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2010-12-27 Devotionals Today

知信行網上團契為各主內肢體提供的每日靈糧,歡迎訂閱推介奉獻支持
《網絡天糧》查詢,請電郵:ccf@ccfellow.org

訂閱天糧 | 轉介天糧 | 修訂訂閱 | 奉獻支持


行為的改造:奉獻
把錢存入天上的銀行
每月內省(按此)

 
經文:
馬太福音六19-21

19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20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21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

 
經文背景:
主耶穌教導門徒該為天上的財寶努力。
 
經文默想:
1. 地上的財寶有何不可靠的地方?
2. 財寶對我們的心有何影響?
   
 
把錢存入天上的銀行

  積聚金錢對我們來說,是完全合理,甚至認為是有智慧的行動,當時猶太人也有這樣的想法,可是耶穌卻有不同的看法,祂強調要停止繼續為自己積攢財寶。「為自己」這三個字,顯明人們儲蓄金錢或財物,並沒有具體的目的,只是為那未知的將來而憂慮,又或是心中的安全感所在,甚至是那即時的滿足。耶穌提醒他們這一切都是可以轉眼失去的,因此祂指出要積財於天,對於猶太人來說,這有兩層意思:一是地上所作的善行;二是個人生命的品格,這才是天上的財寶,是永遠不能失去的。

  今天我們有耶穌的智慧嗎?把能朽壞的金錢投資在不朽壞的天國裡,便使我們將來在天國富足,而且這樣的投資,也使我們今天越發關注天國的事,了解天國的價值。若積財是為將來打算,我們就更應為將來在天家裡的情況而打算,把金錢存入天國裡!

 
人生應用:
我曉得為天國的事打算、掛心嗎?究竟我的心在那裡呢?
 
靈性格言:
重價的恩典是必須再三尋找的福音,是必須祈求的禮物,是必須手叩的門。  ~潘霍華
 
 
本文版權屬生命福音事工協會所有,承蒙允准刊載。
背景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承蒙允准使用。

第82天
生命方向上的旨意

在尋求神的旨意上,我們可能會過份關注神在生活抉擇上會有甚麼指示,而忽略了神在我們生命方向上已經有清楚的旨意。

請您安靜地、慢慢地從心裡誦讀以下的經文。您可以重覆地誦讀,直到神的話語在您內心不斷回響。在朗讀時,請您特別留意「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及「叫他的榮耀從我們這首先在基督裡有盼望的人可以得著稱讚」這兩句話。

經文
以弗所書一7-12

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豐富的恩典。這恩典是神用諸般智慧聰明,充充足足賞給我們的;都是照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我們也在他裡面得了基業;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作萬事的,照著他旨意所預定的,叫他的榮耀從我們這首先在基督裡有盼望的人可以得著稱讚

 
靈修指引

神的旨意充滿奧秘性,但不是說,神是故作神秘地對人「封住」祂的旨意,而是指神的旨意,儘管是非常清楚顯明,對於領受者而言,仍然是令人詫異、敬仰的「奧秘」。…

再看保羅所寫下去的這首讚歌,我們便明白,神對人的旨意是清楚表白的,但對我們而言,還是一個奧秘。…根據保羅,神所定的旨意,是「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及「叫他的榮耀從我們這首先在基督裡有盼望的人可以得著稱讚」。…這不是很清楚了嗎?但一點也不容易明白。…

「使一切同歸於一」的境界是怎樣的?…為甚麼神如此重視?…「叫神的榮耀從我們得著稱讚」是怎樣的一種生活為人?…神為甚麼把自己的榮辱交給人來決定?…這都是奧秘,是非人所能明白的。…

人在現代社會上講求卓越、突出、領先、克服,很少考慮一體共融;受物質化、消費主義的薰陶,人要自己感覺良好、舒服,沒有太多關心自己的生活面貌是否「人性化」,也就更少想到「神性化」的可能。…

神的旨意充滿奧秘性,但卻很明顯。神希望「使一切同歸於一」及「叫神的榮耀從我們得著稱讚」。雖然兩者都沒有直接解答我們在生活抉擇上的猶豫、擔憂,但確實是神對我們的旨意。…

或許,我們可以稱之為關乎生命成長方向的旨意。…神希望我們能朝著這些方向做人處事:在基督裡與萬物共存共融,在人間活現慈愛、生命的神。…

如果我們忽略神對我們生命成長方向的旨意,而只顧追問神如何指引我們做生活抉擇,那便是一種求籤問前程,趨吉避凶的信仰模式。…其實,當我們朝著神指示的生命成長方向而生活,日常生活上的抉擇便隨之迎刃而解。如果我們決定選擇跟隨神指示的生命成長方向而生活,亦會大大減少了生活處境上的猶豫、矛盾、不安。…

您也轉移焦點吧!從關注微觀的生活抉擇(如應否轉職、移民、提早退休、全職事奉、教會服務崗位、買房子、婚嫁,甚至乎關於應否買高風險股票票據、應徵賭博機構的工作等等),轉移去反思自己宏觀的生命型態及方向。…

您的存在促進家人、鄰舍、社會、世界的共融嗎?…

您在世上的存在是呈現慈愛、生命的神的面貌嗎。…

或許我們需要常常祈禱:「上主,幫助我持守您喜悅我的生命型態及方向。」…以後當您遇上生活的抉擇,便更需如此祈禱:「上主,幫助我持守您喜悅我的生命型態及方向。」…邀請您在未來的幾天,特別留心做這種轉移:從關注微觀的生活抉擇,轉移去反思自己宏觀的生命型態及方向。……

 
《誦禱心曲》版權屬譚沛泉博士所有,承蒙允許刊載。
音樂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贖罪祭

粵語 國語

第27天


讀經:   利未記四章1至7節
我們越過了第三章所講述的平安祭。平安祭象徵了人獲得赦罪之後所得著的平安,正如人在基督裡得享平安一樣。

第四章對贖罪祭作出了詳盡的描述。燔祭、素祭和平安祭都是甘心樂意的奉獻,但贖罪祭卻是人犯了過錯之後必須獻上的祭。人若想蒙神的接納,就必須獻上贖罪祭來求神赦罪。

然而,人若沒有一顆真正悔罪和相信神的心,即使獻祭也不會蒙神的悅納。我們在舊約經常看到神藉著先知指斥百姓,單是獻祭而沒有悔罪之心,是毫無作用的。

我們在這章經文看到,祭司必須先為自己的罪獻上贖罪祭。由此可見,神的僕人更必須嚴肅處理自己的罪,絕對不可掉以輕心。

第3節告訴我們:「受膏的祭司犯罪,使百姓陷在罪裡」──這實在是基督教教會最大的悲哀:作領袖的人犯罪,致使信徒也同樣在罪中,或是羞辱了教會及基督的聖名。這事再次提醒我們,我們沒有一個人是單為自己而活;我們的所言所行,不論是好是壞,都會對別人帶來正面或負面影響。

我們應該怎樣處理罪呢?不是單說一句:「我會改過」,就可以解決。犯罪的祭司或個人,必須獻上祭牲;他要按手在牠的頭上,表示與牠認同,祭牲就是代表自己。這表示他在神面前承認自己的罪,並知道他需要無罪的祭物流出的血來替他贖罪,他才能夠得蒙神的赦免。

犯罪的人將祭物帶到會幕面前獻祭,表示他願意公開認罪和渴望得到神的赦免──這是罪人的唯一希望。祭牲不單要沒有瑕疵,而且,牠被宰殺之後,更要把血倒在會幕門口。犯罪的人只要憑著信心作這一切,就必得著神的赦免。請留意第20、26和31節。

你可以把這些獻祭的原則,用在基督和我們作罪人的身上嗎?你知道我們今天如何才能得蒙神的赦罪嗎?

~~~~~~~~~~~~~~~~~~~~~~~~~~~~~~~~~~~~~~~~~~~~~~~~
THE SIN OFFERING
Day 27


Bible Reading:   Leviticus 4:1-7
We have passed over chapter 3 which describes the peace offering. It symbolizes in a beautiful way a heart which knows forgiveness so is at rest in Christ.

Now in chapter 4 the details of the sin offerings are set out. The first three offerings described in Leviticus were voluntary. The sin offerings had to be made. If a man wanted to be accepted before God, he had to show it.

It was no good bringing the offering if there was no repentance or faith. In the Old Testament God often spoke through the prophets about an outward form that had no inner meaning.

In this long chapter, a sinning priest comes before us first of all. Sin, especially that of a servant of God is never dealt with lightly or carelessly in the Bible.

In one translation (NASB) verse 3 reads 'If the anointed priest sins so as to bring guilt on the people ...'. Thi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tragedies in the Christian church-a leader who sins and takes his people with him or brings shame on the church and the name of Christ. None of us live to ourselves. What we do for good or bad always affects the lives of others.

What is the answer to sin? It is not 'I am going to do better or I am going to be different'. The priest or person concerned had to bring an offering. Forgiveness had to be centred around the recognition of sin and the shedding of blood from an innocent victim. The offerer had to place his hand on the head of the animal, thus identifying himself with the sacrifice. The Hebrew words say 'he shall lean hard'.

That offering, as an open admission of repentance and the desire for forgiveness, was the sinner's only hope. The offering had to be killed. It not only had to be a perfect animal, but its blood had to be shed and applied. When this was done in faith, the sinner was forgiven. Notice verses 20, 26 and 31.

Can you apply these principles to Christ, our sacrifice and to ourselves as sinners today?

文章內容由個別機構或作者提供,國證網絡只負責發佈及製作,
如欲轉載或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請聯絡有關機構或聯絡國證網絡代轉作者。

沒有留言: