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2012-03-02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三月二日
「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十六18)


撒但原是神所造的天使長,但牠因著驕傲,要與神同等而背叛神,結果惹來神的審判,將來的份是燒著的火湖(參閱賽十四12-15)。始祖亞當和夏娃受了撒但所給他們那驕傲的思想: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就能像神一樣。這個要憑自己獨立、企圖與神同等的意念,就使他們違背神的禁令,犯罪墮落惹來神的咒詛(參閱創三4-5)。摩西的姐姐米利暗因著驕傲,就在摩西娶古實女子為妻的事上毀謗他,而惹來神的忿怒,長了大麻瘋(參閱民十二1-3、9-10)。大衛王也曾因驕傲,命令數點以色列人數而惹來神的管教(參閱撤下二十四)。猶大王烏西亞一生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蒙神眷顧作王五十二年,晚年時卻因國家強盛而高心氣傲,干犯神的殿,親自要在香壇上燒香,結果惹來神的管教,全身長了大麻瘋,直到死的日子(參閱代下二十六16-21)。希西家王原本敬畏神,多方經歷神的拯救與醫治,後來卻因著心裡驕傲,將他寶庫中的一切寶物都顯給巴比倫王所差來的使者看,惹來神的忿怒和審判(參閱王下二十12-19;代下二十二25)。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狂傲誇口之時,就惹來神的審判,成為牛的性情,離開王宮吃草七年(參閱但四24-35)。

聖經記載這些事,都是要成為我們的鑒戒,叫我們靠著主時常謹慎,除去一切驕傲、狂妄之心,免受敗壞和跌倒之苦,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福給謙卑的人。」(彼前五5)


本文摘錄自《每日甘霖》一書,程蒙恩長老著,承蒙允准刊載。


亞伯拉罕──萬國之父生命之偉大處
踏上屬神之路
人物介紹及操練建議(按此)

 
經文:
創世記十二1-5

1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2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

3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4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羅得也和他同去。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

5亞伯蘭將他妻子撒萊和姪兒羅得,連他們在哈蘭所積蓄的財物、所得的人口,都帶往迦南地去。他們就到了迦南地。

 
經文默想:
是甚麼因素使亞伯拉罕願意照神的吩咐,離開一個久居的大城市,往不知的地方去?    
 
踏上屬神之路

  亞伯拉罕的生命偉大之處,就是在七十五年平凡的日子中,可以保守自己專一的跟從神,這奠定了他得著神所賜最大屬靈福氣的重要根基。到了時候成熟,當亞伯拉罕七十五歲時,神的意旨就明確地臨到他身上,因為神知道他可以接受至高的呼召,配受最大的屬靈福氣。神要提昇亞伯拉罕的生命,要他去到一個遠離罪惡的地方,就把他帶往另一個屬靈的高原,在那裡他可以看見神藉著他對世上萬族所實現的偉大計劃,也可以親歷與神同行的至美福氣。

  這呼召似是和應了亞伯拉罕內在屬靈的渴慕,多年以來,他輕看世界的榮華,為要得著神,如今竟配受神榮耀的呼召,怎不使他興奮莫明呢?亞伯拉罕於是立刻採取行動,踏上屬神的道路,義無反顧地離本地、本族、父家。這一個行動、這一個決定,是他屬靈生命邁向另一個高峰的起點。當一個人樂意追隨神等候神的時候,他必然渴想神的同在與呼召,且切慕更高的屬靈體驗,因此,在面對神所指引的道路時,他必向前直奔,決不回頭。

 
人生應用:
我有想過等候神偉大的呼召、踏上屬神之路嗎?如果呼召臨到,我會怎樣回應?
 
靈性格言:
經歷
人若不相信就不會有經歷,未曾經歷過就無由明瞭事理。正如經歷勝於道聽塗說,所以由經歷所獲得的知識,亦遠比來自人云亦云所得的知識更有價值。  ~安瑟爾姆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從迷惘到信靠

第61天

嚴重的絆腳石

 
「耶和華啊,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2節)
 

經文

哈巴谷書一1-4

1先知哈巴谷所得的默示。

2他說:耶和華啊!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我因強暴哀求你,你還不拯救。

3你為何使我看見罪孽?你為何看著奸惡而不理呢?毀滅和強暴在我面前,又起了爭端和相鬥的事。

4因此律法放鬆,公理也不顯明,惡人圍困義人,所以公理顯然顛倒。

 

信息分享

昨天我們說要展開一段新的旅程,這旅程會顯示一些步驟,是我們從迷惘走到信靠,或是從恐懼走到信心所需要採取的。這段特別旅程的地圖是舊約一卷小而重要的書卷──哈巴谷的預言。我們對哈巴谷個人生命的背景──他的家庭、父母或職業──知道得很少,但我們知道他是希伯來人,也是耶利米先知同時代的人。

哈巴谷似乎是以向神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來開始他的先知事奉,那就是今天的經文所提出的問題。好像舊約很多其他的先知一樣,哈巴谷因為邪惡的不止息而感到迷惑和沮喪。他不明白為甚麼神不介入制止他周圍那些不敬虔的列國。全能者在處理這個問題上似乎有耽延,導致他感到十分迷惘和憂慮。那拉莫博士(Clyde Narramore)說:「迷惘是基督徒生命中其中一塊最大的絆腳石。它令很多基督徒陷於絕望的邊緣。」

多年前,我在美國遇到一個人,他戴著一塊刻有B.A.I.K.幾個字母的牌。我問他那是甚麼意思時,他說:「天啊,我真的很迷惘」(Boy Am I Confused)。我說:「但『迷惘』這個字開頭的字母不是K。」他很快地回答:「所以嘛,你看我是多麼的迷惘」。你是否為了自己屬靈生命的某些事情而感到迷惘?如果是,那就要注意了──神幫助哈巴谷由迷惘走到信靠,祂為哈巴谷所做的事,也會為你做的。

 
「為甚麼神不介入?」
 

進深研究

詩七十一1-24;雅三16;林前十四33

1. 詩人提出甚麼要求?
2. 他的正面認信是甚麼?

 

祈禱

天父,當迷惘圍繞我、絆倒我的時候,求您幫助我仍可以跪下感謝您。求您今天把「黎明前的時刻總是最黑暗」這個真理深深印在我的心坎裡。阿們。
 
本文英文版權屬 CWR 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 讚美之泉音樂事工 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心的改造:清心,愛慕,敬畏
將心歸我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箴言廿三26

26我兒,要將你的心歸我;你的眼目也要喜悅我的道路。

 
經文背景:
勸少年人離開奸惡,將心歸給神。
 
經文淺釋:
1. 「將心歸我」─ 將神放在首位,全心討神喜悅的意思。
2. 「眼目」─ 指人心中的志向,內裡的慾望。
 
經文默想:
1. 神在我生命中的首位嗎?
2. 我喜悅神的道路嗎?
   
 
將心歸我

  天上的父親帶著傷痛與難過呼喚祂的兒子,因這兒子背叛了祂。祂沒有責罵、沒有勉強、只帶著最深切的愛,不斷地發出呼喚。祂的呼喚是為了祂與兒子的關係,是為了祂深愛祂的兒子。可惜的是,這兒子已經不重視與父親的關係,不重視這份愛,他的心已交在其他事物、其他人上。

  「我兒,不是別人,是我至愛的兒子。歸我,歸我,你的心該歸我,我為你流出鮮血,死在十架上;我為你受盡諸多凌辱與痛楚,難道一個為你而死的父親不配受你的心,不配受你的愛麼?我兒,難道你讓我的呼喚,歸於無盡的空氣中;難道我不止息的呼喚與愛情,比不上你心所戀慕的偶像嗎?我兒,縱然你不明白我所為你安排的是何等美善;縱然你被誘惑而不斷離我遠去。可是,我的呼喚也不停止,我仍等待著,等待著你的心。我兒,我親愛的兒子。」

 
人生應用:
我要如何回應神的愛?
 
靈性格言:
若我與神之間有頑梗的罪的陰影,我就不能活在平安之中。 ~艾略特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147天
約束自心

約束自心,不單可以避免靈性生命死亡,更加展現靈性光輝。

請您安靜地、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不斷重覆地誦讀,讓經文在您心中回響。在讀的時候,請特別留意「你們隨從…順服…放縱…隨著…喜好的去行」這些字。

經文
以弗所書二1-3

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他叫你們活過來。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放縱肉體的私慾,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為可怒之子,和別人一樣。

 
靈修指引

當我們「隨從」時下風俗、「順服」邪氣力量、「放縱」私慾,「隨著喜好」的去行,靈性生命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死去。…

人的心不喜歡受約束,只想隨所「欲」而為。人所「欲」的,按本能的需要而言,是「快樂」的感覺。…

有些人最想得到「財富」的快樂;另一些最想得到「權力」的快樂;也有人最想得到「性愛」的快樂;更有少數人想得到「暴力」的快樂。當然,大部份人都享受「吃喝」的本能快樂。…

然而,人是有靈性的。人亦會在捐贈、助人的時候感到快樂,這不是我們常聽見很多捐贈者、義工們的心聲嗎?縱然生活艱苦、清貧,家庭成員和諧共處也是快樂的;這些情節時常出現在勵志的電影、故事中。近年拒絕採用人造奶粉的母親說,在乳養子女時是很快樂的;宗教熱情濃厚的人說,在沉思、祈禱時感到快樂。…

人在發揮靈性特質的時候,本能的「欲」好像被更「高」(或應說是更「深」層次的靈性渴求所昇華。當那要隨所「欲」而為,要自保、安全的心安頓下來,便會超越自我生存本能,逐漸轉向渴慕另類的滿足。這時候,人美麗的靈性面貌就呈現,而同時這個人也是快樂的人。…

靈修是修持靈性生活,其中一樣重要的操練,是約束自心。這不是說,要禁止肉身本能的需要,而是不讓肉身本能的「欲」無所不為。…人類歷史中所記錄的恐佈、殘忍的事,很多都是那些少數隨所「欲」而為的人所造成的。…

真誠修道的人也屬少數。這些修道者學習約束自心、不隨所「欲」而為。他們的存在正表明:人類除了要滿足肉身的需要之外,還會渴慕靈性生命的開展。…

立志過修道生活的人總是有一份強烈的召命感,這不會是大多數人的經驗。但即使我們沒有被召修道,但其實都一樣需要學習約束自心、不隨所「欲」而為。保羅提醒我們,當我們「隨從」時下風俗、「順服」邪氣力量、「放縱」私慾,「隨著喜好」的去行,靈性生命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死去。…

讓我邀請您體驗過幾天「在家修道」的生活:依時睡覺、起床,而不是依您的興趣、心情。事實上,晚上十一時睡覺已經很晚了;早上也不要「賴床」到最後一分鐘。…

試試將您每餐想吃的食量減兩至三成(「七成飽)其實是健康之道),亦停止吃對您身體不宜的食物。…亦請您持守每天祈禱靈修、每週崇拜的紀律,不管心情是好是壞,我們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約束自心、不隨所「欲」而為。…

如果您很著意用所穿的衣著、所表現的行為來獲得別人的注意、讚許,您可以找出可行的方法來約束自心、不隨所「欲」而為。況且,您的美麗氣質是內心發出的。…

如果您有一種「沉溺」(如購物、暴食、上網、喝酒、吸煙、色情之類)的傾向,您需要鍛鍊約束自心、不隨所「欲」而為。…

如果您是對人極高要求,又是埋怨不滿、脾氣暴躁的人,您怎樣用愛來約束自心、不隨所「欲」而為,免致傷人害己呢?…如果您是消極、自責的,也學習用愛來約束自心、不隨所「欲」而生發負向行為及或說出傷人損己的言語。…如果您自覺有妒忌、苦毒、貪心、虛榮、暴力、好色之類的「欲」,就更當學習用愛來約束自心、不隨所「欲」而為。…

「隨從」時下風俗、「順服」邪氣力量、「放縱」私慾,「隨著喜好」的去行,保羅說,為此,我們曾經死了。再活過來的人,便謹慎地約束自心、不隨所「欲」而為。祝您身心自由、快樂!……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我們真的願意被神使用嗎?

粵語 國語

第2天


讀經:   

使徒行傳十章1至16節

1在該撒利亞有一個人,名叫哥尼流,是義大利營的百夫長。

2他是個虔誠人,他和全家都敬畏神,多多賙濟百姓,常常禱告神。

3有一天,約在申初,他在異象中明明看見神的一個使者進去,到他那裡,說:哥尼流。

4哥尼流定睛看他,驚怕說:主阿,甚麼事呢?天使說:你的禱告和你的賙濟達到神面前,已蒙記念了。

5現在你當打發人往約帕去,請那稱呼彼得的西門來。

6他住在海邊一個硝皮匠西門的家裡,房子在海邊上。

7向他說話的天使去後,哥尼流叫了兩個家人和常伺候他的一個虔誠兵來,

8把這事都述說給他們聽,就打發他們往約帕去。

9第二天,他們行路將近那城。彼得約在午正,上房頂去禱告,

10覺得餓了,想要吃。那家的人正預備飯的時候,彼得魂遊象外,

11看見天開了,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塊大布,繫著四角,縋在地上,

12裡面有地上各樣四足的走獸和昆蟲,並天上的飛鳥;

13又有聲音向他說:彼得,起來,宰了吃!

14彼得卻說:主阿,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潔淨的物,我從來沒有吃過。

15第二次有聲音向他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

16這樣一連三次,那物隨即收回天上去了。

哥尼流信主的經歷,除了在第十章詳細記述之外,彼得還在第十一章覆述一次,然後在第十五章7節又再提及;這件事怎麼如此重要,值得一再提及呢?

至少有兩個原因:哥尼流是其中一個最先信主的非猶太人,彼得首先要克服他那種根深蒂固的「民族主義」情意結,才肯把福音傳給這些非猶太人。對教會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捩點和里程碑。

神期望信徒能打破舊有的人際阻隔,讓福音得以在非猶太人的圈子傳開;然而,當時的信徒卻不願意向同胞以外的人分享福音。不過,我們在批評他們之先,必須撫心自問:我是否願意聽從神的吩咐,神要我做甚麼,我就做甚麼呢?我是否願意向任何人傳講基督呢?即使是那些令我討厭、使我避之則吉的人也在所不辭?

神做了一些特別的事情,來引起彼得的關注,使他遵從祂的吩咐而行。神讓彼得在異象中看見天上縋下一塊大布,內中有各種牲畜、野獸、昆蟲和飛鳥,目的就是要他明白:在神眼中,人人平等。

當彼得終於明白神的心意,並且願意到任何地方及向任何人去傳講福音的時候,他很快便發現,神原來早已預備了一個渴慕救恩的外邦人家庭,他們正等候他去向他們講解福音。

只要我們真的願意被神使用,神就必會使用我們。我們若然立志每天向主祈求:「主啊,求你帶領我,讓我有機會向人傳講福音,向人分享你在我身上的作為」,你必驚訝地發現,神很快便會垂聽你的禱告,把一個像哥尼流那樣已預備心志去接受福音的人,帶到你的面前。關鍵是在於,我們要先回答最初那個問題:我們真的願意被神使用嗎?

禱告:

主啊,求你讓我有機會與人分享福音,同時,又求你指教我懂得如何與人分享。

~~~~~~~~~~~~~~~~~~~~~~~~~~~~~~~~~~~~~~~~~~~~~~~~
ARE WE REALLY WILLING FOR GOD TO USE US?
Day 2


Bible Reading:   

Acts 10: 1 - 16

1 There was a certain man in Caesarea called Cornelius, a centurion of what was called the Italian Regiment,

2 a devout man and one who feared God with all his household, who gave alms generously to the people, and prayed to God always.

3 About the ninth hour of the day he saw clearly in a vision an angel of God coming in and saying to him, "Cornelius!"

4 And when he observed him, he was afraid, and said, "What is it, lord?"
So he said to him, "Your prayers and your alms have come up for a memorial before God.

5 Now send men to Joppa, and send for Simon whose surname is Peter.

6 He is lodging with Simon, a tanner, whose house is by the sea. He will tell you what you must do."

7 And when the angel who spoke to him had departed, Cornelius called two of his household servants and a devout soldier from among those who waited on him continually.

8 So when he had explained all these things to them, he sent them to Joppa.

9 The next day, as they went on their journey and drew near the city, Peter went up on the housetop to pray, about the sixth hour.

10 Then he became very hungry and wanted to eat; but while they made ready, he fell into a trance

11 and saw heaven opened and an object like a great sheet bound at the four corners, descending to him and let down to the earth.

12 In it were all kinds of four-footed animals of the earth, wild beasts, creeping things, and birds of the air.

13 And a voice came to him, "Rise, Peter; kill and eat."

14 But Peter said, "Not so, Lord! For I have never eaten anything common or unclean."

15 And a voice spoke to him again the second time, "What God has cleansed you must not call common."

16 This was done three times. And the object was taken up into heaven again.

This story of the conversion of Cornelius is told twice in the book of Acts and is referred to again in Acts 15:7. Why is it so important?

There are at least two reasons. This was the first group of converts who were not Jews and Peter had to overcome his own deep feelings of 'racism' before he was willing to preach to these non-Jews. It was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for the church.

God wanted to break down old barriers so that the gospel might reach out beyond the Jewish circle. But those who knew the gospel weren't willing to share it with anyone else. Before we criticise them, however, let's answer this question - how willing am I for God to use me in any way he wants to? Am I prepared to speak to anyone about Christ, especially those who seem to me to be unlovely?

God had to do something unusual to get Peter's attention, to make him willing. The whole message of the sheet full of animals and birds was a lesson to Peter that all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are equal in God's sight.

When Peter understood what God was saying and was willing to go anywhere and to anyone with the gospel, then he found a heart and a home prepared by God and waiting for him.

If we are really willing to be used by the Lord, he will take us at our word. If we are prepared to say each day 'Lord lead some soul to me today and help me to speak to that one about you and what you mean to me', we may be surprised how quickly and how often God answers that prayer. You will often find that, like Cornelius, God has prepared their hearts for what you have to say. Let's go back to our first question - Are we really willing for God to use us?

A PRAYER FOR TODAY:

'Lead me to some soul today, Oh teach me, Lord, just what to say.'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