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2011-06-16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大衛──一代君王生命之柔情處
大膽禱告
人物介紹及操練建議(按此)

 
經文:
撒母耳記下七18-29

18於是大衛王進去,坐在耶和華面前,說:主耶和華啊,我是誰?我的家算甚麼?你竟使我到這地步呢?

19主耶和華啊,這在你眼中還看為小,又應許你僕人的家至於久遠。主耶和華啊,這豈是人所常遇的事麼?

20主耶和華啊,我還有何言可以對你說呢?因為你知道你的僕人。

21你行這大事使僕人知道,是因你所應許的話,也是照你的心意。

22主耶和華啊,你本為大,照我們耳中聽見,沒有可比你的;除你以外再無神。

23世上有何民能比你的民以色列呢?你從埃及救贖他們作自己的子民,又在你贖出來的民面前行大而可畏的事,驅逐列邦人和他們的神,顯出你的大名。

24你曾堅立你的民以色列作你的子民,直到永遠;你─耶和華也作了他們的神。

25耶和華神啊,你所應許僕人和僕人家的話,求你堅定,直到永遠;照你所說的而行。

26願人永遠尊你的名為大,說:萬軍之耶和華是治理以色列的神。這樣,你僕人大衛的家必在你面前堅立。

27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啊,因你啟示你的僕人說:我必為你建立家室,所以僕人大膽向你如此祈禱。

28主耶和華啊,惟有你是神。你的話是真實的;你也應許將這福氣賜給僕人。

29現在求你賜福與僕人的家,可以永存在你面前。主耶和華啊,這是你所應許的。願你永遠賜福與僕人的家!

 
經文默想:
大衛的禱告多次提到神的應許,究竟神的應許在他的禱告中有甚麼重要性?    
 
大膽禱告

  禱告可以將不可能的事變為可能,問題是人有沒有這份膽量。不是每個人都有膽向神祈禱不可能的事,只有那些能深切體會神心意並相信神的人,才有這種膽量!

  神與大衛立約,這約的偉大震驚了大衛的心靈,他真的不敢相信,他算甚麼?他的家算甚麼?竟然能得到神這般的恩寵,這在常人眼中實在是不可能的事,這簡直是一種信心的挑戰。

  沒有信心的人經不起這番挑戰,他們會讓不可能的事繼續其不可能,但大衛有信心,所以他能面對這信心的挑戰。在他的禱告中,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敘述神在歷史中的作為,又重申這約的內容。在當中有讚美、有感恩、有祈求。大衛的禱告是要使這看似不可能的應許,能得到進一步的肯定。他要求這約的每一點都能在神裡面得著確立,這項要求是一項信心的要求,是大衛從生命深處中發出的。

  大膽禱告,這種膽量不是憑空生出來的,它有神的應許和話語作為基礎。

 
人生應用:
我有沒有膽量為「不可能成就」的事祈禱?我對神有這份認識和信心嗎?
 
靈性格言:
禱告
將禱告當作問題的試驗,這不是向神禱告,乃是試驗神的信實和對神的懷疑。  ~于中一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八福

第167天

這時代的和平

 
「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1節)
 

經文

羅馬書五1-11

1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

2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

3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

4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5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6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

7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

8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瞭。

9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就更要藉著他免去神的忿怒。

10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11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神為樂。

 

信息分享

我們現在來看第七個能給靈性和心理帶來健康的積極態度:「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太五9)。這個福似乎與我們當前的時代特別有關係,因為如果說這世界此刻需要甚麼的話,那就是需要使人和睦的人。

我們這個時代從未經歷過全球的和平。一位權威人士說:「近代歷史大部分時期的空氣裡都充滿戰爭臨近的威脅,直到今天,在所謂科學啟蒙時期的頂峰,全球性衝突的威脅恐嚇著我們這個核子時代,就如慢性自殺一般。」雖然東西方的冷戰結束了,但在核子衝突邊緣所帶來的不穩定,對所有國家的人,都在造成靈性上或心理上的損失。根據研究顯示,活在這麼一個有能力以摧毀全球來毀滅自己的時代,對絕大多數人的思想都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危害。

從沒有任何時代,使人和睦的人好像現在這麼重要。越來越多人站出來支持和平。和平組織表示他們的會員人數不斷上升;他們努力去提醒世界需要有國際條約,這不錯引起了傳媒各方面的關注,但奇怪的是,大部分關注國與國之間和平的人士,都看不見他們自己有與創造主和好的需要。一個嚴肅的真理告訴我們,根據聖經的教導,人若自己沒有經歷過內心的平安,就沒可能成為使人和睦的人。

 
「我們必須先與創造主和好」
 

進深研究

羅十二9-18,十四19;箴十二20;可九50

1.我們應該做甚麼?
2.你是使人和睦的人嗎?

 

祈禱

我的父啊,求您幫助我們明白在享受神的平安前,我們自己必須先與神和好。奉耶穌的名求,阿們。
 
本文英文版權屬 CWR 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 讚美之泉音樂事工 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靈的改造:敬拜,禱告,聖潔
不住的禱告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帖撒羅尼迦前書五16-19

16要常常喜樂,

17不住地禱告,

18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19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

 
經文背景:

保羅不單提醒信徒在等待主再來的日子中要儆醒,同時在生活上也應注意應有的原則。本段經文勉勵信徒要活在喜樂,禱告和謝恩的生活中,並且要小心審察那些是來自聖靈的恩賜。

 
經文淺釋:

「消滅聖靈的感動」(19節)─指壓抑由聖靈所催促而說的預言恩賜。就當時的教會而言,說預言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

 
經文默想:
1.保羅勸勉信徒要過一種怎樣的生活?
2.聖靈的感動對禱告生活有何關係?
   
 
不住的禱告

  在一般信徒的生活裡,可能習慣了安排一段單單屬於禱告的時間,而其餘的時間則屬於其他的生活內容,好像與禱告拉不上關係,所以就不曾認真想過不住禱告的命令和它的真實性了。

  不住的禱告不是指冗長的禱告,乃是指一種恆切、常保持自己的心靈儆醒、隨時能受感於聖靈催迫向神發出記念與呼求的生命。凡藉基督在聖靈裡重生的信徒,就能有不住禱告的生命,因為在我們屬靈的生命裡,有不住禱告的基督,和不住施行感動的聖靈內住其中,除非我們輕忽祂們的內住和感召,否則不住的禱告,就是我們屬靈生命的特徵了!

  弟兄姊妹,真正的禱告,是毫不鬆懈地以內裡的靈去憶念、仰望神,藉聖靈的感動,讓每一件事、每一個動作都能引發我們與神的對話和溝通,這樣就是流露不住的禱告了。

 
人生應用:
我在禱告中,有沒有忽視聖靈在我內心的催促和感召?
 
靈性格言:
治療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寬恕傷害你的人。  ~路易.史密德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253天
勸告、懇求

我們在怎樣的情況下,會較為容易接納別人的意見呢?
 
請您安靜下來,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不斷重覆地誦讀,讓經文在您心中回響。在讀的時候,請特別留意「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這一句。

經文
以弗所書四1-6

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 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

 
靈修指引

保羅寫信給信徒,除了鼓勵他們堅持對基督的信仰之外,還用心地「勸勉」他們展現信仰基督的生活態度。他幾乎在每一封書信都用「勸」這個字,來表達他對信徒的關懷。在以弗所書這封信,他也是這樣的寫: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

保羅是一位律法師,信主的經歷非常戲劇性,更成為推動當時教會團體不斷擴張的重心人物,是被公認為「外邦人的使徒」,而且亦正因為他忘我地見證主而受人囚禁起來。以保羅當時的地位、知識、經歷,他有足夠的權柄去教導信徒,但卻說: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

為甚麼他用「勸」這個字呢?如果保羅說:我為主被囚的「教」你們,或者是,我為主被囚的「提」你們,也是適切的。很明顯,保羅是清楚自己對待信徒的態度。其實,他所用的「勸」這個字,英文聖經是"beg",意思是「懇求」。保羅對信徒說,我為主被囚的「懇求」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他「懇求」信徒做的,是他們的行事為人,與蒙召的恩相稱。這並不是甚麼對保羅個人有利的事,也不是信徒額外的任務,「行事為人與蒙召的恩相稱」乃是信徒應有的本分,亦該是他們自覺去實踐的事。但保羅是「勸」,是「懇求」他們。…

有足夠條件施教,但卻用「勸勉」、「懇求」的態度。這會令受教的人感動多了。我們也許曾經遇過同樣謙柔的生命師傅,他們叮嚀的勸勉,會停留心間。…

但是,當我們要對別人說一些「正確」、「應然」、「合理」的生活操守、倫理道德、生命價值之類的道理原則,往往是本著大條道理,亢奮激昂,或以警戒、指責口吻來教訓他人。老師對學生會如此,父母對孩子也會如此;有時候朋友之間亦會如此;我們亦頗常見宗教團體裡的領袖,用同樣的態度教導信眾。我想,我們遇上不少這樣的「好心,但令人不快」的人。而當我們捫心自問,也的確曾經,甚至現在仍然用這種「由高而下」的溝通、對話態度。…

放下身段,以「勸勉」、「懇求」的態度,提出要對方成長、進步、改善,並不易為。因為,我們總認為,正確道理,你必須聽。於是,有理的人就可以「聲大又惡」。對於以「勸勉」、「懇求」的態度,我們在這方面還需要不斷的學習。…

保羅「勸勉」、「懇求」信徒去實踐應有的本分,他是多麼希望信徒生命成熟,但他又十分尊重信徒的自主性。這樣的生命師傅,一方面仰望生命之主對人的恩召,亦相信信徒內裡的良善和生命動力;於是,他以「同行者」的態度分享由衷之言,謙柔地提出成長的邀請。如果您是兒女、學生、朋友、信徒的生命師傅,也學習作他們的「同行者」吧。…

最後,您有沒有想過,可以把保羅所說,「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這一句話,看為是那位心裡柔和謙卑的主耶穌,我們生命的「同行者」,向您和我發出的成長邀請呢?……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呼召

 
讀經 : 出埃及記三1-12
 

1摩西牧養他岳父米甸祭司葉忒羅的羊群;一日領羊群往野外去,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

2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裡火燄中向摩西顯現。摩西觀看,不料,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燬。

3摩西說:我要過去看這大異象,這荊棘為何沒有燒壞呢?

4耶和華神見他過去要看,就從荊棘裡呼叫說:摩西!摩西!他說:我在這裡。

5神說:不要近前來。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

6又說:我是你父親的神,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摩西蒙上臉,因為怕看神。

7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

8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出了那地,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

9現在以色列人的哀聲達到我耳中,我也看見埃及人怎樣欺壓他們。

10故此,我要打發你去見法老,使你可以將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

11摩西對神說:我是甚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

12神說:我必與你同在。你將百姓從埃及領出來之後,你們必在這山上事奉我;這就是我打發你去的證據。

 
 
呼召
 

  雜文家吳非到我們學校演講,有學生問他活著的目的是甚麼。他說活著就是要幹一件事,這件事非幹不可,也非自己幹不可,就應該認真完成它。

  他說的其實就是基督教常談到的「呼召」。上帝親自對摩西發出召喚(出三 4),讓他去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摩西按照呼召去生活,過了多麼有意義的一生。

  很多人十分羡慕摩西,盼著上帝能像對摩西那樣對自己說話,這樣自己一生就知道該幹甚麼了。其實,摩西的時代和今天的時代已經不同了,在聖經已經啟示完備的今天,上帝難得還會那樣說話,因為聖經本身就是上帝的說話。根據聖經,我們發現上帝呼召一個人,會在人心裡給人負擔和異象,也讓他看見那需要。同時,也早就賜給這個人能力去從事這樣的工作。

  一個青年問英國「講道王子」司布真牧師,到底怎樣才得知上帝的呼召。司布真沒有說甚麼異夢、說話之類,而是給了這青年人三個記號,來看上帝的呼召。他說當上帝呼召一個人從事一項事業時,第一,這個人心裡會認定這項事業無比寶貴;第二,他幹起來會很輕鬆;第三,他內心滿有喜樂,時常從工作中得到激勵。

  寶貴、輕鬆、喜樂,三個很好的記號。我當初找工作時,就用這三個記號聽到了上帝的呼召。

  呼喚著你我的名字,
  把個人帶進事業裡;
  神的天職臨到那刻,
  內心深處就會知悉。

 
默想 :
一個蒙召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金句 :
耶和華上帝見他過去要看,就從荊棘裡呼叫說:「摩西!摩西!」(出三4)
 
本文版權屬國際福音證主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你是怎樣的朋友?

粵語 國語

第16天


讀經:   

撒母耳記上十八章1至5節,廿三章15至18節

1大衛對掃羅說完了話,約拿單的心與大衛的心深相契合。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

2那日掃羅留住大衛,不容他再回父家。

3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就與他結盟。

4約拿單從身上脫下外袍,給了大衛,又將戰衣、刀、弓、腰帶都給了他。

5掃羅無論差遣大衛往何處去,他都做事精明。掃羅就立他作戰士長,眾百姓和掃羅的臣僕無不喜悅。

15大衛知道掃羅出來尋索他的命。那時他住在西弗曠野的樹林裡。

16掃羅的兒子約拿單起身,往那樹林裡去見大衛,使他倚靠神得以堅固,

17對他說:"不要懼怕,我父掃羅的手必不加害於你。你必作以色列的王,我也作你的宰相。這事我父掃羅知道了。"

18於是二人在耶和華面前立約。大衛仍住在樹林裡,約拿單回家去了。

友情是人生中的重要珍寶。能夠與人建立一段真誠而長久的友情,將會帶給我們極大的幫助、鼓勵和祝福。有人曾經說過:「當世界的一切都離我而去,唯有朋友會就近前來。」你是怎樣的朋友呢?

聖經所勾劃的朋友關係,很少比得上大衛與約拿單二人的緊密情誼。他們一見如故,可能約拿單比大衛稍長幾歲。

大衛擊敗歌利亞之後,便認識了約拿單,二人的友誼便由那時開始。約拿單為人開通、慷慨,處處為別人著想。大衛擊敗巨人歌利亞的時候,身上還穿著牧人的衣服;貴為王子的約拿單便將身上的外袍、戰衣、刀、弓和腰帶都送給他。真正的友誼會樂於付出。約拿單不僅沒有妒忌大衛,反而把大衛當作朋友。

《活的聖經》英文譯本把箴言十七章17節譯為:「真正的朋友會永遠忠誠。」在其後數年,約拿單的父親掃羅對大衛反對日深,(多番追殺大衛),但約拿單與大衛的友誼始終如一;約拿單甚至數次主動尋找和救助大衛。

真正的友誼必須通過考驗。眼見朋友遭到批評或失敗,絕不是離棄他的時候;反之,那是朋友最需要你的時間。

即使在約拿單死後,大衛也沒有忘掉兩人的友誼。多年後,大衛記得曾與約拿單許下承諾,要互相照顧對方的兒女,於是,大衛派人尋找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並為約拿單的緣故待他如王子一般。在這方面,我們看見神為基督的緣故,同樣的恩待我們。

你是怎樣的朋友呢?你有好朋友嗎?你為何不求神賜你一個像約拿單的忠心良友?我們可以怎樣幫助朋友,就像約拿單幫助大衛一樣呢?約拿單幫助大衛「在神那裡得著力量」。我們同樣可以鼓勵朋友、為朋友代禱和陪同他們面對困難。

反思:

我今天要主動聯絡和關心朋友。

~~~~~~~~~~~~~~~~~~~~~~~~~~~~~~~~~~~~~~~~~~~~~~~~
WHAT KIND OF A FRIEND ARE YOU?
Day 16


Bible Reading:   I Samuel 18:1-5 and 23:15-18
Friendship is one of the great assets of life. To have a true lasting friendship can be a wonderful help, encouragement and blessing. Someone has said, "A friend is one who comes in when all the world has moved out." What kind of a friend are you?

There are not many friendships mentioned in the Bible, which were as close and warm as David and Jonathan's. They were attracted to each other as soon as they met. Possibly Jonathan was a little older than David.

The friendship began following David's defeat of Goliath. Jonathan was open, unselfish and generous. After defeating the giant, David was still in his shepherd's clothes. Prince Jonathan replaced them with the robe and tunic he was wearing and added his sword and belt as well. Love and friendship delighted in giving. Instead of being jealous Jonathan acted as a true friend to David.

Proverbs 17:17 (Living Bible) says, "A true friend is always loyal." Jonathan's friendship remained unchanged through years of increasing opposition by his own father against David. Several times Jonathan went to find David and to help him.

That is one test of a true friendship. When a friend is being criticized or beaten down, it is not the time to desert him or her. That is the time when they may need you most.

Their friendship continued even after the death of Jonathan. Years later David remembered a promise they had made to look after each other's children. David found Jonathon's son Mephibosheth and treated him like a prince "for Jonathan's sake". What a picture of God's love for us for Christ's sake.

What kind of a friend are you? Do you have a friend? Why not ask God to give you a "Jonathan" friend. How can we do more for our friends as Jonathan did for David? Jonathan helped him "find strength in God". We can encourage them. Contact them frequently. Pray for them. Be with them.

A THOUGHT FOR TODAY: Reach out and touch someone today!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