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2010-08-06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青草地上


靈的改造:甦醒,良善,智慧
從靈的深處甦醒過來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馬可福音五1-20

1他們來到海那邊格拉森人的地方。2耶穌一下船,就有一個被污鬼附著的人從墳塋裡出來迎著祂。3那人常住在墳塋裡,沒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鎖鍊也不能;4因為人屢次用腳鐐和鐵鍊捆鎖他,鎖鍊竟被他掙斷了,腳鐐也被他弄碎了;總沒有人能制伏他。5他晝夜常在墳塋裡和山中喊叫,又用石頭砍自己。6他遠遠地看見耶穌,就跑過去拜祂,7大聲呼叫說:「至高  神的兒子耶穌,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我指著  神懇求你,不要叫我受苦!」8是因耶穌曾吩咐他說:「污鬼啊,從這人身上出來吧!」9耶穌問他說:「你名叫甚麼?」回答說:「我名叫『群』,因為我們多的緣故」;10就再三地求耶穌,不要叫他們離開那地方。

11在那裡山坡上,有一大群豬吃食;12鬼就央求耶穌說:「求你打發我們往豬群裡,附著豬去。」13耶穌准了他們,污鬼就出來,進入豬裡去。於是那群豬闖下山崖,投在海裡,淹死了。豬的數目約有二千。14放豬的就逃跑了,去告訴城裡和鄉下的人。眾人就來,要看是甚麼事。15他們來到耶穌那裡,看見那被鬼附著的人,就是從前被群鬼所附的,坐著,穿上衣服,心裡明白過來,他們就害怕。16看見這事的,便將鬼附之人所遇見的和那群豬的事都告訴了眾人;17眾人就央求耶穌離開他們的境界。18耶穌上船的時候,那從前被鬼附著的人懇求和耶穌同在。19耶穌不許,卻對他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裡,將主為你所做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20那人就走了,在低加坡里傳揚耶穌為他做了何等大的事,眾人就都希奇。

 
經文背景:

格拉森人雖然看見曾被鬼附的人已獲耶穌救活的事實,然而他們沒有因此感到高興,相反害怕有更大的財產損失,於是請求耶穌離開該地。

 
經文淺釋:
1.「格拉森」(1節)─離加利利海不遠的一個地方,該地有外邦人居住。
2.「群」(9節)─在亞蘭文中指有一隊士兵之意,而在希臘文中,則指羅馬軍團,通常一團有六千多士兵。這裡指鬼的數目眾多,不可勝數。
3.「低加坡里」(20節)─外邦人聚居之地。
 
經文默想:
1. 格拉森人明白耶穌對那人所作的事,為何仍不能接納祂?
2. 被鬼附的人在耶穌離去後的生活,與先前的有甚麼不同?
   
 
怎麼不能省悟呢?

  當人被撒但控制的時候,便會失去靈性,傷害自己,但當人被神掌管時,就能正確地處理自己。在格拉森的事件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撒但在人身上控制的力量實在很大;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耶穌在靈界的力量,也是非常強大,祂可將你全然扭轉過來,一刻間就改變了生命,讓生命由靈的深處甦醒過來,一個從靈裡甦醒的人,他的生命才能見證神!

  在你的屬靈生命中,有沒有一些罪,是因著撒但的控制而使你失去自制的能力,心裡得不到安寧呢?

  弟兄姊妹,不管你過去落在一個怎樣的光景中,或在靈裡有莫大的痛苦,不得釋放,只要你願意來到耶穌跟前,祂就可以使你清醒過來;而這樣一個生命再造的人,是可以為基督作無可辯駁的好見證!

 
人生應用:
我的心靈是否仍受一些事情困擾而需要耶穌的釋放?我願意來到祂的跟前尋求嗎?
 
靈性格言:

一個人的信心小,不是因為他沒有足夠能力相信,而是因為他對神的話和神的旨意明白得太少。  ~杜恩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305天
改變壞習慣

信徒也有「壞習慣」,這是事實。願意改變與否,能否切實改變,才是問題。

請您安靜下來,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不斷重覆地誦讀,讓經文在您心中回響。在讀的時候,請特別留意「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生氣卻不要犯罪…不要再偷…親手作正經事…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這一句。

經文
以弗所書四25-32

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作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你們原是受了他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

 
靈修指引

「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生氣卻不要犯罪…不要再偷…親手作正經事…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從保羅勸勉信徒要戒除的一些行為習慣來推斷,當日教會團體內的成員,是良莠不齊的。很可能因為當時信耶穌的,比較多是草根階層,亦有因為教會推行凡物公用,愛心服事,便自然吸納被社會邊緣化或拒絕的人,包括曾經是盜賊、奴隸、騙子、妓女的人。再加上他們彼此之間宗教背景、民族、文化、語言的差異,我們可以想像,當時的教會團體,問題可真不少。…

「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生氣卻不要犯罪…不要再偷…親手作正經事…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保羅提出這些需要戒除的習慣,都是牽涉到其他人的,因為他希望信徒共處,彼此尊重,互相為肢體,顧及缺少的人和互相造就、得益。有些不良的習慣,只損害自己,但另一些就傷及他人。我們也該檢討一下,自己有那些不良習慣,又有那些是損人害己的呢。…

保羅提出的勸誡,既然是對應當時教會共同生活所面對的矛盾,那就很實際及處境性的,並不是設下所謂「信徒道德守則」。有時候我們會傾向把聖經上寫的一切,按字面意義來定為是聖經原則。如果保羅所列舉的例子是基本原則,就難免會引起一大堆問題:甚麼才算謊言?白色謊言也絕不可說?小孩會常謊言的,怎麼辦?只要不犯罪就可以生氣了嗎?日落時間是會轉移的,含怒時間亦隨之延長縮短嗎?拿公司的一枝原子筆隨身用也算偷竊嗎?甚麼事是「正經事」?甚麼話是污穢的言語?我們可能也曾打趣或嚴肅地討論過以上這些問題。…

以上這些都是有助澄清原則的好問題。但保羅不是列出道德規範,期待每一位信徒遵守;他是因應當時的教會處境,指出團體中某些成員需要改善的地方。當時收信的信徒是會明白,保羅所指的是那一些成員。但不要以為,我們沒有沾染這些習慣,就置身事外。別忘記,保羅仍然是在提醒信徒脫下舊人、穿上新人,這些只是對某些人而言的具體例子;他不是把所有舊人的不良生活習慣都列出來。因此,我們要自省,檢討自己的生活方式,學習改變自知的壞習慣(並不單是聖經上提及的)。…

保羅這一段話,也使我們醒悟到:信耶穌的人也仍然有壞習慣。說謊、發怒、偷竊、懶散、汚言穢語,只是保羅按當時處境所舉的一些例子而已,信徒有的壞習慣可能更多。我們會問:為甚麼信徒仍然會有損人害己的不良習慣呢?…為甚麼我們期望信徒不會或不再沾染不良習慣?…更適切的問題是:「我」為甚麼仍然會有損人害己的不良習慣呢?…「我」願意怎樣才可以脫離那些自知的不良習慣呢?…這是有關個人成長的問題,是需要自己誠實回答的。……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保羅的成功祕訣

粵語 國語

第6天


讀經:   哥林多前書九章1至7節
保羅在這章經文為到他的事奉,以及他所選擇的生活方式作出激烈的辯護。我們明天將會繼續研讀這章經文的餘下部分,所以今天只會思考這短短幾節。

保羅的使徒權柄,究竟是以甚麼作為基礎呢?他的事奉那麼成功,究竟有甚麼祕訣?我們當然很想明白他的成功之道,以此作為我們的借鏡。原來他已在第一節清楚告訴我們了。

保羅說:「我不是見過我們的主耶穌麼?」只有親眼見過和親身認識基督的人,才有資格成為使徒。保羅至少在三個地方見過基督,分別是在大馬色的路上、在哥林多和耶路撒冷。而且還不僅如此,保羅每天都是靠著基督的復活大能而活,每天都與復活的主耶穌同行。

除非我們每天與耶穌基督相交,否則我們不可能作主的工。我們在信主的時候,都曾經遇見過基督,然而,我們必須像保羅在腓立比書三章10節所言的那樣,渴慕對復活的基督認識更多。

保羅同時指出,哥林多的信徒能夠印證他的事奉(2節)。也許,我們此刻未必能指出自己帶領了多少人信主,但將來到了天堂,可能會有人對我們說:「我是因為看見你的見證,或你對我說過的一番話,而開始追求信仰的」,你是否感到很驚訝呢!我們可能很期盼這刻的來臨,但此刻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時刻與基督保持相交。我們必須以禱告的心來守護這種親密的相交關係。

禱告:

主啊,願我每天與你把臂同行。

~~~~~~~~~~~~~~~~~~~~~~~~~~~~~~~~~~~~~~~~~~~~~~~~
PAUL'S SECRET OF SUCCESS
Day 6


Bible Reading:   1 Corinthians 9:1-7
In this tremendous chapter Paul defends his ministry and the life style he had chosen. We will continue reading this chapter tomorrow. Today we only look at the first couple of verses.

What was Paul's authority as an apostle? What was the secret of his successful ministry? Surely we want to know this for ourselves. It is clearly written down for us in the first verse.

Paul says, 'I have seen Jesus our Lord'. An apostle was one who had seen and known Christ. There were at least three occasions on which Paul had seen Christ. On the road to Damascus, in Corinth and in Jerusalem. But that wasn't all. Paul lived on the resurrection side of the cross and knew personally and daily the power and companionship of the risen Christ in his own life.

No-one can ever be what he should be without daily contact with Jesus Christ. We meet him first in salvation, but we need to have Paul's great continuing ambition found in Philippians 3:10 'That I may know him more and more'.

Paul also said the fact that there were Christians in Corinth was living proof of his ministry (v.2). It may be that we ourselves cannot point to many whom we have led to Christ. But we may be- surprised when we get to heaven. It could well be that some will say, 'It was your life or what you' said that made me start on the road'. That would be wonderful, wouldn't it? But it all begins in our lives, with our daily hourly contact with Christ. Let us always guard that prayerfully and carefully.

A PRAYER FOR TODAY:

Lord may I live today in touch with you.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