀的時候,請特別留意「也要憑愛心行事,正如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了自己,…有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國裡都是無分的。有貪心的,就與拜偶像的一樣。…」這一句。

經文
以弗所書五1-7

所以,你們該效法神,好像蒙慈愛的兒女一樣。也要憑愛心行事,正如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了自己,當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獻與神。至於淫亂並一切污穢,或是貪婪,在你們中間連提都不可,方合聖徒的體統。淫詞、妄語,和戲笑的話都不相宜;總要說感謝的話。因為你們確實的知道,無論是淫亂的,是污穢的,是有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國裡都是無分的。有貪心的,就與拜偶像的一樣。 不要被人虛浮的話欺哄;因這些事,神的忿怒必臨到那悖逆之子。所以,你們不要與他們同夥。

 
靈修指引

我們在這一段勸勉的話中,留意到保羅提出的一個強烈的對比。他說,「要憑愛心行事」,又說,「有貪心的,就與拜偶像的一樣」。「愛心」跟「貪心」放在一起,就突顯出兩者不同的地方。…

「愛心」是教會團體所強調的,「要憑愛心行事」是教會做事的基本價值;有些信徒甚至把「愛心」常常掛在嘴邊,用來鼓勵自己或教導別人。然而,保羅的這句話「要憑愛心行事」,卻有時候被濫用了或誤用了。有「愛心」並不是指沒有「界線」或「規範」。保羅在教導信徒,「要憑愛心行事」,但又同時提醒他們不要跟那些喜歡說淫詞、妄語,戲笑和虛浮的話的人做朋友。很明顯,「要憑愛心行事」,並不等於要任人擺弄或接受不良的影響。…

再仔細思想保羅提出的一個對比──「貪心」──就有助明白他說「愛心」的意義。「貪」的「心」感覺不甘、不足。縱然在客觀上自己有的東西(如:物質、關係、財富、聲譽、地位、權力)不比人少、不比人差,甚至可能比人有的更多、更好,但「貪」的「心」總覺得不夠。於是,「貪」的「心」便要取那不屬於的自己的東西來填補。不斷要用方法拿別人擁有的東西據為己有的「心」,按心理學而言,是病態心理。保羅也認為,帶著「貪心」來信仰耶穌是很大的矛盾。難怪他說:「有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國裡都是無分的。有貪心的,就與拜偶像的一樣。」…

為甚麼人會有「貪心」?一個簡單的分析是,當一個人的「心」嚴重地不能欣賞、自足於自己所有的,便會生出「貪」;有可能是,這個人曾經受過痛苦的剝削、嚴苛的虐待、極度的缺乏,以致形成無法感到自足的心態。那麼,要治癒「貪心」,並不是為「貪」的「心」提供所想要得到的東西,而是先引導「貪」的「心」看見自己有的東西,繼而引發對自己擁有的東西感到欣慰、滿足。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治療過程,因為人有侵略性的動物本能,很不容易感到滿足。願上主幫助我們。…

如果「貪」的「心」永遠感到自己有的不夠,要為自己爭取更多,「愛」的「心」常常感到自己幸福、豐富、不配,於是願意分享,甚至割捨自己所有的。保羅用基督作為例子,來解釋何為「愛心」。他說:「正如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了自己」。把自己本來有的東西捨棄,給予對方,就是出於「愛心」。這不是我們曾經從一些家人、朋友身上領受過的嗎?當人的「愛心」很大,甚至連自己的生命也都為對方捨棄。世上也有少數這樣為愛而犧牲自己的人。基督為罪人捨棄自己的生命,祂的愛心無可比擬。…

「貪心」的人看見別人擁有自己沒有的東西(也包括才華、能力、身份、讚賞),便要「貪取」屬於別人的;「愛心」的人看見自己擁有別人沒有的東西,便會「施愛」予缺乏的人。有「貪」的「心」刻意要「取」,有「愛」的「心」願意去「給」。再跟隨保羅所說的想下去:拜「偶像」(不單是指金銀木石所雕的圖像)是為了「取」,但信仰基督是學習「給」。信仰基督使我們的眼睛打開,使我們的心轉化過來嗎?我們看見自己所有的嗎?我們為自己有的而感恩嗎?我們欣賞別人所有的嗎?我們關愛缺乏的人嗎?。……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信徒的責任

粵語  國語

第21天


讀經:   

哥林多前書十六章1至4節

1論到為聖徒捐錢,我從前怎樣吩咐加拉太的眾教會,你們也當怎樣行。

2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進項抽出來留著,免得我來的時候現湊。

3及至我來到了,你們寫信舉薦誰,我就打發他們,把你們的捐資送到耶路撒冷去。

4若我也該去,他們可以和我同去。

我們已一連四天研讀第十五章,從中學到一些非常重要的福音真理。保羅分別將復活的憑據、信徒何時復活和怎樣復活的有關真理告訴我們。我們可能已開始想念基督再來的那一天。可是,保羅卻突然轉變了話題,談到為聖徒收集捐獻的事。可想而知,保羅雖然心繫天堂,但他仍是腳踏實地,關懷身邊有需要的人。

這次收集捐獻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耶路撒冷那些有缺乏的聖徒。當時的耶路撒冷出現飢荒,保羅發起這捐輸的運動,除了幫助有需要的信徒外,可能還希望藉此化解某些人對他的誤解和攻擊。

哥林多的信徒未必可以親自前往耶路撒冷,去幫助那裡的信徒;可是,他們卻可以透過捐助來幫助他們。捐助是一種切實分享和關懷的途徑。經文沒有指定哥林多信徒要捐助的款額,卻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各人要照自己的進項抽出來留著」;換言之,信徒每週從主所賜的收入中,抽取一個數額來作出捐獻。

按照舊約的規定,各人要將所得的十分一奉獻給神。倘若在律法之下的猶太人,也能夠作出這樣的奉獻;我們這活在恩典之下的信徒,就更應該當仁不讓了。

保羅給哥林多信徒的原則,同樣適用於我們今天。我們必須培養定時奉獻的習慣,藉此來支持神的工作。我們必須知道,我們所得著的一切收入,都是從神而來的,所以,奉獻給神便是我們的本分。我們應該按照收入,定出固定的奉獻金額;並且,要像繳付其他賬單一樣的按時奉獻。要記著,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祝福的;反之,我們若將應該奉獻的金錢留為己用,就等於剝奪神繼續祝福自己的機會,白白失去神的更多祝福。

反思:

神將各好處賜給我,我可以拿甚麼來回報神呢?

~~~~~~~~~~~~~~~~~~~~~~~~~~~~~~~~~~~~~~~~~~~~~~~~
RESURRECTION RESPONSIBILITIES
Day 21


Bible Reading:   

1 Corinthians 16:1-4

1 Now concerning the collection for the saints, as I have given orders to the churches of Galatia, so you must do also:

2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let each one of you lay something aside, storing up as he may prosper, that there be no collections when I come.

3 And when I come, whomever you approve by your letters I will send to bear your gift to Jerusalem.

4 But if it is fitting that I go also, they will go with me.

We have had several readings in the 15th chapter of this epistle. We have seen some wonderful truths of the Gospel. We have seen the proof of the resurrection, and spoken of how and when this will happen. We have had our eyes turned to the time when Christ comes again. Now suddenly Paul introduces a new note altogether 'the collection for the saints'. Paul had his head in heaven, but his feet were well and truly on the ground down here.

This collection was for the poor saints in Jerusalem. Paul had started the collection possibly with the hope that somehow it might overcome some of the opposition which seemed to face him everywhere. There had been a famine in Jerusalem and Paul wanted to help those in very real need.

The Corinthians might not be able to go to Jerusalem; but they could send their money. When we give our money, in one way we are giving part of ourselves. The exact amount that the Corinthians were to give is not stated, but there is a wonderful principle laid down here. 'As the Lord has prospered you.' An amount was to be given every week according to what the Lord had given them the previous week.

In the Old Testament, that amount was always one tenth. If the Jews under the law had to give that amount, surely we who are under grace should give at least that much.

What Paul said to the Corinthians still holds good today. We should give regularly to the Lord's work. We should do it recognizing that what we have has come from the Lord. We should determine what amount we should give week by week and be as faithful in giving that as we are in paying other bills or accounts. It is something we owe to God and if we hold it, back from him there will be lost blessing in our lives.

A THOUGHT:

What can I render unto the Lord for all his benefits towards me?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